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肝硬化复方的活血化瘀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吴樱樱 胡秀萍 +5 位作者 朱虹 徐明 邹宇宏 邝荔香 杨雁 陈敏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目的观察抗肝硬化复方(BJJN)抗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利用胆总管结扎术(BDL)制备大鼠肝脏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模型,于造模第4周起ig给予BJJN3、6、12g/(kg·d)和阳性对照药肝灵8g/(kg·d),连续14d。检测各组大鼠的... 目的观察抗肝硬化复方(BJJN)抗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利用胆总管结扎术(BDL)制备大鼠肝脏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模型,于造模第4周起ig给予BJJN3、6、12g/(kg·d)和阳性对照药肝灵8g/(kg·d),连续14d。检测各组大鼠的腹水量,24h尿钠、钾的排泄量,以及全血黏度值,血浆黏度值和全血高切、低切相对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BJJN3个剂量组均能显著减少肝硬化大鼠的腹水量,明显增加24h尿钠、钾的排泄量。BJJN低剂量明显降低mPas3、mPas4,BJJN中剂量明显降低mPas1,BJJN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4种不同切变率(1/200s、1/30s、1/5s、1/1s)的全血黏度值,BJJN中、高剂量组均使血浆黏度值mPas(切变率1/100s)明显降低。结论BJJN3个剂量(3、6、12g/kg)明显改善胆总管结扎术所致肝硬化大鼠腹水量、24h尿钠与钾的排泄量、血流变改变,该作用可能与其活血化瘀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胆汁性/中药疗法 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