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5篇文章
< 1 2 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时机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梁琦 杨勇 +1 位作者 辛国军 张亚文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4期52-58,共7页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6月-2023年5月258例接受ERCP联合LC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ERCP与LC间期不同分为:...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6月-2023年5月258例接受ERCP联合LC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ERCP与LC间期不同分为:A组(≤24 h)、B组(24~72 h)和C组(>72 h)。结果C组LC手术时间为58.0(46.0,73.0)min,明显长于A组的43.5(35.3,51.0)min和B组的43.0(35.0,51.0)min;C组腹腔引流管留置率为31.3%(21/67),明显高于A组的8.9%和B组的8.1%;B组行四孔法LC的3例(2.2%),明显少于A组的7例(12.5%)和C组的9例(13.4%),C组住院总时间长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再次ERCP率、LC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术后24~72 h行LC是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安全、有效、易行和经济的治疗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管造影术(ERCP)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期多镜联合免T管方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近期效果
2
作者 周密 李修红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24年第12期986-989,共4页
探讨同期多镜联合免T管方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近期效果。选择我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13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接受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T管引流术,观察组74例... 探讨同期多镜联合免T管方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近期效果。选择我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13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接受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T管引流术,观察组74例予以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LC+LCBDE。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手术前后炎症因子和免疫因子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7.23±2.14)d vs(10.25±3.24)d,P<0.05];手术时间和结石取净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3 d炎症因子CRP、TNF-α、IL-6水平升高,免疫因子CD4^(+)、CD8^(+)、CD4^(+)/CD8^(+)水平降低(P<0.05),但术后两组炎症因子和免疫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4.86%,观察组为3.45%(P<0.05)。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实施同期多镜联合免T管方案,术后恢复快,严重并发症少,术后患者的炎症反应和免疫状态与LCBDE+T管引流术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 经内镜鼻管引流术 腹腔镜总管探查取石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免T管手术 炎症因子 免疫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P/EST联合LC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3
作者 戴磊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6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ERCP/EST联合LC组,...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ERCP/EST联合LC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式,ERCP/EST联合LC组采用ERCP/EST联合LC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和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炎症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ERCP/EST联合LC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低于手术前,且ERCP/EST联合LC组CRP、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EST联合LC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引流量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EST联合LC组并发症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ERCP/EST联合LC手术的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管造影术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剖腹与微创手术在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孙百顺 张骏 康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0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传统剖腹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13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68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剖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创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 目的探讨传统剖腹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13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68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剖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创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结石一次性清除率及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相关指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结石一次性清除59例(86.76%),进行二次手术清除9例(13.24%);对照组患者结石一次性清除40例(88.89%),进行二次手术清除5例(11.11%);两组患者结石一次性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26,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稍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47.9±9.0)ml,少于对照组的(75.5±8.9)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9%,低于对照组的1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临床效果更佳,患者康复快、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实用价值。适合绝大部分此类疾病的患者,但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剖腹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剖腹手术 微创手术 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内镜联合方式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临床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钟岳 冯伟 +1 位作者 杨福泉 张震波 《安徽医学》 2015年第12期1496-149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以及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选择合理术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04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按照术式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56例)。对照组实施联合腹腔镜及十二指肠镜治...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以及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选择合理术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04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按照术式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56例)。对照组实施联合腹腔镜及十二指肠镜治疗,观察组实施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禁食时间、治疗成本、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手术成功率、结石残留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成本分别为(182.27±26.68)min、(9.98±3.14)d、(8 124.39±663.54)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4.55%,结石残留率为3.64%,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淀粉酶异常率为5.45%、胆管炎发生率为5.45%、胆管积气发生率为3.6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相比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成本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道镜 十二指肠镜 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何亚红 张筱凤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1期186-188,共3页
胆石症(Cholelithiasis)是临床上常见病,我国人群发病率〉10%,按结石形成位置不同分为肝内结石、肝外结石(包括胆总管结石)及胆囊结石。其中胆总管结石(CBDS)合并胆囊结石(GS)患者占胆石症患者的5%-15%。大部分胆石症患者无... 胆石症(Cholelithiasis)是临床上常见病,我国人群发病率〉10%,按结石形成位置不同分为肝内结石、肝外结石(包括胆总管结石)及胆囊结石。其中胆总管结石(CBDS)合并胆囊结石(GS)患者占胆石症患者的5%-15%。大部分胆石症患者无明显症状,但也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胆道梗阻等,尤其是急性胰腺炎,病死率可达5%-10%。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对CBDS合并GS的治疗方案也较多。了解各种方案的优缺点有利于针对性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本文对CBDS合并GS的诊治方案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 诊治 急性源性胰腺炎 最佳治疗方案 CBDS 急性管炎 急性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腹腔镜序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被引量:15
7
作者 向巧君 雷春沙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年第1期58-60,共3页
总结了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序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准备的完善、心理护理、ERCP术中配合、ERCP术后护理、LC术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认为ERCP术后联合LC... 总结了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序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准备的完善、心理护理、ERCP术中配合、ERCP术后护理、LC术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认为ERCP术后联合LC是目前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标准术式之一,护理人员的标准化宣教和术后专科护理能有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对患者术后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胰管造影联合腹腔镜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 手术前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谢刚 李航 +3 位作者 周凯 吴小海 李智强 高再德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6期24-26,共3页
目的:分析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贵州省安顺市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224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224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 目的:分析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贵州省安顺市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224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224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112例/组)。对A组患者使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LCBDE)、胆总管T管引流(或胆总管I期修补缝合)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进行治疗,对B组患者使用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扩张术(EPBD)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治疗的医药费及术毕至出院的时间。结果:接受治疗后,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其住院治疗的医药费更少,P<0.05。结论: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效果较好,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其住院治疗的医药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腹腔镜 道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两种微创治疗方案的比较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立洪 胥广才 +2 位作者 曾佳 张培建 陶立德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10期818-820,共3页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胆总管探查术(LCBDE)与LC联合ERCP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疗效。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18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LC+LCBDE...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胆总管探查术(LCBDE)与LC联合ERCP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疗效。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18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LC+LCBDE组(58例)、LC+ERCP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费用、结石残余率和并发症发生率。LC+LCBDE组、LC+ERCP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13±37)min、(88±27)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9,P=0.000);LC+LCBDE组、LC+ERCP组住院时间分别为(8.0±2.1)d、(7.5±1.9)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6,P=0.089);LC+LCBDE组、LC+ERCP组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1.86±0.26)万元、(2.55±0.25)万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0,P=0.000)。LC+ERCP组术后发生胰腺炎7例,反流性胆管炎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7%(10/60);LC+LCBDE组术后发生胆漏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2%(3/58)。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5,P=0.074)。LC+LCBDE组、LC+ERCP组结石残余率分别为3.8%(2/58)、4.9%(2/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7)。LC+LCBDE和LC+ERCP均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有效微创疗法,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合适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总管探查术 ER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诚 朱秋秋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29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疗效,分析腹腔镜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结合患者意愿,将采用开...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疗效,分析腹腔镜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结合患者意愿,将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开腹组,腹腔镜治疗的患者纳入腹腔镜组,各50例。开腹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联合胆道探查取石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道探查取石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6 h及24 h疼痛评分、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腹腔镜组均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 h、24 h疼痛评分比较,腹腔镜组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较,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镜联合“一步法”与ERCP/EST联合LC在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治疗中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32
11
作者 王财庆 庄端明 陈功 《中国内镜杂志》 2021年第1期64-69,共6页
目的探讨三镜联合"一步法"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在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72例胆总管结石合... 目的探讨三镜联合"一步法"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在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72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行三镜联合"一步法"治疗,对照组行ERCP/EST联合LC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临床指标(术中出血量、术后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结石清除率、中转开腹率)及术后不同时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差异,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和结石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中转开腹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ERCP/EST联合LC相比,三镜联合"一步法"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术后恢复快,患者经济压力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 十二指肠镜 腹腔镜 道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或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潘步建 徐迈宇 +1 位作者 陈峰 宋洪亮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0期906-909,共4页
目的:探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与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联合LC治疗胆总管结石合... 目的:探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与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联合LC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7月~2013年10月我院对136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分别采用LCBDE+LC治疗(72例)或EST+LC治疗(64例),比较2组手术治疗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残留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等指标,随访2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LCBDE+LC组手术时间(186±44) min明显短于EST+LC组(221±41)min(t=-4.687,P=0.024);LCBDE+LC组住院时间(10.4±3.2)d,明显短于EST+LC组(13.6±3.4)d(t=-5.545, P=0.000);LCBDE+LC组手术费用(8200±376)元,明显少于EST+LC组(9600±420)元( t=-20.130,P=0.000);2组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1.3±0.8)、(1.2±0.7)d,无统计学差异(t=0.756,P=0.451);2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7.2%(70/72)、95.3%(61/64),无统计学差异(χ2=0.018,P=0.893);2组结石残留率分别为2.8%(2/70)、3.3%(2/61),无统计学差异(χ2=1.728,P=0.531),胰腺炎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0 vs.6.2%(4/64),P=0.047]。随访1~3年,(2.5±0.5)年,2组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χ2=7.661,P=0.004)。结论 LCBDE+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如胰腺炎和远期并发症返流性胆管炎比EST+LC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总管结石 总管探查术 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两种微创方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金杰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9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微创治疗方式对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即进行患者全部信息的采集,包括患者入院时的病程、胆管炎类型的各项指标等,以便研究过程中随时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分别使用EST/ERCP+LC和...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微创治疗方式对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即进行患者全部信息的采集,包括患者入院时的病程、胆管炎类型的各项指标等,以便研究过程中随时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分别使用EST/ERCP+LC和LCBDE+LC作为手术方式。并把手术过程中的住院时间、费用、出血量等作为临床治疗指标,统计并比较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胆结石清除成功率、胆结石复发率,以及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并无明显差异,然而LCBDE+LC组的其他指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等均显著低于EST/ERCP+LC组;LCBDE+LC组患者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03%;EST/ERCP+LC组患者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LCBDE+LC组的胆结石清除成功率为87.88%(30/33),为6.06%(2/33,);EST/ERCP+LC组组的胆结石清除成功率为75.00%(20/28),胆结石复发率为10.71%(3/28);LCBDE+LC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统计中,总满意度为90.90%(30/33);EST/ERCP+LC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统计中,总满意度为85.71%(21/28)。结论两种微创手术各有优点,胆管总直径较小的患者更适用于EST/ERCP+LC手术方式,经济困难或想缩短住院时间者更适用于LCBDE+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治疗 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老年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和疗效分析
14
作者 刘栋栋 于安星 李斌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3年第2期7-10,19,共5页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老年患者的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11月于平度市人民医院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66例老年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2),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老年患者的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11月于平度市人民医院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66例老年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2),观察组采用分步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papillotomy,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对照组采用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T-tube choledochotomy,LCBDE)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中转开腹、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包括发热、胆漏、胰腺炎)。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中中转开腹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EST+LC和LC+LCBDE均能较好地治疗老年患者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但在医师技术和手术设备均具备的条件下,选择EST+LC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对老年患者更加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腹腔镜总管探查取石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BDE联合LC与ERCP/EST联合LC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
15
作者 蓝忠杰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4期1-2,共2页
目的:比较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RCP/EST)联合LC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彭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 目的:比较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RCP/EST)联合LC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彭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接诊的58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29例/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LCBDE+LC,对参考组患者进行ERCP/EST+LC。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的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参考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参考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结石的清除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ERCP/EST+LC与LCBDE+LC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与采用ERCP/EST+LC相比,用LCBDE+LC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可显著缩短患者手术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总管探查取石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胆囊对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全良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2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胆囊对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行ERCP术取石,依据胆囊是否切除分为胆囊保留组(37... 目的探讨保留胆囊对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行ERCP术取石,依据胆囊是否切除分为胆囊保留组(37例)和胆囊切除组(43例),比较两组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生活质量[体力状况评分(ZPS)、功能状态评分(KPS)]及胆道事件发生率。结果胆囊保留组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少于胆囊切除组(P<0.05);胆囊保留组ZPS评分显著低于胆囊切除组(P<0.05),KPS评分显著高于胆囊切除组(P<0.05);胆囊切除组胆道事件发生率为13.95%,胆囊保留组胆道事件发生率为21.62%,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保留胆囊能够缩短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ERCP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促进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因此针对不存在胆囊切除绝对手术指征患者,推荐ERCP术取石后保留胆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 经内镜逆行胰管造影术 保留胆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17
作者 刘澎 刘福成 +3 位作者 赵欣 乔海朋 刘晓峰 杨峥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4年1月于北京丰台医院手术治疗的58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队列(n=4...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4年1月于北京丰台医院手术治疗的58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队列(n=410)和验证队列(n=177),分析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影响因素,以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训练队列中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率为38.05%(156/410)。年龄、BMI、肝内胆管结石、首发病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胆道感染、胆道手术史、胆总管管壁厚度、胆总管多发结石数量、胆总管直径、ERCP检查中十二指肠乳头Oddis括约肌功能障碍是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训练队列、验证队列中列线图预测模型的AUC分别为0.854、0.889,Hosmer-Lemeshow拟合检验结果显示,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52,P=0.865),提示此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结论:基于各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患者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总管多发结石 术后总管结石复发 列线图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一期缝合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18
作者 卫军要 宋娟娟 +1 位作者 宋予军 张庆林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25年第3期243-246,共4页
分析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CWC)患者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一期缝合术治疗后发生胆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选择2021年3月—2024年3月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一期缝合术治疗的CCWC患者1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3个月内是否发生胆道并发... 分析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CWC)患者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一期缝合术治疗后发生胆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选择2021年3月—2024年3月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一期缝合术治疗的CCWC患者1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3个月内是否发生胆道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n=17)、非并发症组(n=99)两组。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术前实验室检查指标、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等,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评估CCWC患者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一期缝合术治疗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116例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术治疗的CCWC患者,术后3个月内共17例(14.66%)发生胆道并发症,其中胆道出血2例(1.72%)、胆瘘11例(9.48%)、胆道狭窄3例(2.59%)、胆道感染1例(0.86%)。并发症组糖尿病占比、胆汁性状浑浊占比、Calot三角粘连占比、手术操作时间均比非并发症组高(P<0.05),胆总管直径、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比非并发症组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胆总管直径<1 cm、胆汁性状为浑浊、存在Calot三角粘连、血清白蛋白降低、手术操作时间延长均为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CCWC患者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一期缝合术治疗后胆道并发症以胆瘘为主,合并糖尿病、胆总管直径<1 cm、胆汁性状为浑浊、存在Calot三角粘连、血清白蛋白降低、手术操作时间延长均是胆道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总管结石 腹腔镜 道镜 一期缝合 道并发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术联合胆道镜下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19
作者 王杰锋 张爱华 +1 位作者 金超 吴祥秀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4期6-8,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术联合胆道镜下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昆山市第五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4年6月)收治的6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1例。观察组行...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术联合胆道镜下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昆山市第五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4年6月)收治的6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1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术联合胆道镜下取石术,对照组行小切口开腹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d,两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术联合胆道镜下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可改善手术指标,减轻炎性反应,预防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总管结石 腹腔镜下总管切开术 道镜下取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20
作者 张银新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究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B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4年6月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合并CBD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究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B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4年6月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合并CBD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联合LC治疗,试验组进行ERCP联合LC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应激指标、肝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均升高,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RCP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CBDS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提高结石清除率,减轻患者应激反应,改善肝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内镜逆行胰管造影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