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囊息肉样病变自然病程及自然病程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郑玉锋 陈光平 +9 位作者 叶宁海 汪晓庆 赵阳阳 谢天皓 张示杰 郭淑霞 吴向未 吕海龙 孙红 彭心宇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65-68,共4页
为研究新疆地区胆囊息肉样病变(PLG)自然病程变化及分析自然病程变化的影响因素,为PLG的适时、合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分析我院1997年7月~2012年7月经腹部超声检查并且未经手术治疗的138例PLG患者资料(排除可疑胆囊癌患者),追踪长期随... 为研究新疆地区胆囊息肉样病变(PLG)自然病程变化及分析自然病程变化的影响因素,为PLG的适时、合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分析我院1997年7月~2012年7月经腹部超声检查并且未经手术治疗的138例PLG患者资料(排除可疑胆囊癌患者),追踪长期随诊患者息肉的大小和数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访138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其中56例继续生长,16例单发变为多发,6例减小或消失(4例消失、2例减小),76例无明显变化。将PLG息肉继续生长组与PLG息肉无生长组比较,两组在单因素对比中性别、体质指数、吸烟,高脂饮食、不规律饮食、荤食为主及喜食刺激性食物对比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体质指数>24.0与高脂饮食(按贡献的大小)是胆囊息肉继续增长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男性、体质指数>24.0、吸烟、高脂饮食、不规律饮食、喜食荤食及刺激性食物可能是PLG息肉生长的促进因素。在B超检查排除可疑胆囊癌及无明显临床症状的女性、体质指数正常、非高脂饮食、规律饮食、素食为主及饮食较清淡的患者可不经临床处理而进行长期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息肉样变 病因学 自然病程 LOGISTIC模型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影像组学鉴别最大径≥1 cm良恶性胆囊息肉 被引量:8
2
作者 杨晓东 刘屹 +2 位作者 郭妍 牛猛 徐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42-1846,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鉴别诊断良恶性胆囊息肉样病变(PLG)的价值。方法145例PLG接受腹部增强CT检查、最大径≥1 cm且经病理证实,良性82例,恶性63例,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ITK-SNAP软件手动分割门静脉期CT图像的3D ROI,导...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鉴别诊断良恶性胆囊息肉样病变(PLG)的价值。方法145例PLG接受腹部增强CT检查、最大径≥1 cm且经病理证实,良性82例,恶性63例,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ITK-SNAP软件手动分割门静脉期CT图像的3D ROI,导入AK分析软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以Lasso回归法进行特征降维,借助R语言软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验证,采用ROC曲线评价该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最终提取7个与鉴别良恶性PLG相关的特征,基于训练集所得最佳诊断阈值为0.370,模型在测试集中进行验证,发现阈值为0.370时准确率为0.886,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0.880和0.895,AUC值为0.924。结论CT影像组学可有效鉴别最大径≥1 cm的良恶性P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胆囊息肉样变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疾患的探讨(附100例胆囊切除报告)
3
作者 谭其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S1期188-189,共2页
本文报告施行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症、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样变100例,并根据本组病例结合有关文献对手术时机、术式选择以及并发症的防治等问题进行探讨。 临床资料 自1968~1993年作者共施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 本文报告施行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症、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样变100例,并根据本组病例结合有关文献对手术时机、术式选择以及并发症的防治等问题进行探讨。 临床资料 自1968~1993年作者共施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 胆囊疾患 胆囊结石 胆囊息肉样变 急性胆囊 胆囊炎症 胆总管结石 胆囊三角区 非结石性胆囊 慢性胆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