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淋巴管与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梅娟 张丽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09-611,共3页
关键词 肿瘤淋巴管 淋巴管密度 肿瘤转移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淋巴管形成与肿瘤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张贺龙 王文亮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19-421,共3页
关键词 肿瘤淋巴管形成 肿瘤转移 研究进展 血管形成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在肿瘤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罗玉妍 何正飞 戴小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337-1340,共4页
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与肿瘤淋巴管生成密切相关。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分泌某些淋巴管生长因子,在肿瘤周围或内部形成新生淋巴管,肿瘤细胞侵入管腔并通过淋巴液顺次流入各站淋巴结,逐渐形成淋巴结转移病灶。正常细... 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与肿瘤淋巴管生成密切相关。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分泌某些淋巴管生长因子,在肿瘤周围或内部形成新生淋巴管,肿瘤细胞侵入管腔并通过淋巴液顺次流入各站淋巴结,逐渐形成淋巴结转移病灶。正常细胞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按正常的程序进行着增殖、分化、凋亡以及相关因子的分泌和表达,而肿瘤发生、发展则不断打破这一平衡,逐渐形成一个适于自己生长的组织外环境,即肿瘤微环境。而肿瘤微环境中的众多促淋巴管生成因子、炎性条件、组织缺氧、酸性微环境以及间质高压形成等病理生理特性能促进肿瘤淋巴管生成,进而促进肿瘤淋巴结转移病灶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转移 肿瘤微环境 肿瘤淋巴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例小儿淋巴管瘤平阳霉素注射疗法与临床分型 被引量:2
4
作者 蒋嘉萍 谷兴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4-56,共3页
总结平阳霉素(Bleomycin A^5)直接瘤体注射治疗小儿淋巴管瘤200例临床经验,总有效率98.5%,并提出:海绵型;海绵浸水型;囊型与多囊型;混合型;静脉通路型;锁骨上窝纵隔型;术后复发型。临床七型分类具体指导各型注射。
关键词 平阳霉素 淋巴管肿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纵隔型淋巴管瘤1例报告
5
作者 史洪平 杜云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5年第1期52-53,共2页
颈纵隔型淋巴管瘤1例报告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放射科(51202)史洪平,杜云颈纵隔型淋巴管瘤较少见,文献报告不多。我们遇到1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13岁。自出生后即发现左颈前方有一花生米大的囊性... 颈纵隔型淋巴管瘤1例报告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放射科(51202)史洪平,杜云颈纵隔型淋巴管瘤较少见,文献报告不多。我们遇到1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13岁。自出生后即发现左颈前方有一花生米大的囊性结节,末曾治疗,结节随发育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肿瘤 颈纵隔型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眶淋巴管瘤三例报告
6
作者 李纲 罗清礼 《眼科研究》 CSCD 1995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眼眶淋巴管瘤三例报告李纲(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610017)罗清礼(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眼科,610041)1988年以来,国内文献对于眼部淋巴管瘤的发生学、临床特点、组织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眼眶淋巴管瘤三例报告李纲(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610017)罗清礼(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眼科,610041)1988年以来,国内文献对于眼部淋巴管瘤的发生学、临床特点、组织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1~3]。对于手术处理,文献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肿瘤 淋巴管肿瘤 眶前路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治疗小儿颌面部巨大淋巴管瘤20例
7
作者 秦中平 辛智芳 +1 位作者 林爱德 孙庆旭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0-61,共2页
使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颌面部巨大淋巴管瘤20例,总有效率100%,其中仅1例复发,再经注射后治愈。无明显副作用与并发症。其中单纯瘤体局部注射16例,手术切除主瘤体加术中术后局部注射4例。
关键词 平阳霉素 颌面部 淋巴管肿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细胞调节肿瘤血行转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唐彧 郑维维 +5 位作者 钱程 张珊 杨春媚 王飞辉 陆茵 王爱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53-1658,共6页
肿瘤血管和淋巴管生成是肿瘤生长、进展和转移的必要条件,且血管生成与肿瘤浸润免疫细胞息息相关。一方面,免疫细胞依赖于血管内皮细胞上的黏附分子而渗入肿瘤组织,并在其中表现出抗肿瘤的特性。另一方面,免疫细胞可以通过分泌趋化因子... 肿瘤血管和淋巴管生成是肿瘤生长、进展和转移的必要条件,且血管生成与肿瘤浸润免疫细胞息息相关。一方面,免疫细胞依赖于血管内皮细胞上的黏附分子而渗入肿瘤组织,并在其中表现出抗肿瘤的特性。另一方面,免疫细胞可以通过分泌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等多种途径调节肿瘤血管和淋巴管生成,因而其在肿瘤血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此外,免疫细胞促肿瘤血行转移的作用凸显出了抗血管生成疗法的不足之处,所以就免疫细胞和血管新生之间的联系,同时靶向免疫细胞和肿瘤新生血管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基于此,该文对肿瘤转移中免疫细胞对血管和淋巴管的作用以及相关免疫抗血管疗法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细胞 肿瘤血管 肿瘤淋巴管 肿瘤血行转移 抗血管生成疗法 肿瘤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肿瘤脉管生成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杨琛擘 陈奎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55-958,共4页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在肿瘤微环境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细胞外基质重塑、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肿瘤脉管的生成和免疫抑制具有促进作用。脉管生成是肿瘤进展的重要过程,TAM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并且与肿瘤组织内病理性血...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在肿瘤微环境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细胞外基质重塑、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肿瘤脉管的生成和免疫抑制具有促进作用。脉管生成是肿瘤进展的重要过程,TAM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并且与肿瘤组织内病理性血管、淋巴管的生成密切相关。TAM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和淋巴管生成的方式具有一定相似性,能够通过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内弹力膜内皮细胞激酶2(TIE2),缺氧环境刺激、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蛋白、分化为内皮细胞等促进肿瘤脉管的生成,是今后抗肿瘤血管和淋巴管生成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 肿瘤血管 肿瘤淋巴管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G抑制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VEGF-C蛋白表达调控的初步研究
10
作者 吴伟强 王娅兰 +1 位作者 颜佳欣 潘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451-1454,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水解酶[poly-(ADP-ribose)glycohydrolase,PARG]抑制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VEGF-C蛋白表达影响。方法分为实验组(GLTN处理)与对照组(GLTN未处理),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2组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的PARG、P... 目的初步探讨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水解酶[poly-(ADP-ribose)glycohydrolase,PARG]抑制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VEGF-C蛋白表达影响。方法分为实验组(GLTN处理)与对照组(GLTN未处理),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2组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的PARG、PARP-1、NF-κB及VEGF-C的蛋白表达变化;RT-PCR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VEGF-C mRNA水平变化;ELISA法检测2组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上清液VEGF-C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PARG抑制后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表达的PARG和NF-κB蛋白较对照组下降(P<0.01),PARP-1和VEGF-C蛋白较对照组降低(P<0.01)。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CT26细胞株VEGF-C mRNA表达[相对灰度值为(0.39±0.08)]较对照组[相对灰度值为(0.63±0.04)]显著下降(P<0.01)。实验组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分泌的VEGF-C蛋白量[(95.86±5.43)pg/ml]较对照组[(1 99.32±0.75)pg/ml]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中,抑制PARG可下调PARP-1和NF-κB的表达,从而使VEGF-C表达下降,这可能在抑制肿瘤淋巴管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水解酶 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NF-ΚB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肿瘤淋巴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