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分子材料在胃滞留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1
作者
魏爱玲
陈煜
+1 位作者
吴欣
聂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427-433,共7页
近年来胃滞留给药系统在口服给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高分子材料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也得到广泛的重视和研究,适宜的载体对于选择满足不同要求的给药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胃滞留给药系统可以有效延长药物在胃或十二指肠的释放时间,其能否...
近年来胃滞留给药系统在口服给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高分子材料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也得到广泛的重视和研究,适宜的载体对于选择满足不同要求的给药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胃滞留给药系统可以有效延长药物在胃或十二指肠的释放时间,其能否成功应用的关键在于药物载体高分子材料的选择。高分子作为载体应满足生物安全性、可降解性、增加药物稳定性、提高药物疗效和降低药物毒性等要求。随着对胃滞留给药系统的深入研究和需求深化,高分子材料在胃滞留给药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
胃滞留给药系统
胃
滞留
制剂
生物粘附
漂浮制剂
聚合物溶胀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补骨脂素中空黏附微球胃滞留特性及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刘元芬
冯敏锭
王纠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6-62,共7页
目的评价所制备的补骨脂素胃滞留中空黏附微球体内外胃滞留特性并探索其在大鼠体内外吸收相关性。方法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中空黏附微球,并对其胃内漂浮性、粘附性、滞留率和胃组织内药物浓度进行研究,通过测定不同时间药物体外溶出...
目的评价所制备的补骨脂素胃滞留中空黏附微球体内外胃滞留特性并探索其在大鼠体内外吸收相关性。方法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中空黏附微球,并对其胃内漂浮性、粘附性、滞留率和胃组织内药物浓度进行研究,通过测定不同时间药物体外溶出度和大鼠体内药物血药浓度得到中空黏附微球体外释放百分率和体内吸收百分数,采用Wagner-Nelson法对体内外吸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补骨脂素中空黏附微球胃内滞留率和胃内滞留药物浓度在2 h、4 h和6 h分别为78.7%±4.2%/13.95±4.92μg·mL^(-1),77%±10.41%/8.83±1.6μg·mL^(-1)和8.3%±18.9%/2.85±2.67μg·mL^(-1),胃腔平均通过时间(MPT)为5.66±0.55 h,体外释放平均驻留时间(MRT)为(4.36±0.35)h,体内吸收平均驻留时间(MRT)为(9.06±1.25)h;体内吸收百分数和体外释放百分率相关性分析得到两者相关系数R为0.9471,表明补骨脂素中空粘附微球体内外吸收相关性良好。结论中空黏附微球制剂体外漂浮性、粘附性,胃内滞留药物浓度结果显示其具有显著的胃滞留特性,而且体内外吸收相关性良好,体外释放数据能够预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素
中空黏附微球
体内外相关性
胃滞留给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分子材料在胃滞留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1
作者
魏爱玲
陈煜
吴欣
聂真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含能材料实验室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医学部
出处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427-433,共7页
文摘
近年来胃滞留给药系统在口服给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高分子材料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也得到广泛的重视和研究,适宜的载体对于选择满足不同要求的给药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胃滞留给药系统可以有效延长药物在胃或十二指肠的释放时间,其能否成功应用的关键在于药物载体高分子材料的选择。高分子作为载体应满足生物安全性、可降解性、增加药物稳定性、提高药物疗效和降低药物毒性等要求。随着对胃滞留给药系统的深入研究和需求深化,高分子材料在胃滞留给药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
胃滞留给药系统
胃
滞留
制剂
生物粘附
漂浮制剂
聚合物溶胀
生物利用度
Keywords
polymer material
gastro-retentive drug delivery system
gastric retention preparation
bioadhesion
gastro-floating preparation
polymer swelling
bioavailability
分类号
TQ317 [化学工程—高聚物工业]
TQ460.4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补骨脂素中空黏附微球胃滞留特性及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刘元芬
冯敏锭
王纠
机构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新药研发中心
广东药科大学药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6-62,共7页
基金
2020年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人才项目,负责人:刘元芬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B2020033):叶酸受体介导的高效肿瘤主动靶向纳米乳递送系统的研究,负责人:王纠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面上项目(2018CFB586):叶酸介导的肿瘤靶向多功能纳米复乳递送系统的构建与评价,负责人:王纠。
文摘
目的评价所制备的补骨脂素胃滞留中空黏附微球体内外胃滞留特性并探索其在大鼠体内外吸收相关性。方法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中空黏附微球,并对其胃内漂浮性、粘附性、滞留率和胃组织内药物浓度进行研究,通过测定不同时间药物体外溶出度和大鼠体内药物血药浓度得到中空黏附微球体外释放百分率和体内吸收百分数,采用Wagner-Nelson法对体内外吸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补骨脂素中空黏附微球胃内滞留率和胃内滞留药物浓度在2 h、4 h和6 h分别为78.7%±4.2%/13.95±4.92μg·mL^(-1),77%±10.41%/8.83±1.6μg·mL^(-1)和8.3%±18.9%/2.85±2.67μg·mL^(-1),胃腔平均通过时间(MPT)为5.66±0.55 h,体外释放平均驻留时间(MRT)为(4.36±0.35)h,体内吸收平均驻留时间(MRT)为(9.06±1.25)h;体内吸收百分数和体外释放百分率相关性分析得到两者相关系数R为0.9471,表明补骨脂素中空粘附微球体内外吸收相关性良好。结论中空黏附微球制剂体外漂浮性、粘附性,胃内滞留药物浓度结果显示其具有显著的胃滞留特性,而且体内外吸收相关性良好,体外释放数据能够预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
关键词
补骨脂素
中空黏附微球
体内外相关性
胃滞留给药系统
Keywords
Psoralen
Hollow adhesive microspheres
In vivo and In vitro correlation
Gastro-retentive drug delivery systems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分子材料在胃滞留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魏爱玲
陈煜
吴欣
聂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补骨脂素中空黏附微球胃滞留特性及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刘元芬
冯敏锭
王纠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