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肠癌患者肿瘤相关血管中胰岛素受体表达及其与肿瘤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泽然 张欣 +2 位作者 马杰 金丽 何徐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5-731,共7页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血管中胰岛素受体(IR)在伴或不伴代谢综合征(MS)大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20例根治性切除大肠癌患者肿瘤相关血管中IR表达,分析在伴和不伴MS两...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血管中胰岛素受体(IR)在伴或不伴代谢综合征(MS)大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20例根治性切除大肠癌患者肿瘤相关血管中IR表达,分析在伴和不伴MS两类患者肿瘤相关血管中IR表达与大肠癌病理学特征(病理学亚型、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IR在正常大肠组织血管内皮细胞中呈阴性表达,而在大肠癌组织及其与正常交界区血管内皮细胞中呈阳性表达。伴MS患者肿瘤相关血管中IR高表达检出率低于不伴MS的患者(分别为21.6%和41.0%,P<0.05)。肿瘤相关血管中IR高表达与肿瘤深部浸润、淋巴结转移、高TNM分期相关(P<0.05或P<0.01),肿瘤相关血管中IR高表达可增加肿瘤深部浸润风险(OR=2.21,95%CI:1.10~4.44,P<0.05)、淋巴结转移风险(OR=2.21,95%CI:1.26~3.86,P<0.01)和高TNM分期风险(OR=2.08,95%CI:1.19~3.63,P<0.05)。上述相关性可存在于不伴MS患者中,在伴MS的患者中未体现。结论:血管内皮细胞IR高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等侵袭性特征相关,可作为大肠癌患者,特别是不伴MS大肠癌患者预后判断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胰岛素受体 肿瘤相关血管 代谢综合征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药物治疗相关的心血管毒性及其早期预警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源波 许晓飒 +2 位作者 亢玺刚 李静 韩聚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5-357,共3页
随着肿瘤诊疗水平不断提高及抗肿瘤药物研发飞速发展,肿瘤治疗效果较前显著改善。但与此同时,抗肿瘤药物治疗过程中导致的其他器官功能损伤引起业界高度重视,尤其心血管系统受损已成为影响患者生存的一个主要因素^([1])。我们就常见抗... 随着肿瘤诊疗水平不断提高及抗肿瘤药物研发飞速发展,肿瘤治疗效果较前显著改善。但与此同时,抗肿瘤药物治疗过程中导致的其他器官功能损伤引起业界高度重视,尤其心血管系统受损已成为影响患者生存的一个主要因素^([1])。我们就常见抗肿瘤药物治疗所致心血管系统损伤以及早期预警策略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心脏病危险因素 蒽环类 靶向制剂 预测 肌钙蛋白 肿瘤心脏病学 肿瘤治疗相关血管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抑制剂相关性高血压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诊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莉 夏彬凤 +3 位作者 黄慧慧 王茹 孔敏 尹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4-863,共10页
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CTR-CVT)逐渐成为影响肿瘤幸存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为靶点研发的VEGF及其受体抑制剂(VEGFIs)作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可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周期,改善患者预后,但VEGFIs诱... 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CTR-CVT)逐渐成为影响肿瘤幸存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为靶点研发的VEGF及其受体抑制剂(VEGFIs)作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可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周期,改善患者预后,但VEGFIs诱导的高血压作为其最常见的CTR-CVT,可能会限制和影响其应用并引起严重心血管疾病(CVD)。对应用VEGFIs治疗的肿瘤患者应密切监测血压,早期评估,优化管理,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抗肿瘤疗效和最低的CTRCVT风险。现就VEGFIs相关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策略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生更好地管理和应对VEGFIs相关性高血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药物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抑制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肿瘤治疗相关血管毒性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损伤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4
作者 任昌振 董士铭 +2 位作者 胡博文 贺治青 梁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36-1141,共6页
许多接受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明显增加。研究发现,肿瘤治疗引起心功能障碍及随后的心力衰竭主要由于血管毒性所致,而非心肌毒性。然而,并不是所有肿瘤治疗的血管毒性都可以用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解释。在过... 许多接受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明显增加。研究发现,肿瘤治疗引起心功能障碍及随后的心力衰竭主要由于血管毒性所致,而非心肌毒性。然而,并不是所有肿瘤治疗的血管毒性都可以用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解释。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经发现心肌缺血可能是由于冠状动脉造影所不能看到的复杂血管网络结构或功能障碍所致,即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损伤(CTRCD)和CMD存在许多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本文从病理生理学角度阐述CTRCD与CMD的联系,为探索心血管疾病新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治疗相关血管损伤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血管毒性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