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组织多形性玻璃样变血管扩张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1
作者 孙雅静 李宝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25-929,共5页
目的:探讨软组织多形性玻璃样变血管扩张性肿瘤(PHA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我院收治软组织多形性玻璃样变血管扩张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该例肿瘤呈结节状生长,... 目的:探讨软组织多形性玻璃样变血管扩张性肿瘤(PHA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我院收治软组织多形性玻璃样变血管扩张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该例肿瘤呈结节状生长,与周围组织界限较清楚,包膜完整;镜下特征性组织学表现为较多薄壁扩张的血管,管壁见纤维素性物质沉积,并可见腔内血栓;血管间为多形性的核深染的瘤细胞,核分裂象罕见。免疫组化标记示CD34和Vimentin阳性,BCL-2和CD99部分阳性,EMA、S-100、Desmin、SMA、Bcl-6阴性,Ki-67(约+3%)。AB黏液染色阳性。结论:软组织多形性玻璃样变血管扩张性肿瘤是少见的软组织肿瘤,预后较好,免疫组化标记可协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形性玻璃样变血管扩张性肿瘤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检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梅叶 孟晓 +4 位作者 尹继云 唐利生 李凌波 何文强 程红梅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 :探讨肾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MVD)与其组织学类型、肿瘤分级及转移之间的关系 ;评价MVD对肾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 :应用Ⅷ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SABC法染色 ,检测 49例原发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标本中MVD ,并以 10例... 目的 :探讨肾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MVD)与其组织学类型、肿瘤分级及转移之间的关系 ;评价MVD对肾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 :应用Ⅷ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SABC法染色 ,检测 49例原发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标本中MVD ,并以 10例正常肾组织为对照。结果 :49例肾癌组织中平均MVD为 (5 8.6 2± 2 3.86 ) ,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 (P <0 .0 1) ;与其局部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 (P >0 .0 1) ,而与肾癌的分级、远处转移及 5a生存期有相关性 (P <0 .0 1)。结论 :肾癌组织中MVD与其组织学类型、肿癌分级、远处转移及生存期均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肿瘤血管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 血管密度 M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组织多形性玻璃样变血管扩张性肿瘤一例
3
作者 林晓强 韩涛 +3 位作者 景梦园 张斌 邓靓娜 周俊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8-89,共2页
患者女,46岁,因“发现左后侧枕部皮下肿块20年”于2020年9月21日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就诊,自述20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后侧枕部黄豆大小肿块,后逐渐增至鸡蛋大小,无特殊处理。既往有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病史。家族史为阴性。体格检查:右后... 患者女,46岁,因“发现左后侧枕部皮下肿块20年”于2020年9月21日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就诊,自述20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后侧枕部黄豆大小肿块,后逐渐增至鸡蛋大小,无特殊处理。既往有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病史。家族史为阴性。体格检查:右后侧枕后可触及一鸡蛋大小肿物,质软,界限清,活动度可;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形性玻璃样变血管扩张性肿瘤 磁共振成像 组织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甙Rg3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161
4
作者 高勇 王杰军 +3 位作者 许青 叶琴琴 郭静 耿怀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 Rg3抗肿瘤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 (CAM)观察 Rg3作用后肿瘤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 ,并采用 L ewis肺癌模型进一步探讨 Rg3在体内对肿瘤生长及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 :Rg3浓度为 0 .1和 0 .5 ...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 Rg3抗肿瘤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 (CAM)观察 Rg3作用后肿瘤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 ,并采用 L ewis肺癌模型进一步探讨 Rg3在体内对肿瘤生长及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 :Rg3浓度为 0 .1和 0 .5 mm ol/L时 ,CAM血管生长抑制指数分别达 (6 2 .4± 9.3) %和 (4 5 .6± 5 .7) %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P<0 .0 1)。对 L ewis肺癌荷瘤小鼠分别以 5、10、2 0 mg/kg的剂量隔日灌胃一次给予 Rg3,连续 10次 ,2 0 d后观察到 3组的肿瘤瘤质量分别为 (1.77± 0 .2 1)、(1.5 8± 0 .17)及 (1.2 2± 0 .2 9) g,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生长抑制率分别为 2 3.0 4%、31.30 %和 47.10 % ,同时观察到 Rg3组的新生血管数也明显减少。 结论 :人参皂甙 Rg3可明显抑制 L ewis肺癌的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 肿瘤 血管组织 鸡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肿瘤血管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赵胜 黄道中 +2 位作者 李银珍 李进兵 乐桂容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7期639-641,共3页
目的:研究甲状腺结节内肿瘤血管及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方法:分析42例甲状腺癌和46例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血管形态及血流动力学特征。结果:甲状腺癌及甲状腺癌复发病例中,69.0%(29/42)血流为Alder2级或3级,38.1%(16/42)可... 目的:研究甲状腺结节内肿瘤血管及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方法:分析42例甲状腺癌和46例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血管形态及血流动力学特征。结果:甲状腺癌及甲状腺癌复发病例中,69.0%(29/42)血流为Alder2级或3级,38.1%(16/42)可见穿入性或分支异常的血管,71.4%(30/42)血流为高阻力型(RI>0.7)。甲状腺良性结节中,上述表现发生率分别为39.1%(18/46)、6.5%(3/46)、10.9%(5/46)。23例甲状腺癌可见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其中82.6%(19/23)的血流形态表现为紊乱分布的包膜下血流。结论:甲状腺癌肿瘤血管的发现及颈部淋巴结的血流表现有助于甲状腺癌的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肿瘤 血管组织 甲状腺肿瘤 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作用的靶点Bcl-2蛋白 被引量:1
6
作者 杜钢军 王莉莉 +1 位作者 王敏伟 李松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7-320,共4页
肿瘤的生长、转移依赖新生血管形成 ,以新生血管形成各环节为靶标的化合物在过去 10年中成为研发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热点。本文从Bcl 2蛋白家族的生物学作用、与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及抑制Bcl 2蛋白后的药理学作用等方面综述了Bcl 2作... 肿瘤的生长、转移依赖新生血管形成 ,以新生血管形成各环节为靶标的化合物在过去 10年中成为研发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热点。本文从Bcl 2蛋白家族的生物学作用、与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及抑制Bcl 2蛋白后的药理学作用等方面综述了Bcl 2作为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新靶点肿瘤的生长、转移依赖新生血管形成 ,以新生血管形成各环节为靶标的化合物在过去 10年中成为研发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热点。本文从Bcl 2蛋白家族的生物学作用、与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及抑制Bcl 2蛋白后的药理学作用等方面综述了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类 Bcl-2 肿瘤 血管组织 新生血管 药物筛选 药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