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蒿琥酯对痤疮丙酸杆菌诱导的人皮脂腺细胞促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颖 林新瑜 +3 位作者 刘尚可 陈静宇 邓秋 熊梦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9-262,共4页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Art)对痤疮丙酸杆菌(P.acnes)诱导的人皮脂腺细胞(SZ95)促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Art对人皮脂腺细胞活力的影响,筛选出适宜浓度的Art;RT-PCR、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Art)对痤疮丙酸杆菌(P.acnes)诱导的人皮脂腺细胞(SZ95)促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Art对人皮脂腺细胞活力的影响,筛选出适宜浓度的Art;RT-PCR、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表达。结果:Art在25~100μmol/L剂量范围内以剂量依赖关系抑制了痤疮丙酸杆菌诱导的人皮脂腺细胞分泌促炎症因子TNF-α、IL-1β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Art可抑制痤疮丙酸杆菌诱导的人皮脂腺细胞分泌促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痤疮丙酸杆菌 促炎症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炎性因子表达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影 李洋 +3 位作者 毕宏生 滕达 李姣 崔彦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47-652,共6页
背景C57BL/6(B6)小鼠是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动物模型常用的小鼠种系,以往研究证明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与辅助性T(Th)细胞分泌的炎性细胞因子相关,但各种Th细胞在EAU发病中的相互作用并不十分清楚。目的研究光感受器... 背景C57BL/6(B6)小鼠是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动物模型常用的小鼠种系,以往研究证明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与辅助性T(Th)细胞分泌的炎性细胞因子相关,但各种Th细胞在EAU发病中的相互作用并不十分清楚。目的研究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1RBP)诱导不同天数后EAU小鼠脾脏和血清中炎性因子的动态变化,探讨各种炎性因子在EAU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IRBP及完全弗氏佐剂(CFA)的乳化液在小鼠的尾根部及躯干部均匀注射5个点以免疫B6小鼠44只,免疫后每周3次用间接检眼镜观察小鼠的EAU发病情况,并参照Thurau的评分标准进行炎症评分。于注射后第30天摘取20只模型小鼠眼球,于瞳孔视神经平面制备切片行组织病理学检测。分别于注射前,注射后第2、5、10、15、20、25、30天取模型小鼠脾脏,提取RNA,逆转录扩增并行凝胶电泳,检测白细胞介素-17(IL-17)、叮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0等因子的mRNA含量,同时收集相同时间点小鼠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上述因子的质量浓度。结果IRBP及CFA乳化液免疫B6小鼠后第12天可见轻度葡萄膜炎症,炎症评分为0.5分,炎症反应在免疫后第13~15天最重,评分为1.0分,至第30天炎症明显减轻,评分为0.5。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注射后第30天模型鼠眼部反应与间接检眼镜检查结果吻合,病理评分为0.5。模型鼠血清炎性因子检测结果显示,注射后第5天,小鼠血清中IL-17的质量浓度达到峰值,为(51.85±2.42)ng/L,随着时间的延长开始降低。到第15天时降到最低,为(4.01±0.06)ng/L,但在第25天时再次升高至(25.00±0.94)ng/L,之后逐渐下降,第30天时,血清中IL-17的质量浓度为(6.01±0.21)ng/L,与免疫前的(0.98±0.05)n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小鼠免疫前血清中IFN-γ的质量浓度为(1.02±0.09)ng/L,在注射后第5天达到(50.54±0.48)ng/L,于注射后第10天达到峰值,为(73.21±0.12)ng/L,然后逐渐降低。到第30天时,血清中IFN-γ的质量浓度为(5.15±0.18)ng/L,与免疫前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00)。注射后模型鼠血清中TNF—α质量浓度升高迅速,免疫后第2天质量浓度较免疫前明显升高,第5天达到峰值,质量浓度为(134.25±0.59)ng/L,但至第15天降到最低。注射后第20天再次升高,达到(60.54±0.62)ng/L,之后又逐渐下降,第30天时和免疫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0)。IL-10在免疫后第5天可以被检测到,并且随着注射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到第15天时达到高峰,随后开始降低,第30天与免疫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脾脏中IL-10、IL-17、TNF-α、IFN-14种炎性因子mRNA表达变化趋势和血清中的变化一致。结论在B6小鼠的EAU中,Th1、Th2、Th17相关炎性因子IFN-γ、TNF—α、IL-10及IL-17具有特征性变化规律,IFN-γ可能与EAU的急性期病理过程相关;IL-17、TNF—α可能与葡萄膜炎的慢性化、复发性有关;IL-10可缓解EAU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炎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 免疫 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 辅助T细胞 炎性因子 细胞介素 γ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 C57BL 6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厘散治疗踝关节骨折对踝关节功能和等速肌力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蔡雅楠 梁嘉樑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941-945,共5页
目的:观察七厘散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踝关节相关指标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取随机数字法将其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 目的:观察七厘散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踝关节相关指标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取随机数字法将其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手术治疗同时结合七厘散口服,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和4个月随访后,对患者的踝关节功能(Kofoed、AOFAS评分)、临床症状(肿痛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等速肌力、血清Ca^(2+)、碱性磷酸酶(AL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细胞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在治疗后及4个月后随访时,2组患者的Kofoed评分、AOF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治疗后及4个月随访后,2组患者的血清IL-6及TNF-α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在治疗后及随访后的Ca2+、AL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随访4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肿痛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4个月随访后,观察组患者背伸、趾屈、内外翻时,其力矩加速能、相对峰力矩值、耐力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结合服用七厘散,可以有效改善相关临床症状,疼痛、肿胀及骨折愈合时间等均明显缩短,踝关节功能及肌力明显好转,这可能与七厘散活血化瘀,促进骨折修复,清除炎性反应递质等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厘散 踝关节骨折 Kofoed评分 AOFAS评分 细胞介素-6 肿瘤细胞因子-α 等速肌力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愈宁颗粒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部分免疫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海强 王瑶 +5 位作者 李国庆 刘朝霞 王琳晶 田延昭 栾凤 艾宗雄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7期2570-2574,2578,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肠愈宁颗粒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的影响,阐述其抗UC的免疫机制。方法:48只雄性Wistar大鼠平均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模...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肠愈宁颗粒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的影响,阐述其抗UC的免疫机制。方法:48只雄性Wistar大鼠平均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肠愈宁高剂量组、肠愈宁中剂量组、肠愈宁低剂量组、美沙拉嗪对照组。应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复合灌肠法诱导UC大鼠模型,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并进行组织损伤指数(TDI)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IL-1β、TNF-α、IL-4的变化。结果:注入5%TNBS 50 mg/kg+50%乙醇0.25 mL连续1周可成功导致大鼠患上溃疡性结肠炎(UC),肠愈宁颗粒可对抗5%TNBS 50 mg/kg+50%乙醇所致的大鼠UC,与模型组比较,加入肠愈宁高剂量组、肠愈宁中剂量组的DAI、CMDI和TDI评分均降低,IL-1β、TNF-α表达下调,IL-4表达上调。结论:肠愈宁颗粒抵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显著,其机制可能与下调促炎因子TNF-α以及白细胞介素IL-1β的表达,上调促炎因子IL-4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愈宁颗粒 溃疡性结肠炎 血清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清心莲子饮治疗阿霉素肾病综合征大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永政 王海 +3 位作者 陈雁雁 徐永亮 杨顼 邓夏烨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6期2408-2412,共5页
目的:探讨加味清心莲子饮对阿霉素肾病综合征大鼠的疗效及对尿蛋白、血液生化指标、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利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分别给予泼尼松灌胃和加味清心莲子饮灌胃,同时设置对照组、模型组。实验过程中对... 目的:探讨加味清心莲子饮对阿霉素肾病综合征大鼠的疗效及对尿蛋白、血液生化指标、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利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分别给予泼尼松灌胃和加味清心莲子饮灌胃,同时设置对照组、模型组。实验过程中对大鼠进行一般形态学观察,每周检测24 h蛋白尿;实验末采血分离血清,对血清中清蛋白(ALB)、总蛋白(TP)、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水平进行检测;利用ELISA法对血清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模型组的24 h尿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后,激素组、中药组大鼠24 h尿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G、TC、BUN、Scr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1);血清ALB、TP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1)。给药后,激素组、中药组血清TG、TC、BUN、Scr水平均降低(均P<0.01,P<0.05);血清ALB、TP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L-1β、IL-8、TNF-α、MCP-1水平均升高(均P<0.05);给药后,激素组、中药组血清IL-1β、IL-8、TNF-α、MCP-1水平均降低(均P<0.05)。结论:加味清心莲子饮能够治疗阿霉素肾病综合征,作用机制为调节炎症介质的表达,改善病理损伤,恢复肺、脾、肾脏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清心莲子饮 肾病综合征 大鼠 实验研究 24 h尿蛋白 血液生化指标 炎症介质 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