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细胞因子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6
1
作者 韩肃 陈西兰 《安徽医学》 2018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天血清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肝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结果术后1天,观察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CD4+、CD8+和CD4+/CD8+较术前下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二醛(MDA)较术前升高程度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较术前下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GG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移酶(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较小,且不易损伤肝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胆囊炎伴胆囊结石 细胞因子 氧化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治疗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对患者肝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岳 肖强 张斌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1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对患者肝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期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为...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对患者肝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期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采用LC对研究组50例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inicholecys1ictomy,MC)对对照组50例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 d,两组患者血清PPARγ、MDA、TBIL、DBIL、AST及ALT的水平均离于术前,其血清SOD的水平均低于术前,研究组患者血清S0D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其血清PPARγ、MDA、TBIL、DBIL、AST及ALT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随访期间,研究组患者SF-36各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LC对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对其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相关指标的影响较小,且不易损伤其肝功能,可保障其术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 肝功能 氧化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胆汤联合熊去氧胆酸对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中医证候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任天飞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9年第1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利胆汤联合熊去氧胆酸对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中医证候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6例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熊去氧胆酸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利胆汤治疗。比较两... [目的]探讨利胆汤联合熊去氧胆酸对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中医证候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6例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熊去氧胆酸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利胆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食欲不振、黄疸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2、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胆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总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 利胆汤 熊去氧胆酸 中医证候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因素与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威 张赛 +1 位作者 刘智化 崔巍 《肝胆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381-385,共5页
目的探讨代谢因素与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的相关性和诊断价值。方法以本院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组,同期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目的探讨代谢因素与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的相关性和诊断价值。方法以本院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组,同期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既往史、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和统计学分析,并运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代谢因素与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的相关性和诊断价值。结果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血糖(FBG)、中性粒细胞(N)、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代谢指标是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发病独立危险因素。其中TC、TG、HDL-C、FBG、NLR、TBIL、DBIL的敏感性均达70%以上;TG、HDL-C、FBG、N、NLR、PLT的特异性均达90%以上。结论本次研究结论表明代谢因素与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肝胆疾病与内科疾病的控制及治疗,有效控制代谢相关疾病,以预防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因素 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 急性结石胆囊炎 诊断价值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权理论联合激励式干预在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腹腔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相换 伍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3期168-171,共4页
目的 探讨赋权理论联合激励式干预在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腹腔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100例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腹腔镜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 目的 探讨赋权理论联合激励式干预在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腹腔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100例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腹腔镜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行赋权理论护理干预,干预组联合激励式干预,两组均干预至出院。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遵医行为、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结果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遵医行为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WHOQOL-BREF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赋权理论联合激励式干预可提高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自护能力、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胆囊炎 赋权理论 激励式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3
6
作者 李兵 李健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6期1013-1015,共3页
目的分析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3月许昌东方医院收治的104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胆囊三角入路... 目的分析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3月许昌东方医院收治的104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胆囊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接受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腹腔粘连与无粘连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粘连时,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用时、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2%(1/52),低于对照组的15.38%(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用时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术中应首先解剖出胆囊后三角,对减少术中胆管损伤和胆囊动脉出血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镜联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 被引量:9
7
作者 麻忠武 俞海波 +3 位作者 陈峰 徐迈宇 肖竣 金肖丹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48-1049,共2页
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的标准术式-([1])。随着LC的广泛开展,有关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报道逐年增多。Girard等的研究显示,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并不罕见,可达1%-4%... 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的标准术式-([1])。随着LC的广泛开展,有关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报道逐年增多。Girard等的研究显示,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并不罕见,可达1%-4%。对于胆囊切除术后的胆总管结石,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有内镜取石、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和开腹胆总管探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后 胆总管结石 联合治疗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胆囊结石胆囊炎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 开腹胆总管探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92例 被引量:6
8
作者 付艳忠 苏威强 王银中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7年第4期290-290,共1页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的治疗方法有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ini-cholecystectomy,MC),不同的手术方法有不同的优点和缺陷。MC因其创伤教OCd,,术后恢复快而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和患者青睐。2...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的治疗方法有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ini-cholecystectomy,MC),不同的手术方法有不同的优点和缺陷。MC因其创伤教OCd,,术后恢复快而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和患者青睐。2010年1月-2015年12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一区共行MC92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CHOLECYSTECTOMY 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胆囊结石胆囊炎 治疗方法 手术方法 临床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76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舒易超 杨昌林 +1 位作者 金攀 李索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3期38-38,40,共2页
目的:分析87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2月-2014年8月收治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患者876例,均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成功完成LC,中转开腹87例。发生胆管损伤5例,发生率0.57%,5例经... 目的:分析87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2月-2014年8月收治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患者876例,均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成功完成LC,中转开腹87例。发生胆管损伤5例,发生率0.57%,5例经积极治疗痊愈。结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靠,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临床分析 胆囊结石胆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