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胃肠动力分型障碍模型探索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吉娥 刘童婷 +2 位作者 徐萌 黄秀深 陈继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05-2007,共3页
目的:初步探索小鼠胃肠动力分型障碍模型。方法:对正常小鼠胃肠动力分析,以小鼠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为指标分别建立小鼠胃肠动力评价标准,将小鼠胃肠动力分为抑制、稳定和亢进三种类型。采用综合造模法建立小鼠胃肠动力障碍模型,分别... 目的:初步探索小鼠胃肠动力分型障碍模型。方法:对正常小鼠胃肠动力分析,以小鼠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为指标分别建立小鼠胃肠动力评价标准,将小鼠胃肠动力分为抑制、稳定和亢进三种类型。采用综合造模法建立小鼠胃肠动力障碍模型,分别于造模2、4、6、8、10 d后处死小鼠,测定小鼠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确定小鼠胃肠动力障碍模型的造模时间,选择适合实验的小鼠胃肠动力模型评价指标。结果:正常小鼠胃肠动力标准建立:以胃残留率为标准建立模型评价,小鼠胃残留率在(60.00±15.86)%为稳定型,胃残留率在(98.39±2.71)%为抑制型,胃残留率在(21.86±9.13)%为亢进型;以小肠推进率为标准建立模型评价,小鼠胃残留率在(56.93±21.89)%为稳定型,胃残留率在(8.48±7.20)%为抑制型,胃残留率在(97.30±3.12)%为亢进型。建立小鼠胃肠动力障碍模型,以第2、4、6天作为小鼠胃肠动力障碍模型的造模时间,以小肠推进率为标准建立的模型评价作为小鼠胃肠动力障碍造模方法的评价方法。结论:正常小鼠中存在胃肠动力障碍问题,以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为标准分别建立小鼠胃肠动力障碍模型评价标准,以小肠推进率为标准建立的模型评价作为小鼠胃肠动力障碍造模方法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动力分型障碍模型 胃排空率 肠推进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藿香非挥发性成分不同提取物对大鼠胃肠激素影响的研究
2
作者 王琦越 杨旭 +3 位作者 陈芳 张凯文 陈继兰 黄秀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01-1504,共4页
目的:研究川藿香非挥发性成分不同提取物对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川藿香粗粉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川藿香挥发油及川藿香非挥发性成分,将川藿香非挥发性成分依次用等体积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蒸馏水萃取,分别得到乙醚、乙酸... 目的:研究川藿香非挥发性成分不同提取物对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川藿香粗粉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川藿香挥发油及川藿香非挥发性成分,将川藿香非挥发性成分依次用等体积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蒸馏水萃取,分别得到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蒸馏水提取物;建立胃肠动力障碍模型,并选择川藿香、川藿香挥发油、川藿香非挥发性成分不同溶剂提取物作为反证治疗药物。观测各组大鼠胆囊收缩素(CCK)、大鼠胃泌素(GAS)、大鼠胃动素(MTL)等指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自然恢复组大鼠CCK均降低(P<0.01),与自然恢复组比较,川藿香组及乙醚提取物高剂量组CCK均升高(P<0.01,其中川藿香组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自然恢复组均GAS、MTL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川藿香组、川藿香非挥发性成分组GAS升高(P<0.01),川藿香组、水提物(高、低剂量)组MTL升高(P<0.01)。结论:川藿香非挥发性成分不同提取物可调节大鼠胃肠激素分泌,且其效果可能优于川藿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藿香 川藿香非挥发性成分不同提取物 胃肠动力障碍模型 胃肠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