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膀胱癌中UBE2C、KIF20A蛋白表达与p53基因突变状态的相关性
1
作者 佘欣远 郑宇 +2 位作者 毛学源 张驰 王前玉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531-535,共5页
目的:探究膀胱癌组织中泛素偶联酶2C(UBE2C)、驱动蛋白家族成员20A(KIF20A)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p53基因突变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4年2月住院治疗的120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均接受p53基因检测... 目的:探究膀胱癌组织中泛素偶联酶2C(UBE2C)、驱动蛋白家族成员20A(KIF20A)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p53基因突变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4年2月住院治疗的120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均接受p53基因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UBE2C、KIF20A的表达水平,分析UBE2C、KIF20A表达与p53基因突变状态的关系。结果:p53基因突变率与T分期、N分期、肿瘤复发有关联(P<0.05);UBE2C蛋白表达与膀胱癌患者T分期、N分期、肿瘤复发有关联(P<0.05),KIF20A蛋白表达与膀胱癌患者的N分期有关系(P<0.05);膀胱癌患者p53基因突变与UBE2C、KIF20A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181,P=0.048;r=0.311,P=0.001),且UBE2C蛋白表达与KIF20A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562,P<0.001)。结论:UBE2C、KIF20A蛋白的高表达与膀胱癌进展有关,有望成为膀胱癌治疗的靶点和预后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泛素偶联酶2C 驱动蛋白家族成员20A P53基因突变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例肿瘤组织中p53基因突变的PCR-SSCP、银染色检测
2
作者 王武康 邵茵 +1 位作者 张亚男 程建青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316-319,共4页
目的 检测肿瘤组织中 p5 3基因的突变率 ,探索其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建立PCR SSCP检测 p5 3突变的常规方法 .方法 检测 32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 .用盐沉淀制备样品DNA ,以p5 3基因exon7设计引物 ,用PCR SSCP结合银染色显示结果 .... 目的 检测肿瘤组织中 p5 3基因的突变率 ,探索其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建立PCR SSCP检测 p5 3突变的常规方法 .方法 检测 32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 .用盐沉淀制备样品DNA ,以p5 3基因exon7设计引物 ,用PCR SSCP结合银染色显示结果 .结果  32例肿瘤标本检出阳性 9例 ,阳性率 2 8.1% .4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均为阳性 .其中 2 2例胃癌 ,检出 4例阳性 (占 18.2 % ) ,双阳性者 2例 .结论 p5 3基因突变在肿瘤中具有普遍性 ,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双阳性者 ,与肿瘤的扩散有关 .该检测方法简便易行 ,有助于对 p5 3基因突变的扫描检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组织 基因突变 PCR-SSCP P53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银染色 肿瘤诊断 突变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P53基因突变与蛋白高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陈廷 李晶 +4 位作者 曹卉 衣美英 李秀珍 朱伟 山长武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 探讨膀胱癌 p53基因突变及突变蛋白高表达情况和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PCR -SSCP方法检测 p53基因 5~ 8外显子突变 ,免疫组化研究 p53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7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病例中 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 4 4 .0 %... 目的 探讨膀胱癌 p53基因突变及突变蛋白高表达情况和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PCR -SSCP方法检测 p53基因 5~ 8外显子突变 ,免疫组化研究 p53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7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病例中 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 4 4 .0 % ,PCR -SSCP检测 p53基因的点突变率为 4 5.3% ,且两者显著相关 (P <0 .0 1)。 11例出现在外显子 5~ 6,8例出现在外显子 7,15例出现在外显子 8。在有 p53基因突变的 3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 ,发现有 31例 p53蛋白阳性过表达。 结论 膀胱癌的发生与 p53基因突变和高表达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突变 膀胱癌 高表达 P53蛋白 外显子 膀胱移行细胞癌 相关性研究 突变 发现 PCR—SS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肿瘤P_53基因突变临床意义
4
作者 张雁钢 梁学志 +3 位作者 齐广强 张泓 米振国 佟锦 《山西临床医药》 2000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用 PCR— SSCP对 30例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包埋膀胱肿瘤标本进行研究。结果 :PCR— SSCP方法检测出P5 3基因突变 10例 , 级 1例 , 级 4例 , 级 5例 ,符合病理诊断及随访资料 ,P5 3基因未突变组与突变组在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生存时间上... 用 PCR— SSCP对 30例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包埋膀胱肿瘤标本进行研究。结果 :PCR— SSCP方法检测出P5 3基因突变 10例 , 级 1例 , 级 4例 , 级 5例 ,符合病理诊断及随访资料 ,P5 3基因未突变组与突变组在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生存时间上差异显著 (P<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基因 PCR-SSCP P53基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基因突变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关联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奇 曾照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9-80,共2页
p53基因的突变在恶性肿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认为,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的突变基因就是p53,超过50%的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中都存在着p53及其相关基因的突变或缺失。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可以检测出突变的p53基因,... p53基因的突变在恶性肿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认为,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的突变基因就是p53,超过50%的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中都存在着p53及其相关基因的突变或缺失。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可以检测出突变的p53基因,从而为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耙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 基因突变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鳞状细胞癌P53蛋白表达和基因突变
6
作者 朱明 林山 李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目的 :探讨喉鳞癌 P5 3蛋白表达和基因移码突变情况。方法 :采用 SP法检测 31例喉鳞癌的 P5 3蛋白表达 ;人工微切割 - PCR-异源双链分析法检测 11例 P5 3蛋白阴性标本第 5、6、7、8外显子的移码突变。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显示 P5 3总阳... 目的 :探讨喉鳞癌 P5 3蛋白表达和基因移码突变情况。方法 :采用 SP法检测 31例喉鳞癌的 P5 3蛋白表达 ;人工微切割 - PCR-异源双链分析法检测 11例 P5 3蛋白阴性标本第 5、6、7、8外显子的移码突变。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显示 P5 3总阳性率为 6 4.5 %。 T1、T2期阳性率 4 3.8% ,T3、T4期为 86 .7% ;有和无淋巴结转移的分别为91.7%、4 7.4 % (P<0 .0 5 ) ;高分化、中分化及低分化鳞癌中 P5 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 4 5 .5 % (5 / 11)、6 6 .7% (8/ 12 )、87.5 % (7/ 8)。异源双链分析法分析 1例第 5外显子和 1例第 7外显子阳性。结论 :在喉鳞癌中 ,P5 3蛋白阳性表达多见于 T3及 T4期肿瘤及有颈淋巴结转移者 ;p5 3基因突变率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癌 P53蛋白 基因突变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基因突变型脑胶质瘤患者抗肿瘤治疗的药学监护
7
作者 王安琪 沈李奎 +1 位作者 赵一凡 朱莹 《抗感染药学》 2022年第3期433-436,共4页
目的:分析p53基因突变型脑胶质瘤患者抗肿瘤治疗的药学监护过程,为该类患者的临床合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利用自身专业特点,协助临床医生针对该例p53基因突变型脑胶质瘤患者制定了个体化的放化疗方案,并开展了药学监护和用药... 目的:分析p53基因突变型脑胶质瘤患者抗肿瘤治疗的药学监护过程,为该类患者的临床合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利用自身专业特点,协助临床医生针对该例p53基因突变型脑胶质瘤患者制定了个体化的放化疗方案,并开展了药学监护和用药宣教。结果与结论:在临床医生和临床药师的共同努力下,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肿瘤未再明显进展,同时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增强,用药依从性也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P53基因突变 肿瘤治疗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alpha上调人结肠癌细胞株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包成梅 毕大鹏 周德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1年第1期17-19,23,共4页
目的:研究TNF-alpha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及HCT116 p53表达的影响。方法:给予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表达突变型p53蛋白)及HCT116(表达野生型p53蛋白)不同浓度的TNF-alpha刺激后,应用细胞免疫荧光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突变型p53蛋白表达... 目的:研究TNF-alpha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及HCT116 p53表达的影响。方法:给予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表达突变型p53蛋白)及HCT116(表达野生型p53蛋白)不同浓度的TNF-alpha刺激后,应用细胞免疫荧光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突变型p53蛋白表达及p53 mRNA水平的改变。结果:免疫荧光显示TNF-alpha刺激后能显著提高HT-29细胞核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P<0.05),而对表达野生型p53的HCT116的p53水平无明显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TNF-alpha刺激对HT-29及HCT-116的p53 mRNA水平无明显改变。结论:TNF-alpha能显著上调HT-29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但是该上调作用并不是发生于转录水平。TNF-alpha刺激对表达野生型p53的HCT116细胞株p53水平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结肠肿瘤 P53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切除组织和支气管切缘P^(53)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董光同 胡咏武 +3 位作者 高元兴 李红智 蒋成榜 郑哲 《浙江临床医学》 2001年第4期229-230,共2页
目的 检测肺癌切除组织和支气管切缘P53基因突变 ,了解肺癌手术切除后的效果及局部复发情况。方法 用PCR -SSCP方法将40例肺癌和10例肺部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标本的支气管切缘 (切缘病理切片无癌细胞残留 ) ,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的P53... 目的 检测肺癌切除组织和支气管切缘P53基因突变 ,了解肺癌手术切除后的效果及局部复发情况。方法 用PCR -SSCP方法将40例肺癌和10例肺部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标本的支气管切缘 (切缘病理切片无癌细胞残留 ) ,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的P53基因突变 ,同时对手术后切缘癌复发及转移情况作了随访。结果 12例 (30 % )肺癌支气管切缘和24例肺癌组织存在P53 基因突变 ,至于正常肺组织和良性病变肺组织未发现P53基因突变。本组研究表明 ,肺癌组织P53基因突变以小细胞癌 (98% )最高 ,次为鳞癌 (70% ) ,腺癌(40% ) ,P53基因突变以TNM分期的 ,Ⅲ期 (71.4 % )最高 ,次为Ⅱ期 (58% ) ,Ⅰ期 (26% ) ,术后3~8个月随访 ,支气管切缘P53阳性中5例(41.6% )发生支气管残端复发 ,肺癌组织中P53 阳性有13例 (54% ) ,通过随访发现有癌复发及转移 ;P53 阴性者有3例 (27 % )发现癌复发。两组复发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 本文通过分子检测支气管切缘P53基因突变 ,对早期预测部份肺癌术后残留复发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支气管切缘 P^53基因 基因突变 肺癌 切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代测序检测乳腺癌PIK3CA、TP53、PTEN基因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陆琦然 刘建夏 +1 位作者 於恩桥 孙洁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9年第7期530-535,共6页
目的:研究二代测序(NGS)检测乳腺癌磷脂酰肌醇激酶-3催化亚基α基因(PIK3CA)、肿瘤蛋白p53基因(TP53)、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的突变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8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8... 目的:研究二代测序(NGS)检测乳腺癌磷脂酰肌醇激酶-3催化亚基α基因(PIK3CA)、肿瘤蛋白p53基因(TP53)、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的突变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8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81例乳腺癌组织。使用基于NGS的108基因panel对PIK3CA、TP53、PTEN这3个突变率最高的基因进行基因状态检测,再结合患者病理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81例乳腺癌标本中,PIK3CA基因突变率为58.02%,TP53基因突变率为60.49%,PTEN基因突变率为11.11%。3个基因总突变率为87.65%。PIK3CA基因突变率与乳腺癌患者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无明显相关(P>0.05)。ER阴性或PR阴性或HER-2阳性的患者更容易出现TP53基因突变(P=0.001、0.002、0.028);组织学分级差的患者更易伴随TP53突变(P<0.001);Ki67≥15%的患者更容易伴随TP53突变(P=0.022)。PTEN基因突变率与PR阴性有关(P=0.025)。结论:TP53突变与ER或PR阴性、组织学分级较差、Ki67较高有关,提示预后较差。NGS作为近两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先进的测序方法,可有效筛选乳腺癌相关基因突变,为临床医师提供有效信息,由此促进乳腺癌迈入精准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磷脂酰肌醇激酶-3催化亚基α基因(PIK3CA) 肿瘤蛋白p53基因(TP53) 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卫平 王惠民 贾春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4-226,共3页
关键词 P53基因 基因突变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患者血液ctDNA与癌组织中tp53基因突变检测的一致性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晓峰 许文剑 +1 位作者 卫星 张志强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2年第5期621-625,共5页
目的 探讨胰腺癌患者血液循环肿瘤DNA(ctDNA)与肿瘤组织中转化相关蛋白基因(tp53)基因突变检测的一致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1年12月于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就诊的胰腺癌患者168例,其中男性99例,女性69例;年龄34~7... 目的 探讨胰腺癌患者血液循环肿瘤DNA(ctDNA)与肿瘤组织中转化相关蛋白基因(tp53)基因突变检测的一致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1年12月于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就诊的胰腺癌患者168例,其中男性99例,女性69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56.63岁;临床分期Ⅲ~Ⅳ期123例,低分化28例;有淋巴结转移127例。检测患者ctDNA及肿瘤组织中tp53基因突变情况,根据基因检测情况将患者分为一致组和不一致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t DNA与肿瘤组织检测tp53基因突变一致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肿瘤组织标本中tp53突变率为30.23%(39/129),突变类型以p.R213*(8.53%)、p.R248Q(6.98%)为主;ctDNA中tp53的突变率为54.76%(92/168),突变类型以p.R213*(4.17%)、p.R248Q(3.57%)为主,组织与ctDNA检测tp53基因突变的一致性为79.84%(103/129)(Kappa=0.325,P <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最大直径、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是胰腺癌组织与ct DNA检测tp53基因突变一致性的影响因素(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Ⅲ~Ⅳ期、低分化为组织与ctDNA检测tp53基因突变一致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胰腺癌患者ctDNA与肿瘤组织检测tp53基因突变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是影响一致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循环肿瘤DNA(ctDNA) TP53 基因突变 一致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K3CA基因突变与人类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陈德行 李建中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11期1833-1835,共3页
人类癌症关于PIK3CA基因产物p110a-磷脂酰基醇3激酶(PI3K)催化亚单位的研究已进行15年余。研究表明, PI3K家族尤其是p110α的激酶活性与关键癌基因蛋白密切相关,对肿瘤形成起重要作用[1]。而PIK3常有PIK3CA突变,PIK3扩增等激活[... 人类癌症关于PIK3CA基因产物p110a-磷脂酰基醇3激酶(PI3K)催化亚单位的研究已进行15年余。研究表明, PI3K家族尤其是p110α的激酶活性与关键癌基因蛋白密切相关,对肿瘤形成起重要作用[1]。而PIK3常有PIK3CA突变,PIK3扩增等激活[2]。有报道30%的人类实体瘤中存在PIK3CA基因突变,并且靶向PIK3CA的抑制剂如NVP-BKM120、XL147等已开始临床试验[3]。PIK3CA有望成为心新的治疗靶点。本文将对PIK3CA基因突变在人类肿瘤中的突变情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突变 人类肿瘤 PI3K 激酶活性 催化亚单位 基因蛋白 基因产物 肿瘤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砷中药青黄散方案治疗超高龄伴TP53突变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郭秋月 高文欣 +4 位作者 陈卓 王德秀 周庆兵 刘驰 李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9期183-187,共5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髓系肿瘤性疾病,其伴原始细胞增多亚型及伴肿瘤蛋白53(TP53)基因突变均与高危疾病预后分层相关,其中TP53基因突变还与治疗耐药相关。高龄MDS患者的器官功能下降,合并症多,移植不可...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髓系肿瘤性疾病,其伴原始细胞增多亚型及伴肿瘤蛋白53(TP53)基因突变均与高危疾病预后分层相关,其中TP53基因突变还与治疗耐药相关。高龄MDS患者的器官功能下降,合并症多,移植不可行,且多数不能耐受化疗、去甲基化药物治疗。患者为超高龄男性,确诊MDS伴原始细胞增多Ⅰ型,初诊时全血细胞进行性下降且需输血支持,修订版国际预后评分系统极高危,伴TP53基因突变。与同类患者比较,应用含砷中药青黄散方案治疗后中位生存期延长,血象三系有不同程度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未发生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达到高龄MDS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治疗目标。本文回顾患者病历资料及应用含砷中药青黄散方案治疗过程,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高龄MDS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相关基因突变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高龄或超高龄预后不良MDS患者的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高龄 肿瘤蛋白53基因突变 含砷中药青黄散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肿瘤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中p53、P-糖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檀碧波 韩杰 +4 位作者 吕炳蓉 吕柏楠 何春年 赵建辉 耿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83-83,共1页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伴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大肠癌患者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p53蛋白、P-gp的表达。结果发现肿瘤原发灶中p53蛋白、P-gp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8.6%、71.4%;淋巴结转移灶中二者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4.3%、91.4%,均高于原发...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伴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大肠癌患者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p53蛋白、P-gp的表达。结果发现肿瘤原发灶中p53蛋白、P-gp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8.6%、71.4%;淋巴结转移灶中二者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4.3%、91.4%,均高于原发灶(P均<0.05)。认为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肿瘤细胞同原发灶相比已发生了异质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淋巴结 转移 多药耐药 P53蛋白 P-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MTA2、突变型p53蛋白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洁 李日著 +2 位作者 朱名毅 蒙山 王居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0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食管鳞癌组织肿瘤转移相关基因2(MTA2)、突变型p53蛋白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80例份食管鳞癌组织(观察组)和30例份正常食管组织(对照组)中MTA2、突变型p53蛋白表达情况,分析食管鳞癌组织M... 目的观察食管鳞癌组织肿瘤转移相关基因2(MTA2)、突变型p53蛋白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80例份食管鳞癌组织(观察组)和30例份正常食管组织(对照组)中MTA2、突变型p53蛋白表达情况,分析食管鳞癌组织MTA2、突变型p53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观察组MTA2阳性表达率为85.0%(68/80),突变型p53阳性表达率为61.3%(49/80),对照组MTA2、突变型p53蛋白均无阳性表达。食管鳞癌组织MTA2蛋白阳性表达与癌组织浸润深度、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P均<0.05);突变型p53蛋白阳性表达与癌组织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均<0.05)。观察组食管癌组织MTA2、突变型p53蛋白表达均为阳性表达的有46例份,食管鳞癌组织中MTA2表达与突变型p53表达呈正相关(r=0.313,P<0.01)。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MTA2、突变型p53蛋白阳性表达增多。检测MTA2、突变型p53表达有助于判断食管鳞癌浸润和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2蛋白 突变型P53蛋白 肿瘤浸润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和突变型p53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维彬 胡少为 +1 位作者 何青莲 杨海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2-63,共2页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分别检测72例鼻咽癌和32例鼻咽黏膜慢性炎性组织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基因(PTEN)及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PTEN、突变型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在鼻咽癌组织中分别为45.8%...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分别检测72例鼻咽癌和32例鼻咽黏膜慢性炎性组织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基因(PTEN)及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PTEN、突变型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在鼻咽癌组织中分别为45.8%、77.8%,在鼻咽黏膜慢性炎性组织中分别为87.5%、9.4%,P均<0.05;二者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性,且与鼻咽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证实在鼻咽癌组织中存在PTEN蛋白低表达和突变型p53蛋白高表达,且二者呈负相关,此在鼻咽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鼻咽癌 PTEN蛋白 P53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肿瘤中Bcl-2、p53和PCNA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顺宗 孙抒 +1 位作者 杨万山 李香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7期1-3,共3页
目的检测Bcl-2、p53和PCNA蛋白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旨在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3例乳腺良、恶性肿瘤中Bcl-2、p53和PCN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Bcl-2蛋白在乳腺癌、癌前病变及良... 目的检测Bcl-2、p53和PCNA蛋白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旨在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3例乳腺良、恶性肿瘤中Bcl-2、p53和PCN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Bcl-2蛋白在乳腺癌、癌前病变及良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4%、93.3%和66.7%,各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且Bcl-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有相关性(P<0.01)。②p53蛋白在乳腺癌、癌前病变及良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5%、23.2%和0%,各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③PCNA在乳腺癌、癌前病变及良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4%、70.0%和70.0%,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PC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相关性(P<0.01)。结论Bcl-2、p53和PCNA蛋白过表达在乳腺组织恶性转化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BCL-2蛋白 P53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癌p53调节基因Mdm2以及p21^(WAF/CIP1)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19
作者 彭树文 黄健男 +3 位作者 季锡清 盛新华 唐井岗 张银喜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72-376,共5页
目的探讨p53、鼠双微体2(murinedonbleminute2,Mdm2)及p21WAF/CIP1等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及相互作用关系。方法取甲状腺癌、癌旁与良性病变组织构建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3、Mdm2及p21WAF/CIP1在甲状腺良恶性病... 目的探讨p53、鼠双微体2(murinedonbleminute2,Mdm2)及p21WAF/CIP1等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及相互作用关系。方法取甲状腺癌、癌旁与良性病变组织构建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3、Mdm2及p21WAF/CIP1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结果p53、Mdm2及p21WAF/CIP1在甲状腺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0.6%(37/73),63.0%(47/73)和38.4%(28/73)。同癌旁组织相比,p53和Mdm2表达明显升高(P<0.01),而p21WAF/CIP1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p21WAF/CIP1和p53的阳性表达均与未分化癌、有无淋巴结转移及受累程度显著相关(P<0.05);Mdm2的阳性表达与甲状腺良恶性病变显著相关(P<0.05)。三者阳性表达两两之间统计学上具有关联性(P<0.05)。结论p53和Mdm2的过表达以及p21WAF/CIP1的缺失表达可能会导致甲状腺癌的恶性形成和进展;三者中蛋白主要以p53-Mdm2-p21WAF/CIP1通路的方式作用于细胞的转化和肿瘤的形成;联合检测p53和Mdm2的表达可用于评定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检测p21WAF/CIP在甲状腺癌中表达的变化可用于评估其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芯片分析技术 基因蛋白 蛋白质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p16基因转染对人膀胱癌细胞PCNA和P53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文泉 高建平 +6 位作者 葛京平 张征宇 魏武 马宏青 周水根 薛松 梁培禾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11期805-807,I012,共4页
目的 :探讨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介导的 p16基因转染 ,对人膀胱癌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P5 3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 p16基因重组腺病毒 (Ad p16 )感染P16蛋白表达缺失的人膀胱癌T2 4细胞株 ,流式细胞术评估Ad p16对T2 4细胞中P... 目的 :探讨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介导的 p16基因转染 ,对人膀胱癌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P5 3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 p16基因重组腺病毒 (Ad p16 )感染P16蛋白表达缺失的人膀胱癌T2 4细胞株 ,流式细胞术评估Ad p16对T2 4细胞中PCNA和P5 3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果 :PCNA主要在S期和G2 ~M期高表达 ,Ad p16转染T2 4细胞后 ,PCNA阳性细胞百分率降低 ,PCNA表达的荧光强度减弱 ;Ad p16转染未能使T2 4细胞表达P5 3蛋白。 结论 :PCNA在Ad p16转染后其含量减少 ,PCNA的表达与细胞的增殖能力密切相关 ,PCNA可作为评估肿瘤细胞恶性增殖能力的指标 ;Ad p16转染不能使T2 4细胞表达P5 3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基因 膀胱肿瘤 增殖细胞核抗原 P53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