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1在食管鳞癌组织及食管癌EC109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博 吕洋 +3 位作者 林媛媛 刘军超 李秀娟 乔海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6-539,548,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1(TMSG-1)在食管鳞癌(ESCC)组织及食管癌EC109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36例ESCC及37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TMSG-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TMSG-1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培养...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1(TMSG-1)在食管鳞癌(ESCC)组织及食管癌EC109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36例ESCC及37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TMSG-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TMSG-1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培养人食管癌EC109细胞并用常用化疗药物顺铂(CDDP)干预,同时设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半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TMSG-1的表达情况。结果 TMSG-1在ESCC和正常食管黏膜的阳性率分别为52.2%(71/136)、94.6%(35/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MSG-1的异常表达与ESCC组织学分级、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顺铂干预组EC10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结果显示,干预组EC109细胞TMSG-1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TMSG-1的异常表达与ESCC的发展及转移相关,可作为较为理想的肿瘤标志物辅助诊断并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1(tmsg-1) EC109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RT-PCR 细胞增殖 顺铂(CD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抑制剂联合全身化疗治疗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翠 李亚玲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期76-81,共6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免疫治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6月定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复发转移性宫颈癌6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免疫治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6月定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复发转移性宫颈癌6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全身化疗方案,研究组给予全身化疗方案+PD-1卡瑞利珠单抗免疫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前及治疗3个周期后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LMR)及血小板/淋巴细胞(PLR)指标水平及Kamofsky评分变化,并观察治疗期间毒性作用发生情况及随访期间患者总生存期。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3.75%(30/32)、96.88%(31/32),高于对照组的68.75%(22/32)、75.00%(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周期后,2组血清SCC、PL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LMR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Kamofsky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1、2年生存率及总生存期高于或长于对照组(P<0.05)。2组毒性作用多数为1~2级。研究组血小板下降和转氨酶升高比例分别为37.50%(12/32)和28.12%(9/32),高于对照组的18.75%(6/32)和9.38%(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贫血、白细胞下降、恶心、腹泻、乏力等毒性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发生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皮疹、带状疱疹、过敏等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PD-1抑制剂联合全身化疗治疗复发转移性宫颈癌提高了临床效果、生存质量及生存率,延长生存期,改善了机体的炎症免疫反应状态,毒性作用较少,患者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复发转移 全身化疗 免疫治疗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抑制 鳞状细胞癌抗原 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血小板/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唐鲁兵 高海东 +4 位作者 田春艳 孙靖中 刘焕涛 马榕 王甜甜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6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构建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BRMS1,为研究抑制恶性肿瘤转移的机制奠定基础。方法设计含有HindⅢ和XhoⅠ酶切位点的一对引物,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扩增到BRMS1... 目的构建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BRMS1,为研究抑制恶性肿瘤转移的机制奠定基础。方法设计含有HindⅢ和XhoⅠ酶切位点的一对引物,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扩增到BRMS1的cDNA基因片断,经回收、纯化、酶切后,连接到质粒pcDNA3.1/myc-His(+)A上,鉴定正确后并转染人胚肾细胞HEK-293进行Western blot验证其是否表达。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基因测序证实重组的pcDNA3.1/myc-BRMS1cDNA的碱基组成与GenBank中的人BRMS1cDNA的基因片断组成相同。结论成功构建了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1真核表达载体并测序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转移抑制基因 BRMS1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诊断、分期和预后中多肿瘤抑制基因-1、分泌素-3A1 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韩晓亮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第3期370-373,共4页
目的:分析食管癌诊断、分期和预后中多肿瘤抑制基因-1(Multiple tumor suppressor gene-1,MTS-1)及分泌素-3A1(Secretoglobin-3A1,SCGB3A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临床确诊的79例食管癌患者... 目的:分析食管癌诊断、分期和预后中多肿瘤抑制基因-1(Multiple tumor suppressor gene-1,MTS-1)及分泌素-3A1(Secretoglobin-3A1,SCGB3A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临床确诊的79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组织中MTS-1及SCGB3A1的表达水平,并结合各组食管黏膜组织病理分期情况,分析MTS-1、SCGB3A1的表达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对79例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观察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癌组织中MTS-1、SCGB3A1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P<0.05);肿瘤分期处于Ⅲ~Ⅳ期、伴随淋巴结转移、肿瘤低分化的食管癌患者MTS-1、SCGB3A1的表达更低;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患者MTS-1、SCGB3A1的表达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程度呈负相关,而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与MTS-1、SCGB3A1表达无显著差异性(P>0.05);MTS-1低表达与SCGB3A1低表达患者预后2年生存率显著低于MTS-1高表达和SCGB3A1高表达患者(P<0.05)。结论:MTS-1、SCGB3A1在食管癌中呈低表达,且与其病理组织特征存在相关性,检测两者表达情况对临床上食管癌诊断、治疗以及病情评估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肿瘤抑制基因-1 分泌素-3A1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2在鼻咽癌浸润与转移中的机制初探
5
作者 冯海燕 黄光武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3-15,共3页
[目的 ]探讨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 1、2 (Tissue lnhibitors of the MMP- 1、2 ,TIMP- 1、2 )与鼻咽癌浸润与转移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 P法 ,检测 4 8例鼻咽癌组织 ,16例鼻咽粘膜炎组织中 TIMP- 1,TIMP- 2的表达。 [结... [目的 ]探讨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 1、2 (Tissue lnhibitors of the MMP- 1、2 ,TIMP- 1、2 )与鼻咽癌浸润与转移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 P法 ,检测 4 8例鼻咽癌组织 ,16例鼻咽粘膜炎组织中 TIMP- 1,TIMP- 2的表达。 [结果 ]鼻咽癌与鼻咽粘膜炎两组患者 ,TIMP- 1,TIMP- 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随着鼻咽癌原发灶从 T1 期到 T3期以及鼻咽癌临床分期从 期到 期 ,TIMP- 1都有增加的趋势。 [结论 ]TIMP- 1可能作为鼻咽癌局部浸润的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1 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2 鼻咽癌 肿瘤浸润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 RUNX3、RASSF1A、3-OST-2、DAPK、PTPRO 基因甲基化状态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曹丽 孙阳阳 +3 位作者 曹若琼 张毅 王建飞 钟理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3期84-87,共4页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抑癌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ras相关结构域家族基因1A(RASSF1A)、3-0-硫基转移酶-2(3-OST-2)、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膜结合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O(PTPRO)等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抑癌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ras相关结构域家族基因1A(RASSF1A)、3-0-硫基转移酶-2(3-OST-2)、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膜结合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O(PTPRO)等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PCR技术对63例NSCLC患者血浆中RUNX3、RASSF1A、3-OST-2、DAPK、PTPRO基因是否甲基化进行观察,并以25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NSCLC患者血浆中甲基化RUNX3、RASSF1A、3-OST-2、DAPK、PTPRO基因检出率分别为46.0%、50.8%、26.9%、34.9%、41.3%;健康人血浆中甲基化PTPRO基因检出率为12.0%,而甲基化RUNX3、RASSF1A、3-OST-2、DAPK均未检出;两者甲基化RUNX3、RASSF1A、3-OST-2、DAPK、PTPRO基因检出率相比,P均<0.05。NSCLC患者血浆中上述5种甲基化基因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88.9%、特异度为88.0%。血浆甲基化RUNX3基因检出率与NSCLC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以及分化程度有关(P均<0.05);甲基化RASSF1A基因检出率与NSCLC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 NSCLC患者血浆中甲基化RUNX3、RASSF1A、3-OST-2、DAPK、PTPRO基因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人。联合检测血浆中甲基化RUNX3、RASSF1A、3-OST-2、DAPK、PTPRO基因有可能会有助于NSCLC的早期诊断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癌基因 runt相关转录因子3基因 ras相关结构域家族基因1A 3-0-硫基转移-2基因 死亡相关 蛋白激酶基因 膜结合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O基因 甲基化基因 基因启动子区域 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COX-2、nm23-H_1蛋白及其mRNA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永高 高剑波 +3 位作者 陈奎生 郭华 张智栩 张云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6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转移抑制基因23-H1(nm 23-H1)蛋白及其mRNA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57例胃癌组织中COX-2、nm 23-H1蛋白及其mRNA。结果COX-2、nm 23-H1蛋白及其mRNA...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转移抑制基因23-H1(nm 23-H1)蛋白及其mRNA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57例胃癌组织中COX-2、nm 23-H1蛋白及其mRNA。结果COX-2、nm 23-H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均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COX-2、nm 23-H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均无相关性。结论COX-2促进胃癌浸润转移,nm 23-H1抑制胃癌浸润转移,两者通过各自独立的途径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环氧合酶-2 转移抑制基因23-H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中TMSG-1和CXCR4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朱献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35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1(TMSG-1)和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结肠癌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收集经手术切除的癌组织与距肿瘤部位>5 c... 目的探讨结肠癌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1(TMSG-1)和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结肠癌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收集经手术切除的癌组织与距肿瘤部位>5 cm的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TMSG-1和CXCR4表达。观察不同病理特征TMSG-1和CXCR4表达情况,不同预后患者TMSG-1和CXCR4表达情况。结果癌组织TMSG-1、CXCR4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与TMSG-1和CXCR4阳性表达有关联(P<0.05)。TMSG-1低表达的结肠癌患者总体生存情况高于TMSG-1高表达(P<0.05);CXCR4低表达的结肠癌患者总体生存情况高于CXCR4高表达(P<0.05)。结论结肠癌中TMSG-1和CXCR4呈高表达,且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1 趋化因子受体4 临床病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鬼臼乙叉甙对SHG-44胶质瘤细胞表达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Ⅴ后粘附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程纯 严美娟 +4 位作者 沈爱国 张冬梅 邵晓轶 王惠民 顾建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2-414,共3页
目的 研究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SHG 4 4细胞表达 (β 1,4 半乳糖基转移酶Ⅴ (beta 1,4 galactosyltransferaseⅤ ,β 1,4 GalTⅤ )后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分析鬼臼乙叉甙 (VP16 )处理表达 β 1,4 半乳糖基转移酶Ⅴ的SHG 4 4细胞... 目的 研究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SHG 4 4细胞表达 (β 1,4 半乳糖基转移酶Ⅴ (beta 1,4 galactosyltransferaseⅤ ,β 1,4 GalTⅤ )后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分析鬼臼乙叉甙 (VP16 )处理表达 β 1,4 半乳糖基转移酶Ⅴ的SHG 4 4细胞后其细胞粘附作用相关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用 12 0 μmol/L的VP16处理转染了正义、反义 β 1,4 GalTⅤ和空载体的SHG 4 4细胞 2 4h后 ,采用westernblot检测整合蛋白 β1表达变化及局部粘着斑激酶 (focaladhesionkinase,FAK)的蛋白水平和FAK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结果 在未经VP16处理的 3株SHG 4 4细胞中 ,FAK的蛋白水平没有明显改变 ,而整合蛋白 β1的蛋白表达在转正义 β 1,4 GalTⅤ的细胞中最高 ;经VP16处理后 ,SHG 4 4细胞中整合蛋白β1的表达水平增高 ,FAK及其磷酸化水平下降。但整合蛋白β1,FAK及其磷酸化水平随细胞中 β 1,4 GalTⅤ表达水平不同而变化。 结论 VP16处理对表达不同水平的β 1,4 GalT Ⅴ的SHG 4 4胶质瘤细胞的粘附影响有所不同 ,提示胶质瘤表达 β 1,4 GalTⅤ不仅与肿瘤的恶性行为有关 ,而且与肿瘤的化疗敏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臼乙叉甙 SHG-44 胶质瘤 肿瘤细胞 基因表达 β-1 4-半乳糖基转移酶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I1基因与妇科肿瘤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静 唐良萏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5年第2期69-71,共3页
关键词 KAI1基因 妇科肿瘤 肿瘤转移基因 转移抑制基因 肿瘤细胞侵袭 粘附受体 肿瘤细胞表面 恶性肿瘤 治疗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CC1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肿瘤干细胞样特性
11
作者 吴共发 曾宇婷 +2 位作者 刘钰君 姚雨江 邱丽浈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5期76-79,共4页
目的探究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对结直肠癌(CRC)肿瘤干细胞(CSCs)样特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将MACC1基因过表达克隆慢病毒颗粒(LV-MACC1)和空载体对照慢病毒颗粒(LV-Ctrl)转染HCT116,荧光显微镜... 目的探究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对结直肠癌(CRC)肿瘤干细胞(CSCs)样特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将MACC1基因过表达克隆慢病毒颗粒(LV-MACC1)和空载体对照慢病毒颗粒(LV-Ctrl)转染HCT116,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果;分别应用平板克隆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肿瘤球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单克隆能力、侵袭能力及体外肿瘤形成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MACC1、CD133、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水平的表变化,使用740 Y-P验证PI3K/AKT在MACC1诱导的干细胞样特性中的作用。结果感染48 h,90%以上的细胞均有绿色荧光。LV-MACC1的MACC1蛋白相对表达量为(1.03±0.04),高于LV-Ctrl的(0.14±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中,LV-MACC1的菌落数为(118.70±6.12)个,多于LV-Ctrl的(27.00±4.16)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V-MACC1细胞侵袭穿孔数为(66.80±3.85)个,多于LV-Ctrl的(27.80±1.99)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V-Ctrl和LV-MACC1的肿瘤球数量分别是(43.8±2.1)个和(63.8±2.5)个,统计显示LV-MACC1的肿瘤球数显著高于LV-Ctrl(P<0.05)。LV-MACC1的CD44、CD133和p-AKT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LV-Ctrl(P<0.05),LV-Ctrl和LV-MACC1的总AKT蛋白表达没有差异(P>0.05)。使用740 Y-P激活PI3K/AKT通路活性后,CD44和CD133相对表达量比未使用740 Y-P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CC1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CRC细胞出现肿瘤干细胞样特性和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干细胞 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对膀胱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尚任 陈业刚 +4 位作者 杨永姣 刘莉 刘晓强 陈少峰 孙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TSLC1)对膀胱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TSLC1过表达人膀胱癌T24细胞株(Ad-TSLC1-T24组)、空载体对照T24细胞株(Ad-T24组)及空白对照T24细胞株(T24组)种植于裸鼠皮下,绘制肿瘤生长曲线... 目的观察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TSLC1)对膀胱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TSLC1过表达人膀胱癌T24细胞株(Ad-TSLC1-T24组)、空载体对照T24细胞株(Ad-T24组)及空白对照T24细胞株(T24组)种植于裸鼠皮下,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种植细胞5周处死全部裸鼠留取肿瘤组织标本,测量肿瘤体积,称量瘤重,计算抑瘤率,光镜观察移植瘤组织病理变化,RT-PCR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TSLC1、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TSLC1、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肿瘤生长曲线显示Ad-TSLC1-T24组移植瘤生长明显慢于Ad-T24组及T24组,种植细胞5周Ad-TSLC1-T24组肿瘤体积及质量低于Ad-T24组及T24组(P均<0.05),抑瘤率高于Ad-T24组(P<0.05)。HE染色结果显示,Ad-TSLC1-T24组移植瘤细胞出现明显的核固缩、核碎裂等凋亡现象。与Ad-T24组、T24组比较,Ad-TSLC1-T24组移植瘤中TSLC1、Caspase-3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加,Bcl-2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均<0.05)。结论 TSLC1过表达可抑制膀胱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aspase-3表达和下调Bcl-2表达促进了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 移植瘤 B淋巴细胞瘤-2基因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1对绒癌JEG-3细胞MMP-9 mRNA及TIMP-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晓茹 李玉红 +3 位作者 许倩 赵连志 赵胜军 赵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9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对绒癌JEG-3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MMP-9 mRN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基因(TIMP-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先分别用TGF-β10、100、200 ng/ml作用于绒癌JEG-3细胞,48 h收获细...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对绒癌JEG-3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MMP-9 mRN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基因(TIMP-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先分别用TGF-β10、100、200 ng/ml作用于绒癌JEG-3细胞,48 h收获细胞;再以TGF-β1100 ng/ml分别与JEG-3细胞作用0、12、24、48、72h;最后用RT-PCR技术检测TGF-β1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收获JEG-3细胞的MMP-9 mRNA及TIMP-1 mRNA表达。结果随TGF-β1浓度升高和作用时间延长,各收获细胞的MMP-9 mRNA及TIMP-1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且MMP-9 mRNA与TIMP-1 mRNA比值均>1(P<0.01或<0.05)。结论在一定浓度和作用时间内,外源性TGF-β1可促进绒癌JEG-3细胞MMP-9 mRNA及TIMP-1 mRN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 绒毛膜肿瘤JEG-3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前后血清IGF-Ⅰ、AFP、Gli1和CD147水平变化以及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11
14
作者 施雪松 肖华 曹红勇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6期86-91,共6页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胶质瘤相关癌基因1(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1,Gli1)和CD147水平变化以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胶质瘤相关癌基因1(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1,Gli1)和CD147水平变化以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拟行根治术治疗的142例胃癌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常规实施胃癌根治术治疗,术后给予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根据术后有无病情复发或远处转移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记录观察组术前、术后7 d及对照组健康体检时血清IGF-Ⅰ、AFP、Gli1及CD147的水平变化,分析血清IGF-Ⅰ、AFP、Gli1及CD147对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前血清IGF-Ⅰ、AFP、Gli1、CD147及术后7 d血清IGF-Ⅰ、Gli1、CD147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7 d血清IGF-Ⅰ、AFP、Gli1、CD147水平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预后不良组比较,预后良好组术后7 d血清IGF-Ⅰ、Gli1、CD147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本组术前比较,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术后7 d血清IGF-Ⅰ、AFP、Gli1、CD147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GF-Ⅰ、Gli1及CD147是影响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P<0.05或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血清Gli1及CD147对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较高,并且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升判断价值。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血清IGF-Ⅰ、AFP、Gli1及CD147水平明显降低,且IGF-Ⅰ、Gli1和CD147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病情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重要因素,联合各项指标检测对预测胃癌根治术后病情复发和远处转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复发 肿瘤转移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甲胎蛋白 胶质瘤相关癌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原发灶、腋窝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中SATB1和BRMS1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亚峰 龚烨 李炳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3期76-77,共2页
目的观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原发灶、腋窝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中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和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的表达变化。方法乳腺浸润导管癌患者78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全部留取原发灶组织标本,其中52例同时留取腋窝淋巴结转... 目的观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原发灶、腋窝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中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和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的表达变化。方法乳腺浸润导管癌患者78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全部留取原发灶组织标本,其中52例同时留取腋窝淋巴结转移灶组织标本、63例同时留取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三种组织标本中的SATB1、BRMS1蛋白及mRNA。结果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中SATB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6%、82.7%,与癌旁组织的28.6%相比,P均<0.05。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中BRMS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为25.6%、23.1%,与癌旁组织的87.3%相比,P均<0.05。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组织SATB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7.93±1.42、7.27±0.42,与癌旁组织的9.88±1.28相比,P均<0.05。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组织BRMS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21±1.82、10.23±1.28,与癌旁组织的8.69±1.03相比,P均<0.05。原发灶组织SATB1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转移淋巴结数及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原发灶SATB1蛋白和BRMS1蛋白表达无相关关系(r=-0.523,P>0.05),SATB1 mRNA和BRMS1 mRNA表达量无相关关系(r=-0.093,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原发灶、腋窝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中SATB1蛋白及mRNA呈高表达,BRMS1蛋白及mRNA呈低表达,SATB1蛋白及mRNA表达与乳腺浸润癌性导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癌 乳腺导管癌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TSS1、MMP-9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16
作者 陈应超 王玮 +2 位作者 周洁 肖兰 刘汉忠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1-72,共2页
目的观察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转移抑制基因1(MTSS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观察组)、32例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中MTSS1、MMP-9蛋白表达,观察喉鳞状细胞癌不同临... 目的观察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转移抑制基因1(MTSS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观察组)、32例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中MTSS1、MMP-9蛋白表达,观察喉鳞状细胞癌不同临床特点患者MTSS1、MMP-9阳性表达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二者阳性表达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MTSS1、MMP-9蛋白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TSS1蛋白阳性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MMP-9蛋白阳性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TSS1与MMP-9蛋白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s=-0.360,P<0.01)。结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TSS1低表达、MMP-9高表达,二者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喉鳞状细胞癌 转移抑制基因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lncRNA ST7-AS1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伟 于鸣 +4 位作者 崔啸晨 李伟 张华 王新平 吴迪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5期337-341,共5页
目的:探讨沉默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致癌性抑制基因7反义RNA1(ST7-AS1)通过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肝癌细胞系HCCLM3分成Control组、Vector组、ST7-AS1组、sh-NC组、sh-ST7-AS1组... 目的:探讨沉默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致癌性抑制基因7反义RNA1(ST7-AS1)通过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肝癌细胞系HCCLM3分成Control组、Vector组、ST7-AS1组、sh-NC组、sh-ST7-AS1组和sh-ST7-AS1+Wnt/β-catenin通路激动剂(SKL2001)组。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ST7-AS1组HCCLM3细胞的吸光度(A570)值及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emintin)、Wnt1和β-catenin的表达升高,克隆数量和迁移、侵袭数目增多,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和GSK-3β的表达降低(P<0.05)。Wnt/β-catenin通路激动剂SKL2001可部分逆转沉默ST7-AS1对HCCLM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P<0.05)。结论:沉默ST7-AS1可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致癌性抑制基因7反义RNA1 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C组织中KISS-1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18
作者 汪建焜 项明峰 习小庆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6期7-8,共2页
目的观察肾细胞癌(RCC)组织中KISS-1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RCC、15例癌旁组织及15例正常肾组织中KISS-1蛋白。结果 RCC组织中的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32.00%,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73.00%和正常... 目的观察肾细胞癌(RCC)组织中KISS-1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RCC、15例癌旁组织及15例正常肾组织中KISS-1蛋白。结果 RCC组织中的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32.00%,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73.00%和正常肾组织的66.67%(P均<0.05);KISS-1蛋白与RCC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有关(P均<0.05),KISS-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RCC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s=-0.481,P=0.000)。结论 RCC组织中KISS-1蛋白表达明显下调,其对RCC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KISS-1蛋白可能成为预测RCC恶性程度的新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肾细胞癌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KISS-1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MT和ERCC1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19
作者 阎慧娟 米建强 +1 位作者 王盛超 杜趁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DNA损伤修复基因产物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与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发生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GMT和ER-CC1的表达情况,并与临床病理特征相比较。结果 MGMT蛋白... 目的探讨DNA损伤修复基因产物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与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发生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GMT和ER-CC1的表达情况,并与临床病理特征相比较。结果 MGMT蛋白在轻度异型增生胃黏膜的表达率高于早期胃癌及进展期胃癌,ERCC1在正常胃黏膜的表达率高于早期胃癌及进展期胃癌。MGMT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ERCC1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胃癌中MGMT表达与ERCC1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MGMT、ERCC1可能在胃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组织中mfn2和p16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20
作者 白云 熊艳杰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43期61-62,共2页
目的观察膀胱癌组织中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多肿瘤抑制基因1(p16)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65例份膀胱癌组织标本、15例份正常膀胱组织、15例份良性膀胱肿瘤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法对其mfn2和p16进行检测。结果正常膀胱组织、... 目的观察膀胱癌组织中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多肿瘤抑制基因1(p16)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65例份膀胱癌组织标本、15例份正常膀胱组织、15例份良性膀胱肿瘤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法对其mfn2和p16进行检测。结果正常膀胱组织、良性膀胱肿瘤、膀胱癌组织中mfn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33%、20.00%、78.46%,p1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86.67%、33.85%,三种组织中的两个指标的阳性表达率相比,P均<0.05。膀胱癌组织中mfn2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及生长方式有关(P均<0.05),p16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肌层浸润有关(P均<0.05)。结论膀胱癌组织中mfn2阳性表达率升高、p16阳性表达率降低,二者的表达变化可能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膀胱癌 线粒体融合蛋白-2 肿瘤抑制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