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血清非靶向代谢组学联合靶向胆汁酸代谢组学筛查结直肠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旋成
朱一帆
+6 位作者
周海琳
黄宗声
陈鸿炜
张嘉豪
杨珊伊
陈广辉
张淇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3-453,共11页
目的应用血清代谢组学技术发现结直肠癌(CRC)的生物标志物以微创且高效地筛查CRC。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率质谱分析技术(UHPLC-HRMS)对79例健康对照(NR组)受试者和82例CRC患者(CRC组)的血清样本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在两组血...
目的应用血清代谢组学技术发现结直肠癌(CRC)的生物标志物以微创且高效地筛查CRC。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率质谱分析技术(UHPLC-HRMS)对79例健康对照(NR组)受试者和82例CRC患者(CRC组)的血清样本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在两组血清代谢轮廓存在明显区别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以及多元统计分析包括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进一步确定组间差异代谢物。以P<0.05,倍数变化<0.67或>1.50,结合变量重要性投影>1.00为筛选标准发现差异代谢物,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ROC)筛选出对CRC具有良好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AUC>0.80)的潜在诊断标志物。同时,应用靶向胆汁酸代谢组学对所筛选的胆汁酸类肿瘤生物标志物进行靶向验证。结果NR组和CRC组的血清代谢谱存在明显差异。基于上述标准共筛选获得82种组间差异代谢物,以脂肪酸和甘油磷脂为主。ROC分析表明包括腺嘌呤、胆红素、ACar(乙酰肉碱)12:0、ACar 10:1、ACar 9:0、PC(磷脂酰胆碱)18:2e、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ACar 14:1、棕榈酰肉碱这10个差异代谢物其AUC值>0.80。其中,与NR组相比,1个差异代谢物在CRC组中呈现显著上调,其余9个差异代谢物均呈显著下调(P<0.05)。此外,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多变量ROC分析发现,其中7个差异代谢物组成的标志物组合的AUC值为0.94,对CRC具有出色的诊断效能。靶向胆汁酸代谢组学结果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结果一致,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相对血清水平较NR组在CRC中呈现显著下调趋势(P<0.05)。结论脂肪酸和甘油磷脂的代谢紊乱可能与CRC的形成密切相关。10个差异代谢物对CRC具有良好诊断效能,其中7个差异代谢物组成的标志物组合对CRC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可作为CRC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血清非靶向
代谢
组
学
靶向
胆汁酸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转录组学-代谢组学探讨樱桃李多酚对代谢性脂肪性肝病的干预作用
2
作者
周在富
王玉霞
+2 位作者
陈道洪
任洪波
林泉松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449-460,共12页
旨在探讨樱桃李多酚(Prunus cerasifera Ehrh.Polyphenol,PCP)对高脂饮食诱导的代谢性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的干预效果及其机制。50只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模型组(Mod)、PC...
旨在探讨樱桃李多酚(Prunus cerasifera Ehrh.Polyphenol,PCP)对高脂饮食诱导的代谢性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的干预效果及其机制。50只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模型组(Mod)、PCP低剂量组(PCP-L,250 mg/kg)和PCP高剂量组(PCP-H,500 mg/kg)和辛伐他汀组(4 mg/kg),采用高脂饮食建立MAFLD模型,干预12周,观察其对小鼠血浆生化指标、肝脏组织生化指标、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的影响。分析PCP对小鼠肝脏转录组和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的影响。结果显示,与Mod小鼠相比,PCP-L、PCP-H小鼠血清中的AST、ALT水平显著降低(P<0.01或P<0.05),血浆中TC、TG、LDL-C、FFA水平显著降低(P<0.01或P<0.05),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或P<0.05)。肝脏组织中,PCP能显著降低TG与TC含量(P<0.01或P<0.05),减少促炎因子IL-6、IL-1β和TNF-α的水平(P<0.01或P<0.05),并提高肝脏SOD、GSH水平(P<0.01或P<0.05),降低MDA水平(P<0.01或P<0.05)。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PCP能改善肝脏病理状态。转录组学结果显示,炎症反应、脂质代谢、氧化应激反应和细胞增殖等生物学过程,与脂质代谢和胆汁酸合成相关的关键基因在PCP干预后显著上调(P<0.01或P<0.05);胆汁酸代谢组学结果显示猪胆酸、猪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甘氨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等胆汁酸类成分在PCP干预后表现出显著的浓度变化(P<0.01或P<0.05)。综上所述,PCP通过转录组和胆汁酸代谢组的调节,对MAFLD具有显著的干预效果,为其作为一种潜在的干预MAFLD的天然产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李多酚
代谢
性脂肪性肝病
转录
组
学
胆汁酸代谢组学
脂质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清非靶向代谢组学联合靶向胆汁酸代谢组学筛查结直肠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旋成
朱一帆
周海琳
黄宗声
陈鸿炜
张嘉豪
杨珊伊
陈广辉
张淇淞
机构
广西大学医学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3-453,共11页
基金
广西大学高层次人才基金项目(A3370051006)
广西巴马县科技人才专项(AE33700024)
+2 种基金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YCSW2022076)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2019AB28007)
广西中医药大学高层次人才培育创新团队项目(2022A006)。
文摘
目的应用血清代谢组学技术发现结直肠癌(CRC)的生物标志物以微创且高效地筛查CRC。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率质谱分析技术(UHPLC-HRMS)对79例健康对照(NR组)受试者和82例CRC患者(CRC组)的血清样本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在两组血清代谢轮廓存在明显区别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以及多元统计分析包括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进一步确定组间差异代谢物。以P<0.05,倍数变化<0.67或>1.50,结合变量重要性投影>1.00为筛选标准发现差异代谢物,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ROC)筛选出对CRC具有良好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AUC>0.80)的潜在诊断标志物。同时,应用靶向胆汁酸代谢组学对所筛选的胆汁酸类肿瘤生物标志物进行靶向验证。结果NR组和CRC组的血清代谢谱存在明显差异。基于上述标准共筛选获得82种组间差异代谢物,以脂肪酸和甘油磷脂为主。ROC分析表明包括腺嘌呤、胆红素、ACar(乙酰肉碱)12:0、ACar 10:1、ACar 9:0、PC(磷脂酰胆碱)18:2e、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ACar 14:1、棕榈酰肉碱这10个差异代谢物其AUC值>0.80。其中,与NR组相比,1个差异代谢物在CRC组中呈现显著上调,其余9个差异代谢物均呈显著下调(P<0.05)。此外,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多变量ROC分析发现,其中7个差异代谢物组成的标志物组合的AUC值为0.94,对CRC具有出色的诊断效能。靶向胆汁酸代谢组学结果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结果一致,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相对血清水平较NR组在CRC中呈现显著下调趋势(P<0.05)。结论脂肪酸和甘油磷脂的代谢紊乱可能与CRC的形成密切相关。10个差异代谢物对CRC具有良好诊断效能,其中7个差异代谢物组成的标志物组合对CRC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可作为CRC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血清非靶向
代谢
组
学
靶向
胆汁酸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Keywords
colorectal cancer
serum untargeted metabolomics
targeted bile acid metabolomics
biomarkers
分类号
R735.34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转录组学-代谢组学探讨樱桃李多酚对代谢性脂肪性肝病的干预作用
2
作者
周在富
王玉霞
陈道洪
任洪波
林泉松
机构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科瑞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449-460,共12页
基金
重庆市高职院校制药领域关键共性工艺应用技术推广中心(渝教科函【2023】26号)。
文摘
旨在探讨樱桃李多酚(Prunus cerasifera Ehrh.Polyphenol,PCP)对高脂饮食诱导的代谢性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的干预效果及其机制。50只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模型组(Mod)、PCP低剂量组(PCP-L,250 mg/kg)和PCP高剂量组(PCP-H,500 mg/kg)和辛伐他汀组(4 mg/kg),采用高脂饮食建立MAFLD模型,干预12周,观察其对小鼠血浆生化指标、肝脏组织生化指标、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的影响。分析PCP对小鼠肝脏转录组和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的影响。结果显示,与Mod小鼠相比,PCP-L、PCP-H小鼠血清中的AST、ALT水平显著降低(P<0.01或P<0.05),血浆中TC、TG、LDL-C、FFA水平显著降低(P<0.01或P<0.05),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或P<0.05)。肝脏组织中,PCP能显著降低TG与TC含量(P<0.01或P<0.05),减少促炎因子IL-6、IL-1β和TNF-α的水平(P<0.01或P<0.05),并提高肝脏SOD、GSH水平(P<0.01或P<0.05),降低MDA水平(P<0.01或P<0.05)。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PCP能改善肝脏病理状态。转录组学结果显示,炎症反应、脂质代谢、氧化应激反应和细胞增殖等生物学过程,与脂质代谢和胆汁酸合成相关的关键基因在PCP干预后显著上调(P<0.01或P<0.05);胆汁酸代谢组学结果显示猪胆酸、猪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甘氨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等胆汁酸类成分在PCP干预后表现出显著的浓度变化(P<0.01或P<0.05)。综上所述,PCP通过转录组和胆汁酸代谢组的调节,对MAFLD具有显著的干预效果,为其作为一种潜在的干预MAFLD的天然产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樱桃李多酚
代谢
性脂肪性肝病
转录
组
学
胆汁酸代谢组学
脂质
代谢
Keywords
Prunus cerasifera Ehrh.polyphenol
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transcriptomics
bile acid metabolomics
lipid metabolism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血清非靶向代谢组学联合靶向胆汁酸代谢组学筛查结直肠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王旋成
朱一帆
周海琳
黄宗声
陈鸿炜
张嘉豪
杨珊伊
陈广辉
张淇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转录组学-代谢组学探讨樱桃李多酚对代谢性脂肪性肝病的干预作用
周在富
王玉霞
陈道洪
任洪波
林泉松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