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葛根素对糖尿病胃肠病变大鼠胃肠道形态、功能及一氧化氮、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韩艳梅 李娜 +3 位作者 霍志斐 王宇 史小琴 张明艳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4-746,共3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糖尿病胃肠病变大鼠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选择空腹血糖≥16.7mmol/L,伴胃肠道症状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葛根素组和吗丁啉组,随时观察记录大鼠一般状况.治疗12周后,摘除眼球,取血2ml,测定血...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糖尿病胃肠病变大鼠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选择空腹血糖≥16.7mmol/L,伴胃肠道症状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葛根素组和吗丁啉组,随时观察记录大鼠一般状况.治疗12周后,摘除眼球,取血2ml,测定血浆ET水平;采血后立即处死动物取胃,测定胃残留率;取胃窦组织,测定NO含量.结果:葛根素能改善糖尿病大鼠胃肠病变病状,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吗丁啉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葛根素能降低胃残留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吗丁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葛根素能降低血浆ET水平和增加胃窦组织NO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吗丁啉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胃肠病变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糖尿病肠病变 胃残留率 一氧化氮 内皮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痢散及其拆方对胃肠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玉坤 冯将 +5 位作者 魏玉好 胡冰野 杨夜阳 姜玲玲 周思旋 王鲁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7-61,共5页
为了研究家畜新兽药止痢散及其拆方中多叶勾儿茶、地榆和乌药组方对胃肠运动的影响,评价家畜新兽药止痢散及其拆方的抗腹泻作用并初步探索其抗腹泻的作用机制,采用动物模型观察止痢散及其多叶勾儿茶、地榆和乌药组方的抗腹泻效果,对正... 为了研究家畜新兽药止痢散及其拆方中多叶勾儿茶、地榆和乌药组方对胃肠运动的影响,评价家畜新兽药止痢散及其拆方的抗腹泻作用并初步探索其抗腹泻的作用机制,采用动物模型观察止痢散及其多叶勾儿茶、地榆和乌药组方的抗腹泻效果,对正常或新斯的明致胃肠痉挛小鼠肠推进、胃残留率的影响,对家兔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止痢散及多地组、多地乌组都可极显著减少小鼠腹泻次数(P<0.01);同时可显著减少正常小鼠肠推进率和胃排空率(P<0.01);但不能显著减少新斯的明致胃肠痉挛模型小鼠肠推进率和胃排空率(P>0.05)。止痢散及多地组、多地乌组都可显著减小家兔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张力的变化(P<0.01)。综上所述,止痢散及其拆方的抗腹泻作用是与其抑制肠推进和胃排空,减小肠平滑肌收缩张力有关,但都不能对抗痉挛性胃肠运动,止痢散的这一作用与方剂中的多叶勾儿茶、地榆和乌药关系密切,这为止痢散的组方和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痢散 拆方 肠推进 胃残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胃轻瘫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洁 李培杰 +2 位作者 吕秀清 王红伟 于小玲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第3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灌胃对糖尿病大鼠胃轻瘫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姜黄素治疗2周组与姜黄素治疗4周组。分别测量各组大鼠的血糖水平、食物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相比,血糖水平... 目的探讨姜黄素灌胃对糖尿病大鼠胃轻瘫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姜黄素治疗2周组与姜黄素治疗4周组。分别测量各组大鼠的血糖水平、食物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相比,血糖水平和胃残留率明显升高(P<0.01);姜黄素治疗4周组与糖尿病组和姜黄素2周组相比,血糖水平和胃残留率均明显下降(P<0.05),姜黄素治疗2周组作用不明显(P>0.05);而各组之间小肠推进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姜黄素灌胃具有减轻实验性糖尿病胃轻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治疗应用 糖尿病 胃残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芽孢菌调控五羟色胺促进胃肠动力的机制研究
4
作者 黄薏佳 陈燕敏 +1 位作者 陈丰连 王术玲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79-87,共9页
为探究产芽孢菌对胃肠运动的调节作用及其潜在机制,利用氯仿提取法在体外提取健康志愿者粪便中的产芽孢菌菌液,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验证产芽孢菌菌液的提取效果。运用抗生素鸡尾酒法建立伪无菌(pseudo-germfree,PGF)小鼠模型,并用粪便... 为探究产芽孢菌对胃肠运动的调节作用及其潜在机制,利用氯仿提取法在体外提取健康志愿者粪便中的产芽孢菌菌液,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验证产芽孢菌菌液的提取效果。运用抗生素鸡尾酒法建立伪无菌(pseudo-germfree,PGF)小鼠模型,并用粪便菌悬液涂板实验及肠杆菌基因间保守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 sequences-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ERIC-PCR)进行模型评价。PGF小鼠造模第11天,小鼠粪便悬液涂板无明显菌落且ERIC-PCR条带显著减少,表明实验造模成功。成模后,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产芽孢菌定殖组,进行两周的产芽孢菌定殖,采用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方法检测产芽孢菌定殖情况。通过小肠推进率和胃残留率实验测定胃肠动力,并收集小鼠结肠和血浆,检测其中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含量以及结肠中色氨酸羟化酶1(tryptophan hydroxylase 1,TPH1)的表达水平。实验结果表明,产芽孢菌定殖后,小鼠胃残留率显著下降(P<0.05),小肠推进率显著升高(P<0.01),粪便中瘤胃球菌属、扭链瘤胃球菌属、多尔氏菌属含量显著上升,结肠和血浆中5-HT含量明显提高,但是结肠中TPH1表达明显下调。表明产芽孢菌可通过提高肠道和血浆中5-HT的含量水平以促进胃肠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芽孢菌 肠运动功能 胃残留率 小肠推进 五羟色胺 色氨酸羟化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