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急性胃肠损伤分级下危重患者两种鼻空肠管置管方法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晓峰 朱宏泉 +1 位作者 许庆林 谢艳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61-965,共5页
目的对比不同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下危重患者两种鼻空肠管置管方法的效果,探讨AGI分级对鼻空肠管置管方法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56例急性胃肠损伤患者,根据AGI分级标准分为Ⅰ级30例,Ⅱ级48例,Ⅲ级50例... 目的对比不同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下危重患者两种鼻空肠管置管方法的效果,探讨AGI分级对鼻空肠管置管方法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56例急性胃肠损伤患者,根据AGI分级标准分为Ⅰ级30例,Ⅱ级48例,Ⅲ级50例,Ⅳ级28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行床旁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术,对照组行床旁盲插法鼻空肠管置入术,观察AGI不同分级时两组患者鼻空肠管置管成功率、成功置入时间,分析AGI分级与置管成功率及置管时间的相关性。结果AGI分级为Ⅰ级的患者中,两组置管成功率均较高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8%vs92.9%);AGI分级为Ⅱ级、Ⅲ级的患者中,治疗组置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GI分级为Ⅳ级患者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置管成功率均较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GI分级为Ⅰ级、Ⅱ级及Ⅲ级成功置管患者,治疗组置管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AGI分级为Ⅳ级患者中,治疗组平均置管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GI分级与置管成功率无显著相关性,治疗组AGI分级与置管时间呈正相关(P<0.05),对照组AGI分级与置管时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AGI分级为Ⅰ、Ⅱ、Ⅲ级患者,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管明显优于盲插法,且前者置管时间与AGI分级正相关,提示AGI分级标准可用于指导鼻空肠管置管方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急性胃肠损伤分级标准 鼻空肠管 胃肠插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纤维喉镜下胃管置入法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植少娟 刘和菊 林海燕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2期128-129,共2页
喉、咽、食管肿瘤或瘢痕狭窄病人常因吞咽困难或肿瘤压迫等原因,以常规胃管置入法插胃管时往往操作困难,难以一次成功.我科于2000年12月至2002年8月在电子纤维喉镜下行胃管置入21例,均一次成功,且损伤少,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临床应用 电子纤维喉镜 胃肠插管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昏迷病人胃管置入的改良方法 被引量:8
3
作者 于晓波 曾爱丽 王书梅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11期654-654,共1页
关键词 昏迷 病人 胃肠插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明治”法盲插鼻空肠营养管建立肠内营养途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肖燕 封萍 +3 位作者 朱子贵 姚泓屹 刘维 贺承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9期3648-3652,共5页
背景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已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通过鼻空肠营养管进行幽门后喂养能够有效减少胃潴留食物反流、误吸等并发症。但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在临床中存在一定难度,如何找到一个快速、简便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方法是临床医... 背景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已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通过鼻空肠营养管进行幽门后喂养能够有效减少胃潴留食物反流、误吸等并发症。但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在临床中存在一定难度,如何找到一个快速、简便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方法是临床医师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目的介绍重症患者采用"三明治"法盲插鼻空肠营养管建立肠内营养途径的新方法,并探讨其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1月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需要行肠内营养治疗并由同一医师实施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术的234例重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内镜辅助组51例,"三明治"法组183例,内镜辅助组采用内镜辅助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术,"三明治"法组采用注气联合导丝辅助体位"三明治"法盲插鼻空肠营养管。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时间、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置管前后心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三明治"法组患者平均置管时间[(20±13)min]短于内镜辅助组[(24±7)min](t=-2.264,P=0.025)。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7%(177/183)与100.0%(51/51),χ^2=0.655,P=0.418]。"三明治"法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内镜辅助组[13.1%(24/183)与78.4%(40/51),χ^2=85.636,P<0.001]。置管前两组患者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前"三明治"法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高于内镜辅助组(P<0.05)。置管后两组患者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三明治"法组患者心率、呼吸、MAP低于内镜辅助组(P<0.05)。内镜辅助组患者置管前后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辅助组患者置管后心率、呼吸、MAP较置管前升高(P<0.05)。"三明治"法组患者置管前后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明治"法组患者置管后心率、呼吸、SpO2较置管前升高(P<0.05)。结论"三明治"法盲插鼻空肠营养管建立重症患者肠内营养途径可缩短置管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安全、高效、快速,且对患者心肺功能影响较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插管 胃肠 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管插入法的改进 被引量:8
5
作者 陈淑玲 吴清 +1 位作者 刘兰英 袁敏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4期24-24,共1页
术前置胃管病人常存有恐惧感,加上禁食、禁水引起的不适,给病人生理上、心理上带来痛苦.鉴此,笔者采用口含水法对50例病人行胃管插入,均一次成功,报告如下.
关键词 插管 胃肠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俯卧位留置胃管在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葛春燕 赵旺淼 +2 位作者 张万增 孙昭胜 李晓卫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49-1352,共4页
目的探讨侧俯卧位留置胃管在昏迷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外科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昏迷患者110例,应用随机排列表,将患者分为常规法置管组(A组,54例)和侧俯卧位置管... 目的探讨侧俯卧位留置胃管在昏迷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外科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昏迷患者110例,应用随机排列表,将患者分为常规法置管组(A组,54例)和侧俯卧位置管组(B组,56例)。A组采用常规方法留置胃管,B组采用侧俯卧位留置胃管。比较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总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总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A组(χ~2=8.245,P=0.004);B组置管时间短于A组(t=5.502,P<0.001)。A组中置管失败的患者转变为侧俯卧位后,均成功留置胃管;B组中1例患者置管失败后,在可视喉镜辅助下成功置管。B组干呕、呛咳、黏膜出血发生率均低于A组(χ~2=8.937、4.599、8.901,P<0.05)。结论侧俯卧位留置胃管的成功率高,操作简单,能够缩短置管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适合昏迷患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 胃肠 侧俯卧位 昏迷 舌后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小肠造影对肠梗阻诊断的影像学价值:98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耀朋 王爱英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1-714,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肠梗阻患者的选择性小肠造影结果与出院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探讨选择性小肠造影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及影响该检查方法效果的因素,以提高选择性小肠造影对肠梗阻的诊断效力。方法:选择性小肠造影是利用具有治疗作用的...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肠梗阻患者的选择性小肠造影结果与出院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探讨选择性小肠造影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及影响该检查方法效果的因素,以提高选择性小肠造影对肠梗阻的诊断效力。方法:选择性小肠造影是利用具有治疗作用的较长的经鼻小肠减压管对小肠局部进行造影观察。总结2008年4月至2012年4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进行选择性小肠造影的98例患者,对照选择性小肠造影与出院诊断的结果,通过诊断一致性评分进行诊断效能评估。诊断一致性评分分为5级:0分,选择性小肠造影无任何意义;0.25分,能够确定肠梗阻存在;0.50分,能够提示梗阻部位、范围和程度的某部分;0.75分,能够明确梗阻部位、范围、程度,并能提出可疑病因,且与最终出院诊断接近;1.00分,能够明确梗阻部位、程度、范围及梗阻原因,且与出院诊断完全一致。结果:在98例住院患者中,入院诊断以术后肠梗阻比例最高,占53.1%;出院诊断以粘连性肠梗阻者最多,占50%。肠梗阻以回肠梗阻(47.6%)、多发性肠梗阻(41.7%)、不完全性肠梗阻(59.5%)较多。影像学表现以肠道粘连、狭窄为主(61.9%)。在诊断一致性评分中,得分为0.75和1.00分的具有较高一致性的患者为50例,得分为0和0.25的具有较低一致性的患者为25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经鼻肠减压管选择性小肠造影对肠梗阻患者具有较高的影像诊断价值,突破了传统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在肠梗阻方面的应用禁忌,在梗阻部位、范围、程度及病因分析方面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一致性。影响诊断价值的因素主要是置管的位置,故动态监测至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胃肠 肠梗阻 插管 胃肠 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在插胃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施伟民 徐土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21期1791-1792,共2页
目的探讨含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在插胃管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择期需插胃管的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成组1、组2,每组各30例。组1采用石蜡油下插胃管;组2采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和石蜡油混合液下插胃管。由专人记录插胃管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 目的探讨含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在插胃管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择期需插胃管的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成组1、组2,每组各30例。组1采用石蜡油下插胃管;组2采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和石蜡油混合液下插胃管。由专人记录插胃管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1次成功率,插胃管的时间及插胃管时有无恶心、呛咳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插胃管前、后的MAP、HR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插胃管前,两组病人血压、心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插胃管成功后,两组病人血压、心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病人插胃管1次成功率、插胃管的时间、恶心、呛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含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下插胃管可减轻插胃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和降低恶心、呛咳发生率,提高了1次成功率,从而减少病人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插管 胃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二醇对去势SD大鼠糖脂代谢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树琳 梁秀兰 阮祥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1-654,共4页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灌胃给药对去势雌性SD大鼠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只4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去势对照组及药物组,药物组进行戊酸雌二醇灌胃给药;14周后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清雌二醇(E2)及空腹血糖(F...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灌胃给药对去势雌性SD大鼠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只4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去势对照组及药物组,药物组进行戊酸雌二醇灌胃给药;14周后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清雌二醇(E2)及空腹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结果药物组血清E2水平明显高于去势对照组、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去势组血清E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P<0.05);药物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去势对照组(P<0.05),LDL-C水平明显低于去势对照组(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去势对照组HDL-C和LDL-C水平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TG、TC及FB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戊酸雌二醇可以改善血脂,升高去势大鼠HDL-C及降低LDL-C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酸雌二醇 卵巢切除术 大鼠 血糖 血脂 插管 胃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岁以上2型糖尿病鼻饲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与营养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余立平 陈宁 邱芳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636-1637,共2页
目的了解70岁以上2型糖尿病鼻饲进食患者营养状态与发生院内获得性肺炎之间的关系,观察营养状态对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影响。方法运用营养不良诊断标准对发生感染的和未发生感染的70岁以上2型糖尿病鼻饲进食患者进行评定,检测血清清蛋白、... 目的了解70岁以上2型糖尿病鼻饲进食患者营养状态与发生院内获得性肺炎之间的关系,观察营养状态对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影响。方法运用营养不良诊断标准对发生感染的和未发生感染的70岁以上2型糖尿病鼻饲进食患者进行评定,检测血清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测量并计算体质指数、理想体质百分数、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中部肌围等。统计营养不良组患者抗生素使用的种类、时间。结果两组对象的上臂中部臂围、血清清蛋白、理想体质百分数和体质指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感染患者中营养不良组和营养正常组比较,使用抗生素品种、抗生素使用时间、感染时糖化血红蛋白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0岁以上2型糖尿病鼻饲患者的院内获得性肺炎与上臂中部臂围、血清清蛋白、理想体质百分数和体质指数等相关,已发生感染的营养不良患者,抗生素使用品种多并且时间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 胃肠 糖尿病 2型 营养状态 肺炎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触摸皮肤咽喉处置胃管的探讨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永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51-653,共3页
目的:对置入胃管困难患者,通过触摸皮肤咽喉处置入胃管进行探讨成功率及方法。方法:将昏迷、失语伴吞咽困难、气管插管等不能经口进食的住院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7例,进行置入胃管。结果:采用触摸皮肤咽喉处置入胃管观察... 目的:对置入胃管困难患者,通过触摸皮肤咽喉处置入胃管进行探讨成功率及方法。方法:将昏迷、失语伴吞咽困难、气管插管等不能经口进食的住院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7例,进行置入胃管。结果:采用触摸皮肤咽喉处置入胃管观察组与常规置入胃管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组的呛咳、恶心反应率、痛苦反抗率、鼻黏膜损伤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在置入管前和置入管后1min的血压、心率、外周血氧饱和度对照组增加幅度较大,而观察组较平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置入胃管成功率较高,人均插管所需时间较短(P<0.01)。结论:采用触摸皮肤咽喉处置入胃管,提高置入胃管成功率优于对照组,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有可行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 胃肠 触摸 皮肤咽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ESPEN家庭肠内营养指南》解读 被引量:21
12
作者 游倩 胡雯 石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5-510,共6页
2019年4月,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首次发表了一篇仅针对家庭肠内营养(HEN)的临床指南--《ESPEN家庭肠内营养指南》。该指南旨在让医生、护士、营养师、药师、护工及其他家庭营养的相关人员了解HEN的使用指征、禁忌证、临床实施及... 2019年4月,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首次发表了一篇仅针对家庭肠内营养(HEN)的临床指南--《ESPEN家庭肠内营养指南》。该指南旨在让医生、护士、营养师、药师、护工及其他家庭营养的相关人员了解HEN的使用指征、禁忌证、临床实施及监测。本文对指南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读并与国内外现有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对比,希望为我国HEN的开展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肠内营养 指南 插管 胃肠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话回访对改善家庭鼻饲患者现状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灵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7期2776-2777,共2页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对改善家庭鼻饲患者现状的效果。方法:将82例鼻饲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出院3d后即开始电话回访,对照组行一般的出院宣教,半年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提高照顾者对出院指导的依从性上明显...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对改善家庭鼻饲患者现状的效果。方法:将82例鼻饲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出院3d后即开始电话回访,对照组行一般的出院宣教,半年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提高照顾者对出院指导的依从性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家庭鼻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但并发症的发生问题仍较严重。结论:电话回访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家庭鼻饲患者的现状,但要在根源上改善家庭鼻饲患者的现状,则需要各级医务人员及管理者的重视,加强对鼻饲患者家属及照顾者相关知识的宣教,加快发展社区护理,健全社会福利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 胃肠 随访研究 电话回访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昏迷患者置入胃管的体位探讨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小峰 蒋平 +2 位作者 曹桂林 向清平 陈腊年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9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昏迷患者置入胃管的最佳体位。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随机将66 例神经内科昏迷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1组、2组。观察组采取俯卧位置入胃管,对照1 组、2 组分别采取仰卧位和侧卧位置入胃管。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记录置管所...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昏迷患者置入胃管的最佳体位。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随机将66 例神经内科昏迷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1组、2组。观察组采取俯卧位置入胃管,对照1 组、2 组分别采取仰卧位和侧卧位置入胃管。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记录置管所需时间及一次置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1组、2 组置入胃管所需时间短,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均P<0.01)。结论神经内科昏迷患者置入胃管选择俯卧位优于仰卧位和侧卧位;可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迷 胃管 插管 胃肠 体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