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脾气虚证模型的建立及不同时期病理形态学的改变 被引量:35
1
作者 朱萱萱 史淋峰 +1 位作者 吴旭彤 王海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2期231-233,I0001,I0002,共5页
目的: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和40%乙醇灌胃建立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模型,同时采用破气苦降,饥饱失常和疲劳的方法进一步建立CAG脾气虚证大鼠模型。观察CAG脾气虚证大鼠不同时期病理形态学的改变。方法:以170μg/mL的MN... 目的: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和40%乙醇灌胃建立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模型,同时采用破气苦降,饥饱失常和疲劳的方法进一步建立CAG脾气虚证大鼠模型。观察CAG脾气虚证大鼠不同时期病理形态学的改变。方法:以170μg/mL的MNNG10mL/kg灌胃,150μg/mL的MNNG溶液给大鼠自由饮用,40%乙醇,2mL/只,每周2次,在此基础上第5周采用破气苦降,饥饱失常和疲劳的方法建立CAG脾气虚证大鼠模型,连续10周。每2周随机处死CAG脾气虚证大鼠2只进行光镜观察。结果: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动物胃部病变的进程是从正常胃黏膜-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前病变。结论:采用MNNG和40%乙醇灌胃以及破气苦降,饥饱失常和疲劳的方法可成功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气虚证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气虚证模型 不同时期病理形态学的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胃舒胶囊通过抑制核因子κB(NF-κB)通路减轻慢性胃炎大鼠胃黏膜损伤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录梅 周熙祥 +5 位作者 张秋菊 刘永琦 汪永锋 颜春鲁 史小亚 伍志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97-303,共7页
目的探讨温胃舒胶囊对慢性胃炎模型大鼠核因子κB(NF-κB)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脱氧胆酸钠、氨水、乙醇和饥饱失常法建立慢性胃炎Wistar大鼠模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维酶素片组、温胃舒胶囊高、中、低剂量组,空白组、模型组... 目的探讨温胃舒胶囊对慢性胃炎模型大鼠核因子κB(NF-κB)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脱氧胆酸钠、氨水、乙醇和饥饱失常法建立慢性胃炎Wistar大鼠模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维酶素片组、温胃舒胶囊高、中、低剂量组,空白组、模型组以生理盐水2 mL/d、其余各组分别以0.3 g/kg维酶素及(0.76、0.38、0.19)g/kg温胃舒胶囊灌胃,处理4周。肉眼观察及HE染色评价胃组织病变情况,ELISA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胃组织核因子κBp65(NF-κBp65)、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的表达,Simple Western法检测胃组织NF-κBp65、IκBα、环加氧酶2(COX2)蛋白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变薄、皱襞消失或变浅,胃黏膜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腺体紊乱,血清炎性因子及胃组织NF-κBp65、IκBα、COX2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维酶素组、温胃舒胶囊高、中剂量组大鼠胃腔体征减轻,组织病变改善,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降低,胃组织中NF-κBp65、IκBα、COX2蛋白表达降低。结论温胃舒胶囊通过抑制胃组织NF-κB通路,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慢性胃炎大鼠胃黏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胃舒胶囊 慢性胃炎模型 大鼠 炎性因子 核因子κB(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