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基石——抗凝药物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秦小莉 高秀容 +2 位作者 何琴 骆竹媚 蒋倩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6-772,共7页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cancer-associat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CAT)指恶性肿瘤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血栓栓塞症。既往研究表明,CAT已成为肿瘤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与其他VTE预防、治疗方式一致,CAT的主要...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cancer-associat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CAT)指恶性肿瘤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血栓栓塞症。既往研究表明,CAT已成为肿瘤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与其他VTE预防、治疗方式一致,CAT的主要防治手段仍是抗凝,但其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且由于肿瘤患者在肿瘤类型、分期、并发症、肿瘤治疗和预后方面的不可控性,导致CAT预防和治疗较为复杂且具挑战性。本文综述了目前临床常用抗凝药物分类,聚焦预防和治疗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药物应用现状及进展,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 抗凝药 肝素 低分子肝素 新型抗凝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治疗指南(2019版) 被引量:271
2
作者 马军 +5 位作者 秦叔逵 吴一龙 李进 朱军 季加孚 石远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653-660,共8页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tumor-associat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TAVTE)指恶性肿瘤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病率为4%~20%。流行病学研究分析发现,在所有首次发生VTE的病例中20%~30%和肿瘤相关;而肿瘤...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tumor-associat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TAVTE)指恶性肿瘤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病率为4%~20%。流行病学研究分析发现,在所有首次发生VTE的病例中20%~30%和肿瘤相关;而肿瘤症患者VTE的发生率比非肿瘤患者高4~7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肿瘤患者发生VTE的累积发生率为1%~8%。VTE为肿瘤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血栓栓塞 静脉血栓形成治疗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与治疗中国专家指南(2015版) 被引量:183
3
作者 马军 吴一龙 +6 位作者 秦叔逵 季加孚 石远凯 孙燕 廖美琳 管忠震 沈志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979-991,共13页
血栓栓塞性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心房颤动、动脉缺血发作、卒中等;2)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 血栓栓塞性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心房颤动、动脉缺血发作、卒中等;2)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血栓栓塞 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治疗 专家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治疗指南(2019版) 被引量:2
4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198-1198,共1页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tumor-associat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TAVTE)指恶性肿瘤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其发病率为4%~20%。流行病学研究分析发现,在所有首次发生VTE的病例中20%~30%与肿瘤相关;而肿瘤...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tumor-associat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TAVTE)指恶性肿瘤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其发病率为4%~20%。流行病学研究分析发现,在所有首次发生VTE的病例中20%~30%与肿瘤相关;而肿瘤症患者VTE的发生率比非肿瘤患者高4~7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肿瘤患者VTE的累积发生率为1%~8%。VTE为肿瘤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肿瘤相关 流行病学研究 肿瘤患者 《中国肿瘤临床》 预防与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级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信息化质控效果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帅 黄晓燕 +2 位作者 陆勇 许媛媛 侯冷晨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0,共4页
目的 评价上海市级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信息化质控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上海市级医院住院患者VTE信息统计数据,结合问卷调查及实地走访,评价市级医院VTE信息化质控效果。结果 上海市级医院建立了较... 目的 评价上海市级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信息化质控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上海市级医院住院患者VTE信息统计数据,结合问卷调查及实地走访,评价市级医院VTE信息化质控效果。结果 上海市级医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院内VTE防治管理体系。2023年上海市级医院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率为88.43%,VTE出血风险评估率为55.97%,VTE适当预防率为74.14%,VTE发生率为0.86%,医院相关性VTE发生率0.47%。结论上海市级医院住院患者VTE信息监测平台的建立有效提升了院内VTE规范化防治水平和医院管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信息化 质控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底静脉泵对骨科大手术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影响
6
作者 童亚慧 朱红霞 +3 位作者 邹叶芳 冯晓兰 钮美娥 徐岚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04-1708,共5页
目的:探讨足底静脉泵对骨科大手术后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影响。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月—12月在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行骨科大手术治疗的18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1 h组、>1~6 h组、>6~1... 目的:探讨足底静脉泵对骨科大手术后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影响。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月—12月在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行骨科大手术治疗的18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1 h组、>1~6 h组、>6~12 h组、>12~<18 h组、≥18 h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钙进行干预,1 h组、>1~6 h组、>6~12 h组、>12~<18 h组、≥18 h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足底静脉泵进行干预,每日干预时间依次为1 h、>1~6 h、>6~12 h、>12~<18 h、≥18 h,直至出院。比较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情况、D‐二聚体水平、患肢腿围。结果:研究过程中,20例病人失访,最终对照组有30例病人完成研究,1 h组有29例病人完成研究,>1~6 h组有28例病人完成研究,>6~12 h组有25例病人完成研究,>12~<18 h组有24例病人完成研究,≥18 h组有24例病人完成研究。6组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D‐二聚体水平存在时间、组间效应(P<0.05);≥18 h组病人术后第7天大腿围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2 h组、>12~<18 h组、≥18 h组病人术后第7天小腿围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足底静脉泵使用时间较长有利于降低骨科大手术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血液中D‐二聚体水平,缓解患肢肿胀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静脉 静脉血栓形成 栓塞 静脉血栓栓塞 骨科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管理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楠 狄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1-344,共4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血液在静脉内出现异常凝固,使血管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发生VTE的风险是妇科良性疾病...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血液在静脉内出现异常凝固,使血管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发生VTE的风险是妇科良性疾病患者的15倍,DVT和PE的发病率范围分别为17%~40%和1%~2.6%[1]。VTE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呈指数级上升,高龄作为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已成为广泛共识[2]。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老年人的定义为60周岁以上人群,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老年肿瘤指南中对老年人的定义为65周岁以上人群。结合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妇科肿瘤的自身特点,将老年妇科恶性肿瘤界定为年龄≥65周岁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老年妇科肿瘤患者属于VTE的高发人群,在临床工作中需加强个体化评估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静脉血栓形成 妇科肿瘤 老年妇科恶性肿瘤 妇科良性疾病 美国国立综合癌网络 血管管腔 老年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老年重症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模型
8
作者 金杰 徐清 +4 位作者 卢洁 赵佳月 张晴 孔杨 许红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327-2335,共9页
目的: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老年重症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山东省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909例老年重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人相关临床资料,按7∶3比例将病人随机... 目的: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老年重症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山东省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909例老年重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人相关临床资料,按7∶3比例将病人随机划分为训练集(636例)和验证集(273例)。以ICU住院期间是否发生VTE为结局变量,基于随机森林、极端梯度提升、支持向量机和梯度提升树4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Brier分数等指标评估模型预测效能并选出最优模型。采用SHAP算法对最优模型进行解释性分析。结果:909例老年重症病人中258例病人发生VTE,VTE发生率为28.4%。4种模型中随机森林的AUC(0.803)、准确度(0.733)、灵敏度(0.662)和特异度(0.760)均较高,Brier分数最低(0.171)。结论:基于随机森林开发的老年重症病人VTE风险预测模型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可为优化老年重症病人VTE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老年人 静脉血栓栓塞 预测模型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版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在预测肺癌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临床应用与优化研究
9
作者 靳敏艳 李梦瀓 +2 位作者 张春辉 段新春 李亚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102,共6页
目的 研究肺癌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形成的危险因素,结合改良版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Caprini risk aassessment model,Caprini RAM)探讨在预测肺癌术后VTE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 目的 研究肺癌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形成的危险因素,结合改良版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Caprini risk aassessment model,Caprini RAM)探讨在预测肺癌术后VTE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胸外科于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25例经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VTE发病率、比较VTE组和无VTE组组间临床参数的差异性,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VTE发生的危险因素并且构建VTE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 125例肺癌患者术后VTE的发病率为16.0%(20/125)。年龄、D-二聚体(D-Dimer)和术后D-Dimer在VTE组和无VTE组中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术后D-Dimer和ΔD-Dimer (术前术后D-Dimer差值)是肺癌术后VTE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ΔD-Dimer是肺癌术后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3)。单纯改良版Caprini RAM预测VTE发生ROC曲线下面积为0.698,而改良版Caprini RAM结合ΔD-Dimer在预测VTE发生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ΔD-Dimer是影响肺癌术后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改良版Caprini RAM结合ΔD-Dimer有助于提高对VTE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静脉血栓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 独立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尿外科腹腔镜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模型
10
作者 陈宋林 曲军 +1 位作者 黄聪 肖劲逐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1-727,共7页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腹腔镜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海南省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46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影像学检查证实术后有无发生VTE,分为VTE组(n...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腹腔镜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海南省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46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影像学检查证实术后有无发生VTE,分为VTE组(n=64)与无VTE组(n=782)。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泌尿外科腹腔镜术后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回归系数,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列线图评估预测模型的预测效率,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绘制决策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泌尿外科腹腔镜术后VTE的发生率为7.6%(64/864)。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数(BMI)、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既往腹部手术史、既往VTE病史、手术时间≥4 h、术前纤维蛋白原水平、术前凝血酶原时间、术后D-二聚体(D-D)水平、Caprini评分和术后制动时间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长,BMI增高,既往有恶性肿瘤、腹部手术史、VTE病史,手术时间和术后制动时间延长,以及术后D-D水平和Caprini评分增高是泌尿外科腹腔镜术后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独立危险因素彼此之间的回归系数,构建预测模型为P=e^(x)/(1+e^(x)),其中X=0.054×年龄+0.105×BMI+0.902×既往腹部手术史+1.172×既往VTE病史+0.787×手术时间+1.546×恶性肿瘤+0.867×术后D-D+1.303×Caprini评分+0.544×术后制动时间-13.888。预测模型的列线图区分度评价C指数为0.827,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7(95%CI 0.776~0.878),敏感度为64.1%,特异度为87.7%;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提示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和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年龄增长,BMI增高,既往有恶性肿瘤、腹部手术史、VTE病史,手术时间及术后制动时间延长,以及术后D-D水平和Caprini评分增高是泌尿外科腹腔镜术后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外科 静脉血栓栓塞 腹腔镜手术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思宇 但敏 姜永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9-413,共5页
恶性肿瘤是静脉血栓栓塞的重要危险因素,肿瘤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是非肿瘤患者的4~7倍。静脉血栓栓塞成为肿瘤患者除肿瘤进展或复发之外的首要死亡原因。静脉血栓栓塞的出现会导致抗肿瘤治疗的中断、延迟以及死亡率的增加。目前... 恶性肿瘤是静脉血栓栓塞的重要危险因素,肿瘤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是非肿瘤患者的4~7倍。静脉血栓栓塞成为肿瘤患者除肿瘤进展或复发之外的首要死亡原因。静脉血栓栓塞的出现会导致抗肿瘤治疗的中断、延迟以及死亡率的增加。目前,国内外指南推荐对肿瘤患者进行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估。该文对目前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估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静脉血栓栓塞 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一级预防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旭 王丹(综述) 韩森(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09-313,共5页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cancer-associat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CAVTE)是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因此,如何预防CAVTE的发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预防性抗凝治疗可以降低肿瘤患者的血栓发生风险,因此需要将患者的获益和...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cancer-associat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CAVTE)是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因此,如何预防CAVTE的发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预防性抗凝治疗可以降低肿瘤患者的血栓发生风险,因此需要将患者的获益和不良反应进行充分评估,排除抗凝治疗禁忌后,对血栓高危患者进行预防性的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 血栓预防 低分子肝素 新型口服抗凝药 肿瘤心脏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感受及需求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彤 任晓霞 +5 位作者 符美玲 王俊 陈登菊 柏若男 赵庆华 肖明朝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了解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感受及需求,为该类患者制订支持性的照护策略和服务模式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半结构深度访谈法对13例VTE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访谈,并用Colaizzi 7步分析... 目的了解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感受及需求,为该类患者制订支持性的照护策略和服务模式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半结构深度访谈法对13例VTE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访谈,并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总结出3个主题、9个亚主题:正性的情感体验(角色功能强化、自我成长增强、心理弹性提升)、负性的情绪体验(多重压力下焦虑、能力不足的自责、角色冲突不适应)、支持性照护需求(教育支持、情感支持、社会支持)。结论VTE照顾者在照护过程中承受着身体疲劳、知识欠缺、心理、经济等多重压力护理人员,需要重视其情绪变化,多关注照顾者需求,从而提高照护质量,降低照护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照顾者 心理感受 需求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免疫治疗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自我管理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薇薇 文彦 +3 位作者 梁娟 汪建琼 罗莎 严文凤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14,29,共6页
目的 基于健康行为整合理论构建肺癌免疫治疗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 将130例肺癌免疫治疗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严格遵循复杂干预方案... 目的 基于健康行为整合理论构建肺癌免疫治疗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 将130例肺癌免疫治疗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严格遵循复杂干预方案的开发指南构建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并实施。于干预前,干预后即刻,干预后1个月、2个月比较两组静脉血栓栓塞症自我管理行为、管理满意度、风险自我评估率、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焦虑抑郁、自我效能感、生活自理能力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不同时间,干预组上述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健康行为整合理论的静脉血栓栓塞症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在肺癌免疫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患者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提升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免疫治疗 静脉血栓栓塞 健康行为整合理论 自我管理 自我效能 负性情绪 生活自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恶性肿瘤相关性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永梅 张海燕 +3 位作者 郭青青 娄方方 周湘红 冉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7-851,共5页
目的:分析实体恶性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Ta-VTE)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指标,研究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12月在本院住院的静脉血栓患者,根据是否患有实体恶性肿瘤,分为Ta-VET组和单纯VTE组,分析两组患者间的临床资料和实... 目的:分析实体恶性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Ta-VTE)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指标,研究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12月在本院住院的静脉血栓患者,根据是否患有实体恶性肿瘤,分为Ta-VET组和单纯VTE组,分析两组患者间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将有显著差异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Ta-VTE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88例静脉血栓患者,其中Ta-VTE组64例,单纯VTE组224例。两组患者间住院时长(14.20±15.29 d vs 10.05±6.90 d,t=3.112,P=0.002)、疼痛患者比例(35.94%vs 65.18%,χ^(2)=17.554,P=0.000)、近期手术史患者比例(75.00%vs 37.50%,χ^(2)=28.196,P=0.000)、D-D[2.8(0.92,7.55)μg/ml vs 5.69(2.25,13.91)μg/ml,Z=-2.710,P=0.007]、PLR[198.59(139.54,312.16)vs 149.76(114.08,233.66),Z=-2.924,P=0.003]、TBIL[10.90(7.63,15.68)μmol/L vs 12.90(9.33,18.28)μmol/L,Z=-2.066,P=0.039]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其余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R水平升高(OR=1.003,95%CI:1.000-1.006,P=0.027)、近期手术史(OR=4.312,95%CI:2.093-8.885,P=0.000)和住院时间延长(OR=1.037,95%CI:1.002-1.074,P=0.038)是恶性实体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疼痛(OR=0.274,95%CI:0.133-0.564,P=0.000)是一项保护性因素。结论:PLR水平升高、近期手术史和住院时间延长是Ta-VTE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合理利用这些指标有助于Ta-VTE患者的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 临床特征 实验室指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学科协作的PDSA循环在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有 周芸 +3 位作者 尉志刚 王灿 王敬贤 彭盼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63-2068,共6页
目的:探讨plan⁃do⁃study⁃act(PDSA)循环在提升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质量方面的作用,为健全VTE防治管理体系、提高VTE防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5个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重点科室2022年1月—6月入院的4751例病人作为对... 目的:探讨plan⁃do⁃study⁃act(PDSA)循环在提升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质量方面的作用,为健全VTE防治管理体系、提高VTE防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5个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重点科室2022年1月—6月入院的4751例病人作为对照组,2023年1月—6月入院的5614例病人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法,干预组应用多学科协作的PDSA改进方法,比较两组VTE相关监测指标。结果:干预组实施VTE预防措施率(81.46%)高于对照组(54.02%);医院相关性VTE检出率(2.94%)低于对照组(3.79%);病人VTE初始风险评估率(89.38%)高于对照组(79.69%);VTE风险评估率(95.53%)高于对照组(90.72%);VTE中高风险率(60.43%)低于对照组(56.52%),医院相关性VTE死亡率(0.05%)低于对照组(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借助多学科协作的PDSA循环能有效提高VTE规范预防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质量管理 持续改进 PDSA循环 多学科协作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乔梦圆 秦梦真 +1 位作者 王海燕 董钰莹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7-244,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预测模型,为相关预测模型的构建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全面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发表的与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3年4月1日。由2名研究人员严格按照纳入与... 目的:系统评价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预测模型,为相关预测模型的构建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全面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发表的与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3年4月1日。由2名研究人员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关数据,采用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并使用RevMan 5.3软件对筛选出的预测因子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10个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风险预测模型。其中9个是模型开发,1个是模型更新。Meta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88,95%CI(1.66,2.13),Z=9.84,P<0.001]、D-二聚体升高[OR=2.13,95%CI(1.51,3.00),Z=4.30,P<0.001]、既往有近端深静脉栓塞病史[OR=1.64,95%CI(1.35,2.00),Z=4.87,P<0.001]和既往有肺血栓栓塞症病史[OR=2.69,95%CI(1.98,3.65),Z=6.36,P<0.001]是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的高危因素。结论: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预测模型仍需继续发展,未来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或开发一种偏倚风险低、适用性高的预测模型,应用并监测其预测效果。同时,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男性、D-二聚体升高、既往有近端深静脉栓塞和肺栓塞病史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复发 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恶性肿瘤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杨兴国 李辉 +5 位作者 于磊 于涛 李飞 余振 张葆勋 杜鑫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97-502,共6页
背景与目的胸外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的发生率高,本研究旨在分析胸腺恶性肿瘤术后VTE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收集2017年12月-2021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胸外科... 背景与目的胸外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的发生率高,本研究旨在分析胸腺恶性肿瘤术后VTE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收集2017年12月-2021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胸外科接受胸腺恶性肿瘤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除术前常规检查以外,所有患者于手术前后行下肢多普勒超声以明确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患者术前术后均未接受任何形式抗凝治疗。全部患者接受改良Caprini风险评估。根据术后是否发生VTE将患者分为VTE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VTE的发生时间、可能的高危因素等。结果共纳入169例接受胸腺恶性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男性94例,女性75例,年龄范围:22岁-76岁。本研究共95例患者选择胸腔镜手术,74例选择正中劈胸骨手术。全组共21例发生VTE,VTE的总发生率为12.4%。诊断VTE的中位时间为术后4 d(2 d-15 d)。根据改良Caprini评分分组,低危组(≤4分)发生率为0%(0/7),中危组(5分-8分)为7.0%(8/115),高危组(≥9分)为27.7%(13/47)(Z=1.670, P=0.00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TE组年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术后卧床时间超过72 h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手术方式、手术时长是胸腺恶性肿瘤术后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手术方式、手术时长是胸腺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改良Caprini评分可有效筛选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恶性肿瘤 危险因素 静脉血栓栓塞 Caprini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恶性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 被引量:108
19
作者 李辉 姜格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39-752,共14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是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和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恶性肿瘤患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1-6]。肺癌和食管癌是两类最常见的胸部恶性肿瘤,其中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是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和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恶性肿瘤患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1-6]。肺癌和食管癌是两类最常见的胸部恶性肿瘤,其中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均占第1位;而食管癌发病率占第6位,死亡率占第4位[7]。研究[8-13]已证实肺癌和食管癌均是VTE的高危因素,特别是围术期VTE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胸部恶性肿瘤 围术期 专家 中国 预防 恶性肿瘤患者 死亡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1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炜浩 郭志 +8 位作者 王长利 王东浩 忻晓洁 肖建宇 邢文阁 刘方 司同国 于海鹏 李保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2-265,共4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在肿瘤患者中的发病率是非肿瘤患者的6~7倍,并且是肿瘤患者第二常见的致死原因,同时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肿瘤患者合并VTE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现介绍1例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介入治疗肿...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在肿瘤患者中的发病率是非肿瘤患者的6~7倍,并且是肿瘤患者第二常见的致死原因,同时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肿瘤患者合并VTE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现介绍1例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介入治疗肿瘤科收治的胰腺癌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诊治经验及多学科讨论,以提高临床工作中对肿瘤患者合并VTE的重视,并注重多学科间的协作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恶性肿瘤 介入治疗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