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泻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宋瑞梅 施雁 +2 位作者 严喆 荀林娟 庄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46-48,53,共4页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大部分患者原有的症状在胆囊切除术后并没有消失,并在此基础上出现新的症状,即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影响因素 后腹泻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术后 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燥湿汤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慢性腹泻脾虚湿盛证临床疗效 被引量:19
2
作者 庄时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9-241,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脾燥湿汤在胆囊切除术后慢性腹泻脾虚湿盛证的应用效果,优化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11月门诊收治的90例胆囊切除术后慢性腹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治疗方法差异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观察健脾燥湿汤在胆囊切除术后慢性腹泻脾虚湿盛证的应用效果,优化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11月门诊收治的90例胆囊切除术后慢性腹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治疗方法差异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蒙脱石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健脾燥湿汤加减治疗,30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疗效及近远期临床疗效,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的腹泻疗效与临床疗效分别为88.89%∶64.44%,88.89%∶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16和6.728,均P<0.05),观察组随访复发4例(8.89%),对照组复发14例(31.11%),两组患者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44,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CD3、CD4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CD8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健脾燥湿汤能够提升胆囊切除术后慢性腹泻脾虚湿盛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数值,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改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远期复发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腹泻 脾虚湿盛证 胆囊切除 健脾燥湿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利胆方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腹泻60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练 李克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646-646,共1页
关键词 健脾利胆方 胆囊切除术后 腹泻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腹泻28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徐玉建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痛泻要方 胆囊切除 后腹泻 肝气囊脾证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肝郁-脾虚-气血失衡”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病机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朱泽荃 吴文忠 +3 位作者 郑曼 徐道明 李莎 王晓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218-220,共3页
胆囊切除术后腹泻(postcholecystectomy diarrhea,PCD)是胆囊切除术后的一种症状群,无论是中医学还是现代医学对PCD的定义和治疗尚未达成共识。文章基于"肝郁-脾虚-气血失衡"的动态发展过程探讨PCD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近年治疗进... 胆囊切除术后腹泻(postcholecystectomy diarrhea,PCD)是胆囊切除术后的一种症状群,无论是中医学还是现代医学对PCD的定义和治疗尚未达成共识。文章基于"肝郁-脾虚-气血失衡"的动态发展过程探讨PCD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近年治疗进展,其中医病机主要为"肝郁脾虚、湿热内盛、气血瘀滞",以肝郁脾虚为主,三者之间可相互转化。西医治疗对于术后慢性腹泻存在局限性,临床治疗应把握本病动态变化的过程,而中医药治疗对此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后腹泻 中医病机 肝郁脾虚 治疗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孙伟 刘勇 +2 位作者 曲红梅 姜艳辉 程旭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566-1567,1570,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后腹泻(PCD)的危险原因。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且行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术前行胆囊脂肪餐试验,采用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测定胆囊收缩率,统计分析患者术后PCD发生情况,及年龄、胆... 目的:探讨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后腹泻(PCD)的危险原因。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且行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术前行胆囊脂肪餐试验,采用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测定胆囊收缩率,统计分析患者术后PCD发生情况,及年龄、胆囊收缩率与PCD发生的关系。结果:术后1月发生腹泻78例,3月发生腹泻48例,术后6月发生腹泻30例,发生率分别为65%、40%、25%;PCD发生与年龄分布呈负相关,即手术年龄越低,PCD发生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胆囊收缩率与PCD发生率呈正相关,即术前胆囊收缩率升高,PCD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也随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D发生率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部分患者可在短期内自愈,部分可能迁延不愈。年龄、术前胆囊收缩率可做为PCD的预测指标,及个体化治疗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吐结石性胆囊 胆囊切除后腹泻(pcd) 发病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症状改善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朱中飞 胡昊 何天霖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71-1474,共4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患者胃肠道症状改善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腺外科接受LC治疗的患者资料。患者年龄>18岁,排除恶性肿瘤。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患者胃肠道症状改善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腺外科接受LC治疗的患者资料。患者年龄>18岁,排除恶性肿瘤。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包括病程、基础疾病、既往腹部手术史、术前检查结果;手术相关资料,包括中转开腹、胆道损伤、是否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并发症,包括胆漏、出血、腹腔感染、切口感染、副损伤等。随访6个月,采用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73例患者中男84例(48.55%)、女89例(51.45%),平均年龄为(54.12±13.38)岁,发病的中位时间为6.00(1.75,24.00)个月。术后GSRS的中位总评分为0(0,1)分,较术前中位总评分[3(0,5)分]明显降低(P<0.01)。患者腹痛症状术前出现110例(63.85%),术后16例(9.25%,P<0.01);烧心和反酸术前12例(6.94%),术后6例(3.47%,P<0.05);恶心呕吐术前38例(21.97%),术后2例(1.16%,P<0.01);上腹部紧抽感术前35例(20.23%),术后1例(0.58%,P<0.01);腹胀术前41例(23.70%),术后11例(6.36%,P<0.01);腹泻术后发生26例(15.03%),较术前增加14例(P<0.01)。结论 LC术后患者胃肠道症状明显改善,通过GSRS评分可以全面且直观地分析患者上述症状在手术前后的变化。对于术后腹痛未全部缓解、腹泻症状病例增加的原因需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 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 腹泻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切除术后一些问题的认识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一飞 陆伦根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909-911,共3页
大约10%~30%的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会再出现右上腹痛、非特异性消化不良以及其他临床症候群,但究其原因仍未明确。随着影像学和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胆囊切除术后的一些问题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本文就胆囊切除术后发生的腹泻、右上腹痛... 大约10%~30%的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会再出现右上腹痛、非特异性消化不良以及其他临床症候群,但究其原因仍未明确。随着影像学和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胆囊切除术后的一些问题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本文就胆囊切除术后发生的腹泻、右上腹痛、Odd’is括约肌运动障碍(SOD)、心理疾患及结肠癌等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腹泻 腹痛 奥狄扩约肌功能障碍 结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