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急性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发生高危因素及防治策略 被引量:11
1
作者 冒青 汤静燕 +4 位作者 潘慈 陈静 薛惠良 顾龙君 王耀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83,10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 (ATLS)发生的高危因素及可行的防治方法。方法对216例初发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和Ⅳ期非霍杰金淋巴瘤 (NHL)患儿 ,在初期化疗时加予水化、碱化、别嘌呤醇治疗 ;监测治疗前白细胞数、血清乳酸脱氢... 目的探讨急性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 (ATLS)发生的高危因素及可行的防治方法。方法对216例初发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和Ⅳ期非霍杰金淋巴瘤 (NHL)患儿 ,在初期化疗时加予水化、碱化、别嘌呤醇治疗 ;监测治疗前白细胞数、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和1~2周内的电解质、血尿酸、肌酐 (Cr)、尿素氮 (BUN)、DIC指标变化。按Cohen提出的ATLS的诊断标准 ,统计ATLS的发生率 ,分析其与WBC计数、LDH水平和肿瘤细胞免疫分型的关系。结果216例患儿中因代谢紊乱诊断ATLS者17例 (占7.9 % ) ,以血液生化改变为主 ,包括高尿酸血症、高磷、高钾、低钙、高尿素氮或高肌酐。169例ALL和47例Ⅳ期NHL患儿ATLS发生率分别为5.3 %和17.0 % ,Ⅳ期NHL的ATLS发生率大于ALL(P<0.05) ,120例B系和96例T系淋巴系统恶性肿瘤ATLS的发生率分别为5.8 %和10.4 % ,差异无显著性 (P>0.05) ;WBC≥50×109/L者66例 ,WBC<50×109/L者150例 ,ATLS的发生率分别为15.2 %和4.7 %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LDH≥2000U/L者40例 ,LDH<2000U/L者176例 ,ATLS的发生率分别为40.0 %和0.6 %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01)。17例ATLS患儿经前期预防、早期诊断、及时干预治疗 ,预后良好 ,无少尿、无尿需要透析者 ,无严重出血或心率失常危及生命者。结论高WBC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 高危因素 预防 治疗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非霍杰金淋巴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重度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1例
2
作者 应江山 王学文 刘海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6年第3期281-281,共1页
极重度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1例应江山,王学文,刘海宁关键词淋巴瘤,化疗,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中图法分类号R733.41病例报告男性14岁,发热伴颈部淋巴结肿大1月余,用“青、链霉素”治疗无明显好转。因左颈部淋巴结活检为B... 极重度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1例应江山,王学文,刘海宁关键词淋巴瘤,化疗,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中图法分类号R733.41病例报告男性14岁,发热伴颈部淋巴结肿大1月余,用“青、链霉素”治疗无明显好转。因左颈部淋巴结活检为B细胞淋巴瘤,于1995-04-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化疗 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