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分析
1
作者 刘荣 宁厚法 崔新江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7-481,共5页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BACE)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不可切除的驱动基因阴性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4例驱动基因阴性局部晚期NSCLC患者...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BACE)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不可切除的驱动基因阴性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4例驱动基因阴性局部晚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7例患者接受BACE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联合组),27例接受单纯BACE治疗(对照组)。3个周期BACE治疗后随访20个月,统计分析2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Karnofsky行为状态(KPS)评分、手术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跟踪统计2组患者中治疗后转化成功患者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结果 联合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显著高于对照组(81.48%比55.56%、96.29%比77.78%,均P<0.05);共有4例患者符合完整切除肿瘤(R0切除)条件,转化成功率为14.81%,对照组无患者符合该条件(P<0.05);mPFS为13.3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9.2个月(P<0.05)。KPS评分变化评估显示,治疗后联合组状态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比48.15%,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未发生Ⅳ级不良反应。结论 BACE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驱动基因阴性局部晚期NSCLC可有效杀灭肿瘤细胞,一定程度上使原无法切除的肿瘤达到R0切除,获得更高的ORR及DCR,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mP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 非小细胞肺癌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受体抑制剂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胃左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在左叶肝癌介入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升 杨维竹 +3 位作者 江娜 郑曲彬 黄兢 姚黄宁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选择性动脉造影 动脉栓塞 叶肝癌 介入治疗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左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贲门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勇 李新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385-386,共2页
贲门癌以腺癌居多,常因侵犯胃底、胃小弯或出现肝转移而失去手术机会.由于胃底贲门部血供丰富,肿瘤组织生长较快,在局部形成肿块,且为富血管性.所以,采用动脉途径化疗药物灌注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治疗能够起到良好的抗肿瘤效果.我们采用... 贲门癌以腺癌居多,常因侵犯胃底、胃小弯或出现肝转移而失去手术机会.由于胃底贲门部血供丰富,肿瘤组织生长较快,在局部形成肿块,且为富血管性.所以,采用动脉途径化疗药物灌注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治疗能够起到良好的抗肿瘤效果.我们采用该法治疗18例晚期贲门癌患者,近期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化疗栓塞 治疗 贲门癌 疗效 动脉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度肝动脉灌注联合介入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3
4
作者 齐秀恒 武振明 +1 位作者 刘琪 于士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恩度肝动脉灌注联合介入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3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入组研究,均给予恩度肝动脉灌注联合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同时选取3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仅行介入化疗栓塞治疗。于1~2个治... 目的:探讨恩度肝动脉灌注联合介入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3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入组研究,均给予恩度肝动脉灌注联合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同时选取3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仅行介入化疗栓塞治疗。于1~2个治疗周期后比较RECIST疗效,甲胎蛋白转阴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同时比较治疗副作用。结果:实验组30例患者中29例可评价疗效。实验组治疗后K氏评分显著升高(80.39±8.37Vs73.93±9.22,P=0.002);恩度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及甲胎蛋白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1,P=0.046)。治疗副作用轻微。结论:采用恩度肝动脉灌注联合介入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及近期疗效提升明显,甲胎蛋白转阴率亦有明显改善,而治疗相关副作用不大,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度 动脉灌注 介入化疗栓塞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左动脉丝裂霉素明胶微球栓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苏秀琴 孟祥文 +1 位作者 张进 张彩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兔胃左动脉栓塞前后DSA改变 ,局部病理组织学改变 ,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经股动脉插管 ,用丝裂霉素明胶微球 (MMC -MS)行胃左动脉栓塞并做栓塞后即刻造影 ;分别于术手 6~ 8h、2 4h、72h及 1、2、4周行再... 目的 通过观察兔胃左动脉栓塞前后DSA改变 ,局部病理组织学改变 ,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经股动脉插管 ,用丝裂霉素明胶微球 (MMC -MS)行胃左动脉栓塞并做栓塞后即刻造影 ;分别于术手 6~ 8h、2 4h、72h及 1、2、4周行再造影复查并进行栓塞部位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镜下可见MMC -MS主要栓塞于粘膜、粘膜下层血管 ,引起水肿和局灶性细胞脱落、糜烂 ,随着MMC -MS降解 ,4周时局部损伤恢复正常 ;DSA显示 1周内栓塞血管无再通 ,2周有 1例 ,4周有 2例。结论 MMC -MS栓塞胃左动脉引起的组织损伤是可修复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微球 栓塞 贲门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化疗栓塞术治疗左膈下动脉供血肝癌 被引量:6
6
作者 吴红平 王俊杰 +1 位作者 楼勇 尤开智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4期327-329,共3页
目的评估对左膈下动脉供血肝癌患者行经导管左膈下动脉化疗栓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肝癌患者的血管造影资料,其中对5例明确存在左膈下动脉参与供血的肝癌患者接受经导管左膈下动脉化疗栓塞术。结果患者栓塞治疗3个月后均行CT及... 目的评估对左膈下动脉供血肝癌患者行经导管左膈下动脉化疗栓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肝癌患者的血管造影资料,其中对5例明确存在左膈下动脉参与供血的肝癌患者接受经导管左膈下动脉化疗栓塞术。结果患者栓塞治疗3个月后均行CT及血管造影复查。3例患者完全缓解,2例患者一年后左膈下动脉再通,均再次接受栓塞治疗。结论经导管左膈下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存在左膈下动脉供血的肝癌患者具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膈下动脉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侧支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前行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的远期效果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戴敏 周杰 +1 位作者 崔忠林 黄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45-1148,共4页
目的研究探讨肝移植术前行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对于术后患者远期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我科2009年11月~2011年11月进行肝移植的肝细胞性肝癌(HCC)患者46例,其中24例术前予以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TACE),22例术前... 目的研究探讨肝移植术前行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对于术后患者远期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我科2009年11月~2011年11月进行肝移植的肝细胞性肝癌(HCC)患者46例,其中24例术前予以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TACE),22例术前未予以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肝功能(ALT和AST水平)、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NK细胞、活化T细胞比例)、术后1年和术后2年的累计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结果术后1年介入组的肝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免疫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介入组和对照组的累计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2%和46%,术后2年介入组和对照组的累计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7%和33%,P〈0.05;术后1年介入组和对照组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4%和55%,术后2年介入组和对照组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63%和34%,P〈0.05。结论在肝移植前行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可以显著改善HCC患者术后的肝功能和免疫功能,提高其无瘤生存率和术后生存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性肝癌 肝移植 动脉介入栓塞化疗 远期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左动脉参与原发性肝癌供血的影像特点及介入治疗的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朱林忠 刘晓伟 +1 位作者 杨仁杰 朱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3-476,共4页
目的探讨胃左动脉在原发性肝癌供血中的影像学特点及其在介入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553例接受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管造影资料及临床资料,分析胃左动脉参与肝癌供血的影像学特征及介入治疗经过。结果... 目的探讨胃左动脉在原发性肝癌供血中的影像学特点及其在介入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553例接受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管造影资料及临床资料,分析胃左动脉参与肝癌供血的影像学特征及介入治疗经过。结果 553例患者中66例中发现胃左动脉分支参与肝癌供血,发生率为11.9%,主要供应位于肝左叶的病灶,其中80.3%患者在第1次介入治疗中发现此种表现,其中86.3%为富血供肝癌;栓塞成功率为92.4%。未发生异位栓塞。结论胃左动脉发出的副肝左动脉是肝癌重要的侧支供血动脉之一,治疗中需注意造影技巧,仔细寻找,提高病灶的栓塞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 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动脉栓塞治疗对中心型肺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柯要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117-119,123,共4页
目的:研究介入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动脉栓塞治疗对中心型肺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0例中心型肺癌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接受介入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动脉栓塞治疗,对照组接受静... 目的:研究介入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动脉栓塞治疗对中心型肺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0例中心型肺癌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接受介入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动脉栓塞治疗,对照组接受静脉化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以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1)观察组的整体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1、3、5年生存率以及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动脉栓塞治疗有助于促进肿瘤缓解,降低血清VEGF、CEA、CA125、CA19-9含量,延长整体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型肺癌 介入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动脉栓塞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老年晚期肝癌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莹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1101-1105,共5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老年晚期肝癌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消化外科住院部老年晚期肝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化疗,研究组采用... 目的:探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老年晚期肝癌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消化外科住院部老年晚期肝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化疗,研究组采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ic Transaminase,AST)与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amino Transferase,ALT)等肝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DBil、TBil、AST与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全部患者上述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研究组上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副反应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老年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满意,有助于明显改善肝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介入化疗栓塞 还原型谷胱甘肽 老年 晚期肝癌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贲门胃底癌行术前动脉化疗栓塞的疗效
11
作者 姚立正 戴真煜 +1 位作者 王学斌 施育华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5期321-322,共2页
目的 :探讨进展期贲门胃底癌术前动脉化疗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进展期贲门胃底癌患者 17例 ,使用EAP(足叶乙苷 +阿霉素 +顺铂 )方案 +碘油进行区域性动脉化疗栓塞 ,7~ 15d后行外科手术 ,观察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 :17例患者临床症状... 目的 :探讨进展期贲门胃底癌术前动脉化疗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进展期贲门胃底癌患者 17例 ,使用EAP(足叶乙苷 +阿霉素 +顺铂 )方案 +碘油进行区域性动脉化疗栓塞 ,7~ 15d后行外科手术 ,观察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 :17例患者临床症状不同程度好转 ,无严重不良反应 ,不影响外科手术 ,病理学改变 :显效 2例 ,轻度有效 9例 ,中度有效 6例 ,总有效率 10 0 .0 %。结论 :进展期贲门胃底癌术前动脉化疗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 介入治疗 化疗栓塞 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及注射^(32)P-胶体、无水乙醇综合序贯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分析
12
作者 曾志雄 张长青 +2 位作者 朱红 潘群雄 吴伟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0年第S1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化疗栓塞 介入治疗 无水乙醇 综合序贯治疗 疗效分析 动脉 中晚期肝癌 瘤内注射 泉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栓塞化疗和癌灶内局部注药双途径介入治疗晚期肝癌17例报告
13
作者 花金年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77-77,共1页
采用阿霉素等药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癌灶内注射无水酒精等药双途径介入治疗晚期肝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动脉栓塞化疗 癌灶 介入治疗 局部注药 缩小率 栓塞 碘化油 抗癌效果 经股动脉插管 肝穿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左动脉栓塞减肥 被引量:2
14
作者 操焱焱 熊付 +3 位作者 梁斌 熊斌 梁惠民 郑传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47-850,共4页
肥胖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与26种疾病具有因果关系。胃左动脉栓塞减肥,作为一种新兴的介入微创减肥方式,能够减少胃底部ghrelin激素的分泌,在动物模型中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在短期随访的临床研究中也取得了良好的减轻体重的... 肥胖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与26种疾病具有因果关系。胃左动脉栓塞减肥,作为一种新兴的介入微创减肥方式,能够减少胃底部ghrelin激素的分泌,在动物模型中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在短期随访的临床研究中也取得了良好的减轻体重的效果,且并发症轻微。本文对胃左动脉栓塞减肥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减肥 动脉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左动脉栓塞术后体质量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付金鑫 王茂强 +2 位作者 段峰 陈现现 刘凤永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59-262,共4页
目的探讨胃左动脉栓塞术对患者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因上消化道出血而行介入诊疗的74例患者,术中造影明确或高度可疑出血患者34例(栓塞组),对其中17例单纯采用明胶海绵颗粒行胃左动脉栓塞(观察组1),另17例采用微弹簧圈及明胶海... 目的探讨胃左动脉栓塞术对患者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因上消化道出血而行介入诊疗的74例患者,术中造影明确或高度可疑出血患者34例(栓塞组),对其中17例单纯采用明胶海绵颗粒行胃左动脉栓塞(观察组1),另17例采用微弹簧圈及明胶海绵颗粒行胃左动脉栓塞(观察组2);术中造影未见明确出血,未进行胃左动脉栓塞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患者手术前后的体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1、2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恶性肿瘤病史、手术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内观察组1患者体质量平均下降6.93%±3.98%,观察组2下降7.76%±5.3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3,P=0.649);对照组下降2.88%±1.76%,观察组1、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254、3.179,P=0.010、0.002)。结论胃左动脉栓塞术可能导致体质量下降,有望应用于肥胖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动脉栓塞 减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左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栓塞治疗DSA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7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斌 周全 +1 位作者 李建清 易文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48-1150,共3页
目的探讨胃左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栓塞术在DSA造影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6年1月收治33例DSA检查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栓塞组(n=17)、灌注组(n=16)。栓塞组患者接受预防性介入栓塞胃左... 目的探讨胃左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栓塞术在DSA造影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6年1月收治33例DSA检查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栓塞组(n=17)、灌注组(n=16)。栓塞组患者接受预防性介入栓塞胃左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灌注组接受胃左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垂体后叶素预防性灌注,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栓塞组、灌注组即刻止血有效率分别为94.1%(16/17)、31.3%(5/16),栓塞组显著高于灌注组(χ~2=6.14,P<0.05);治疗后再出血率在栓塞组为6.3%(1/16),灌注组为40.0%(2/5),栓塞组显著低于灌注组(χ~2=3.17,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肠坏死、麻痹性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与动脉内垂体后叶素灌注相比,胃左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栓塞治疗DSA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有效率更高,再出血率更低,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血管造影 动脉 十二指肠动脉 介入栓塞 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动脉超选择热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8
17
作者 高建华 张迎光 +2 位作者 彭志康 张茂根 郑建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4期454-456,共3页
目的 研究经动脉超选择热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69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 3 9例 ,行经动脉超选择热化疗栓塞 ,将 5 FU、卡铂及丝裂霉素与生理盐水或碘油混合 ,加热至 5 5~ 65℃后经微导管注入肝癌滋养动脉... 目的 研究经动脉超选择热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69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 3 9例 ,行经动脉超选择热化疗栓塞 ,将 5 FU、卡铂及丝裂霉素与生理盐水或碘油混合 ,加热至 5 5~ 65℃后经微导管注入肝癌滋养动脉。对照组 3 0例 ,行经动脉超选择化疗栓塞 ,温度控制在 2 0℃。术后记录体温、肝功能变化。观察有无并发症出现。术后每月复查甲胎蛋白 (AFP)及CT ,独立盲法评价碘油沉积情况及肿瘤大小变化 ,并根据病情变化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 ,统计肝癌患者生存率。结果 实验组生存率 :0 .5年、1年、1.5年、2年、3年、4年分别为 ,10 0 %、97%、90 %、79%、62 %、3 8%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肝功能变化与对照组无差异 (P >0 .0 5 ) ;实验组毒副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经动脉超选择热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是较方便、简单、安全的方法 ,能显著提高疗效 ,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超选择热化疗 栓塞治疗 肝癌 临床应用 介入性热化疗 介入放射学 5-FU 卡铂 丝裂霉素 生理盐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胆管损伤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4
18
作者 王茂强 唐文捷 +3 位作者 林汉英 叶慧义 戴光海 王志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493-497,共5页
目的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后继发胆管损伤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和临床过程。方法对1240例患者做TACE2680次,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无明确胆系异常表现,18例于术后3周~3个月出现胆管损伤并发症。采用回顾性调查,观... 目的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后继发胆管损伤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和临床过程。方法对1240例患者做TACE2680次,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无明确胆系异常表现,18例于术后3周~3个月出现胆管损伤并发症。采用回顾性调查,观察TACE术后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临床表现、转归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肝转移性肿瘤TACE后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为8.8%(13148),肝细胞性肝癌(HCC)组为0.5%(51092)。胆管损伤的影像学表现有局灶性胆管扩张4例、多发性肝内胆管扩张8例、囊性病灶或胆汁瘤6例。3例多灶胆管损伤表现为轻度黄疸,2例对保守治疗反应良好,1例于出现黄疸后2周死于肝功能衰竭。4例胆汁瘤合并感染,3例采取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和抗生素治疗,其中2例死于感染囊腔破入腹腔、继发化脓性腹膜炎,1例治愈;1例仅用抗生素治愈。与胆管损有关的病死率为16.7%(318)。其余11例无相关症状。统计学分析显示:无肝硬变背景的肝转移瘤患者TACE术后胆管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有肝硬变的HCC患者(P<0.01);其他高危因素有肿瘤为少血供型(P<0.01)和用铂类制剂与碘油乳化后做超选择性栓塞(P<0.01)。结论认识TACE后继发胆管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可避免误诊,特别是肿瘤复发。对存在胆管损伤高危因素患者,适当减少碘油乳化的化疗剂(特别是铂类)剂量,有可能降低胆系缺血损伤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化疗栓塞 胆管 损伤 介入治疗 并发症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化疗栓塞术后 胆管损伤 临床意义 TACE后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 肝脏恶性肿瘤 肝内胆管扩张 损伤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转移癌介入化疗栓塞的探讨 被引量:14
19
作者 姚红响 陈根生 +3 位作者 颜志平 罗剑钧 曾群 姜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 探讨对肾上腺转移癌采用介入方法进行治疗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 5 4例肾上腺转移癌患者行动脉插管灌注及栓塞治疗。结果  1例未找到肾上腺供血动脉 ,5 3例肾上腺转移癌患者行 76次灌注及栓塞治疗 ,技术成功率为 98.1% ,栓... 目的 探讨对肾上腺转移癌采用介入方法进行治疗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 5 4例肾上腺转移癌患者行动脉插管灌注及栓塞治疗。结果  1例未找到肾上腺供血动脉 ,5 3例肾上腺转移癌患者行 76次灌注及栓塞治疗 ,技术成功率为 98.1% ,栓塞后临床症状改善率 10 0 % ,术后 3个月 ,75 .4 %患者瘤灶内碘油仍沉积良好 ;并发症发生率为 1.88%。结论 采用介入方法对肾上腺转移癌行灌注及栓塞治疗安全、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转移癌 介入化疗栓塞 动脉插管灌注 并发症发生率 介入方法 栓塞治疗 技术成功率 临床疗效 供血动脉 临床症状 治疗安全 推广应用 癌患者 改善率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糖尿病的发生与治疗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火俊 杨继金 +6 位作者 田建明 生晶 袁敏 张峰 相成 陈炜 郝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374-376,共3页
关键词 术后糖尿病 肝癌患者 动脉栓塞化疗 治疗后 ARTERIAL 动脉化疗栓塞 TACE后 临床表现 治疗过程 介入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