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汁酸G-蛋白偶联受体通过p38 MAPK通路诱导巨噬细胞IL-1β、TNF-α和IL-6的转录 被引量:8
1
作者 张闻宇 黄文栋 娄桂予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97-601,共5页
目的观察胆汁酸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for bile acids,TGR5)被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OA)激活后对RAW264.7细胞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 目的观察胆汁酸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for bile acids,TGR5)被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OA)激活后对RAW264.7细胞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转录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PCR法检测OA作用不同时间RAW264.7细胞和原代枯否细胞IL-1β、TNF-α和IL-6 mRNA的表达;并进一步分析在RAW264.7细胞中加入3种不同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对上述3种炎症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OA作用RAW264.7细胞和原代枯否细胞不同时间后,Western blot分析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OA刺激RAW264.7细胞6、12、24 h后,IL-1β、TNF-α和IL-6 mRNA表达明显升高。OA作用于分离的原代枯否细胞3 h和6 h后,也可观察到相同的结果。p38 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可以明显地抑制OA诱导的RAW264.7细胞内IL-1β、TNF-α和IL-6 mRNA的表达,但PKA和NF-κB的抑制剂无此作用。RAW264.7细胞和原代枯否细胞经OA刺激后,p38 MAPK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强。结论 TGR5可能通过活化p38 MAPK磷酸化诱导炎症细胞IL-1β、TNF-α和IL-6 mRNA的表达,提示TGR5在无其他刺激因素作用下,具有诱导炎症因子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g-蛋白偶联受体 齐墩果 RAW264.7细胞株 枯否细胞 促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偶联受体120调控NLRP3炎症小体参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探究
2
作者 阳丽 吴湘 +3 位作者 李昂 吴菲 何薇薇 张珂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6-222,共7页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120(GPR120)调控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介导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45只野生型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TUG-891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TUG-891...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120(GPR120)调控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介导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45只野生型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TUG-891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TUG-891组皮下植入35 d睾酮(T)连续释放药丸诱导PCOS模型,对照组接受安慰剂药丸。TUG-891组小鼠在植入T 21 d后每天腹腔注射TUG-891治疗,模型组与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液。实验结束时(第35天)处死小鼠,收集血液样本和卵巢组织。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卵巢组织中GPR120、NLRP3蛋白表达,天狼星红染色检测卵巢纤维化,免疫印迹分析检测组织中纤维化因子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炎症因子NLRP3、Toll样受体4(TLR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从雌性小鼠中分离卵巢颗粒细胞(GCs),原代GCs接种在含10%胎牛血清和1%青霉素-链霉素溶液的DMEM-F12中培养。将细胞分为对照组、TUG-891组、T组和T+TUG-891组。分别通过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析GCs活力和凋亡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UG-891组小鼠的体质量、卵巢重量、卵巢系数和排卵前卵泡数显著增加(P<0.05),以及性激素T、雌二醇(E 2)、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和闭锁卵泡数量显著降低(P<0.05)。TUG-891组卵巢组织中天狼星红染色和α-SMA、MMP2、TGF-β1的相对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TUG-891组卵巢组织中GRP120表达显著增加(P<0.05)、NLRP3表达显著减弱(P<0.05)。体外实验中,与T组比较,T+TUG-891组GCs增殖明显增加(P<0.05),以及GCs凋亡和GCs中NLRP3、TLR4和TNF-α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GPR120激动剂TUG-891可能通过抑制NLRP3炎性体的产生,减轻高雄激素血症诱导的PCOS小鼠慢性轻度炎症,进而保护小鼠的卵巢和卵泡的生长发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受体120 核苷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多囊卵巢综合征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茵利胆灵对豚鼠胆石症及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宇罡 王聪庆 +2 位作者 曾钢 吴斌 李彩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1160-1163,共4页
目的研究金茵利胆灵对豚鼠胆囊容积和成石率与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取雌性豚鼠7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给予盐酸林可霉素皮下注射建立胆石症模型。治疗组分为4组给予阿司匹林,金茵利胆灵高、中... 目的研究金茵利胆灵对豚鼠胆囊容积和成石率与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取雌性豚鼠7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给予盐酸林可霉素皮下注射建立胆石症模型。治疗组分为4组给予阿司匹林,金茵利胆灵高、中、低剂量药液灌喂,末次给药后1 h,切除胆囊测量胆囊容积,计算每组动物的胆囊内成石率。将胆囊组织进行HE染色后行显微镜观察,并行免疫组化观察阳性细胞。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用LSD-t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两组间比较调整检验水准进行比较;等级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模型组成石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金茵利胆灵高剂量组成石率较其他组降低。模型组胆囊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炎性改变明显;各药物治疗组中金茵高剂量组炎性改变最轻。模型组胆囊容积增加明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效果较好;金茵利胆灵高剂量组胆囊容积相对最小,金茵利胆灵中剂量组和阿司匹林组胆囊容积相对略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胆囊黏膜TGR5阳性表达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金茵利胆灵高剂量组黏膜TGR5阳性表达较弱,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GR5在胆石症豚鼠胆囊黏膜的表达显著增强。金茵利胆灵可以降低胆石症豚鼠胆囊黏膜TGR5阳性表达率,可减轻胆囊炎症,减少胆石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茵利胆灵 胆石 受体 g-蛋白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短链脂肪酸对奶牛瘤胃上皮细胞免疫反应、紧密连接蛋白和G-蛋白偶联受体4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詹康 谭德金 +2 位作者 孟梓橦 马晓宇 赵国琦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361-7369,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短链脂肪酸(SCFAs)对奶牛瘤胃上皮细胞(BRECs)免疫反应、紧密连接蛋白和G-蛋白偶联受体41(GPR41)表达的影响以及GPR41与促炎症因子、趋化因子和紧密连接蛋白之间的关系。试验设计4个试验组,分别用20、50、100和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短链脂肪酸(SCFAs)对奶牛瘤胃上皮细胞(BRECs)免疫反应、紧密连接蛋白和G-蛋白偶联受体41(GPR41)表达的影响以及GPR41与促炎症因子、趋化因子和紧密连接蛋白之间的关系。试验设计4个试验组,分别用20、50、100和150 mmol/L SCFAs培养BRECs 24 h后提取总RNA,每组3个重复。结果显示:1) SCFAs浓度为100和150 mmol/L SCFAs时,促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SCFAs浓度为20和50 mmol/L时(P<0.05)。2)随着SCFAs浓度的增加,CXC趋化因子配体3(CXCL3)、CXC趋化因子配体5(CXCL5)和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L8)的mRNA相对表达量逐渐下调,以SCFAs浓度为150 mmol/L时最低。SCFAs浓度为100 mmol/L时,GPR4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SCFAs浓度为20和50 mmol/L时(P<0.05)。3) SCFAs浓度为150 mmol/L时紧密连接蛋白闭合蛋白-1(Claudin-1)和闭锁小带蛋白-1(ZO-1)的mRNA相对表达量最低,且显著低于SCFAs浓度为20和50 mmol/L时(P<0.05)。4)相关性分析表明,GPR41的mRNA相对表达量与促炎症因子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P <0.05),与趋化因子CXCL3、CXCL5和CXCL8的mRNA相对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和ZO-1的mRNA相对表达量呈负相关趋势(0.05≤P<0.10)。综上所述,高浓度(100和150 mmol/L)SCFAs诱导BRECs的促炎症反应,抑制趋化因子表达和免疫反应,减少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破坏瘤胃上皮的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瘤胃上皮细胞 短链脂肪 免疫 趋化因子 g-蛋白受体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汁酸受体FXR和TGR5在骨代谢调控中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邓婕 尚萌萌 +3 位作者 魏素虹 张陆燕 米生燕 田利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9-1023,1061,共6页
胆汁酸受体作为关键的代谢调节因子,在维持机体稳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类受体不仅参与糖脂代谢的精细调控,还广泛影响多种生理过程。近期研究揭示了胆汁酸受体与骨代谢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值得关注的是,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 胆汁酸受体作为关键的代谢调节因子,在维持机体稳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类受体不仅参与糖脂代谢的精细调控,还广泛影响多种生理过程。近期研究揭示了胆汁酸受体与骨代谢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值得关注的是,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和武田G蛋白偶联受体5(taked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5,TGR5)在骨组织中的广泛表达,这一现象提示它们可能在骨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然而,FXR与TGR5调控骨代谢的具体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该文通过总结FXR和TGR5在骨代谢调控作用中的研究现状,旨在为骨代谢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尼醇X受体 武田G蛋白受体5 骨代谢 胆汁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汁酸G蛋白偶联受体5在非病毒性肝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周群 张华 +1 位作者 刘平 陈佳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72-2176,共5页
非病毒性肝病主要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和胆汁淤积性肝病等,近年来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胆汁酸G蛋白偶联受体5(TGR5)隶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由初级和次级胆汁酸激活,在胆汁酸稳态、基础代谢、能量平衡... 非病毒性肝病主要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和胆汁淤积性肝病等,近年来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胆汁酸G蛋白偶联受体5(TGR5)隶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由初级和次级胆汁酸激活,在胆汁酸稳态、基础代谢、能量平衡和减轻炎症反应等方面均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是多种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GR5可改善肝脏胆汁酸及糖脂代谢,减轻肝脏炎症反应,减少肝脂肪变性,从而发挥保护肝脏的作用。本文就目前TGR5在非病毒性肝病领域中的基础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期冀对TGR5的研究发展有所补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G蛋白受体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疾病 酒精性 胆管炎 硬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patology|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和半胱氨酸白三烯受体1的相互作用 揭示胆汁酸和白三烯在药物性肝损伤中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姗 吴庆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550-2550,共1页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一种相对常见的肝脏疾病,其机制包括药物的直接肝毒性和引发的免疫应答等。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GPBAR1、TGR5)和半胱氨酸白三烯受体1(CYSLTR1)是由胆汁酸和白三烯激活的G蛋白偶联受体,二者介导的信号传导在细胞...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一种相对常见的肝脏疾病,其机制包括药物的直接肝毒性和引发的免疫应答等。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GPBAR1、TGR5)和半胱氨酸白三烯受体1(CYSLTR1)是由胆汁酸和白三烯激活的G蛋白偶联受体,二者介导的信号传导在细胞黏附、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等方面产生相反的作用。为研究GPBAR1和CYSLTR1在DILI发展中的相互作用,意大利佩鲁贾大学的Biagioli等开发一种口服活性小分子CHIN117,发挥GPBAR1激动剂和CYSLTR1拮抗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白三烯 免疫应答 G蛋白受体 肝脏疾病 胆汁 肝毒性 半胱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偶联受体的功能测定和高通量药物筛选 被引量:12
8
作者 许治良 高虹 +3 位作者 欧阳克清 郑旭煦 蔡昭皙 胡应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30-1365,共36页
G 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是药物开发中最大的一类药物靶点 ,高通量药物筛选是开发药物早期阶段的最重要工具之一。根据G 蛋白偶联受体与配体结合及激发的信号通路 ,人们设计了各种可行的功能测试方法 ,用于G 蛋白偶联受体为药靶的高通量药物... G 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是药物开发中最大的一类药物靶点 ,高通量药物筛选是开发药物早期阶段的最重要工具之一。根据G 蛋白偶联受体与配体结合及激发的信号通路 ,人们设计了各种可行的功能测试方法 ,用于G 蛋白偶联受体为药靶的高通量药物筛选 ,如 :微体积荧光数字图像测定技术 (Fluorometicmicrovolumeassaytechnology ,FMAT)、荧光偏振 (Fluoresencepolarization ,FP)、竞争性ELISA (Com petitiveenzyme linkedimmunosorbent)、闪烁邻近测定法(Scintillation proximityassay ,SPA)、载黑色素细胞测定法(Melanophoreassay)、报告基因测定法 (Reportergeneassay)和钙离子测定法等测定方法。在这些方法中 ,报告基因测定法和钙离子测定法占了主导地位。非放射性、无需底物和辅助剂的报告基因测定方法和荧光钙离子指示剂的钙离子测定方法可能是将来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药物筛选 g-蛋白受体 功能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心肌病患者与抗G-蛋白偶联型受体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和肾上腺素能α_1受体自身抗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林双 廖玉华 +6 位作者 王敏 曹红艳 周子华 向光大 侯洁 乐岭 夏邦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 :探讨抗G 蛋白偶联型受体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受体 )和肾上腺素能α1受体 (α1受体 )自身抗体是否与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有关。方法 :以合成的AT1与α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 ,检测 196例住院及门诊体... 目的 :探讨抗G 蛋白偶联型受体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受体 )和肾上腺素能α1受体 (α1受体 )自身抗体是否与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有关。方法 :以合成的AT1与α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 ,检测 196例住院及门诊体检者血清中抗G 蛋白偶联型受体AT1和α1受体自身抗体 ,其中糖尿病心肌病患者 46例 (糖尿病心肌病组 ) ,2型糖尿病 5 2例 (糖尿病组 ) ,高血压无靶器官受损患者 5 8例 (高血压组 )及正常对照组 40例。结果 :糖尿病心肌病组抗AT1受体自体抗体阳性率和抗α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 ,明显高于糖尿病组、高血压组以及正常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0 0 1)。结论 :免疫学机制可能参与糖尿病心肌病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g-蛋白受体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 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keda G蛋白偶联受体5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
10
作者 杨曦 张黎 +3 位作者 杨耀 王嘉 孙雄山 王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47-1454,共8页
目的探讨Takeda G蛋白偶联受体5(Taked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5,TGR5)在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BB... 目的探讨Takeda G蛋白偶联受体5(Taked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5,TGR5)在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BB)诱导VSMCs增殖、迁移,以INT-777特异性激活TGR5,CCK-8试剂盒及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免疫荧光染色用于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试验用于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TGR5蛋白水平变化。为探究TGR5在血管内膜增生中的作用,将40只雄性野生型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内膜损伤组、假手术+UDCA(熊去氧胆酸,TGR5激动剂)组及内膜损伤+UDCA组,每组10只。造模完成后按组分别予以口服普通维持饲料及含0.5%UDCA的普通维持饲料,持续21 d后分别取材,HE染色观察颈动脉内膜增生程度,Ki-67免疫荧光染色观察颈动脉内膜血管平滑肌增殖变化。结果特异性激活TGR5明显降低VSMCs增殖活力及Ki-67阳性细胞率,同时使VSMCs划痕愈合速度减慢。特异性激活TGR5使细胞内UCP2表达增加、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降低。过氧化氢恢复细胞内ROS水平后,TGR5抑制VSMCs增殖迁移的作用被削弱。激活TGR5能减轻颈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结论TGR5可能通过UCP2改善细胞内氧化应激,从而抑制小鼠VSMCs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血管平滑肌 再狭窄 G蛋白胆汁受体1 INT-77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偶联受体在酵母中的表达及应用
11
作者 谢建平 霍克克 王洪海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8期97-101,共5页
综述了在不同酵母系统表达GPCR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g-蛋白受体 酵母 表达 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斯矩阵图的G-蛋白偶联受体类型预测
12
作者 肖绚 徐培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04-205,208,共3页
利用氨基酸数字编码模型,将蛋白质序列转换为数字序列,根据偏序理论构建蛋白质哈斯矩阵。基于同一类型蛋白质哈斯矩阵图具有相似图像纹理的假设,运用图像处理方法提取图像的几何矩作为伪氨基酸成分,对G-蛋白偶联受体类型分为2层进行预测... 利用氨基酸数字编码模型,将蛋白质序列转换为数字序列,根据偏序理论构建蛋白质哈斯矩阵。基于同一类型蛋白质哈斯矩阵图具有相似图像纹理的假设,运用图像处理方法提取图像的几何矩作为伪氨基酸成分,对G-蛋白偶联受体类型分为2层进行预测,预测成功率分别为92.33%和85.48%。预测效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g-蛋白受体 哈斯矩阵 模糊K近邻算法 Jackknife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偶联受体在宿主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
13
作者 刘浩瀚 马子淳 +1 位作者 逄宇 李姗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9-844,共6页
G蛋白偶联受体(GPCRs)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细胞内稳态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GPCRs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表达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年来,结核病的防治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亟需研发安全、价廉、敏感的新型抗结核药物。其中... G蛋白偶联受体(GPCRs)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细胞内稳态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GPCRs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表达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年来,结核病的防治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亟需研发安全、价廉、敏感的新型抗结核药物。其中,基于宿主导向治疗策略的新型抗菌药物受到广泛关注,而GPCRs作为宿主发挥免疫表达调控作用的受体之一,可作为宿主导向的抗结核潜在治疗靶标,然而GPCRs作为重要的药物研究靶点在结核病领域的研究尚显不足。笔者总结了近年来发现的GPCRs在宿主细胞应答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所发挥的功能,系统综述了趋化因子受体类GPCRs、孤儿GPCRs及其他GPCRs在调控宿主细胞信号转导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和分子机制,为基于GPCRs的抗结核药物研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g-蛋白 巨噬细胞 分枝杆菌 结核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偶联受体与酪氨酸激酶受体之间的信号交流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璐瑶 杨洋 +4 位作者 安输 郭晓汐 郝倩 徐天瑞 刘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4-460,共7页
G蛋白偶联受体(GPCRs)和酪氨酸激酶受体(RTKs)细胞膜受体,它们之间可以利用共同的信号转导途径实现信号交流。该文主要阐述GPCRs与RTKs两者之间的信号交流在肿瘤发生和治疗中的作用,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G蛋白受体 酪氨激酶受体 信号交流 肿瘤治疗 反式激活 反向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介导次级胆汁酸及其受体调节肠黏膜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韩福珍 蔡李萌 +9 位作者 李卓然 王雪莹 解伟纯 匡虹迪 李佳璇 崔文 姜艳平 李一经 单智夫 唐丽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04-1913,共10页
胆汁酸是一种胆固醇衍生物,对提高每日膳食中脂肪的消化与吸收率具有显著功效。在肝内,细胞利用胆固醇形成初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在肠道菌群产生的蛋白酶的影响下产生次级胆汁酸,极大地扩大了肠道环境的分子多样性。目前最常见的次级胆... 胆汁酸是一种胆固醇衍生物,对提高每日膳食中脂肪的消化与吸收率具有显著功效。在肝内,细胞利用胆固醇形成初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在肠道菌群产生的蛋白酶的影响下产生次级胆汁酸,极大地扩大了肠道环境的分子多样性。目前最常见的次级胆汁酸受体为跨膜G蛋白胆汁酸偶联受体-5(GPBAR1,也被称为TGR5)和核受体法尼类X受体(FXR),在调节机体健康中起着多效性作用,特别是可以维持肠道菌群稳态和黏膜免疫系统平衡。本综述讨论了胆汁酸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次级胆汁酸的代谢以及次级胆汁酸及其受体在肠道免疫系统中的不同作用机制,可为肠道菌群在动物肠道疾病的防治以及相关研究等方面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次级胆汁 G蛋白胆汁受体-5 受体法尼类X受体 黏膜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通路中亮氨酸重复序列G蛋白偶联受体5/6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16
作者 李宣 王文鹏 +2 位作者 周敏 徐晓蕊 高吉照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95-602,共8页
目的研究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G蛋白偶联受体(LGR)5/6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39例经诱导化疗后第33天骨髓达完全缓解的ALL患儿,诱导化疗前作为初发组,经诱导化疗第33天骨髓达完全缓解时作为缓解组,根据危... 目的研究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G蛋白偶联受体(LGR)5/6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39例经诱导化疗后第33天骨髓达完全缓解的ALL患儿,诱导化疗前作为初发组,经诱导化疗第33天骨髓达完全缓解时作为缓解组,根据危险度分层再分为低危(n=16)、中危(n=9)和高危组(n=14)。30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儿为对照组。留取初发组、缓解组及对照组骨髓血3 ml,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骨髓细胞中LGR5和LGR6 mRNA的相对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骨髓细胞中LGR5和LGR6蛋白的相对表达。结果初发组LGR5 mRNA(0.850±0.279)及蛋白(0.083±0.027)的相对表达均低于缓解组(mRNA:1.418±0.324,蛋白:0.130±0.033)与对照组(mRNA:1.541±0.409,蛋白:0.138±0.041)(P_(mRNA)=0.000,P_(蛋白)=0.000),初发组LGR6 mRNA(2.444±1.160)及蛋白(0.298±0.088)的相对表达均高于缓解组(mRNA:0.886±0.390,蛋白:0.111±0.039)与对照组(mRNA:0.928±0.373,蛋白:0.094±0.037)(P_(mRNA)=0.000,P_(蛋白)=0.000)。在初发组中,低危患儿LGR5 mRNA(1.004±0.284)及蛋白(0.097±0.030)的相对表达均高于中危(mRNA:0.728±0.239,蛋白:0.071±0.022)和高危患儿(mRNA:0.752±0.222,蛋白:0.074±0.020)(P_(mRNA)=0.012,P_(蛋白)=0.016),低危患儿LGR6 mRNA(1.822±0.979)及蛋白(0.245±0.077)的相对表达均低于中危(mRNA:2.954±1.039,蛋白:0.338±0.081)和高危患儿(mRNA:2.827±1.165,蛋白:0.333±0.075)(P_(mRNA)=0.016,P_(蛋白)=0.004)。在缓解组中,低危患儿LGR5 mRNA(1.597±0.329)及蛋白(0.150±0.035)的相对表达均高于中危(mRNA:1.277±0.288,蛋白:0.117±0.029)和高危患儿(mRNA:1.305±0.253,蛋白:0.116±0.023)(P_(mRNA)=0.012,P_(蛋白)=0.006),低危患儿LGR6 mRNA(0.662±0.334)及蛋白(0.089±0.034)的相对表达均低于中危(mRNA:1.066±0.273,蛋白:0.130±0.033)和高危患儿(mRNA:1.027±0.405,蛋白:0.126±0.038)(P_(mRNA)=0.007,P_(蛋白)=0.007)。结论LGR5和LGR6的表达与儿童ALL的发生和危险度有关,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WNT通路 亮氨重复序列G蛋白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维黄杨星D对去甲肾上腺素诱导心肌细胞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羽 沈祥春 +3 位作者 陶玲 张燕 肖婷婷 胡函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56-1459,共4页
目的观察环维黄杨星D(CVB-D)对去甲肾上腺素(NE)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新生SD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建立NE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模型,以细胞存活率,培养上清液乳酸脱氢酶的(LDH)... 目的观察环维黄杨星D(CVB-D)对去甲肾上腺素(NE)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新生SD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建立NE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模型,以细胞存活率,培养上清液乳酸脱氢酶的(LDH)活性反映心肌细胞损伤。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Western blot分析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蛋白表达。结果 NE能降低细胞存活率,提高培养液LDH活性,降低细胞内cAMP含量,增加GRK-2蛋白表达。CVB-D对NE诱导上述指标异常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维黄杨星D 心肌细胞损伤 细胞存活率 脱氢酶 环磷腺苷 g-蛋白受体激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介导的雌激素减轻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范雅倩 梁楚玲 +4 位作者 熊逸潇 裴兰露曦 张子越 柳威 舒细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086-1089,共4页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介导的雌激素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雌性SD大鼠40只,双侧卵巢切除建立大鼠去势模型4周后,用线栓法建立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将建模成功的26只大鼠分为对照组(7只)、雌激素组(雌激素10...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介导的雌激素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雌性SD大鼠40只,双侧卵巢切除建立大鼠去势模型4周后,用线栓法建立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将建模成功的26只大鼠分为对照组(7只)、雌激素组(雌激素100μg/kg,7只)、激动剂组(G1 100μg/kg,6只)、拮抗剂组(G15 8nmol/kg,6只),另6只为假手术组。采用神经功能缺失评分(NSS)评定行为学损伤程度,采用TTC染色检测脑梗死灶体积,Western blot检测Bax及细胞色素C(Cyt-C)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脑组织中Bax和Cyt-C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雌激素组和激动剂组NSS评分[(7.29±1.60)分、(6.17±2.13)分vs(12.29±1.98)分]和脑梗死体积降低[(19.57±2.72)%、(13.23±2.65)%vs(30.89±3.87)%,P<0.01],Bax及Cyt-C表达降低,其中Cyt-C有统计学差异(P<0.05);激动剂组脑梗死灶体积和Cyt-C表达均显著低于雌激素组(P<0.05);拮抗剂组脑梗死体积、Bax及Cyt-C蛋白表达与对照组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GPER介导雌激素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该作用可能与抑制Bax及Cyt-C介导的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g-蛋白 雌激素类 卒中 脑梗死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窝在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调控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边慧敏 贾青 +4 位作者 张华 赵颖馨 孙尚文 刘振东 柴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86-1089,共4页
目的探讨小窝(caveolae)对雌激素通过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调控小鼠主动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的影响。方法当细胞融合度达到80%~90%时,选取内皮细胞分为对照1组、DMSO组、雌二醇1组、雌二醇2组、雌二醇3组(n=5),其中雌二... 目的探讨小窝(caveolae)对雌激素通过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调控小鼠主动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的影响。方法当细胞融合度达到80%~90%时,选取内皮细胞分为对照1组、DMSO组、雌二醇1组、雌二醇2组、雌二醇3组(n=5),其中雌二醇1组、雌二醇2组、雌二醇3组按浓度梯度加入雌二醇(10、50、100 nmol/L),对照1组不予任何处理,DMSO组加入50μl DMSO培养。另选取内皮细胞分为对照2组(未作任何处理)、阴性对照1组[加入小窝蛋白1(Cav-1)阴性对照干扰RNA]、Cav-1敲减组(加入Cav-1干扰RNA);选取部分内皮细胞设对照3组(未作任何处理)、阴性对照2组(加入GPER阴性对照干扰RNA)、GPER敲减组(加入GPER干扰RNA)。检测Cav-1、GPER、eNOS、磷酸化eNOS(p-eNOS)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1组比较,雌二醇3组p-eNOS蛋白表达明显增加(0.47±0.07 vs 0.20±0.04,P<0.05)。对照2组、阴性对照1组、Cav-1敲减组GPER、eNOS、Cav-1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对照2组比较,Cav-1敲减组GPER、eNOS、Cav-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对照3组、阴性对照2组、GPER敲减组eNOS、p-eNOS表达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3组比较,GPER敲减组GPE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0.56±0.22 vs 2.40±0.65,P<0.05)。结论小窝参与了雌激素通过GPER调控小鼠主动脉eNOS活性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质膜微囊 受体 g-蛋白 受体 雌激素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偶联受体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蕊 章坤 +3 位作者 郭北辰 李雨韩 洪伟 韩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77-1680,共4页
慢性肝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近年来研究发现一些G蛋白偶联受体(GPCR)及相关信号通路参与肝脏的生理病理过程并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等肝脏疾病相关。本文综述GPCR与肝脏疾病的关联,以期为肝脏疾病诊疗提供新策略。
关键词 受体 g-蛋白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硬化 肝细胞 病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