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CV NS5A通过抑制p-AMPK并上调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及HMG-CoA还原酶促进小鼠肝细胞胆固醇合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娟娟 刘强 乔玲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52-1160,共9页
已有研究证明,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5A(NS5A)可诱导肝细胞脂肪变性。本文报告,HCV NS5A刺激肝细胞胆固醇合成,引起脂代谢失调,促进肝脂肪变性。首先,我们构建了由小鼠甲胎蛋白增强子和小鼠白蛋白启动子驱动的NS5A及NS5A domain... 已有研究证明,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5A(NS5A)可诱导肝细胞脂肪变性。本文报告,HCV NS5A刺激肝细胞胆固醇合成,引起脂代谢失调,促进肝脂肪变性。首先,我们构建了由小鼠甲胎蛋白增强子和小鼠白蛋白启动子驱动的NS5A及NS5A domainⅠ、Ⅱ和Ⅲ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包装成病毒颗粒后通过尾静脉注射感染小鼠。小鼠血清总胆固醇测定及肝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揭示,与模拟注射对照及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慢病毒颗粒处理小鼠比较,NS5A慢病毒颗粒处理小鼠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肝细胞内脂滴明显增多。免疫组化和RTq PCR分析显示,胆固醇合成的关键调节酶HMG-CoA还原酶(HMGCR)在NS5A慢病毒处理的小鼠肝内表达显著升高。蛋白质印迹结果证明,与模拟注射及EGFP慢病毒颗粒处理的小鼠比较,NS5A慢病毒颗粒处理的小鼠肝细胞磷酸化的腺苷一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水平明显降低,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及其靶基因HMGCR的水平显著升高。进一步研究发现,NS5A domainⅡ慢病毒颗粒处理的小鼠肝细胞p-AMPK、SREBP-2和HMGCR表达水平与全长NS5A慢病毒处理的小鼠相似。上述结果提示,HCV NS5A蛋白可通过抑制AMPK磷酸化激活,上调SREBP-2而促进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HMGCR的表达,从而促进小鼠肝细胞胆固醇合成。上述结果还提示,NS5A domainⅡ可能是全长NS5A蛋白调节HMGCR基因表达的有效片段。总之,本研究证明,HCV NS5A可引起胆固醇代谢紊乱,这可能是慢性HCV感染引起肝脂肪变性的机制之一。很遗憾,在本研究中,尚未测定SREBP-1的靶基因乙酰Co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的表达,相关实验正在进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非结构蛋白5 A 胆固醇合成/hmg-coa还原酶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固醇合成途径的关键酶:HMG辅酶A还原酶和疾病 被引量:11
2
作者 汪维 童坦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9,共5页
在真核生物中,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是催化合成胆固醇和非甾醇类异戊二烯的共同前体———甲羟戊酸的关键酶。该酶的活性在转录、转录后、翻译及酶降解等多个水平上受到调节。胆固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 在真核生物中,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是催化合成胆固醇和非甾醇类异戊二烯的共同前体———甲羟戊酸的关键酶。该酶的活性在转录、转录后、翻译及酶降解等多个水平上受到调节。胆固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异戊二烯则参与细胞增殖调节、信号转导及肿瘤发生过程。目前,该酶已成为一些有效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合成 代谢调节 hmg-coa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皮多酚对脂变L-02肝细胞胆固醇合成的影响及机制探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梁俊 李建科 +2 位作者 刘永峰 马倩倩 赵伟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7-493,共7页
研究了石榴皮多酚纯化物、安石榴苷和石榴鞣花酸对脂变肝细胞胆固醇合成的影响及机制;采用MTT法筛选石榴皮多酚适宜浓度,体积分数5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与L-02肝细胞孵育48 h建立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 研究了石榴皮多酚纯化物、安石榴苷和石榴鞣花酸对脂变肝细胞胆固醇合成的影响及机制;采用MTT法筛选石榴皮多酚适宜浓度,体积分数5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与L-02肝细胞孵育48 h建立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加入不同浓度的受试物,继续培养48 h,油红O染色定性观察细胞形态和脂滴堆积,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紫外分光-速率法检测HMG-CoA还原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石榴皮多酚均能成剂量依赖性地减少细胞内脂滴的积累、减少细胞内总胆固醇的含量,同时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其中以100μg/mL的安石榴苷标品效果最佳。表明石榴皮多酚具有降低肝细胞内总胆固醇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实现的,安石榴苷是石榴皮多酚中降血脂的主要活性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多酚 安石榴苷 石榴鞣花酸 L-02肝细胞 胆固醇 hmg-coa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及其生物转化 被引量:2
4
作者 于海 方慧英 诸葛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6-69,共4页
对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作用、发现和发展过程进行了总结 ,同时也对几种HMG
关键词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生化转化 降你胆固醇药物 防治 中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3、n-6PUFA高脂饮食对SD大鼠肝脏胆固醇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微 张涛 +3 位作者 李瑞生 安星兰 王志红 刘源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4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高脂饮食对SD大鼠肝脏Srebp2及Hmgcr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NC)、n-3 PUFA组(TUF)及n-6 PUFA组(SUF),8周后测量血清总胆固醇(TCH)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Srebp2及Hmgcr基... 目的探讨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高脂饮食对SD大鼠肝脏Srebp2及Hmgcr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NC)、n-3 PUFA组(TUF)及n-6 PUFA组(SUF),8周后测量血清总胆固醇(TCH)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Srebp2及Hmgcr基因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SREBP2及HMGCR蛋白表达。结果 TUF组、SUF组血清TCH含量均显著降低(P<0.001),TUF组最低。TUF组、SUF组Srebp2及Hmgcr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P=0.007,P=0.012),SUF组Srebp2最高,TUF组Hmgcr最高。TUF组HMGCR蛋白表达显著高于NC组及SUF组,SUF组与NC组差异无显著性;三组SREBP2蛋白表达。结论 n-3、n-6PUFA降低血清胆固醇不是通过抑制Srebp2及Hmgcr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 胆固醇合成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Ⅱ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肝脏HMG-CoA还原酶mRNA表达产物的RT-PCR定量检测 被引量:1
6
作者 江霞 胡彩虹 +1 位作者 许梓荣 郑祝英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5年第4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hmg-coa还原酶 猪肝脏 定量检测 表达产物 MRNA PCR 胆固醇血症 胆固醇含量 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鸡的胆固醇代谢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7
作者 汪仕奎 佟建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7-11,共5页
胆固醇是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 ,但大量摄入又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利用营养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对蛋鸡的胆固醇代谢过程进行研究 ,有利于找到降低鸡蛋中胆固醇含量的措施。蛋鸡体内胆固醇合成途径与哺乳动物相同 ,但转运过程存在很... 胆固醇是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 ,但大量摄入又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利用营养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对蛋鸡的胆固醇代谢过程进行研究 ,有利于找到降低鸡蛋中胆固醇含量的措施。蛋鸡体内胆固醇合成途径与哺乳动物相同 ,但转运过程存在很大区别。研究发现不饱和脂肪酸、粗纤维、植物固醇和药物等对鸡蛋胆固醇含量有重要影响 ,H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胆固醇 代谢调控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鸡胆固醇代谢调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施用晖 乐国伟 +1 位作者 欧勇 袁信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0期9-11,共3页
试验用4周龄艾维茵肉仔鸡128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在基础日粮中加入0,0.03%,0.06%,0.1%含胆固醇合成抑制剂洛伐沙丁(Lovastatin,LT)的添加剂饲喂三周。研究LT对肉鸡血浆、肌肉、肝脏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试验用4周龄艾维茵肉仔鸡128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在基础日粮中加入0,0.03%,0.06%,0.1%含胆固醇合成抑制剂洛伐沙丁(Lovastatin,LT)的添加剂饲喂三周。研究LT对肉鸡血浆、肌肉、肝脏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肉仔鸡血浆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ol)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总甘油三脂(TG)随添加量增加显著提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下降(P>0.05)。试验组鸡肉中总胆固醇(TC)和总甘油三脂(TG)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肝脏中各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饲料利用率提高(P>0.05),生长速度相似。屠宰率、腹脂率、胸肌率、腿肌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胆固醇合成抑制剂能够减少肉鸡肌肉、肝脏胆固醇的沉积,改善肉鸡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仔鸡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胆固醇代谢 调控机制 洛伐沙丁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玲芳 陈华 邬国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探讨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方法自脐动脉分离平滑肌细胞,以1个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的人类巨细胞病毒攻击,同时用含3%小牛血清的DMEM/F12维持液进行模拟感染以用... 目的探讨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方法自脐动脉分离平滑肌细胞,以1个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的人类巨细胞病毒攻击,同时用含3%小牛血清的DMEM/F12维持液进行模拟感染以用作对照。测定病毒攻击后平滑肌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变化,以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检测病毒攻击后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研究与胆固醇代谢有关酶的变化并经荧光定量RT-PCR验证。结果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在病毒感染后72h[(0.71±0.06)μmol/106 cells]显著高于模拟感染组(P=0.000 2)。脐动脉平滑肌细胞被人类巨细胞病毒攻击后48、72h,细胞中与胆固醇合成代谢有关的HMG-CoA合成酶及HMG-CoA还原酶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结论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通过上调HMG-CoA合成酶及HMG-CoA还原酶基因的表达水平,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增加,引起细胞内胆固醇代谢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HMG辅酶A合成 HMG辅酶A还原酶 胆固醇 脐动脉 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酿酒酵母生物合成菜油甾醇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武林 高惠芳 +5 位作者 吴玉玲 张显 徐美娟 杨套伟 邵明龙 饶志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314-4324,共11页
菜油甾醇作为甾体药物(孕酮、雄烯二酮、氢化可的松等)的重要合成前体已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了10种不同来源的7-脱氢胆固醇还原酶DHCR7,并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将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 菜油甾醇作为甾体药物(孕酮、雄烯二酮、氢化可的松等)的重要合成前体已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了10种不同来源的7-脱氢胆固醇还原酶DHCR7,并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将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内源的ERG5基因替换成不同来源的DHCR7基因,构建了菜油甾醇合成菌株。结果发现整合来源于Pangasianodon hypophthalmus DHCR7的菌株Zw507表现出最高的菜油甾醇的产量216.93 mg/L。进一步筛选了10种酵母内源启动强度较强的启动子来与PhDHCR7基因进行组合,结果显示以TEF1p为启动子时菜油甾醇的产量最高可达253.35 mg/L。为了进一步提高菜油甾醇产量,增加了DHCR7表达盒在酵母基因组上的拷贝数。当拷贝数为3个时,菜油甾醇的产量达到最高302.27 mg/L。最终,通过5 L发酵罐进行补料分批发酵,实现了916.88 mg/L菜油甾醇产量。该菌株可作为后续甾体药物生物合成的优良底盘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脱氢胆固醇还原酶 酿酒酵母 菜油甾醇 合成生物学 补料分批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多效性 被引量:11
11
作者 董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262-3264,共3页
他汀类药物是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制酶——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该类药物以其有效的降脂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他汀类药物的深入研究,发现其还具有降脂以外的其他作用.并且其降脂外作... 他汀类药物是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制酶——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该类药物以其有效的降脂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他汀类药物的深入研究,发现其还具有降脂以外的其他作用.并且其降脂外作用日益受到广大专家、学者的重视。因此,他汀类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显现。本文就其临床应用的多效性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临床应用 多效性 还原酶抑制剂 降脂作用 胆固醇合成 临床治疗 限制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铭 朱振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85-88,共4页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防治骨质疏松症 临床研究进展 hmg-coa 心血管系统疾病 人工合成化合物 还原酶抑制剂 动脉粥样硬化 辛伐他汀 LD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药对中枢非脑血管疾病的多效性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戴庭敏 沈遥遥 +1 位作者 张杨波 涂江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575-2577,共3页
他汀类药即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新一代经典调脂药。按能否通过血脑屏障(BBB)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类型.其中脂溶性他汀包括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氟... 他汀类药即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新一代经典调脂药。按能否通过血脑屏障(BBB)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类型.其中脂溶性他汀包括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和洛伐他汀。水溶性他汀包括普伐他汀、美伐他汀,但在BBB通透性增加时均可不同程度进人脑实质。他汀类药可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阻碍甲羟戊酸(mevalonate,MVA)生成,影响MVA进一步代谢的两条途径:其一,抑制胆固醇生成,反馈性激活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使胆固醇合成减少、清除增加。其二,抑制异戊二烯类化合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 非脑血管疾病 多效性 还原酶抑制剂 hmg-coa 胆固醇合成 中枢 羟甲基戊二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普洛康裕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洛伐他汀原料药获生产批文
14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8期746-746,共1页
日前,浙江普洛康裕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洛伐他汀原料药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生产批准文号。这是该公司采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又一降血脂药。他汀类药物又称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药,对HMG... 日前,浙江普洛康裕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洛伐他汀原料药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生产批准文号。这是该公司采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又一降血脂药。他汀类药物又称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药,对HMG—CoA还原酶有强大的亲和力,可以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使胆固醇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减少,使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和三酰甘油的清除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洛伐他汀 原料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浙江 生产批准文号 生物发酵技术 低密度脂蛋白 他汀类药物 还原酶 降血脂药 蛋白合成 极低密度 三酰甘油 CoA HMG 抑制药 亲和力 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