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密度条件下芨芨草空间格局对环境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明娟 刘茂松 +2 位作者 徐驰 池婷 洪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95-604,共10页
基于小尺度上植物间相互作用与空间格局的高度相关性,选用可避免环境异质性影响的K2点格局函数,研究了沙枣-芨芨草群落中63个芨芨草样方(3密度条件×3生境条件×7重复)中芨芨草种群在小尺度下(0—0.5 m)的空间格局,探讨了在3种... 基于小尺度上植物间相互作用与空间格局的高度相关性,选用可避免环境异质性影响的K2点格局函数,研究了沙枣-芨芨草群落中63个芨芨草样方(3密度条件×3生境条件×7重复)中芨芨草种群在小尺度下(0—0.5 m)的空间格局,探讨了在3种密度条件(高、中、低)及3种生境条件下(冠盖区、过渡区、空旷区),芨芨草种群空间格局对土壤理化性质胁迫(盐分、有机质及容重)程度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就土壤盐分,养分含量及土壤容重而言,土壤理化性质胁迫程度沿冠盖区、过渡区和空旷区增加的趋势。相应地,芨芨草种群呈聚集分布的样方比例在沿冠盖区(6/21)较低,而在过渡区(11/21)和空旷区(11/21)较高。然而,在不同密度条件下,芨芨草种群空间格局对土壤性质胁迫的响应不同。在低密度条件下,芨芨草种群在冠盖区多数为聚集分布(4/7),在过渡区和空旷区全部为聚集分布;中密度条件下,芨芨草聚集分布样方比例沿冠盖区-过渡区-空旷区梯度增加(分别为2/7,3/7,4/7),但低于同等胁迫条件下低密度样方中聚集分布数量;高密度条件下,在各胁迫条件下,除了一个过渡区高密度样方,其余芨芨草种群均为随机分布。总体上,随着环境胁迫增强,在中低密度下,芨芨草种群趋向于聚集分布;但在高密度下,芨芨草种群均以随机分布为主。此外,芨芨草种群空间格局随密度变化趋势比随土壤理化性质胁迫梯度变化趋势更加明显,可能表明相对于土壤理化性质胁迫程度,芨芨草种群密度对其空间格局影响更大。因此,在考虑芨芨草种群空间格局对环境胁迫的响应时,应当考虑种群密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2点格局分析 生境胁迫 种群密度 胁迫梯度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干旱胁迫下巨菌草光合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李苏涛 陈思齐 +5 位作者 李妍 史文娇 苏德伟 林辉 罗海凌 周晶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406-2420,共15页
本研究以巨菌草(Pennisetum giganteum)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法,利用CIRAS-3光合仪测定巨菌草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分析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MeJA)、3-吲哚... 本研究以巨菌草(Pennisetum giganteum)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法,利用CIRAS-3光合仪测定巨菌草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分析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MeJA)、3-吲哚乙酸(IAA)和玉米素(ZT)对干旱胁迫下巨菌草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5%PEG模拟干旱胁迫下,未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巨菌草生长受到了明显抑制,P_(n)、T_(r)、G_(s)和WUE显著降低;通过喷施不同浓度的MeJA、IAA、ZT发现,25μmol·L^(−1)MeJA、510μmol·L^(−1)IAA、6μmol·L^(−1)ZT浓度下的P_(n)、T_(r)、G_(s)和WUE显著高于对照(P<0.05);MeJA、IAA、ZT影响巨菌草光合特性的最佳浓度依次为25、510、6μmol·L^(−1);通过对不同干旱胁迫程度不同时段下巨菌草喷施25μmol·L^(−1)MeJA、510μmol·L^(−1)IAA、6μmol·L^(−1)ZT,发现MeJA最佳影响时段为胁迫的后半段时间(8~24 h),而IAA和ZT为胁迫的前半段时间(1~8 h)。本研究揭示了MeJA、IAA、ZT对干旱胁迫下巨菌草光合指标的影响机制,为研究其对巨菌草响应干旱胁迫的机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胁迫 干旱胁迫梯度 植物生长调节剂梯度 茉莉酸甲酯 3-吲哚乙酸 玉米素 光合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干旱梯度小叶锦鸡儿灌丛化对草本植物叶片矿质元素浓度及地上生物量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关家欣 李小琴 +3 位作者 张明伟 解李娜 何鹏 马成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8047-8056,共10页
草原灌丛化通过改变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刻影响着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然而,当前有关灌木如何影响不同功能群草本植物对矿质元素吸收和累积的研究仍明显不足。在内蒙古草原沿干旱梯度选取了4个研究地点,对比分析了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 草原灌丛化通过改变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刻影响着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然而,当前有关灌木如何影响不同功能群草本植物对矿质元素吸收和累积的研究仍明显不足。在内蒙古草原沿干旱梯度选取了4个研究地点,对比分析了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灌丛斑块内和斑块外群落中禾草和非禾草功能群植物叶中矿质元素浓度以及地上生物量生产的差异,旨在阐明干旱和灌木对群落草本植物叶元素累积的影响,揭示灌草间相互作用的元素利用特征及其随干旱梯度的变化。结果显示:1)随干旱加剧,灌丛斑块内的非禾草功能群植物地上生物量保持恒定,但叶中的K、Ca、Mg、Fe、Mn和Cu元素浓度显著增加(P<0.05)。该结果表明群落中的非禾草功能群植物通过提高叶中的矿质元素水平来抵御和适应干旱胁迫。2)随干旱加剧,灌丛对非禾草功能群植物地上生物量,叶中Ca、Fe、Cu和Zn,禾草功能群植物叶中的P的累积影响从负(RII<0)或中性(RII=0)转变为正效应(RII>0)。该结果与胁迫梯度假说相符,表明灌木对草本植物的促进效应随干旱胁迫加剧而增加。3)灌丛的“沃岛”效应是驱动灌木对草本植物元素累积正效应的主要机制。研究结果揭示了锦鸡儿属灌木的促进效应在维持内蒙古干旱、半干旱草原群落植被物种共存和生态系统功能稳定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灌丛化草原 胁迫梯度假说 种间相互作用 叶片功能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复合盐胁迫对番茄幼苗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闫艳华 杜京旗 高晓丽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12期82-84,共3页
为了研究植物在碱性复合盐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变化,以番茄幼苗为原材料,将中性盐NaCl、Na2SO4和碱性盐NaHCO3、Na2CO3按照不同比例混合,通过模拟pH分别为7.50、8.90、9.57、10.42不同梯度碱性复合盐进行土壤胁迫试验,测定了丙二醛的含量... 为了研究植物在碱性复合盐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变化,以番茄幼苗为原材料,将中性盐NaCl、Na2SO4和碱性盐NaHCO3、Na2CO3按照不同比例混合,通过模拟pH分别为7.50、8.90、9.57、10.42不同梯度碱性复合盐进行土壤胁迫试验,测定了丙二醛的含量、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超氧物歧化酶的活力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盐pH的升高,番茄幼苗受害加重,丙二醛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超氧物歧化酶的活力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幼苗 不同梯度盐碱胁迫 丙二醛 过氧化物 超氧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灌丛化过程灌木-草本植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侯慧扬 周建伟 +6 位作者 刘慧娟 李元恒 常春 吴昊 熊王丹 刘雪骄 高韶勃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141,共10页
近年来,草原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灌丛化现象加剧。草原灌丛化的本质是灌木-草本植物相互作用的方向与强度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群落结构的变化。本文从灌木-草本植物相互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生机制及其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三方面梳理近... 近年来,草原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灌丛化现象加剧。草原灌丛化的本质是灌木-草本植物相互作用的方向与强度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群落结构的变化。本文从灌木-草本植物相互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生机制及其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三方面梳理近年研究进展,探讨各种环境因素影响下灌木-草本植物相互作用的变化趋势及其对草原群落的影响,以期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灌木-草本植物动态变化及灌丛化草原群落演替方向预测提供参考,也为我国灌丛化草原的恢复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木 草本植物 相互作用 胁迫梯度假说 群落演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护理效应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龙 刘楠 王俊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1-330,共10页
植物护理效应是指护理植物在其自身冠幅下辅助目标植物生长发育的现象。近年来,植物护理效应被应用于世界范围内多数的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文章综述了当前植物护理效应的主流研究内容主要为护理植物的确定、影响其效应的因素、... 植物护理效应是指护理植物在其自身冠幅下辅助目标植物生长发育的现象。近年来,植物护理效应被应用于世界范围内多数的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文章综述了当前植物护理效应的主流研究内容主要为护理植物的确定、影响其效应的因素、形成其效应的原因与机理以及护理、竞争及胁迫梯度假说,归纳了样方调查、种子萌发实验、幼苗栽植实验等研究方法,总结了其与生态位、系统发育、全球变化等相关生态学概念的关系,指出未来对植物护理效应的研究不应仅仅局限于中观尺度上,在微观尺度上(目标植物对护理效应的生态适应性的激素效应与分子机制)和宏观尺度上(植物护理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也将大有作为,以期将植物护理效应纳入我国主流的生态学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植物 目标植物 辅助 胁迫梯度假说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邻体间的正相互作用 被引量:26
7
作者 张炜平 王根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5371-5380,共10页
植物间的正负相互作用是构建植被群落的重要因素,也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之一。近20a来,植物间正相互作用的研究得到快速发展。综述了正相互作用的定义,不同植物群落中的直接、间接正相互作用及其发生机制,正相互作用研究的实验... 植物间的正负相互作用是构建植被群落的重要因素,也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之一。近20a来,植物间正相互作用的研究得到快速发展。综述了正相互作用的定义,不同植物群落中的直接、间接正相互作用及其发生机制,正相互作用研究的实验和模型方法,正负相互作用随胁迫梯度的变化及正相互作用对群落构建的影响。探讨了正相互作用研究前景:(1)进一步理解正负相互作用的平衡及其对群落构建的影响;(2)加深对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正相互作用的认识;(3)需把正相互作用研究同进化联系起来;(4)充分发挥正相互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推动力作用,把正相互作用应用到生态恢复中,为恢复退化生态系统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邻体 正相互作用 胁迫梯度 群落构建 全球变暖 进化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争与正相互作用对物种间特性差异的反应模式 被引量:3
8
作者 陈书燕 徐瑾 +2 位作者 王刚 张甲林 肖洒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8-54,共7页
构建了一个空间明晰的网格模型,旨在探讨物种间竞争和胁迫忍耐能力的权衡对种间相互作用类型与结果的影响及其对于环境胁迫状况的响应.结果表明:忍耐种对竞争种的正作用不但促进了竞争种数量的增加,并且极大扩展了竞争种的空间分布范围... 构建了一个空间明晰的网格模型,旨在探讨物种间竞争和胁迫忍耐能力的权衡对种间相互作用类型与结果的影响及其对于环境胁迫状况的响应.结果表明:忍耐种对竞争种的正作用不但促进了竞争种数量的增加,并且极大扩展了竞争种的空间分布范围,最终导致其实现生态位大于基础生态位;然而忍耐种对竞争种的这种促进作用却使竞争种对忍耐种的竞争排除作用极大地增强,使忍耐种的数量与分布范围均出现了较大的下降与缩减.因此两物种间的相互作用类型为"+,-"型,不同于传统的正相互作用概念中的"+,+"及"+,0"类型,为进一步探讨沿环境梯度的正相互作用和竞争的关系以及该过程对于种群动态及群落构建的影响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相互作用 竞争 网格模型 环境胁迫梯度 胁迫忍耐 生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处理对狗牙根种内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曾成城 王振夏 +3 位作者 陈锦平 顾艳文 贾中民 魏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96-704,共9页
以狗牙根当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根据库区河岸带水分特征设置4种水分处理方式:水分对照组(CK)、水淹与干旱交替组(FD)、土壤水分饱和组(LF)和全淹组(FL),4种密度方式:对照(1株/盆)、低密度(2株/盆)、中密度(4株/盆)及高密度(12株/盆),... 以狗牙根当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根据库区河岸带水分特征设置4种水分处理方式:水分对照组(CK)、水淹与干旱交替组(FD)、土壤水分饱和组(LF)和全淹组(FL),4种密度方式:对照(1株/盆)、低密度(2株/盆)、中密度(4株/盆)及高密度(12株/盆),探究狗牙根生长及形态响应,并验证胁迫梯度假说。结果表明:(1)狗牙根各生物量随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加显著下降(P<0.001);密度处理和二者交互作用显著影响狗牙根叶干重、茎干重、根干重、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P<0.001)。(2)水分处理显著影响狗牙根各形态指标(P<0.001);密度和二者交互作用显著影响狗牙根分枝数、总茎长和节间长(P<0.001)。(3)CK组和LF组狗牙根生物量相对邻体效应(RNE)均为负值,表明其种内关系为竞争关系。FL组各密度组生物量RNE值均为正值,其种内关系转化为促进关系。(4)中高密度组总茎长RNE值随水分胁迫增加而增大。研究表明:(1)狗牙根对不同的水分胁迫均表现出积极响应,可考虑将狗牙根用于库区河岸带植被重建。(2)随种植密度的增大,狗牙根生长及形态均表现出一定的负面效应。(3)本试验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胁迫梯度假说,但尚需更多概念模型将其改进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带 狗牙根 水分 密度 生长 形态 胁迫梯度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