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SMARCA2缺失型胃未分化癌/横纹肌样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凯伦 孙昭赟 +1 位作者 王立峰 管雯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5-420,共6页
目的探讨SMARCA2缺失型胃未分化癌/横纹肌样癌(gastric SMARCA2-deficient 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rhabdoid carcinom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SMARCA2缺失型胃未分化癌/横纹肌样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行HE及免疫组... 目的探讨SMARCA2缺失型胃未分化癌/横纹肌样癌(gastric SMARCA2-deficient 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rhabdoid carcinom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SMARCA2缺失型胃未分化癌/横纹肌样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男性,49岁,肿瘤位于胃底;例2女性,27岁,肿瘤位于胃体;2例均行胃癌根治术,随访2例均生存。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实性片状、巢团状及条索状排列。肿瘤细胞呈上皮样,胞质嗜酸或透亮,细胞核空泡状,局灶见横纹肌样细胞。免疫表型:2例肿瘤细胞SMARCA2均阴性,SMARCB1、SMARCA4、ARID1A、BAF155、BAF170、MSH2、MSH6、MLH1、PMS2和CKpan均阳性。2例HER-2基因检测均无扩增。结论SMARCA2缺失型胃未分化癌/横纹肌样癌预后差。SMARCA2表达缺失是诊断该肿瘤的金标准,为患者提供潜在的靶向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胃未分化癌/横纹肌样癌 SMARCA2缺失 免疫组织化学 FI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破骨样巨细胞的胰腺未分化癌5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2
作者 高宇慧 张红娟 +3 位作者 吴建锋 王映梅 李增山 张丽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1-665,共5页
目的探讨伴破骨样巨细胞的胰腺未分化癌(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 with osteoclast-like giant cells of the pancreas,UCOGC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UCOGC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特征。采用免疫组化、ARMS... 目的探讨伴破骨样巨细胞的胰腺未分化癌(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 with osteoclast-like giant cells of the pancreas,UCOGC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UCOGC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特征。采用免疫组化、ARMS-PCR(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术检测UCOGCP的免疫组化及分子特征。结果5例UCOGCP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5.6岁,其中4例为手术切除标本,1例为EUS-FNA标本;眼观:肿瘤最大径5.5~8.0 cm,切面灰黄色,实性质硬,局部可见坏死样物,部分病例可见白色骨样物质沉积。镜检:肿瘤细胞通常在出血或坏死区域附近,细胞黏附性差。肿瘤细胞包括三类:肿瘤性单核细胞、非肿瘤性的卵圆形或梭形单核组织细胞及破骨样巨细胞,细胞混杂分布,部分病例可见骨样基质,病理性核分裂象多见,2例合并有导管腺癌成分,1例可见神经侵犯,1例门静脉内可见癌栓,3例发生肝脏转移。免疫表型:5例单核组织细胞及破骨样巨细胞vimentin、CD68均阳性;CK(AE1/AE3)、CK7、EMA为局灶阳性(4/5);HMB-45、SMA、desmin、S-100、SOX10、SS18-SSX、HMB-45、Myogenin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20%~50%。其中1例进行了KRAS、NRAS、BRAF基因及TERT启动子突变检测,检测到KRAS G12D位点突变,未检测到NRAS、BRAF及TERT启动子区突变。结论UCOGCP相对较少见,此类型肿瘤的临床行为尚无法准确预测,需要积累更多病例准确了解其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破骨巨细胞的胰腺分化 VIMENTIN CD68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RCA4缺失性子宫未分化肉瘤(子宫恶性横纹肌样瘤)是一组与未分化癌具有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肿瘤实体 被引量:26
3
作者 赵芳 魏建国 +2 位作者 Kolin D L Dong F Baltay M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81-1281,共1页
卵巢高钙血症型小细胞癌非常罕见,通常发生于年轻女性,是一种侵袭性非常强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具有SMARCA4突变,而几乎没有其他基因突变。作者最近遇到一些与卵巢高钙血症型小细胞癌具有相似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和遗传学特征的子宫肿瘤。
关键词 子宫肿瘤 恶性横纹肌 临床病理特征 CA4 MAR 分化肉瘤 肿瘤实体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纹肌样及未分化表型的肾细胞癌:32例分析提示未分化肿瘤具有与SWI/SNF复合体缺陷有关的不同于常见的分化通路 被引量:4
4
作者 Agaimy A Cheng L +2 位作者 Egevad L 向娟 余英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87-787,共1页
肾细胞癌出现未分化(间变性)和横纹肌样细胞特征时被公认为预后不良,其分子机制尚未充分阐明。近期研究发现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体是不同器官具有未分化和横纹肌样特征癌的分子机制。本文对32例未分化肾细胞癌(均具有未分化和明... 肾细胞癌出现未分化(间变性)和横纹肌样细胞特征时被公认为预后不良,其分子机制尚未充分阐明。近期研究发现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体是不同器官具有未分化和横纹肌样特征癌的分子机制。本文对32例未分化肾细胞癌(均具有未分化和明显横纹肌样特征,可有或无普通型肾细胞癌成分)的分子特征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横纹肌 分化 复合体 分化表型 通路 缺陷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胰腺未分化癌诊治分析:附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5
作者 赵英杰 薛绪潮 方国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844-2847,共4页
目的:探讨伴有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胰腺未分化癌( UCWOGC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报道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11年12月收治的1例UCWOGC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索1990-2013年国内文献报道11篇12例患者,对所有13例UCWO... 目的:探讨伴有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胰腺未分化癌( UCWOGC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报道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11年12月收治的1例UCWOGC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索1990-2013年国内文献报道11篇12例患者,对所有13例UCWOGCs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院收治的1例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伴恶心、食欲不振,无黄疸、发热、腹泻等症状,查体剑突下可触及一包块,大小约16 cm ×15 cm;CT示:腹腔内占位,肝内多发占位。行胰体尾+全胃+脾切除术,病理诊断:胰体尾UCWOGCs。13例患者中,男6例,女7例。临床表现上腹部不适或疼痛12例,体检发现上腹部肿块1例。行B超及CT检查,11例提示胰体尾部肿块影。肿瘤直径4-23 cm。13例均行手术治疗。结论 UCWOGC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多为非特异性症状,腹部可触及包块,其组织学起源尚有争议,诊断需与胰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骨巨细胞瘤等鉴别。手术为其主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腺分化 破骨细胞巨细胞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伴与不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罗秀 王晓蕾 +4 位作者 李俐 赵有财 赵建华 王劲松 黄文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30-1333,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伴与不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p53和Ki-67在胰腺伴与不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中的表达,分析两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结果胰腺伴与不... 目的探讨胰腺伴与不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p53和Ki-67在胰腺伴与不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中的表达,分析两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结果胰腺伴与不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在男女比例及平均发病年龄无明显差异。3例胰腺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中位于胰体尾部2例、胰头部1例;3例胰腺不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中位于胰头部2例、胰体尾部1例;两者肿瘤的最大径分别为4.3 cm和3.9 cm。3例胰腺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均无淋巴结转移,1例有脉管侵犯、1例有神经侵犯;3例胰腺不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均有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2例有神经侵犯。根据pTNM分期3例胰腺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中ⅠB期2例,ⅡA期1例;3例胰腺不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均为ⅡB期,前者预后优于后者。免疫表型:3例胰腺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中2例p53为野生型,1例为错义突变型,3例胰腺不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均为无义突变型,两者的Ki-67增殖指数无明显差异。结论胰腺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生物学行为与胰腺不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不同,前者有较好的预后,建议在病理诊断中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分化 破骨细胞巨细胞 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后再发阴道未分化多形性肉瘤1例及文献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韩肖彤 刘晨 +1 位作者 李锐锐 王永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7-571,共5页
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主要与局部治疗不彻底或首次治疗时已发生治疗范围外的亚临床转移癌,具有肿瘤复发的高危因素如病理分级高、肌层浸润深度深、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和腹腔冲洗液中有癌细胞等有关[1].复发部位以局部复发最为常见... 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主要与局部治疗不彻底或首次治疗时已发生治疗范围外的亚临床转移癌,具有肿瘤复发的高危因素如病理分级高、肌层浸润深度深、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和腹腔冲洗液中有癌细胞等有关[1].复发部位以局部复发最为常见,其中62%-73%局限在阴道[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多形性肉瘤 文献分析 术后再发 阴道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分化 局部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EB1过表达及E-cadherin、mR-NA-200s表达下调是未分化子宫内膜癌的特征性表现 被引量:4
8
作者 Romero-Pérez L López-García M  +2 位作者 Díaz-Martín J 王建 刘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0-370,共1页
未分化子宫内膜癌是一种侵袭性极强的高级别子宫内膜癌,被定义为一种由中等大小或大细胞构成的、完全缺乏腺样结构、缺乏或伴极少(〈10%)神经内分泌分化的肿瘤,约占子宫内膜癌的9%。目前,由于病理医师对未分化子宫内膜癌的认识... 未分化子宫内膜癌是一种侵袭性极强的高级别子宫内膜癌,被定义为一种由中等大小或大细胞构成的、完全缺乏腺样结构、缺乏或伴极少(〈10%)神经内分泌分化的肿瘤,约占子宫内膜癌的9%。目前,由于病理医师对未分化子宫内膜癌的认识不足,使其经常不能被诊断,或者将其归入FI-GO3级子宫内膜样腺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E-CADHERIN 分化 表达下调 过表达 特征性 神经内分泌分化 子宫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去分化癌/未分化癌17例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丝冰 张亚丽 +4 位作者 张贺 刘慧 张其栋 王艺 夏庆欣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8-210,213,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去分化癌(dedifferentiated endometrial carcinoma, DEC)和子宫内膜未分化癌(undifferentiated endometrial carcinoma, UEC)的临床病理特征,BRG-1/INI-1在DEC/UEC和子宫内膜样癌FIGO 3级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去分化癌(dedifferentiated endometrial carcinoma, DEC)和子宫内膜未分化癌(undifferentiated endometrial carcinoma, UEC)的临床病理特征,BRG-1/INI-1在DEC/UEC和子宫内膜样癌FIGO 3级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7例DEC/UEC和39例子宫内膜样癌FIGO 3级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BRG-1、INI-1、ER、PAX8、MMR蛋白、p53的表达,分析BRG-1/INI-1表达与DEC/UEC和子宫内膜样癌FIGO 3级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17例DEC/UEC中BRG-1和INI-1蛋白表达缺失6例(6/17,35.3%),MMR蛋白表达缺失9例(9/17,52.9%)。39例子宫内膜样癌FIGO 3级中BRG-1和INI-1均未缺失表达,其中13例行MMR蛋白检测共表达缺失6例(6/13,46.2%)。BRG-1/INI-1缺失组、完整组和FIGO 3级组ER和PAX8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1)。3组间患者年龄、脉管侵犯、浸润深度、FIGO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94,P=0.592,P=0.345,P=0.122)。BRG-1/INI-1缺失组、完整组和FIGO 3级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0%、70%和89.7%,缺失组和FIGO 3级组的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结论约1/3的DEC/UEC患者可见BRG-1/INI-1缺失表达,且此类患者预后更差。ER和PAX8在未分化成分中频繁丢失,联合MMR蛋白的缺失可提示DEC/UEC可能。一线抗体联合BRG-1/INI-1和MMR蛋白检测能提高DEC/UEC的诊断能力,帮助临床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分化癌/分化 子宫内膜 BRG-1/INI-1 M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皮脂腺样癌临床病理诊断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健 郭瑞峰 +3 位作者 梁化印 杜双存 田茹 董红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皮脂腺样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乳腺皮脂腺样癌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癌组织由两型细胞构成:一型为未分化细胞,较基底细胞胞质丰富;另一型为较分化细胞,胞界清楚,胞体宽大,胞质丰... 目的探讨乳腺皮脂腺样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乳腺皮脂腺样癌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癌组织由两型细胞构成:一型为未分化细胞,较基底细胞胞质丰富;另一型为较分化细胞,胞界清楚,胞体宽大,胞质丰富,有小空泡,两型细胞均可见1~3个小红核仁。癌细胞排列成不规则小叶,各小叶中两型细胞的数目和分布不一,部分似皮脂腺小叶结构。可见癌组织与残存小叶内导管上皮移行结构,部分区域伴鳞化。结论皮脂腺样癌为罕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可能源自小叶内导管上皮皮脂腺化生。确诊须符合下列标准:①肿物位于乳腺实质内;②具备皮脂腺分化特点及恶性特征;③可见癌组织与乳腺导管上皮移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病理诊断 临床病理学特征 特殊类型乳腺 免疫组化标记 上皮移行 分化细胞 皮脂腺分化 组织 诊断要点 光镜观察 细胞构成 基底细胞 细胞排列 乳腺导管 内导管 小叶 可见 不规则 结构 胞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活检胃癌病理诊断体会
11
作者 王凤华 王贺元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9-329,共1页
关键词 病理诊断 镜活检 淋巴上皮 2004年 黏膜活检 分化 印戒细胞 临床资料 镜检查 切除后 病理分型 管状腺 肉瘤 腺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甲状腺癌肿瘤标志物的探讨 被引量:6
12
作者 巫泓生 张帅 古维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3900-3902,共3页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传统上分为甲状腺分化性癌、甲状腺未分化癌和甲状腺髓样癌,分化性癌又分为乳头状癌和滤泡型腺癌[1],甲状腺未分化癌比较少见且预后极差,甲状腺髓样癌来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属于神经内分泌...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传统上分为甲状腺分化性癌、甲状腺未分化癌和甲状腺髓样癌,分化性癌又分为乳头状癌和滤泡型腺癌[1],甲状腺未分化癌比较少见且预后极差,甲状腺髓样癌来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一种,在多发性2型内分泌瘤中约25%的患者伴有甲状腺髓样癌[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肿瘤标志物 甲状腺分化 神经内分泌肿瘤 甲状腺髓 甲状腺滤泡旁细胞 恶性肿瘤 乳头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大恶性肿瘤影像分级检查推荐方案(1.0版)之甲状腺癌 被引量:7
13
作者 龚志刚 詹松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6-459,共4页
—、概述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12%,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四种病理类型。以恶性度较低、预后较好的乳头状癌最常见,除髓样癌外,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 —、概述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12%,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四种病理类型。以恶性度较低、预后较好的乳头状癌最常见,除髓样癌外,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发病率与地区、种族、性别有一定关系。女性发病较多,男女发病比例为1:(2-4),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2015中国分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报告,其中女性甲状腺癌以8.49%的发病率居十大肿瘤第4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 分化 症中心 甲状腺恶性肿瘤 滤泡状 甲状腺 恶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恶性软组织巨细胞肿瘤成分的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少华 曲利娟 +4 位作者 曾德华 叶显宗 齐兴峰 刘庆宏 郑智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2-444,共3页
目的观察伴恶性软组织巨细胞肿瘤(giant cell tumor of soft tissue,GCT-ST)成分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透射电镜检查GCT-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由... 目的观察伴恶性软组织巨细胞肿瘤(giant cell tumor of soft tissue,GCT-ST)成分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透射电镜检查GCT-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由分界清楚的两种成分组成,分别为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约占10%)及GCT-ST(约占90%)。GCT-ST由大量轻度异型的肿瘤性单核细胞和均匀散在分布的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混合组成,其中破骨细胞样巨细胞表达vimentin、CD13、CD68及PGM1,肿瘤性单核细胞表达vimentin、CD13、CD10、Ki-67及p53;两种细胞均不表达甲状腺标志物、各种上皮标志物、肌源性标志物、神经或神经内分泌标志物。乳头状癌细胞表达TG及CK。电镜下未见上皮源性、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分化的超微结构特点。术后11周见肿瘤复发及肺转移。结论伴恶性GCT-ST成分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罕见,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及免疫表型,应注意与甲状腺破骨细胞样巨细胞亚型未分化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破骨细胞巨细胞亚型 分化 软组织巨细胞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癌误诊原因分析及再手术问题的探讨(附70例报告)
15
作者 富鹰 付伟义 +2 位作者 孙大水 李东昌 李玉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8期771-772,共2页
本文通过复习文献及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甲状腺癌的误诊原因并探讨有关再手术问题。 临床资料 自1980年5月至今,我科共收治甲状腺癌患者7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57例。年龄11~70岁。发病年龄【20岁4例;~30岁12例;~40岁15例;~50岁16例;... 本文通过复习文献及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甲状腺癌的误诊原因并探讨有关再手术问题。 临床资料 自1980年5月至今,我科共收治甲状腺癌患者7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57例。年龄11~70岁。发病年龄【20岁4例;~30岁12例;~40岁15例;~50岁16例;~60岁12例;~70岁11例。病理类型:乳头状腺癌41例,占58.57%;滤泡状癌11例,占15.7%;髓样癌5例,占7%;未分化癌4例,占5.7%;结甲恶性变4例,占5.7%;隐性癌2例,占2.8%;转移性腺癌1例,占1.4%。病史3天~18年。再次手术距首次手术时间5天~8年。其中因术前误诊首次术式不当而再次手术者28例,误诊率高达40%。局部复发再手术者7例。二者共计35例,占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状 隐性 转移性腺 恶性变 乳头状腺 结甲 手术时间 分化 误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卵巢癌晚期复发广泛皮肤转移1例
16
作者 薛春燕 徐云 +6 位作者 蒋国华 谢军 闫战涛 周来来 王慧 罗丹 高红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39-640,共2页
1病例报告患者,66岁,因卵巢癌术后14年,肠系膜转移术后6年,皮肤结节2+月,于2020年8月26日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患者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1999年因子宫肌瘤行次全子宫切除。14年前因剧烈下腹痛外院急诊行左附件切除,术后... 1病例报告患者,66岁,因卵巢癌术后14年,肠系膜转移术后6年,皮肤结节2+月,于2020年8月26日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患者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1999年因子宫肌瘤行次全子宫切除。14年前因剧烈下腹痛外院急诊行左附件切除,术后病理诊断:左卵巢小细胞癌,免疫组化无神经内分泌表达,倾向未分化癌。遂补充手术,行“右附件+大网膜+阑尾切除+肠粘连分解术”,术后病理结果:(大网膜)纤维脂肪组织中灶性异物肉芽肿增生,多量泡沫样组织细胞和少量慢性粒细胞浸润,(右附件)卵巢未见异常病变,输卵管充血样改变,(阑尾)慢性炎伴纤维化。术后诊断:卵巢癌Ⅰ期。予以4次化疗(第1天多西他赛100 mg,第1~4天顺铂30 mg,静脉滴注)。术后未规范化随访。6年前(2014年8月)自行扪及腹部包块,来我院CT检查:卵巢癌术后改变:右侧心膈角,盆腹腔多发软组织影伴异常强化,最大6.5 cm×4.1 cm×7.5 cm,考虑转移。糖类抗原125(CA125)192.8 U/ml,人附睾蛋白4(HE4)170 pmol/L,卵巢恶性病变风险计算法(ROMA)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附件 粒细胞浸润 皮肤结节 分化 附件切除 皮肤转移 腹部包块 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小唾液腺淋巴上皮癌1例
17
作者 李双江 曾鸣 +1 位作者 付金华 高义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5-526,共2页
唾液腺淋巴上皮癌(Lymphoepithelial carcinoma)是一种伴有明显的非肿瘤性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的未分化癌,又称为淋巴上皮瘤样癌、恶性淋巴上皮病变、伴有淋巴样间质的未分化癌等[1]。淋巴上皮癌好发于爱斯基摩人及东南亚人。绝大... 唾液腺淋巴上皮癌(Lymphoepithelial carcinoma)是一种伴有明显的非肿瘤性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的未分化癌,又称为淋巴上皮瘤样癌、恶性淋巴上皮病变、伴有淋巴样间质的未分化癌等[1]。淋巴上皮癌好发于爱斯基摩人及东南亚人。绝大多数发生于大唾液腺,腮腺最易受累(80%),发生于小唾液腺非常罕见[1~5]。本文报道1例原发于小唾液腺的淋巴上皮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 小唾液腺 大唾液腺 分化 唾液腺肿瘤 淋巴 涎腺恶性肿瘤 非肿瘤性 浆细胞浸润 上皮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江帆 陈国芳 刘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634-3636,共3页
众所周知。以颈前甲状腺肿块为表现的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是甲状腺癌,主要包括甲状腺乳头样癌、甲状腺滤泡样癌、甲状腺髓样癌和甲状腺未分化癌四大类。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 甲状腺髓 甲状腺分化 诊治 甲状腺肿块 甲状腺乳头 甲状腺滤泡 甲状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肿瘤1817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余新华 刘文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1301-1302,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的诊断方法和良恶性肿瘤的分类。方法:对1817例确诊为甲状腺肿瘤的病例的临床发生情况、病理组织学类型、生物学特性以及恶性肿瘤的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男女之比为1∶39;良性肿瘤占96.8%,恶性肿瘤占3.2%;良性:...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的诊断方法和良恶性肿瘤的分类。方法:对1817例确诊为甲状腺肿瘤的病例的临床发生情况、病理组织学类型、生物学特性以及恶性肿瘤的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男女之比为1∶39;良性肿瘤占96.8%,恶性肿瘤占3.2%;良性:滤泡性腺瘤占98.9%,乳头状腺瘤1.3%,非典型性腺瘤0.7%;恶性:乳头状腺癌占45.8%,滤泡状腺癌32.2%,未分化癌8.5%,混合型腺癌6.7%,髓样癌0.3%。结论: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腺瘤分为滤泡性腺瘤、乳头状腺瘤和非典型性腺瘤;而癌分为乳头状腺癌、滤泡性腺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对于难分类的癌,可作免疫组化进一步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临床病理分析 病理组织学类型 滤泡性腺瘤 乳头状腺瘤 乳头状腺 非典型性 分化 良恶性肿瘤 生物学特性 滤泡性腺 诊断方法 发生情况 良性肿瘤 免疫组化 滤泡状 混合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