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增生性息肉伴异型增生/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1
作者 徐瑞 高杨 +4 位作者 岳冰 张政 杜风 陈光勇 李鹏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3-669,共7页
目的探讨胃增生性息肉伴异型增生/腺癌的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诊断的24例胃增生性息肉伴异型增生/腺癌的病... 目的探讨胃增生性息肉伴异型增生/腺癌的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诊断的24例胃增生性息肉伴异型增生/腺癌的病例(共44枚息肉),分析其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女性20例、男性4例,平均年龄(65.5±7.9)(56~76)岁。44枚息肉中3枚发生于胃窦、1枚发生于胃角、40枚发生于胃底/体部。32枚息肉诊断为高级别异型增生、4枚诊断为低级别异型增生、4枚为低级别+高级别异型增生共存、2枚以黏液腺癌为主、1枚为低分化腺癌、1枚以印戒细胞癌为主。背景黏膜23例符合自身免疫性化生性萎缩性胃炎的组织学表现。8枚息肉P53为突变型表达模式。通过MUC5/MUC6/MUC2/CD10联检,33枚息肉黏液表现为胃型(其中25枚为小凹上皮型),4枚为肠型,5枚为胃肠混合型,2枚为非胃非肠型。结论胃增生性息肉肿瘤性转化与自身免疫性化生性萎缩性胃炎密切相关,需重视对背景黏膜的评估,尽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息肉 异型增生 自身免疫性化生性萎缩性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免疫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倍体分析在胃黏膜上皮反应性增生与异型增生鉴别中的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田智丹 齐琼 +2 位作者 王劲松 林庆秀 赵有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64-1166,共3页
目的探讨图像细胞测量术(image cytometry,ICM)在鉴别胃黏膜腺体上皮异型增生(gastric epithelial dysplasia,GED)和胃黏膜腺体反应性增生(gastric epithelial reactive hyperplasia,GERH)中的价值。方法 GED和GERH蜡块各50例,应用ICM... 目的探讨图像细胞测量术(image cytometry,ICM)在鉴别胃黏膜腺体上皮异型增生(gastric epithelial dysplasia,GED)和胃黏膜腺体反应性增生(gastric epithelial reactive hyperplasia,GERH)中的价值。方法 GED和GERH蜡块各50例,应用ICM技术分别检测DNA指数。结果 GED的DNA指数、超二倍体率均明显高于GERH。结论 ICM有助于鉴别GED和GERH,达到胃癌早期诊断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腺体上皮异型增生 黏膜反应性增生 图像细胞测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下胃息肉组织与背景胃黏膜活检标本病理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贺军 丁士刚 +1 位作者 金珠 崔荣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11期979-982,共4页
目的探讨胃镜下活检不同类型胃息肉组织与背景胃黏膜癌前病变及瘤变的关系。方法对2003~2008年胃镜检查、病理证实的1825例胃息肉进行分型并对息肉组织和背景黏膜的肠上皮化生(肠化)、异型增生和瘤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胃息肉检出率为4... 目的探讨胃镜下活检不同类型胃息肉组织与背景胃黏膜癌前病变及瘤变的关系。方法对2003~2008年胃镜检查、病理证实的1825例胃息肉进行分型并对息肉组织和背景黏膜的肠上皮化生(肠化)、异型增生和瘤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胃息肉检出率为4.3%(1825/42003);胃底腺、增生性、腺瘤性、炎症性及并发息肉(2种息肉同时发生于同一病例)分别占62.5%(1141/1825)、32.2%(587/1825)、0.8%(14/1825)、1.7%(31/1825)和2.8%(52/1825)。增生性息肉息肉组织肠化发生率(5.3%,31/587)和异型增生发生率(6.8%,40/587)均高于胃底腺息肉(0.2%,2/1141;0.4%,4/1141)(均P<0.001)。增生性息肉息肉组织癌变率为0.3%(2/587),其余类型息肉组织未发现癌变病例。息肉组织与背景胃黏膜病理变化对比分析,各型息肉病例的背景胃黏膜肠化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相应息肉组织(均P<0.05),并且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和炎症性息肉病例的背景胃黏膜肠化程度重于息肉组织(均P<0.05)。胃底腺息肉病例的背景胃黏膜异型增生发生率显著高于息肉组织(P=0.000),且背景胃黏膜异型增生程度重于息肉组织(P=0.000)。息肉病例背景胃黏膜瘤变率(0.5%,7/1355)高于息肉组织(0.1%,2/1773),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病例的背景胃黏膜瘤变病例数分别为3例、1例和3例。结论胃息肉检出率较低;增生性息肉的息肉组织可以发生癌变;息肉背景胃黏膜存在癌前病变及瘤变,内镜检查时应重视对息肉背景胃黏膜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检查 息肉 背景黏膜 上皮化生 异型增生 瘤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共识 被引量:5
4
作者 朱明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7-648,共2页
关键词 黏膜 活组织检查 病理诊断 上皮内瘤 异型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胃壁囊肿性病变(附三例报告)
5
作者 朱孝廷 沈谋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S1期106-108,共3页
成人胃壁囊肿性病变(附三例报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200001)朱孝廷,沈谋绩成人胃壁囊肿性病变,可分为先天性与获得性两类,均罕见。X线钡餐检查多表现为境界清楚、锐利之隆起性病变,易于发现而难于确诊... 成人胃壁囊肿性病变(附三例报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200001)朱孝廷,沈谋绩成人胃壁囊肿性病变,可分为先天性与获得性两类,均罕见。X线钡餐检查多表现为境界清楚、锐利之隆起性病变,易于发现而难于确诊,确诊有赖于手术与病理学检查。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起性病变 病理学检查 愈合性溃疡 大弯 钡餐检查 上皮 印戒细胞癌 重度异型增生 腹部胀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胃病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姚洪森 贺南方 +1 位作者 张健 姚希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7期578-579,共2页
关键词 治疗进展 病药物 慢性 慢性 消化性溃疡 ulcer 诊断与治疗 炎症性病变 年龄增长 上皮化生 萎缩 病理特点 上腹不适 黏膜 常见病 多发病 发病机 发病率 不典型 烧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连胃安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瞿玮颖 胡铭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2384-2386,共3页
目的:观察参连胃安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胃复春,治疗组予参连胃安合剂口服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胃镜及病理活检组织学改变... 目的:观察参连胃安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胃复春,治疗组予参连胃安合剂口服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胃镜及病理活检组织学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病理组织学疗效比较,治疗组胃黏膜萎缩,肠腺化生,异型增生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连胃安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对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改变有一定的逆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 参连安合剂 黏膜萎缩 化生 异型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Ⅱ型的前期病变和发生机制 被引量:6
8
作者 郑文新 王慧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9-132,共4页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分型 前期病变 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 子宫内膜异型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