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296-3p对胆总管结扎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亚楠 王璐瑶 +5 位作者 周静 张荣花 熊亚南 王梅梅 刘志勇 章广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83-1590,共8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296-3p(miR-296-3p)对胆总管结扎(BDL)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BDL)组、NC adv组、miR-296-3p adv组和miR-296-3p sponge adv组,每组5只。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sso... 目的探究微小RNA-296-3p(miR-296-3p)对胆总管结扎(BDL)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BDL)组、NC adv组、miR-296-3p adv组和miR-296-3p sponge adv组,每组5只。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sson染色和天狼星红(Sirius Red)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比较各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含量;用qRT-PCR检测大鼠肝组织中miR-296-3p、白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以及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1A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α-SMA、Col1A1、CTGF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检测α-SMA的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miR-296-3p的候选靶基因;检测锌指和BTB结构域蛋白20(ZBTB20)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病理学染色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BDL组和NC adv组大鼠肝组织中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和胶原沉积,与NC adv组相比,miR-296-3p adv组肝组织中炎症细胞减少,胶原沉积减少,而miR-296-3p sponge adv组胶原聚积和炎症反应加重。与sham组相比,BDL组和NC adv组大鼠血清ALT、AST、TBIL含量升高,miR-296-3p的表达水平降低,IL-6、IL-1β、TNF-αmRNA的表达水平及α-SMA、Col1A1、CT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NC adv组相比,miR-296-3p adv组大鼠血清ALT、AST、TBIL含量降低,miR-296-3p表达水平升高,IL-6、IL-1β、TNF-α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且肝组织中α-SMA、Col1A1、CT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miR-296-3p sponge adv组结果与miR-296-3p adv组结果相反(P<0.05)。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到ZBTB20可能是miR-296-3p的候选靶基因。与sham组相比,BDL组和NC adv组大鼠肝组织中ZBTB20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NC adv组相比,miR-296-3p adv组肝组织中ZBTB20表达降低(P<0.05),而miR-296-3p sponge adv组肝组织中ZBTB20表达升高(P<0.05)。结论miR-296-3p在BDL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组织中表达水平降低,miR-296-3p可能通过靶定ZBTB20抑制BDL大鼠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96-3p ZBTB20 胆总管结扎 大鼠 肝纤维化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99a-5p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胆总管结扎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
2
作者 崔笑妍 于笑涵 +6 位作者 周静 王璐瑶 张荣花 王梅梅 熊亚南 刘志勇 章广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94-1801,共8页
目的研究miR-199a-5p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对胆总管结扎(BDL)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BDL组、空载腺病毒(NC adv)组、miR-199a-5p adv组和miR-199a-5p sponge adv组,每组5只。HE、Masson和Sirius Red染色... 目的研究miR-199a-5p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对胆总管结扎(BDL)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BDL组、空载腺病毒(NC adv)组、miR-199a-5p adv组和miR-199a-5p sponge adv组,每组5只。HE、Masson和Sirius Red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及肝纤维化程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含量;qRT-PCR检测大鼠肝组织中miR-199a-5p的表达水平;双重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大鼠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I型胶原α1链(COL1A1)的蛋白表达水平;收集大鼠粪便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miR-199a-5p在BDL大鼠肝组织中表达上调(P<0.01)。与NC adv组相比,miR-199a-5p adv组大鼠肝损伤及胶原沉积现象更为严重,血清中AST、ALT、TBIL和DBIL含量以及肝组织中α-SMA和COL1A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然而,miR-199a-5p sponge adv干预的结果与之相反(均P<0.05)。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miR-199a-5p adv干预可增加BDL大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改变肠道菌群组成,而miR-199a-5p sponge adv干预后菌群的结果与之相反(均P<0.05)。结论miR-199a-5p促进BDL大鼠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99a-5p 肠道菌群 胆总管结扎 肝纤维化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总管结扎对小鼠肝脏炎症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董玉芳 文阳安 +2 位作者 周倩云 罗丹 张莉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32-1636,共5页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扎引起的胆汁淤积对小鼠肝脏细胞凋亡和炎性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采用胆总管结扎手术制备胆汁淤积小鼠模型;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肝脏生化指标水平;用末端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原位缺口末端...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扎引起的胆汁淤积对小鼠肝脏细胞凋亡和炎性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采用胆总管结扎手术制备胆汁淤积小鼠模型;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肝脏生化指标水平;用末端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小鼠肝脏细胞凋亡;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脏炎症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通过胆总管结扎手术成功制备了梗阻性胆汁淤积小鼠模型;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小鼠肝脏功能受损,胆总管结扎手术成功;胆总管结扎引起胆汁淤积后,肝脏细胞凋亡和坏死明显增加,炎症细胞浸润增强。结论:胆汁淤积导致肝脏细胞凋亡、坏死和炎症活动增强是胆总管结扎致肝纤维化过程中的重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扎 汁淤积 细胞凋亡 炎症细胞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胆总管结扎致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肖颜玉 胥飚 +1 位作者 崔鲂 张莉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90-393,共4页
目的:建立小鼠胆总管结扎致肝纤维化模型,并对其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随机给予小鼠胆总管结扎和假手术,进行血清学指标(AST、ALT、ALP、TBIL、DBIL)检测;HE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分析α-SMA和CK-19表达;实... 目的:建立小鼠胆总管结扎致肝纤维化模型,并对其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随机给予小鼠胆总管结扎和假手术,进行血清学指标(AST、ALT、ALP、TBIL、DBIL)检测;HE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分析α-SMA和CK-19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α-SMA、Collagen-1 mRNA的表达。结果:小鼠胆总管结扎后2周可见CK-19阳性的棕褐色细胞明显增生,模型组血清AST、ALT、ALP、TBIL、DBIL明显增高,α-SMA、Collagen-1表达明显增强。结论:成功构建小鼠胆总管结扎致肝纤维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扎 肝纤维化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雷他汀改善高位胆总管结扎术大鼠肺炎性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赖静 陈林 +2 位作者 李才溢 王丹丹 鲁开智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57-764,共8页
目的 探讨非肌肉肌球蛋白Ⅱ(non-muscle myosinⅡ, NMⅡ)抑制剂布雷他汀对慢性胆总管结扎术后肺组织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体质量200~220 g的SPF级雄性SD大鼠55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Sham组,n=11)、高位胆总管结扎术(c... 目的 探讨非肌肉肌球蛋白Ⅱ(non-muscle myosinⅡ, NMⅡ)抑制剂布雷他汀对慢性胆总管结扎术后肺组织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体质量200~220 g的SPF级雄性SD大鼠55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Sham组,n=11)、高位胆总管结扎术(common bile duct ligation, CBDL)模型组(CBDL组,n=22)和高位胆总管结扎术后布雷他汀治疗组[CBDLB组,n=22,腹腔注射布雷他汀5 mg/kg(PEG-300∶生理盐水=1∶1为溶剂)]。通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MPO、IL-6、TNF-α、SOD3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检测炎症相关的MPO、IL-6、IL-1β、TNF-α、LY6B、CD163因子和血管内皮相关因子CD31的表达水平。结果 胆总管结扎术后3周肺部损伤表现为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为主,伴有局部肺组织肺泡腔和肺间质出血;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BDL组相较于Sham组MPO、LY6B和CD163阳性细胞数量均显著增多(P<0.01),同时炎症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量也显著升高(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也同样证实CBDL组相较于Sham组肺组织炎性因子MPO、IL-6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3分泌增多(P<0.05);胆总管结扎术后5周肺组织损伤主要表现为肺微血管扩张,CBDL组相较于Sham组肺微血管扩张明显(P<0.01)。胆总管结扎的大鼠经过布雷他汀治疗1周后,第3周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BDLB组较CBDL组MPO、LY6B和CD163阳性细胞数量均显著减少(P<0.01),同时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量也显著降低(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CBDLB组较CBDL组炎性因子IL-6、MPO和TNF-α的分泌减少(P<0.05);第5周CBDLB组较CBDL组肺微血管扩张程度明显减轻(P<0.01)。结论 布雷他汀能有效抑制胆总管结扎后肺组织炎性细胞的浸润,减轻肺炎症损伤,缓解胆总管结扎后期肺微血管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雷他汀 炎症 慢性胆总管结扎 肝肺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基黄总黄酮抗胆管结扎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永刚 谭沛 +4 位作者 李沛波 徐冰 苏薇薇 陈周全 彭维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5,共4页
采用胆总管结扎法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对田基黄总黄酮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进行了研究。从造模首日起,灌胃给药,每天给予田基黄总黄酮(9、18、36 mg/kg)1次,4周后,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 采用胆总管结扎法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对田基黄总黄酮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进行了研究。从造模首日起,灌胃给药,每天给予田基黄总黄酮(9、18、36 mg/kg)1次,4周后,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TNF-α水平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的含量及MMP-1、TIMP-1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田基黄总黄酮能显著降低胆总管结扎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TBIL、DBIL、ALT、AST、PCⅢ、HA、LN的水平、肝组织中Hyp的含量和TIMP-1蛋白的表达,说明田基黄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胆汁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此外,田基黄总黄酮也能提高肝组织SOD、GSH-Px的活性,降低肝组织MDA及血清中TNF-α的含量。田基黄总黄酮可抑制胆总管结扎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形成,其抗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及抗TNF-α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基黄总黄酮 肝纤维化 胆总管结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大鼠模型的改良 被引量:8
7
作者 宣佶 田耀洲 +3 位作者 曹鹏 胡春萍 蔡雪婷 张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57-61,F0003,共6页
目的构建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并对经典结扎胆总管(BDL)复制模型方法进行适当改进。方法 80只SD雄性成熟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只、B组40只,分别运用胆总管结扎法和肝门部肝总管缝扎法先后两次造模,各取其中10只为假手术组进行对照... 目的构建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并对经典结扎胆总管(BDL)复制模型方法进行适当改进。方法 80只SD雄性成熟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只、B组40只,分别运用胆总管结扎法和肝门部肝总管缝扎法先后两次造模,各取其中10只为假手术组进行对照,术后1周眼眶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γ-谷氨酰转肽酶(GGT)、白蛋白/球蛋白(A/G),术后4周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肝脏组织α-SMA和CK-19表达水平。结果两种方法均表现出明显肝功能损害;标本胆小管增生明显,肝脏假小叶形成,达到早期肝硬化,肝脏α-SMA和CK-19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胆总管结扎组死亡率为66.7%,肝门部肝总管缝扎组死亡率为26.7%。结论肝门缝扎法可成功建立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大鼠模型,能够明显降低模型动物死亡率,提高模型质量及实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扎 肝门部肝总管缝扎 汁淤积性肝硬化 模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胆汁性肝硬化形成机制的病理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洪明理 黄向红 +9 位作者 李云生 付治锋 王正明 任家强 童洁 陈代丽 秦彬 张彤 李非 苏建新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36-39,共4页
结扎Wistar大鼠胆总管制备胆汁性肝硬化模型。取结扎术后1~86d不同时间的肝脏,用光学显微镜和电镜观察肝硬化形成过程的病理和超微病理变化。探讨了肝硬化胶原纤维增生和结节形成的机制:胆总管结扎后胆汁郁积造成肝细胞损... 结扎Wistar大鼠胆总管制备胆汁性肝硬化模型。取结扎术后1~86d不同时间的肝脏,用光学显微镜和电镜观察肝硬化形成过程的病理和超微病理变化。探讨了肝硬化胶原纤维增生和结节形成的机制:胆总管结扎后胆汁郁积造成肝细胞损伤、坏死、激发小胆管样上皮细胞增殖并分化演变,大多数变成小胆管,少数变成小结节状肝细胞。小胆管样上皮细胞和小胆管上皮细胞具有合成胶原纤维的能力。增殖的小胆管、纤维母细胞、毛细血管等和伴随其增生的胶原纤维一起形成结缔组织,隔包围、分割、改建原来的肝小叶而形成假小叶,终于导致肝硬化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扎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术式大鼠肝外型胆汁淤积模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思宇 张迎红 +3 位作者 刘林秀 鲁仁财 何宏 王绍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20,共7页
目的利用血清学、影像学及病理学评价3种术式大鼠肝外型胆汁淤积模型造模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将1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传统组、改良组及电刀组,分别采用胆总管结扎法(n=5)、肝门区肝总管缝扎法(n=5)及胆总管高频电刀电凝法(n=5)进行胆... 目的利用血清学、影像学及病理学评价3种术式大鼠肝外型胆汁淤积模型造模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将1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传统组、改良组及电刀组,分别采用胆总管结扎法(n=5)、肝门区肝总管缝扎法(n=5)及胆总管高频电刀电凝法(n=5)进行胆汁淤积手术造模,术前及术后进行CT平扫及体重测量,比较肝密度、胆管直径;术后7 d 3组大鼠进行采血,测量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采血结束后麻醉过量法处死大鼠,取部分肝组织使用4.2%~5.2%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3组大鼠造模后7 d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伤及胆汁淤积。传统组较电刀组AST、TBIL、DBIL高(P<0.05),传统组较改良组AST、ALT、TBIL、DBIL高(P<0.05);传统组及电刀组ALT、改良组及电刀组AST、ALT、TBIL、DBIL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学可见传统组在三组中胆管增生、胆管壁增厚程度最严重,改良组程度最轻,电刀组居于两者之间;CT扫描传统组扩张肝外胆管内径大于改良组和电刀组(P<0.05),改良组及电刀组两组之间胆管直径无统计学差异(P>0.05);传统组肝CT值与术前比较明显减低(P<0.01),改良组和电刀组肝CT值较术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刀法及改良法均较有效的延长大鼠胆汁淤积的病程,可以更好的模拟人部分肝外胆汁淤积类疾病,为动态观察胆汁淤积病理过程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汁淤积模型 胆总管结扎 总管缝扎 总管电凝法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ournal of Hepatology|内皮细胞POFUT1通过抑制纤维蛋白原合成控制损伤诱导的肝纤维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坤禹 季慧范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37-1537,共1页
肝窦内皮细胞(LSEC)中的NOTCH信号调节肝纤维化,POFUT1是NOTCH信号的重要调节因子。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的He等研究了LSEC表达的POFUT1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者用产生内皮特异性POFUT1敲除小鼠,并通过慢性四氯化碳暴露或胆总... 肝窦内皮细胞(LSEC)中的NOTCH信号调节肝纤维化,POFUT1是NOTCH信号的重要调节因子。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的He等研究了LSEC表达的POFUT1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者用产生内皮特异性POFUT1敲除小鼠,并通过慢性四氯化碳暴露或胆总管结扎诱导实验性肝纤维化。肝脏样本通过ELISA、组织学、电子显微镜、免疫染色和RNA原位杂交进行评估。分离LSEC和肝星状细胞(HSC),通过RNA测序、qPCR和蛋白质印迹进行基因表达分析。采用来自LSEC培养物的上清液处理HSC,研究LSEC和HSC之间的信号传导串扰。分析来自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个体的肝脏单细胞RNA测序数据集,以评估在小鼠研究中观察到的基因表达变化的临床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院 肝窦内皮细胞 实验性肝纤维化 胆总管结扎 临床相关性 纤维蛋白原 POF 蛋白质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Y2通过调控肌成纤维细胞增殖促进肝脏纤维化
11
作者 丁佳春 王胜鹏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51-651,共1页
目的研究G蛋白家族受体P2Y2是否通过影响肌成纤维细胞功能从而在肝纤维化中发挥作用。方法通过单细胞测序分析肝纤维化中的肌成纤维细胞中的P2Y2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构建Pn-GFP、Pn-DTR、Pn-m Tm G、Pn-P2Y2、Pn-P2Y2-m Tm等转基因小鼠。... 目的研究G蛋白家族受体P2Y2是否通过影响肌成纤维细胞功能从而在肝纤维化中发挥作用。方法通过单细胞测序分析肝纤维化中的肌成纤维细胞中的P2Y2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构建Pn-GFP、Pn-DTR、Pn-m Tm G、Pn-P2Y2、Pn-P2Y2-m Tm等转基因小鼠。通过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CCl4或胆总管结扎诱导肝纤维化模型,使用免疫荧光染色、病理切片染色、实时定量荧光PCR、肝脏羟脯氨酸和小鼠血清转氨酶等水平评估纤维化程度。结果通过单细胞测序发现,P2Y2在正常肝脏组织中的肌成纤维细胞几乎不表达,但是在纤维化肝脏组织中的肌成纤维细胞中高表达。通过对Pn-GFP小鼠腹腔注射CCl4,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发现纤维化肝脏组织中被GFP标记的肌成纤维细胞广泛分布。通过对肝纤维化造模的Pn-DTR小鼠腹腔注射白喉毒素,对小鼠体内的肌成纤维细胞进行特异性消融,发现肝纤维化显著减轻。通过对小鼠体内的肌成纤维细胞特异性敲除P2Y2,显著减轻小鼠的肝纤维化程度。通过对Pn-m Tm G和Pn-P2Y2-m Tm G腹腔注射CCl4,敲除P2Y2之后,肝纤维化时,肌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通过对肝纤维化造模的野生型小鼠腹腔注射P2Y2抑制剂Suramin,抑制剂组小鼠的肝脏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结论通过敲除肌成纤维细胞中的P2Y2或者抑制P2Y2,可以改善肝脏纤维化,这提示P2Y2是肝脏纤维化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腹腔注射 肝脏纤维化 实时定量荧光PCR 肌成纤维细胞 纤维化程度 胆总管结扎 肝纤维化 白喉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大鼠肾脏水通道蛋白2的表达及黄芪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春晓 顾勇 +3 位作者 陈靖 马骥 杨海春 林善锬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3-395,467,共4页
目的 观察肝硬化大鼠肾脏水通道蛋白 2 (AQP2 )和血管紧张素Ⅱ -Ⅰ型受体 (AT1)受体、转化生长因子 β(TGFβ)的表达情况 ,及中药黄芪的治疗作用。 方法 肾脏皮髓质AQP2mRNA检测采用半定量RT PCR法 ,肾脏AT1受体、TGFβ蛋白检测采用... 目的 观察肝硬化大鼠肾脏水通道蛋白 2 (AQP2 )和血管紧张素Ⅱ -Ⅰ型受体 (AT1)受体、转化生长因子 β(TGFβ)的表达情况 ,及中药黄芪的治疗作用。 方法 肾脏皮髓质AQP2mRNA检测采用半定量RT PCR法 ,肾脏AT1受体、TGFβ蛋白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 结果 肝硬化 2周和 5周大鼠肾脏皮髓质AQP2mRNA和AT1受体、TGFβ蛋白表达均上调 ,黄芪在 2周时可纠正这些指标的升高 ,5周时则只能降低AT1受体的高表达。结论 肝硬化大鼠存在AQP2表达的异常 ,黄芪在早期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扎 水通道蛋白2 黄芪 中医药治疗 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哚普利和氯沙坦对肝纤维化组织TLR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倪淑媛 李煜生 +3 位作者 黄珊 罗薇 李翠 李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正常肝脏和肝纤维化(HF)组织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差异及培哚普利(Pe)和氯沙坦(Lo)对其的影响。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胆总管结扎术(BDL组)、Pe 14 d和30 d及Lo 14d和30d组,6只/组。BDL组和治疗... 目的观察大鼠正常肝脏和肝纤维化(HF)组织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差异及培哚普利(Pe)和氯沙坦(Lo)对其的影响。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胆总管结扎术(BDL组)、Pe 14 d和30 d及Lo 14d和30d组,6只/组。BDL组和治疗组均通过BDL制备大鼠HF模型。予Pe(2 mg/kg)和Lo(50 mg/kg)灌胃,1次/dc 14 d和30 d后分别应用Westernblotting检测肝脏TLR4水平。结果 BDL 14 d组大鼠肝脏TLR4为Sham组的(6.53±1.11)倍(P<0.05);Pe 14 d组和Lo 14 d组TLR4分别下降到Sham组的(1.71±0.41)倍(P>0.05)和(0.95±0.38)倍(P>0.05)。Pe 30 d组和Lo 30 d组大鼠肝脏TLR4分别回升为Sham组的(6.51±0.87)倍(P<0.05)和(5.64±0.87)倍(P<0.05)。结论大鼠HF后肝脏TLR4水平上升,Pe和Lo可降低实验性HF组织的TLR4水平,但长期服用其抑制TLR4的作用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胆总管结扎 TOLL样受体4 培哚普利 氯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1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MRP2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冉 余宏铸 方德宝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2-616,共5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对梗阻性黄疸(OJ)大鼠肝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表达的影响。方法 7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CG组)、胆总管结扎组(OJ组)、胆总管结扎+PGE1给药组(OJ+PE组),建立OJ模型。每组...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对梗阻性黄疸(OJ)大鼠肝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表达的影响。方法 7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CG组)、胆总管结扎组(OJ组)、胆总管结扎+PGE1给药组(OJ+PE组),建立OJ模型。每组再分设术后第3、7、10天3个不同时相点,采集下腔静脉血及部分肝脏组织,检测血清肝功能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原位末端转移酶标技术(TUNEL)测定肝细胞凋亡指数(AI),免疫组化法测定MRP2蛋白的表达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其mRNA水平。结果①与CG组同时相点相比,OJ组各时相点大鼠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增高(P<0.05),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加重,肝细胞AI升高(P<0.05),MRP2蛋白表达减弱(P<0.05),其mRNA表达下降,且随胆总管结扎时间的延长而愈加明显;②与OJ组各时相点相比,OJ+PE组大鼠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降低,术后第3天时谷丙转氨酶(AL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0天血清谷草转氨酶(AST)、ALT、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减轻;肝细胞AI减低(P<0.05);MRP2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PGE1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由OJ所致的大鼠肝功能受损,抑制OJ所致的大鼠肝细胞凋亡,增加MRP2蛋白的表达可能为其作用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 梗阻性黄疸 胆总管结扎 肝细胞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血浆5-羟色胺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秋 李绍白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A02期91-93,共3页
本文观察了结扎狗胆总管形成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前后门静脉、肝静脉、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血浆5-羟色胺浓度的变化。结果发现:实验后门静脉、肝静脉、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血浆5-羟色胺浓度较实验前均明显增加;实验前或实验后门静脉、肝静脉... 本文观察了结扎狗胆总管形成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前后门静脉、肝静脉、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血浆5-羟色胺浓度的变化。结果发现:实验后门静脉、肝静脉、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血浆5-羟色胺浓度较实验前均明显增加;实验前或实验后门静脉、肝静脉、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血中血浆5-羟色胺的相互比较,均以门静脉中最高。本实验为应用5-羟色胺二型受体阻滞剂治疗门脉高压症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扎 门脉高压症 血清素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