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达合剂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的胃黏膜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沈艳婷 阙任烨 +3 位作者 陶智会 林柳兵 钱春美 李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6-251,共6页
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纳达合剂(北沙参,麦冬,黄连等)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反流液建立大鼠胆汁反流性胃炎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纳达低剂量组、纳达中剂量组、纳达高剂量组和麦滋林组,每组10... 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纳达合剂(北沙参,麦冬,黄连等)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反流液建立大鼠胆汁反流性胃炎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纳达低剂量组、纳达中剂量组、纳达高剂量组和麦滋林组,每组10只。通过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大鼠胃黏膜层及肌层厚度,阿利新兰-糖蛋白结合法(AB/PAS)染色观察胃黏膜上皮细胞分泌功能,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胃泌素、胃黏膜前列腺素E2、氨基己糖以及磷脂的量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纳达合剂可以显著增加胆汁反流性大鼠胃黏膜层厚度(P<0.05),对肌层厚度无显著影响;AB/PAS染色显示纳达合剂可以明显提高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分泌功能,恢复黏膜屏障的完整性;ELISA法显示纳达合剂能够显著增加血清胃泌素、胃黏膜前列腺素E_2、氨基己糖及磷脂的量(P<0.05)。结论纳达合剂具有保护模型大鼠胃黏膜,促进胃黏膜修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达合剂 胆汁反流性胃炎 胃黏膜 胃泌素 胃黏膜前列腺素E2 氨基己糖 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和胃降逆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夏亮 谢其贵 +1 位作者 赵秋枫 陈军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2期3058-3060,共3页
目的:探讨疏肝和胃降逆汤与莫沙必利联合应用于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医院近年来于本院门诊治疗的127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例,两组均服用莫沙必利,同时口服硫糖铝。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同时口服自拟疏肝和胃降逆汤。对... 目的:探讨疏肝和胃降逆汤与莫沙必利联合应用于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医院近年来于本院门诊治疗的127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例,两组均服用莫沙必利,同时口服硫糖铝。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同时口服自拟疏肝和胃降逆汤。对临床症状的改善进行评分,其考察的指标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泛酸嗳气等症。同时参照《中医内科学》及《实用消化病诊疗学》中的标准对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时间及总体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疏肝和胃降逆汤观察组治疗后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达52.4%、93.9%,而无效率仅2.4%,均显著优于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经治疗后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临床症状评分平均为(12.2±3.5)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和胃降逆汤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明显,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和胃降逆汤 胆汁反流性胃炎 莫沙必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纳达合剂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黄疸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晏 吴坚炯 +4 位作者 李琼 王跃荣 余莉芳 张栋梁 刘定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462-2464,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纳达合剂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中药加味纳达合剂治疗组36例和吗丁啉、护肝宁对照组34例,均以3月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主症、体征以及胃镜对照、理化检查的变化,采用积分法... 目的观察加味纳达合剂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中药加味纳达合剂治疗组36例和吗丁啉、护肝宁对照组34例,均以3月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主症、体征以及胃镜对照、理化检查的变化,采用积分法作疗效评价。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28例;对照组总有效13例;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纯中药制剂加味纳达合剂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黄疸的临床疗效优于吗丁啉加护肝宁片组,同时治疗组退黄疗效亦优于对照组,节约了用药成本,扩大了方药的适应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纳达合剂 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黄疸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炎饮对实验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血清GAS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杨牧祥 于文涛 +2 位作者 胡金宽 王长垠 王少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0期2026-2028,共3页
目的:探讨胃炎饮对实验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血清胃泌素(GAS)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反流液灌胃建立实验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模型,以吗叮啉为对照,观察胃炎饮对实验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和血清GAS含量的影响。结果... 目的:探讨胃炎饮对实验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血清胃泌素(GAS)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反流液灌胃建立实验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模型,以吗叮啉为对照,观察胃炎饮对实验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和血清GAS含量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胃黏膜出现明显破损,脱落,黏膜下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大部分大鼠可见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同时血清GAS含量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可明显改善实验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升高血清GAS含量(P<0.01或P<0.05),胃炎饮高、低剂量组血清GAS含量明显高于吗叮啉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胃炎饮可显著升高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血清GAS含量,改善胃分泌和运动,促进胃黏膜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饮 实验胆汁反流性胃炎 胃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埋线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林宝城 张海华 +2 位作者 陈小砖 李知行 李素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2174-2176,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铝碳酸镁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治疗,3次/d,连服6周。观察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第1周选穴脾俞、日...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铝碳酸镁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治疗,3次/d,连服6周。观察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第1周选穴脾俞、日月、中脘;第2周选穴胃俞、胆俞、足三里、上脘,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每周治疗1次。以6周为1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并评定两组疗效。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能改善患者的主要症状、次要症状和症状总评分,观察组在次要症状、症状总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 〈0. 05);(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 33%,优于对照组的83. 33%(P 〈0. 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确切,优于单纯口服西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胆汁反流性胃炎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药治疗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琼 刘晏 吴坚炯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07-811,共5页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近年来中医药在该病的治疗方面展示出其独特优势,现就中药复方辨证施治、中成药治疗方面对于该病的研究进展做一总结概括。
关键词 胆汁反流性胃炎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祁月英 张忠勇 +5 位作者 社荣叶 徐湘江 李卫民 许迪 冯子南 龚汶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856-1857,共2页
目的:观察疏肝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胆汁反流程度与胃黏膜炎症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对照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疏肝降逆汤",对照组给予"吗叮啉,达喜"... 目的:观察疏肝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胆汁反流程度与胃黏膜炎症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对照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疏肝降逆汤",对照组给予"吗叮啉,达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和胃降逆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降逆汤 胆汁反流性胃炎 肝胃不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附夏连汤治疗肝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马燕 唐伟 陈久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92-95,共4页
目的分析柴附夏连汤治疗肝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5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肝胃郁热型胆汁返流性胃炎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西医常规+柴附... 目的分析柴附夏连汤治疗肝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5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肝胃郁热型胆汁返流性胃炎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西医常规+柴附夏连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积分、24 h胆汁反流情况、焦虑症状、生活质量评分及复发情况。结果从镜下表现及病理组织学疗效分析,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0%(38/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30/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腹胀、腹痛、呃逆、呕吐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反流总次数、总时间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SF-36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对SAS、SF-36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10.00%(4/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00%(1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附夏连汤治疗肝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胆汁反流情况,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附夏连汤 肝胃郁热型 胆汁反流性胃炎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朱西杰 李卫强 +1 位作者 周波 徐建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1-202,共2页
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目前中西医缺乏特效治疗方法。通过总结近年来中西医对本病的研究成果,从病因、病机、生理、病理入手,提出利胆和胃、酸收和胃、化郁排邪和胃、化瘀通络和胃、健脾升阳... 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目前中西医缺乏特效治疗方法。通过总结近年来中西医对本病的研究成果,从病因、病机、生理、病理入手,提出利胆和胃、酸收和胃、化郁排邪和胃、化瘀通络和胃、健脾升阳和胃五法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反流性胃炎 治疗思路与方法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透X线标志物法检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胃排空障碍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冰 姜卫剑 周海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677-680,共4页
目的采用不透X线标志物法(ROMs)检测胃固体排空功能,探讨胃固体排空障碍在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gastritis,BRG)中的存在和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共80例,包括正常对照(health control,HC)27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primary bile refl... 目的采用不透X线标志物法(ROMs)检测胃固体排空功能,探讨胃固体排空障碍在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gastritis,BRG)中的存在和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共80例,包括正常对照(health control,HC)27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primary bile reflux gastritis,PBRG)组32例;继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secondary bile reflux gastritis,SBRG)21例。受试者食用等量试餐时同时口服装有20粒钡条的胶囊,餐后120 min及240 min行消化道透视检查并摄片。计算120 min及240 min胃排空率。结果PBRG组与HC组及SBRG组比较,120 min及240 min胃排空率均有明显延迟(P<0.05),SBGR组与HC比较,4h胃排空率有所延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RG组存在明显的胃排空功能障碍,SBRG组无明显胃排空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反流性胃炎 胃排空 不透X线标志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开宇 许春娣 陈舜年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2-163,共2页
应用电子胃镜进行胃窦粘膜组织学检查和幽门螺杆菌(Hp)培养及快速尿素酶试验,另做血清Hp-IgG抗体测定,调查5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BRG)儿童的Hp感染情况及其病理组织学特点,并与同期胃镜检查的80例非胆汁反流性胃炎(NRG)作对照。结果显示56... 应用电子胃镜进行胃窦粘膜组织学检查和幽门螺杆菌(Hp)培养及快速尿素酶试验,另做血清Hp-IgG抗体测定,调查5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BRG)儿童的Hp感染情况及其病理组织学特点,并与同期胃镜检查的80例非胆汁反流性胃炎(NRG)作对照。结果显示56例BRG中Hp阳性率为28.57%,80例NRG中Hp阳性率为52.50%,提示BRG组Hp感染明显低于NRG组(P<0.01)。BRG组织学特点:炎症反应轻微,固有腺体萎缩多见。提示BRG的致病原因与胆汁酸等化学刺激因子有关,而与Hp感染关系不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反流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组织学 儿童 BR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胃宁颗粒剂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顾庆华 邵荣世 +2 位作者 罗佩英 徐虹 喻海忠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12期2245-2248,共4页
目的:观察胆胃宁颗粒剂对实验性大鼠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胃黏膜保护作用及与胃肠激素的关系,以探讨其治病机制。并观察其毒副反应。方法:将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胆胃宁颗粒剂小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预防组、吗叮啉对照... 目的:观察胆胃宁颗粒剂对实验性大鼠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胃黏膜保护作用及与胃肠激素的关系,以探讨其治病机制。并观察其毒副反应。方法:将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胆胃宁颗粒剂小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预防组、吗叮啉对照组6组,以模拟胆汁灌胃造成实验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模型,观察治疗各剂量组、预防组、对照组、模型组胃黏膜血流量、胃黏膜屏障功能、胃泌素、胃窦部前列腺素E2(PGE2)的水平及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胆胃宁颗粒剂具有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提高胃黏膜血流量,调整胃泌素、PGE2的水平,促进损伤胃黏膜的修复,以预防组效果最好。并且急性毒性试验和长期毒性试验表明,该药无毒副作用。结论:胆胃宁颗粒剂为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为调节胃肠激素,改善胃黏膜供血,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反流性胃炎 胃黏膜血 PGE2 胃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秀华 耿建国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402-403,共2页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普瑞博思及硫糖铝治疗。观察用药前后胆汁反流性胃...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普瑞博思及硫糖铝治疗。观察用药前后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胃镜下胆汁反流情况、胃黏膜组织学变化和转归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3.5%,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治愈率52%,总有效率78.7%。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改善胃黏膜组织学病变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反流性胃炎 旋覆代赭汤加味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胃宁颗粒剂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顾庆华 邵荣世 +2 位作者 罗佩英 徐虹 喻海忠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11期2040-2042,共3页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在古方大柴胡汤的基础上研制成胆胃宁颗粒剂。目的:观察胆胃宁颗粒剂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8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2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服用胆胃宁颗粒剂,对照组...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在古方大柴胡汤的基础上研制成胆胃宁颗粒剂。目的:观察胆胃宁颗粒剂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8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2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服用胆胃宁颗粒剂,对照组服用吗丁啉,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及临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浆胃动素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P<0.01。胆囊收缩素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1。胃排空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胆胃宁颗粒剂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有显著疗效,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增加胃动力、改善小肠运动及胆囊收缩功能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反流性胃炎 胆胃宁颗粒剂 吗丁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德明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经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兰福 王德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68-1069,共2页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多发病。王德明教授经过多年临床诊疗经验,总结出一套中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方案,其见解独到,疗效显著。文章从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等方面分析王德明教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思路。
关键词 王德明 名医经验 胆汁反流性胃炎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群益 胡伟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8期1722-1723,共2页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在用莫沙必利、消胆胺、硫糖铝片等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46例。结果: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4.78%,有效率达95.65%;而对照组(西药组)为62.85%和77.14...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在用莫沙必利、消胆胺、硫糖铝片等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46例。结果: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4.78%,有效率达95.65%;而对照组(西药组)为62.85%和77.14%。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反流性胃炎 旋覆代赭汤 中西医结合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5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钟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8期3119-3119,共1页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于胆汁反流入胃引起胃黏膜各种相关炎症的病理变化,在胃镜下可以明确诊断。临床上多以上腹胀闷不适,上腹部烧灼样疼痛,常伴恶心、呕吐,吐出淡黄色的胆汁混合液,便溏或便秘、口干不欲...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于胆汁反流入胃引起胃黏膜各种相关炎症的病理变化,在胃镜下可以明确诊断。临床上多以上腹胀闷不适,上腹部烧灼样疼痛,常伴恶心、呕吐,吐出淡黄色的胆汁混合液,便溏或便秘、口干不欲饮水、舌红苔白黄腻、脉弦为主要表现。笔者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反流性胃炎 半夏泻心汤 治疗 病理变化 胃炎 疗效满意 胃黏膜 上腹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碳酸镁联合女性激素对绝经期妇女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及胃内胆汁的影响
18
作者 古赛 唐承薇 刘纯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16-318,共3页
目的 :探讨铝碳酸镁联合替勃龙 (小剂量雌孕雄激素 )对绝经期妇女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及胃内胆汁的影响。方法 :19例绝经期妇女 ,有烧心、上腹饱胀、恶心、呕吐胆汁等症状 ,均经胃镜证实为胆汁反流性胃炎 ,胃内 2 4h胆汁监测证实有胆... 目的 :探讨铝碳酸镁联合替勃龙 (小剂量雌孕雄激素 )对绝经期妇女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及胃内胆汁的影响。方法 :19例绝经期妇女 ,有烧心、上腹饱胀、恶心、呕吐胆汁等症状 ,均经胃镜证实为胆汁反流性胃炎 ,胃内 2 4h胆汁监测证实有胆汁反流。随机分为 2组 ,一组服铝碳酸镁 ,1g/次 ,3次 /天 ,另一组服替勃龙 2 .5mg/次 /天 +铝碳酸镁 (剂量同前 ) ,疗程 4周。观察治疗前后上述症状及胃内胆汁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各项症状均有改善 ,并随时间延长改善率提高 ,铝碳酸镁联合替勃龙改善症状优于单用铝碳酸镁。两组治疗前后 2 4h胃内胆汁监测 ,除反流次数无明显减少外 ,长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反流总时间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 .0 5 ) ,两组之间治疗后比较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铝碳酸镁联合小剂量雌孕雄激素能有效缓解绝经期妇女胆汁反流性胃炎症状 ,减少胃内胆汁反流 ,为治疗绝经期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良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反流性胃炎 绝经期 铝碳酸镁 替勃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胆调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观察
19
作者 邵沛 黄星涛 曾露慧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7期1350-1351,共2页
目的:观察利胆调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胆汁反流性胃炎诊断的1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口服利胆调胃汤治疗,对照组对照组63例给予香砂养胃丸治疗。两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2例,显效30例,有... 目的:观察利胆调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胆汁反流性胃炎诊断的1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口服利胆调胃汤治疗,对照组对照组63例给予香砂养胃丸治疗。两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2例,显效30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24例,有效2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2.6%。结论:利胆调胃汤能有效改善胆汁反流性胃炎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反流性胃炎 利胆调胃汤 针刺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IL-6、VI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乾学 林尤冠 庄桂凤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1242-1243,1246,共3页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进行治疗,健康体检者3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清晨空腹,观...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进行治疗,健康体检者3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清晨空腹,观察组分别于用药前和用药8周后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中IL-6、VIP水平,并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IL-6、VI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VI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前、后IL-6与VIP的表达均有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能够降低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血清中IL-6、VIP的水平,疗效较好。IL-6、VIP可作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效果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索美拉唑 胆汁反流性胃炎 白细胞介素-6(IL-6) 血管活肠肽(V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