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肉瘤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坏死率规范化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魏清柱 钟琳 +4 位作者 蒋璐岑 李丹 周辉 王琪 韩安家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90-793,共4页
骨肉瘤行新辅助化疗至今已有50年历史^([1])。与单独手术相比,高级别局限性骨肉瘤经新辅助化疗和手术综合性治疗后可将患者无瘤生存率从不足20%提高到60%以上^([2])。新辅助化疗后骨肉瘤切除标本组织学评估肿瘤坏死率是骨肉瘤重要预后... 骨肉瘤行新辅助化疗至今已有50年历史^([1])。与单独手术相比,高级别局限性骨肉瘤经新辅助化疗和手术综合性治疗后可将患者无瘤生存率从不足20%提高到60%以上^([2])。新辅助化疗后骨肉瘤切除标本组织学评估肿瘤坏死率是骨肉瘤重要预后指标之一,同时也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新辅助化疗 肿瘤坏死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MD琼扩阳性率与肿瘤出现率之间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川庆 左新桐 +5 位作者 王彦斌 范庆高 臧为民 张健 熊书海 王相根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6年第2期54-56,共3页
对临诊怀疑为马立克氏病(MD)的32只不同日龄和品种的鸡,同时作血清和羽髓琼扩试验,并对所有患鸡进行内脏肿瘤检查。共检出琼扩阳性鸡27只(84.38%),单一血清阳性者6只,单一羽髓阳性者9只,血清和羽髓同时阳性者12只。检出肿瘤患鸡21只(65... 对临诊怀疑为马立克氏病(MD)的32只不同日龄和品种的鸡,同时作血清和羽髓琼扩试验,并对所有患鸡进行内脏肿瘤检查。共检出琼扩阳性鸡27只(84.38%),单一血清阳性者6只,单一羽髓阳性者9只,血清和羽髓同时阳性者12只。检出肿瘤患鸡21只(65.63%),其中单一血清阳性者仅2只,单一羽髓阳性者8只,血清和羽髓同时阳者10只,而两者同时阴性者1只。6以单一血清阳性者中有2只发生肿瘤,9只羽髓阳性者中有8只发生肿瘤,12只血、羽双阳性者中有10只发生肿瘤,5只血、羽双阳性者中有1例发生肿瘤。初步结果表明,羽髓琼扩阳性和羽髓、血清双 阳性患鸡中MD肿瘤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病 马立克氏病 琼扩试验 阳性 肿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L1的表达和肿瘤退缩率对鼻咽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娜 胡春宏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76-1282,共7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的表达情况、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以下简称放化疗)后的肿瘤体积退缩率以及两者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于...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的表达情况、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以下简称放化疗)后的肿瘤体积退缩率以及两者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诊治的86例初治非转移性鼻咽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D-L1的表达水平;同时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放化疗前及放射治疗后1个月的肿瘤退缩率;进一步分析PD-L1的表达、肿瘤体积退缩率与其疗效及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纳入研究的86例鼻咽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D-L1的阳性高表达患者为30例(34.88%),PD-L1阳性低表达患者为56例(65.12%)。PD-L1在鼻咽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强度与性别、年龄、吸烟史、同步放化疗、病理分型、N分期、肿瘤分期及治疗前外周血EB病毒DNA载量均无关(均P>0.05);但与肿瘤退缩率和肿瘤T分期有关(均P<0.05)。组织中PD-L1的表达水平是肿瘤退缩率的危险因素(OR=0.226,P<0.05)。与PD-L1阳性低表达患者相比,PD-L1阳性高表达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期明显缩短(P<0.05);且高肿瘤退缩率患者较低退缩率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延长(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PD-L1高表达、放化疗前后低肿瘤退缩率预示着有较差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程序性死亡配体-1 肿瘤退缩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病理对照的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评估骨肉瘤新辅助化疗肿瘤坏死率的价值 被引量:8
4
作者 王瑶 李佳璐 +5 位作者 马焕 李鹍 王洪波 丁莹莹 陶海波 李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988-993,共6页
目的:基于MRI-病理对照,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定量参数评估骨肉瘤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肿瘤坏死率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昆... 目的:基于MRI-病理对照,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定量参数评估骨肉瘤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肿瘤坏死率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11例,于NAC前、后行常规MRI及矢状位DCE-MRI检查。NAC疗程结束后两周内经外科手术获取完整肿瘤瘤段,沿正中矢状面剖开,取厚度为5 mm病理切片并分割成大小为1 cm×1 cm的若干组织块,编号后作为与影像对照的病理样本。依靠解剖标志,确定与病理切片对应的DCE-MRI影像层面,将病灶划分为1 cm×1 cm大小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并进行化疗前、后影像ROI与病理样本匹配。采用Omni Kinetics软件测量化疗前定量参数-pre-K^(trans)、pre-K_(ep)、pre-Ve、pre-Vp和化疗后参数-post-K^(trans)、post-K_(ep)、post-V_(e)、post-V_(p),并计算化疗前-后各参数差值∆K^(trans)、∆K_(ep)、∆V_(e)、∆V_(p)。采用Huvos分级标准检测每个病理样本肿瘤坏死率(tumor necrosis rate,TNR),并划分为缓解组(TNR≥90%)和未缓解组(TNR<90%)。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病理样本NAC前、后各定量参数是否存在差异。采用ROC曲线,比较NAC后DCE-MRI定量参数及治疗前后的差值预测NAC后TNR的效能。结果:入组骨肉瘤11例,共取得304个病理样本,其中缓解组59个(19.4%),未缓解组245个(80.6%)。两组化疗后K^(trans)、V_(e)、V_(p)均明显降低,且未缓解组参数值明显低于缓解组(P<0.05);化疗后缓解组K_(ep)明显升高(P<0.05),但未缓解组K_(ep)无差异(P>0.05)。两组化疗前后参数差值ΔK^(trans)、ΔV_(e)、ΔV_(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缓解组ΔK_(ep)明显低于未缓解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化疗后定量参数诊断TNR缓解效能优于化疗前-后差值,其中post-K^(trans)诊断效能最高,诊断阈值为0.663/min、AUC为0.745、灵敏度为89.83%、特异性为52.24%。结论:DCE-MRI定量参数在评估骨肉瘤新辅助化疗TNR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具有即时、无创反映NAC疗效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新辅助化疗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肿瘤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测量的食管肿瘤体积对5-Fu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吕文龙 陈秀英 +2 位作者 洪金省 刘锋 张纬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1373-1379,共7页
目的:探讨非手术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前原发灶肿瘤体积(GTV)、同步放化疗(5-Fu+DDP方案)后肿瘤体积退缩率(VRR)是否有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10月于我科行同步放化疗的非手术食管癌患者77例,分期T2(21例,27.3%)... 目的:探讨非手术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前原发灶肿瘤体积(GTV)、同步放化疗(5-Fu+DDP方案)后肿瘤体积退缩率(VRR)是否有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10月于我科行同步放化疗的非手术食管癌患者77例,分期T2(21例,27.3%)、T3(37例,48%)、T4(19例,24.7%),临床分期II(34例,44.1%)、III期(28例,36.4%)、IV期(15例,19.5%)。根据放疗前、放疗结束时的CT影像,测量病灶长度、GTV及VRR[VRR=(放疗前原发灶肿瘤体积-放疗结束肿瘤体积)/放疗前肿瘤体积]。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率,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GTV、VRR、年龄、性别、T分期、临床分期、病变长度、病理类型、照射剂量、吸烟史对非手术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测价值。结果:随访终止时间2018年9月1日,随访率94.8%(73/77),共73例,死亡64例,中位生存时间15个月,全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5.8%、24.7%、14.8%。GTV≥25 m L组:共35例,死亡32例,中位生存时间为10个月,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2.9%、11.4%、8.6%;GTV<25 m L组:共38例,死亡32例,中位生存时间为27个月,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8.4%、36.8%、20.3%;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542,P=0.002);VRR≥0.3组:共41例,死亡33例,中位生存时间为16个月;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5.6%、29.3%、19.5%;VRR<0.3组:共32例,死亡31例,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2.5%、18.8%、7.8%;二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19,P=0.120)。Log-Rank法单因素分析显示:GTV≥25(HR=2.136,P=0.003),与患者的预后相关;COX多因素分析显示:VRR(HR=0.309,P=0.001)、GTV(HR=6.557,P=0.000)对生存期有影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食管癌放化疗前原发灶肿瘤体积及同步放化疗后肿瘤体积退缩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建议根据放化疗前的原发灶肿瘤体积及同步放化疗后肿瘤体积退缩率及时调整综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同步放化疗 原发肿瘤体积 肿瘤退缩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参数与NSCLC同步放化疗后肿瘤退缩分级的关系及预测疗效价值
6
作者 曹伟华 王颖 杜建革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7-212,共6页
目的:探究CT灌注参数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后肿瘤退缩率的关系及其预测疗效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118例,入院时均行CT灌注检查,均给予同步放化疗,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67例)与无效组(51例),比较2组C... 目的:探究CT灌注参数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后肿瘤退缩率的关系及其预测疗效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118例,入院时均行CT灌注检查,均给予同步放化疗,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67例)与无效组(51例),比较2组CT灌注参数[表面透过性(PS)、血流量(BF)、血容量(BV)]、肿瘤退缩率,分析CT灌注参数与肿瘤退缩率及疗效的关系,并评价CT灌注参数对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无效组肺腺癌比例、临床分期高于有效组,肿瘤退缩率、PS、BF、BV低于有效组(P<0.05)。PS、BF、BV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S、BF、BV与肿瘤退缩率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S、BF、BV与晚期肺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显著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PS、BF、BV联合预测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5 (95%CI 0.849~0.958),明显优于三者单独预测。结论:CT灌注参数PS、BF、BV与晚期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后肿瘤退缩率具有正相关关系,三者联合预测疗效价值可靠,可作为临床早期预测疗效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肺癌 CT灌注 表面透过性 血流量 血容量 同步放化疗 肿瘤退缩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抑素和多西环素抑制黑色素瘤血管生成和瘤细胞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齐丽莎 张诗武 +3 位作者 孙保存 张丹芳 殷晓进 王森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1-284,共4页
目的:研究内皮抑素和多西环素对黑色素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57只,进行小鼠B16黑色素瘤动物实验,将小鼠分多西环素组(D)、多西环素加内皮抑素组(DE)、内皮抑素组(E)和空白对照组(C)4组,给予内皮抑素和多... 目的:研究内皮抑素和多西环素对黑色素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57只,进行小鼠B16黑色素瘤动物实验,将小鼠分多西环素组(D)、多西环素加内皮抑素组(DE)、内皮抑素组(E)和空白对照组(C)4组,给予内皮抑素和多西环素处理,取瘤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比较各组坏死率、微血管密度(MVD)的差异。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三个药物处理组MVD数量均较对照组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88,P<0.05),表明多西环素和内皮抑素抑制肿瘤微血管生成;由于多西环素和内皮抑素减少了肿瘤血供进而抑制瘤细胞增殖、促进其坏死,三个处理组瘤细胞坏死率均较对照组高,其中多西环素加内皮抑素组(DE)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29,P<0.05),PCNA在各处理组的表达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729,P<0.05)。结论:多西环素和内皮抑素联合使用,影响黑色素瘤组织PCNA的表达和微血管生成,明显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生长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肿瘤坏死 MVD PC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例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8
作者 高远红 高黎 +6 位作者 高剑铭 张玉晶 刘秀芳 黄莹 伍建华 夏云飞 杨伟志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4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彗星"分析法应用于预测临床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的可能性。[方法]60例鼻咽癌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43例,女性17例,中位年龄47岁;应用"彗星"分析法检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鼻咽活检组织的放射敏感性,用尾力矩之比... [目的]探讨"彗星"分析法应用于预测临床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的可能性。[方法]60例鼻咽癌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43例,女性17例,中位年龄47岁;应用"彗星"分析法检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鼻咽活检组织的放射敏感性,用尾力矩之比(RTM)表示;所有病例在放疗前以及在放疗中(中位剂量50Gy)复查螺旋CT或MR,分别测量肿瘤最大横截面积S0和S50,临床放射敏感性用肿瘤最大横截面积的消退率(Rs)表示;根据Rs将临床放射敏感性分为低度敏感(Rs≤50%)、中度敏感(50%-75%)和高度敏感(Rs>75%)。[结果]全组患者RTM与Rs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0.410,P=0.001),在Ⅱ、Ⅲ和Ⅳ期每一组患者中,RTM与Rs也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RTM能对Rs做出较准确的估计(F=13.271,P=0.001),回归系数B=0.502(95%CI:0.380~0.624,t=8.276,P= 0.000)。在高、中、低度临床放射敏感性的三组患者中,其RTM平均值分别为4.51(4.51±0.55)、3.48(3.48±0.42)和2.14 (2.14±0.32),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F=7.859,P=0.001)。[结论]初步研究表明,"彗星"分析法检测的鼻咽癌肿瘤细胞RTM,与个体肿瘤患者的临床放射敏感性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TM能对鼻咽癌的临床放射敏感性做出较准确的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彗星”分析法 鼻咽癌 放射敏感性 肿瘤消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