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小鼠模型在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实验中的应用
1
作者 路寒 张雪飞 +7 位作者 孙学伟 张若男 张昕蕊 张明燕 唐成亮 杨展 朱进 杨晓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7-636,共10页
目的:比较胆管结扎(bile duct ligation,BDL)和α⁃萘基异硫氰酸酯(α⁃naphthylisothiocyanate,ANIT)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的差异,探讨两种模型在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实验中的应用范围。方法:将C57BL/6雄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 目的:比较胆管结扎(bile duct ligation,BDL)和α⁃萘基异硫氰酸酯(α⁃naphthylisothiocyanate,ANIT)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的差异,探讨两种模型在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实验中的应用范围。方法:将C57BL/6雄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Sham组)、BDL组、BDL+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CFA)组、ANIT组和ANIT+SCFA组。BDL组、BDL+SCFA组在第1天进行BDL手术,ANIT组和ANIT+SCFA组在第1天开始通过灌胃方式给予100 mg/kg ANIT,每周1次,BDL+SCFA组和ANIT+SCFA组自造模日起,持续14 d自由饮用含SCFA的水(67.5 mmol/L乙酸钠、25.9 mmol/L丙酸钠、40 mmol/L丁酸钠),共观察14 d。收集各组小鼠肝组织以及血清样本后,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评估肝脏病理变化,采用生化试剂盒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并通过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水平。结果:BDL组小鼠早期(第1周)出现明显黄疸和持续体重下降,后期(第2周)出现严重黄疸。ANIT组小鼠早期表现为轻度黄疸和体重下降,后期黄疸逐步加深。两种模型的肝组织大体与形态学中存在共同表现:肝脏硬化、肝细胞坏死、汇管区纤维化、炎症细胞浸润以及胆管增生。但BDL组早期出现上述表现且较重,而ANIT组早期表现较轻但后期加重。血清学指标显示,两组小鼠肝脏转氨酶水平均明显上升(P均<0.05);BDL组早期ALP和TBIL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较ANIT组升高明显(P<0.05),ANIT组小鼠的ALP和TBIL水平早期仅轻度升高,后期逐步升高(P<0.05)。血清炎症因子分析显示,BDL组小鼠早期IL⁃1β、IL⁃6和MCP⁃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ANIT组小鼠的炎症因子水平早期仅轻度上升,后期逐步升高并接近BDL组水平(P>0.05)。SCFA治疗对BDL组小鼠的黄疸、体重下降、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ALP和TBIL)及炎症因子水平(IL⁃6和MCP⁃1)均无显著改善(P>0.05)。然而,在ANIT组小鼠中,SCFA治疗显著改善黄疸和体重下降(P<0.05),并降低ALT、AST、TBIL水平(P<0.05)。此外,SCFA干预后ANIT组小鼠的IL⁃1β、IL⁃6和MCP⁃1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BDL模型具有起病急、肝损伤严重的特点,适合研究急性胆汁淤积性肝损伤,ANIT模型表现为起病缓慢、肝损伤逐渐加重,更适合模拟慢性胆汁淤积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性肝损伤 胆管结扎 α⁃萘基异硫氰酸酯 短链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黄去疸汤对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大鼠肠物理屏障及Th17/Treg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谭张奎 陈利锋 卢绮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7-1331,共5页
目的 探讨消黄去疸汤对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大鼠肠黏膜屏障及免疫的作用机制。方法 48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0.075 g/kg α-萘异硫氰酸酯)、熊去氧胆酸组(0.06 g/kg)和消黄去疸汤低、中、高剂量组(5.62、11.23、22.47 g/kg),每组8... 目的 探讨消黄去疸汤对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大鼠肠黏膜屏障及免疫的作用机制。方法 48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0.075 g/kg α-萘异硫氰酸酯)、熊去氧胆酸组(0.06 g/kg)和消黄去疸汤低、中、高剂量组(5.62、11.23、22.47 g/kg),每组8只。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比色法检测血清ALT、AST、TBIL、TBA水平,RT-qPCR与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RORγt、Foxp3 mRNA及蛋白表达,以及肠组织ZO-1、occludin、claudin-3、Jam-3 mRNA及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Th17、Treg细胞百分率。结果 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形态脂质样沉积,脂肪样变性,汇管区周围有结缔组织增生,伴随炎性细胞浸润;各给药组均能改善肝组织病理损伤,且高剂量组更为明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LT、AST、TBIL、TBA水平升高(P<0.01),肝组织RORγt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1),Foxp3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1),肠组织ZO-1、occludin、claudin-3、Jam-3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1),脾脏Th17细胞百分率升高(P<0.01),Treg细胞百分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熊去氧胆酸组和消黄去疸汤各剂量组血清ALT、AST、TBIL、TBA水平降低(P<0.01),肝组织RORγt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Foxp3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1),肠组织ZO-1、occludin、claudin-3、Jam-3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脾脏Th17细胞百分率降低(P<0.01),Treg细胞百分率升高(P<0.01)。结论 消黄去疸汤可有效缓解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及调节Th17/Treg免疫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黄去疸汤 胆汁淤积性肝损伤 黄疸 ANIT Th17/Treg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方“大柴胡汤”对梗阻性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细胞焦亡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孟宪萌 许斌 陈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20-224,共5页
梗阻性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可由高浓度的胆汁酸诱导细胞焦亡,当胆汁淤积时,胆汁酸在肝细胞内积聚引起线粒体损伤和内质网应激,肝细胞及胆管上皮细胞Toll样受体4(TLR4)适应性表达增加,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信... 梗阻性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可由高浓度的胆汁酸诱导细胞焦亡,当胆汁淤积时,胆汁酸在肝细胞内积聚引起线粒体损伤和内质网应激,肝细胞及胆管上皮细胞Toll样受体4(TLR4)适应性表达增加,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进一步激活下游靶蛋白核转录因子(NF-κB),引起炎症反应、免疫应答和细胞焦亡。NF-κB核易位,启动致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引起肝胆细胞炎性反应,引起肝损伤,同时激活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炎症小体,活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Caspase-1)引起细胞焦亡。结合梗阻性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临证特点,分析其病理因素为“痰”和“瘀”,以湿热蕴结、熏蒸肝胆、少阳阳明同病。根据痰瘀为致病特点,通过临证实践总结经方大柴胡汤应用,其方证机制与梗阻性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病机相切合,就经方“大柴胡汤”对梗阻性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细胞焦亡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胆汁淤积性肝损伤 细胞焦亡 中药经方 大柴胡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酮戊二酸对小鼠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谢雨虹 唐波 +3 位作者 范崇熙 李白容 孙涛 宁守斌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322-1329,共8页
目的探讨α-酮戊二酸(alpha-ketoglutarate,AKG)对小鼠胆管结扎(bile duct ligation,BDL)所致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缓解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2只C57BL/6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8只):假手术(Sham)组、假手术+AKG(Sham+AKG)组、... 目的探讨α-酮戊二酸(alpha-ketoglutarate,AKG)对小鼠胆管结扎(bile duct ligation,BDL)所致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缓解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2只C57BL/6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8只):假手术(Sham)组、假手术+AKG(Sham+AKG)组、胆管结扎(BDL)组、胆管结扎+AKG(BDL+AKG)组,所有小鼠均于术后7 d取材。检测血清ALT、AST、TBIL、TBA、ALP水平,HE染色评估各组肝组织损伤程度,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F4/80、MPO的表达水平,qRT-PCR检测肝组织促炎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TUNEL染色观察肝细胞凋亡。结果与BDL组相比,BDL+AKG组小鼠血清ALT、AST、TBIL、TBA、AL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肝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P<0.05),F4/80、MPO表达减少(P<0.05),肝组织促炎细胞因子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5),TUNEL阳性肝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5)。结论α-酮戊二酸对小鼠胆管结扎所致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具有缓解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和减少肝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酮戊二酸 胆汁淤积性肝损伤 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茵陈术附汤抑制TLR4/NF-κB通路对α-萘异硫氰酸酯诱导肝内胆汁淤积症模型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倩 苏慧宗 +4 位作者 李玥 谭波 严东明 金静怡 裘福荣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6期601-609,共9页
目的:基于肝细胞Toll样受体4/核因子kappa B(toll-like receptor 4/nuclear factor kappa B,TLR4/NF-κB)通路探讨茵陈术附汤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所致肝内胆汁淤积模型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方法:C57BL/6雄性小鼠灌胃茵陈术附汤,每... 目的:基于肝细胞Toll样受体4/核因子kappa B(toll-like receptor 4/nuclear factor kappa B,TLR4/NF-κB)通路探讨茵陈术附汤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所致肝内胆汁淤积模型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方法:C57BL/6雄性小鼠灌胃茵陈术附汤,每天一次,连续10 d,于第7天灌胃75mg/kg ANIT油溶液造模,于第11天上午采集血液和肝脏样本。测定血生化、肝脏病理、肝脏中胆汁酸含量的变化及TLR4/NF-κB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茵陈术附汤组肝脏坏死明显好转,炎性细胞浸润有所减少;血浆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和总胆红素(TBIL)明显下降,肝脏胆汁酸胆酸(CA)、β-鼠胆酸(β-muri-cholic acid,β-MCA)、牛磺胆酸(TCA)、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和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含量显著减少;Western blot测定的TLR4和p-NF-κB p65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ELISA检测IL-1β、IL-6、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等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降低。结论:茵陈术附汤对ANIT诱导的小鼠肝内胆汁淤积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减少肝内胆汁酸淤积,抑制TLR4/NF-κB通路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性肝损伤 TLR4/NF-κB通路 茵陈术附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泛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MBT1805对α-萘异硫氰酸酯诱导的小鼠胆汁淤积症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WANG C PENG F +1 位作者 ZHONG B 王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848-2848,共1页
【据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2021年10月报道】代谢组学分析揭示了新型泛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MBT1805对α-萘异硫氰酸酯诱导的小鼠胆汁淤积症的治疗作用(作者Wang C等)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治疗药物相对缺乏。
关键词 胆汁淤积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 MBT 胆汁淤积性肝损伤 Α-萘异硫氰酸酯 治疗药物 代谢组学分析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