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探讨胃食管反流病和失眠的关联性:一项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千言 徐小港 +2 位作者 张清源 张敬文 章德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7-877,共11页
目的 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讨胃食管反流病与失眠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汇总数据来源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暴露因素为胃食管反流病,结局变量为失眠;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通过逆方差加权法、MR-Egger法、简... 目的 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讨胃食管反流病与失眠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汇总数据来源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暴露因素为胃食管反流病,结局变量为失眠;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通过逆方差加权法、MR-Egger法、简单模型法、加权模型法和加权中位数法实现;敏感性分析包括多效性检验、异质性检验和逐个剔除检验,且依次采用MR-Egger法、Cochran Q检验法和留一法计算。结果 共筛选7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逆方差加权法结果显示,胃食管反流病会增加失眠发生风险(OR=1.255,95%CI:1.071-1.470,P<0.05);加权中位数法同样证实胃食管反流病与失眠具有正向因果关系(OR=1.403,95%CI:1.117-1.762,P<0.05)。多项敏感性分析提示研究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不存在多效性和异质性,验证了研究结果的稳定性。结论 胃食管反流病与失眠之间存在正向的因果关系,从遗传角度丰富了“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内涵,亦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不和则卧不安 食管反流病 失眠 关联性 孟德尔随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不和则卧不安”辨治失眠研究现状 被引量:18
2
作者 罗海鸥 杨明会 李绍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3期613-615,共3页
回顾近年国内"胃不和则卧不安"相关文献,从理论、临床、实验方面对"胃不和则卧不安"这一经典理论辨治失眠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以求论证"胃不和则卧不安"对治疗失眠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渊源。
关键词 胃不和则卧不安 失眠 中医药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不和则卧不安”新悟 被引量:40
3
作者 李绍旦 杨明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0期2055-2056,共2页
宗《内经》关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经典之说,深入挖掘、拓展其理论内涵,在中医关于"胃不和"致不寐的理、法、方、药等方面赋予全新的认识,认为"胃和"为"卧安"之前提条件,临床实践要谨守病机,须以... 宗《内经》关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经典之说,深入挖掘、拓展其理论内涵,在中医关于"胃不和"致不寐的理、法、方、药等方面赋予全新的认识,认为"胃和"为"卧安"之前提条件,临床实践要谨守病机,须以"胃不和"为"卧不安"之辨证法度、以"和胃"为"卧不安"之施治圣度,通过"和胃"以达"胃和",则"卧安"而"夜寐"成,不寐自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胃不和则卧不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胃不和则卧不安”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斌 闵寅 纪立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6-497,共2页
"胃不和则卧不安"出自《内经》,文章认为脾胃是该理论的核心内涵,分别从生病理状态下脾胃与睡眠的关系以及营卫出入运行与脾胃的关系两个角度,重点探讨了脾胃为营卫之源与气机之枢在睡眠中的重要作用,以期阐释该理论的深层内涵。
关键词 内经 胃不和则卧不安 营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治疗功能性胃肠病伴焦虑失眠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强 刘雅男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8期1539-1542,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治功能性胃肠病伴焦虑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对符合标准的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个45例,治疗组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给予中药治疗,1剂/d,3次/d,每次剂量约250...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治功能性胃肠病伴焦虑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对符合标准的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个45例,治疗组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给予中药治疗,1剂/d,3次/d,每次剂量约250 m L,3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1次/d,口服;莫沙必利胶囊5 mg口服,3次/d;劳拉西泮0.5 mg睡前口服,1次/d,30 d为1个疗程。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积分、HAMA评分、HAMD评分变化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消化道症状改善方面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治疗总有效率比较(χ^=6.873.P=0.00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焦虑症状改善方面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7.78%;对照组总有效率84.45%,2组总有效率比较(χ^2=8.367,P=0.03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方面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6.66%;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2组总有效率比较(χ^2=4.359,P=0.024〈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PSQI评分比较,治疗组(8.94±3.05),对照组(12.76±4.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对照组相比较,中医辨证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患者依存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肠病 胃不和则卧不安 辨证施治 焦虑失眠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胃不和卧不安”辨析半夏泻心汤治疗失眠 被引量:21
6
作者 张婷婷 李侠 +2 位作者 王岳青 茹尘 曲淼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623-626,共4页
失眠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缠绵难愈等特点,给患者工作生活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治疗方面,西药以苯二氮[艹卓]类为主,具有起效快、撤药困难、远期效果不佳。而中药具有辨证论治、专方专药、无不良反应、可辅助改善负面情绪的特点。... 失眠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缠绵难愈等特点,给患者工作生活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治疗方面,西药以苯二氮[艹卓]类为主,具有起效快、撤药困难、远期效果不佳。而中药具有辨证论治、专方专药、无不良反应、可辅助改善负面情绪的特点。现将导师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失眠验案四则进行整理,希冀能为临床失眠的防治提供新的诊疗思路,亦可得知经方辨证论治与医方辨证论治之不同,六经辨证思维与脏腑辨证思维之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半夏泻心汤 胃不和则卧不安 临证验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自立从胃论治不寐验案 被引量:9
7
作者 赵统秀 王煜 王自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1988-1989,共2页
王自立主任医师是全国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连续5批被聘为全国老中医药师承工作指导老师,甘肃省中医院首席主任中医师,甘肃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201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王... 王自立主任医师是全国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连续5批被聘为全国老中医药师承工作指导老师,甘肃省中医院首席主任中医师,甘肃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201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王师从医60载,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宗"胃不和则卧不安"之经典理论,从脾胃着手,辨证失眠,屡获佳效,现将老师从脾胃着手治疗失眠经验整理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自立 胃不和则卧不安 失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贾跃进名老中医应用香砂六君子汤的学术思想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译心 郑德喜 贾跃进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1-217,共7页
目的:通过整理应用香砂六君子汤的临床病案,分析香砂六君子汤的临床证治规律,以进一步完善香砂六君子汤的相关理论、扩展其应用范围,总结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方法:选取门诊102例应用香砂六君子汤的有效病案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疾病、... 目的:通过整理应用香砂六君子汤的临床病案,分析香砂六君子汤的临床证治规律,以进一步完善香砂六君子汤的相关理论、扩展其应用范围,总结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方法:选取门诊102例应用香砂六君子汤的有效病案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疾病、症状以及舌脉药物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香砂六君子汤的应用女性比男性多,以青中年为主。患者肝郁症状和脾虚症状共现,兼以痰湿之症,胖大舌或齿痕舌,苔白腻,脉弦、沉、细等。贾跃进应用香砂六君子汤的基本药物为:香附、白术、党参、半夏、砂仁、茯苓、陈皮,去用了甘草。常加减用的药物有麦芽、合欢皮、远志、枳实、莱菔子、薏苡仁、延胡索等。结论:贾跃进应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肝郁脾虚证重在调畅气机,是顾护脾胃以及对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砂六君子汤 肝郁脾虚 胃不和则卧不安 条畅气机 通降腑气 顾护脾 甘令中满 不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