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无气腹胃壁肌层缺损(附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
作者 陆巍峰 耿其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4-646,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无气腹胃壁肌层缺损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收治的3例无气腹胃壁肌层缺损的新生儿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就诊年龄72~157 h,例1仅表现为腹胀;另2例有胆汁性呕吐,并分别伴有发热、腹胀。腹... 目的:探讨新生儿无气腹胃壁肌层缺损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收治的3例无气腹胃壁肌层缺损的新生儿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就诊年龄72~157 h,例1仅表现为腹胀;另2例有胆汁性呕吐,并分别伴有发热、腹胀。腹部立位平片均见胃泡影增大,肠腔充气少或密实,未见腹腔游离气体。上消化道造影无胃部造影剂外溢,胃蠕动缓慢:例1胃大弯下缘见一囊状空腔;例2十二指肠远端呈"鼠尾征",空肠近段位于中下腹;例3十二指肠水平段偏脊柱右侧通过不畅,近端空肠位于右侧腹。手术见病变胃壁均菲薄呈膜状:例1胃大弯与左下腹壁及肠管粘连,胃大弯侧胃壁广泛病变并坏死破溃;例2胃前壁至贲门病变约6 cm×4 cm,未见穿孔;例3胃大弯被网膜包裹,游离后见胃前壁坏死穿孔最大径6 cm;例2和例3中肠分别顺时针扭转180°和360°,复位后盲肠分别位于左上腹和右上腹。3例均行病变胃壁切除胃修补术,例2和例3同时行Ladd’s术。病理检查证实病变胃壁未见肌层。3例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新生儿无气腹胃壁肌层缺损均于生后7 d内就诊,临床表现无特异性,X线见胃泡影增大,造影常见胃腔扩大和胃蠕动缓慢,或伴不规则胃形改变和十二指肠不全性梗阻。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是其常见合并症,术中明确胃壁肌层缺损者需常规探查小肠。手术需彻底切除病变胃壁组织并矫治合并畸形,预后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气腹 胃壁肌层缺损 消化道畸形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导致胃穿孔的X线诊断(附4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世维 柴松 +2 位作者 金荣 胡臣文 王峰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8年第2期147-148,共2页
新生儿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导致胃穿孔的X线诊断(附4例报告)鞍钢曙光医院(114033)放射线科李世维柴松金荣胡臣文鞍钢立山医院妇产科王峰新生儿消化道穿孔比较少见,因其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故应早期诊断及时进行治疗。... 新生儿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导致胃穿孔的X线诊断(附4例报告)鞍钢曙光医院(114033)放射线科李世维柴松金荣胡臣文鞍钢立山医院妇产科王峰新生儿消化道穿孔比较少见,因其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故应早期诊断及时进行治疗。X线表现典型者容易诊断,少数不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穿孔 新生儿 先天性 胃壁肌层缺损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104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冯勇 周崇高 +8 位作者 李碧香 许光 邹婵娟 夏仁鹏 赵凡 马体栋 肖咏 彭琨 李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1048-1053,1069,共7页
目的总结不同胎龄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2年12月至2020年6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新生儿内科收治的10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胎龄、发病日龄... 目的总结不同胎龄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2年12月至2020年6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新生儿内科收治的10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胎龄、发病日龄、出生体重、首发症状、入院时吸氧及气管插管情况、气腹情况、出现症状到手术的时间、穿孔位置、胃壁肌层缺损长度、手术方式、合并消化道畸形情况、合并其他畸形情况、留置胃管时间、呼吸机使用天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低蛋白血症、败血症、开始喂养时间、总住院时间、静脉营养天数、吻合口瘘、再次手术、预后及病理结果等临床资料,并评估治疗效果。结果104例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患者中男73例(70.2%),女31例(29.8%);出生胎龄25.43~41.43周,平均(34.4±2.7)周,出生体重840~3900 g,中位数2090 g;足月儿17例(16.3%),早期早产儿45例(43.3%),晚期早产儿42例(40.4%);发病日龄0.3~19.0 d,中位数2.1 d;术前气腹率95.2%;胃穿孔位置:胃前壁大弯侧78例(75%),前壁小弯侧10例(9.6%),后壁大弯侧7例(6.7%);胃穿孔长度0.5~10.0 cm,中位数6.0 cm;除4例术中放弃治疗外,其余均行一期胃修补术;足月儿与早产儿的平均出生胎龄(38.47周vs.33.63周)、平均出生体重(3.21 kg vs.1.95 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发生率(82.4%vs.97.7%)、存活率(70.6%vs.8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早产儿与晚期早产儿的平均中位出生胎龄(32.57周vs.35.29周)、平均出生体重(1.64 kg vs.2.28 kg)、中位呼吸机使用天数[1.3(0.5,2.5)d vs.0(0,0.5)d]、呼吸衰竭发生率(86.7%vs.38.1%)、败血症发生率(22.2%vs.4.8%)、存活率(73.3%vs.9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气腹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与95.2%,P>0.05)。结论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多发生于早产儿,胃穿孔的位置多在胃前壁大弯侧;早期早产儿较晚期早产儿呼吸衰竭、败血症、死亡的发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壁肌层缺损/先天性 胃穿孔 婴儿 新生 婴儿 早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诊治体会 被引量:3
4
作者 卢琪 李碧香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提高新生儿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治愈率的方法。方法总结分析近年来收治的本症11例患儿(均经过病理检验证实)的临床及相关资料。结果11例患儿中,8例存活,其中7例为近十年的病例。1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均为十年以前的病例。在存活... 目的探讨提高新生儿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治愈率的方法。方法总结分析近年来收治的本症11例患儿(均经过病理检验证实)的临床及相关资料。结果11例患儿中,8例存活,其中7例为近十年的病例。1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均为十年以前的病例。在存活者中,经追踪观察及消化道造影检查,残胃有明显代偿性生长,患儿生长发育未受到明显的影响。结论早期发现、及时手术、控制感染、术后营养、支持治疗,其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 临床表现 手术治疗 术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微量肠内营养对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欧文辉 段守兴 +2 位作者 符马贤 陈凯宏 李建宏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肠内营养对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8年6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3例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留置空肠营养管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n=12)和...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肠内营养对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8年6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3例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留置空肠营养管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n=12)和常规喂养组(n=11),对比两组术后的营养状况、电解质酸解平衡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常规喂养组相比,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7 d血清K+浓度(t=3.740,P=0.001)、Ca^(2+)浓度(t=5.829,P<0.001)及pH值(t=4.772,P<0.001)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血红蛋白(t=1.403,P=0.177)、血清白蛋白(t=1.105,P=0.283)、载脂蛋白A(t=0.125,P=0.902)、载脂蛋白B(t=0.527,P=0.604)等营养性指标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常规喂养组相比,早期肠内营养组的体重增长幅度更大(t=2.210,P=0.040),首次排便时间更短(t=10.051,P<0.001),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及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术后实行早期微量肠内营养可加速患者体重增长及肠功能恢复的进程,并有助于维持机体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壁肌层缺损/先天性 肠道营养 治疗结果 婴儿 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胃壁肌层缺损并肠旋转不良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向阳 苏永红 +2 位作者 霍文正 齐子龙 尹亮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02-302,共1页
患儿,男,3 d.因腹胀、呕吐1 d急诊入院.1 d前进食母乳后出现腹胀\呕吐,呕吐物为奶液,内含有咖啡样物.小便量及颜色正常.排黄色大便1次,无脓血.入院时立位腹平片显示:胄泡胀气,明显增大.小肠腔内含气减少.
关键词 新生儿 胃壁肌层缺损 呕吐物 急诊入院 腹胀 肠腔内 颜色 平片 奶液 母乳 咖啡 进食 患儿 大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膈疝伴胃壁肌层缺损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建军 刘丰丽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2年第1期80-80,共1页
患儿男,7d,G:P2,胎龄38周,剖宫产,生后有缺氧史。以“呕吐7d,腹胀1d”入院。生后哺乳即出现呕吐,呈淡黄色液体,行腹部立位平片检查,入院诊断:消化道畸形?膈疝?膈膨升?膈肌缺如?予胃肠减压、吸氧、
关键词 先天性膈疝 胃壁肌层缺损 腹部立位平片 入院诊断 消化道畸形 黄色液体 缺如 胃肠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孪生儿同患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2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马同胜 张宏伟 +1 位作者 刘丰丽 乔俊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2年第5期398-398,共1页
病例A,男,3d,G2P3,孕34周,因脐绕颈剖腹产出生,体重1.4kg,孕母怀孕期间无妊高症、糖尿病、贫血病史,患儿出生后因早产、低体重,入住当地医院新生儿科,给予禁食、置暖箱、吸氧、静脉营养治疗。生后60h患儿出现腹胀,无呕吐,... 病例A,男,3d,G2P3,孕34周,因脐绕颈剖腹产出生,体重1.4kg,孕母怀孕期间无妊高症、糖尿病、贫血病史,患儿出生后因早产、低体重,入住当地医院新生儿科,给予禁食、置暖箱、吸氧、静脉营养治疗。生后60h患儿出现腹胀,无呕吐,无发热,胎便已解,腹胀前无呼吸困难、青紫等症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 孪生儿 同患 静脉营养治疗 怀孕期间 新生儿科 呼吸困难 症状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全胃壁肌层缺如1例
9
作者 张敬悌 王琪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318-318,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 胃壁肌层缺损 诊断 治疗 剖腹探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