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6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抑制剂对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申玲玲 顾久玲 +1 位作者 黄巍 赵云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7-90,97,共5页
目的对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抑制剂对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酶(TACE)的抑制作用进行方法改进,以提高其准确度和普及性,并用于测定抑制剂GM6001及抑制剂A对TACE的抑制作用。方法TACE与多肽底物经37℃孵育15 min后,加入Ala-Dpa作为内标... 目的对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抑制剂对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酶(TACE)的抑制作用进行方法改进,以提高其准确度和普及性,并用于测定抑制剂GM6001及抑制剂A对TACE的抑制作用。方法TACE与多肽底物经37℃孵育15 min后,加入Ala-Dpa作为内标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以55%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53 nm。根据剩余底物与内标物的色谱峰面积比,从校准曲线中得出底物的转化量,据此计算TACE的酶活性。结果底物与内标物的色谱峰面积比与底物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 8,线性范围10μmol/L至400μmol/L。精密度试验表明,采用内标法定量,精密度得到显著改善。经测定,抑制剂GM6001及抑制剂A对TACE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17.5 nmol/L和175.8 nmol/L。结论以Ala-Dpa作内标物,HPLC测定TACE酶活性,为TACE抑制剂的筛选提供了一种更准确、更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内标法 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酶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连接蛋白表达和分布在脓毒症大鼠心房颤动发生中的作用
2
作者 夏嘉鼎 张坤 +3 位作者 徐敏 李国斌 郑欣 滑立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4,共7页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脓毒症大鼠连接蛋白43(conenxin 43,Cx43)和连接蛋白40(conenxin 40,Cx40)表达和分布调控作用,并探讨其与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发生的关系。方法:42只SD大鼠...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脓毒症大鼠连接蛋白43(conenxin 43,Cx43)和连接蛋白40(conenxin 40,Cx40)表达和分布调控作用,并探讨其与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发生的关系。方法: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脓毒症组、给药组、假手术组,每组14只。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脓毒症动物模型,给药组于术前6 h、术后24 h及术后48 h泵入TNF-α螯合剂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3组术后48 h均应用程序刺激诱发房颤,记录各组诱发情况。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浓度,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心房肌组织TNF-α、Cx43、Cx40的蛋白表达水平,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NF-α、Cx43、Cx40的分布情况。结果: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及给药组AF诱发率分别为7.14%、71.42%和21.40%,AF持续诱发时间分别为(79.21±4.10)s、(348.64±11.89)s和(294.50±37.28)s。通过ELISA检测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给药组的血清中TNF-α的浓度分别为74.149 pg/mL、104.497 pg/mL和89.059 pg/mL。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给药组的TNF-α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731±0.417、3.153±0.576和2.543±0.861,Cx40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207±0.230、0.970±0.170和1.010±0.164,Cx4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579±0.158、1.306±0.462和1.324±0.295。相对于假手术组,脓毒症组AF诱发率升高(F=5.394,P=0.003)且AF持续时间延长(F=335.577,P<0.001),血清TNF-α浓度升高(F=25.733,P<0.001),心房肌组织蛋白TNF-α表达增加(F=17.130,P<0.001),Cx40和Cx43表达降低(F=6.215,P=0.045;F=3.001,P=0.03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心房肌Cx40及Cx43分布紊乱;相对于脓毒症组,给药组AF诱发率降低(χ^(2)=1.292,P=0.028),且血清TNF-α浓度降低(F=18.192,P=0.004),心房肌组织蛋白TNF-α表达减少(F=28.078,P=0.017),心房肌组织Cx40和Cx43分布紊乱有所减轻。结论:脓毒症大鼠过表达的TNF-α可以诱导心房肌Cx43及Cx40表达异常和分布重构,其在脓毒症诱导AF的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房颤动 肿瘤坏死因子 连接蛋白40 连接蛋白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肾损伤中的作用
3
作者 PANDIT Roshan 卢君瑶 +5 位作者 何立珩 包玉洁 季萍 陈颖盈 许洁 王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目的:筛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患者合并肾损伤(kidney injury,KI)的相关标志物,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蛋白通过影响肾脏细胞与巨噬细胞间相互作用参与肾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2023年... 目的:筛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患者合并肾损伤(kidney injury,KI)的相关标志物,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蛋白通过影响肾脏细胞与巨噬细胞间相互作用参与肾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2023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COVID-19合并KI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的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体外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SARS-CoV-2)重组刺突蛋白S1亚基刺激人巨噬细胞系THP-1后,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和ELISA检测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的水平。利用S1蛋白刺激THP-1的细胞培养上清制备条件培养基,体外刺激人肾上皮细胞系HK-2,并检测HK-2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采用抗体阻断实验分析条件培养基对HK-2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在39例COVID-19患者中,有8例(20.50%)血清肌酐水平高于正常参考范围,提示这些患者可能合并KI。ELISA结果显示COVID-19合并KI组患者外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18.33±8.20)pg/mL]显著高于未合并KI组[(11.88±6.50)pg/mL](P=0.015)。体外实验结果显示S1蛋白可以刺激THP-1胞内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0(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10,CXCL10)基因转录水平上升,同时刺激THP-1高表达TNF-α、IL-1β和CXCL10(P<0.001)。进一步研究发现,利用S1蛋白刺激THP-1的细胞培养上清制备的条件培养基能促进HK-2细胞表达TNF-α(P=0.005)。而采用抗TNF-α抗体(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阻断条件培养基中的TNF-α后,HK-2细胞表达TNF-α的水平显著降低(P<0.001)。结论:TNF-α在COVID-19合并KI患者中明显增高,提示TNF-α是COVID-19合并KI的重要炎症因子。细胞学实验证实新冠病毒S1蛋白可以诱导巨噬细胞分泌TNF-α,进而促进肾脏细胞炎症水平的增加,可能是COVID-19合并KI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靶向TNF-α有望成为降低COVID-19合并KI发生率的潜在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肾损伤 炎症反应 干预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疾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33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谭毅刚 邝浩斌 +3 位作者 傅红梅 李春燕 赵小冰 薛丽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8-383,共6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33例应用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5例,...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33例应用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5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32岁,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及气管镜特征、病理特点、治疗及转归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常见临床表现为咳嗽(26/33)、咳痰(23/33)、发热(17/33)。发病多见于肺结核(32/33)、支气管结核(15/33)、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结核(11/33)。结核菌双侧全肺播散(21/33),结核菌肺内组织(支气管、纵隔肺门淋巴结、胸膜)播散(19/33),肺外结核(18/33),肺结核伴肺内组织或肺外结核(26/33)。血CD4+T淋巴细胞检测正常(23/33),血IGRA检测阳性(27/33)。肺部影像学粟粒性结节(8/33)。淋巴结组织病理为不典型肉芽肿结节。抗结核治疗疗程8~32个月。死亡1例。结论自身免疫疾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患者以双肺病灶多见,易播散到肺内组织及全身多个器官,免疫功能下降,多需延长治疗疗程,经综合治疗多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剂 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 结核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抑制剂与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湘君 周玮 +1 位作者 王丽 魏晓晨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64,共4页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斑块状银屑病是其常见的类型。目前认为辅助性T细胞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3/IL-17轴是其发病的关键免疫学机制[1]。目前,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肿瘤坏死因...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斑块状银屑病是其常见的类型。目前认为辅助性T细胞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3/IL-17轴是其发病的关键免疫学机制[1]。目前,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抑制剂,主要包括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英夫利西单抗和培塞利珠单抗;另一类是IL抑制剂,主要包括IL-12/23抑制剂(乌司奴单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白细胞介素抑制剂 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失眠患者认知功能与失眠严重程度和血清25-羟维生素D3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子幸 胡欣 +3 位作者 陶诗萌 何友军 蔡传云 江伟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8-334,共7页
背景慢性失眠是老年人群常见的疾病之一,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而关于老年慢性失眠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失眠患者认知功能与失眠严重程度、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 背景慢性失眠是老年人群常见的疾病之一,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而关于老年慢性失眠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失眠患者认知功能与失眠严重程度、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诊治的老年慢性失眠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入组前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老年抑郁量表(GDS-15)、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测试,并根据PSQI评分将患者按照失眠严重程度进行分组,其中轻度失眠组32例、中度失眠组38例、重度失眠组35例。运用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PPG)评估患者客观睡眠质量,监测总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及觉醒次数;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血清25(OH)D3、TNF-α水平。结果重度失眠组睡眠潜伏期长于轻度失眠组和中度失眠组,觉醒次数高于轻度失眠组和中度失眠组,总睡眠时间少于轻度失眠组,睡眠效率低于轻度失眠组和中度失眠组;中度失眠组睡眠潜伏期长于轻度失眠组,睡眠效率低于轻度失眠组(P<0.05)。重度失眠组MMSE、MoCA评分均低于轻度失眠组和中度失眠组,中度失眠组MMSE、MoCA评分均低于轻度失眠组(P<0.05)。重度失眠组血清TNF-α水平高于轻度失眠组和中度失眠组,25(OH)D3水平低于轻度失眠组和中度失眠组(P<0.05);中度失眠组血清TNF-α水平高于轻度失眠组,25(OH)D3水平低于轻度失眠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MSE、MoCA评分与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和25(OH)D3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失眠严重程度、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和TNF-α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慢性失眠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可能与失眠严重程度及血清25(OH)D3水平降低、TNF-α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睡和睡眠障碍 老年人 认知 25-羟维生素D3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因子4及肿瘤坏死因子-α在慢性牙周炎发病中的相互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郑欣欣 熊雨 +4 位作者 王雪 陈丽珍 陈敬林 钟丽萍 金幼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7-560,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因子4(PF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牙周炎(Ⅲ期C级)发病中的相互影响。方法:收集慢性牙周炎(Ⅲ期C级)患者22例和牙周健康者22例,ELISA测定牙周治疗前、后龈沟液(GCF)和血清中PF4及TNF-α的浓度和脂多糖(LPS)体... 目的:探讨血小板因子4(PF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牙周炎(Ⅲ期C级)发病中的相互影响。方法:收集慢性牙周炎(Ⅲ期C级)患者22例和牙周健康者22例,ELISA测定牙周治疗前、后龈沟液(GCF)和血清中PF4及TNF-α的浓度和脂多糖(LPS)体外刺激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的血小板后血小板释放PF4的量;流式细胞仪计算治疗前、后GCF内血小板数量。结果:患者GCF、血清中PF4和TNF-α的浓度高于牙周健康组(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GCF中的PF4和TNF-α降低明显(P<0.05)、血清中的PF4和TNF-α无变化(P>0.05)。LPS刺激治疗前、后血液中的血小板后,血小板释放PF4的浓度均远远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牙周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明显(P<0.01)。牙周治疗前的GCF中CD41/CD61双阳性血小板数和CD45阴性细胞数分别是牙周健康者的85倍和87倍(P<0.01)。结论:PF4与TNF-α在慢性牙周炎的发病中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Ⅲ期C级) 牙周基础治疗 血小板因子4 肿瘤坏死因子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对小鼠小肠类器官生长、屏障功能和肠道功能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贺文胜 谢文帅 +3 位作者 李顺康 匡雁玲 刘玉兰 王丹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1-499,共9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小肠类器官生长、紧密连接蛋白及各种功能细胞标记基因的影响,以建立小肠类器官的疾病损伤模型。[方法]取小鼠小肠,用温和细胞解离试剂(GCDR)消化液分离小鼠隐窝细胞并用肠道类器官培养基培养。选...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小肠类器官生长、紧密连接蛋白及各种功能细胞标记基因的影响,以建立小肠类器官的疾病损伤模型。[方法]取小鼠小肠,用温和细胞解离试剂(GCDR)消化液分离小鼠隐窝细胞并用肠道类器官培养基培养。选取0(对照组)、50、250、500 ng/mL TNF-α刺激小肠类器官48 h,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类器官生长情况,Edu染色示踪细胞增殖的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增殖、屏障功能和肠道功能细胞标记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50和250 ng/mL TNF-α显著降低小肠类器官的出芽率(P<0.05),而对类器官形成率无影响(P>0.05);250和500 ng/mL TNF-α导致小肠类器官坏死率显著升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250 ng/mL TNF-α显著降低小肠类器官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 mRNA表达量(P<0.05);500 ng/mL TNF-α显著提高小肠类器官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 mRNA表达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50、250、500 ng/mL的TNF-α均导致TNF-α mRNA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但对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250和500 ng/mL TNF-α导致IL-1β mRNA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4)250 ng/mL TNF-α导致增殖细胞标记基因Ki67和Pcna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5)与对照组相比,50 ng/mL TNF-α刺激显著降低Lgr5基因mRNA表达量(P<0.05);250和500 ng/mL TNF-α刺激显著降低Muc2、Chga和Lyz基因mRNA表达量;250 ng/mL TNF-α刺激显著降低Alpi基因mRNA表达量(P<0.05)。[结论]250 ng/mL TNF-α刺激可抑制小肠类器官的生长,抑制肠道干细胞的增殖及各种功能细胞的分化。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TNF) 小肠类器官 出芽率 紧密连接蛋白 肠道功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与突发性耳聋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米雪芹 王媛玲 +4 位作者 潘庆春 徐瑞 张琪 胡雯静 李蓓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8-643,共6页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突发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的关系。方法用计算机检索中国...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突发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的关系。方法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搜集有关TNF-α、hs-CRP与SSNHL相关研究,时间范围为建库起至2022年4月。由2位独立评价者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3软件、Stata软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6篇文献研究,SSNHL患者血清TNF-α、hs-CR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NHL患者血清TNF-α、hs-CRP升高,对疾病诊疗有一定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炎症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超敏C反应蛋白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对心梗后心室重构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与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24
10
作者 郭洁文 邓志军 +4 位作者 符永恒 杨敏 任斌 潘竞锵 刘若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048-2050,共3页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室重构(LVRM)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除假手术组外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AMI模型,术后24h后随...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室重构(LVRM)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除假手术组外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AMI模型,术后24h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连续4周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福辛普利和PNS低、中、高剂量,观察PNS对病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宽度)(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宽度)(LVIDs)、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收缩百分率(FS)、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MV)、心率等反映心功能变化指标及TNF-α与MMP-2表达的影响。结果PNS中、高剂量组的EF、FS及MV指标均显著提高(P<0.01或0.05);PNS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抑制TNF-α与MMP-2的表达(P<0.05)。结论PNS能够抑制TNF-α与MMP-2的分泌与释放,通过提高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外周阻力,减轻AMI后LVRM大鼠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病鼠AMI后LVRM心功能有保护和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急性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心功能 肿瘤坏死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剂-1的表达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万卷 陈丽 +3 位作者 王晓鹏 李红敏 王颖娟 王秀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2-324,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寻常型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0例寻常性银屑病皮损组织、20例非皮损组织以及20例正...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寻常型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0例寻常性银屑病皮损组织、20例非皮损组织以及2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TNF-α、MMP-9和TIMP-1的表达分布情况。结果TNF-α、MMP-9在银屑病皮损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皮损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P<0.05);TIMP-1在皮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非皮损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银屑病皮损中,TNF-α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r=0.471,P<0.01);MMP-9与TIMP-1表达呈负相关(r=-0.589,P<0.01);TNF-α与TIMP-1表达呈负相关(r=-0.6,P<0.01)。结论TNF-α、MMP-9和TIMP-1可能在寻常型银屑病发病机制中起相互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肿瘤坏死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9 基质金属蛋白抑制剂-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致心肌损伤中过氧化物酶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雯 刘宁 +4 位作者 齐迎春 张颖 邓昭阳 杨靖 谢晓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61-764,共4页
目的研究血浆及心肌局部炎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及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心血管系统损害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止血带结扎构建大鼠双下肢缺血再灌注模型,按照缺血及再灌注不同时间点随机分... 目的研究血浆及心肌局部炎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及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心血管系统损害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止血带结扎构建大鼠双下肢缺血再灌注模型,按照缺血及再灌注不同时间点随机分为9组:①正常对照组(C);②缺血2、4 h组(I_2,I_4);③缺血4 h再灌注0.5、2、4、6、12、24 h组(R_(0.5),R_2,R_4,R_6,R_(12),R_(24))。观察各组大鼠血浆及心肌MPO、TNF-α水平的变化,以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组织TNF-α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I_2组血浆及心肌MPO、TNF-α即开始明显上升;与I_4组比较,血浆及心肌MPO分别于再灌注R_(0.5)、R_2组明显升高;R_4组血浆TNF-α明显上升,R_(12)组心肌TNF-α明显下降;R_(24)组血浆MPO、TNF-α明显下降(P<0.05)。R_4血浆MPO、TNF-α心肌TNF-α达到峰值;R_6组心肌MPO达到峰值。TNF-α免疫组化提示I_4组大鼠心肌胞浆即可见较多棕色染色颗粒,R_4组浆棕色染色颗粒继续增多,R_(24)组明显减少。结论炎细胞在心肌组织的聚集活化、全身及心肌局部炎性细胞因子的激活是肢体缺血期及再灌注期心肌损伤的重要病理学基础,其中再灌注期心肌损伤与全身性炎性细胞因子激活关系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再灌注 心肌损伤 髓过氧化物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及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与矽肺易感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曲亚斌 唐云霞 +4 位作者 孙品 张忠彬 刘静 景涛 夏昭林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7-642,共6页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多态性与矿工矽肺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以男性矽肺病人184例为病例组,111例无矽肺的男性接尘矿工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多态性与矿工矽肺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以男性矽肺病人184例为病例组,111例无矽肺的男性接尘矿工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检测iNOS Ser608Leu和TNF-α-308位点的多态性.结果 iNOS Ser608Leu位点携带T等位基因(C/T或T/T)的个体患矽肺的危险性降低(OR=0.48,95%CI=0.29~0.80),且与矽肺期别相关(P<0.01).在矽尘高暴露组中,T等位基因的保护作用明显(OR=0.43,95%CI=0.24~0.78).TNF-α-308基因多态与矽肺危险性之间无相关性(P>0.05),但携带A等位基因(G/A或A/A基因型)的吸烟工人更易发生矽肺(OR=2.48,95%CI=1.16~5.32).结论iNOS基因16外显子C>T突变可能是抵抗矽肺发生和发展的保护因素,TNF-α-308位点基因多态在矽肺发病的遗传易感因素中不起主要作用,但该多态性与吸烟有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 易感性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基因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通过诱导上皮间质转化促进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被引量:6
14
作者 吕男男 高芸 单忠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47-751,755,共6页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乳头状甲状腺癌(PTC)细胞株TPC-1侵袭转移的影响,并探讨上皮间质转化(EMT)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TNF-α对TPC-1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实时定量PCR和免疫印记检测EM...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乳头状甲状腺癌(PTC)细胞株TPC-1侵袭转移的影响,并探讨上皮间质转化(EMT)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TNF-α对TPC-1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实时定量PCR和免疫印记检测EMT标志物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m RNA及蛋白水平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检测上述标志物的定位表达。结果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在TNF-α诱导下,TPC-1的侵袭转移能力明显增强(P <0.05);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EMT的上皮标志物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间质标志物N-cadherin mRNA表达上调,而Vimentin mRNA上调不明显。免疫印记结果表明,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下降,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 <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E-cadherin和Vimenin定位于细胞质,N-cadherin定位于细胞膜,且在TNF-α作用下,E-cadherin表达水平明显下降,N-cadherin和Vimenin表达水平上调。结论 TNF-α可以通过诱导EMT促进TPC-1侵袭转移,提示TNF-α在人PTC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侵袭 转移 乳头状甲状腺癌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核因子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通路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艳兰 杜忠东 +3 位作者 杨海明 上官文 董伟 宋铭晶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川崎病(KD)小鼠TNF-α、核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及活性变化,探讨KD的发病机制。方法 3周龄C57BL/6雄性小鼠60只,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只。模型组单次腹腔注射0.5 mL干酪乳杆菌细胞壁提取物... 目的通过检测川崎病(KD)小鼠TNF-α、核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及活性变化,探讨KD的发病机制。方法 3周龄C57BL/6雄性小鼠60只,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只。模型组单次腹腔注射0.5 mL干酪乳杆菌细胞壁提取物(LCWE)制备KD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检测两组小鼠注射后14、28和56 d时点外周血TNF-α水平,心脏、冠状动脉组织NF-κB、MMP-9及其组织抑制物-1(TIMP-1)表达水平,NF-κB、MMP-9表达活性。观察小鼠心脏超声改变,同时行病理学检查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①模型组建模后14和28 d时点超声心动图显示,冠状动脉血管内膜毛糙,血管壁与血管周围出现高回声,部分呈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改变;②模型组建模后14和28 d时点病理学检查可见冠状动脉主干周围管壁肿胀、以淋巴细胞为主的大量炎细胞浸润,弹力层显著破坏。模型组建模后14 d时点,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89.3±0.3)vs(18.9±0.3)pg·mL-1,P<0.01];建模后14和28 d时点心脏及冠状动脉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模型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4 d:(37.5±9.3)vs(14.6±5.6)μg·L-1,28 d;(57.6±13.7)vs(21.6±6.6)μg·L-1;P均<0.05];建模后14和28 d时点心脏及冠状动脉MMP-9/TIMP-1水平模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14 d:(4.9±1.7)vs(0.5±0.4),28 d:(12.3±6.9)vs(0.09±0.1);P均<0.01]。结论 KD急性期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分泌,NF-κB活化和MMP-9分泌上调可能是KD心脏及冠状动脉炎症发生的重要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动物模型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质金属蛋白-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肽酶和肿瘤坏死因子-α抗体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雁灵 徐小平 +2 位作者 窦科峰 李开宗 岳树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7期594-597,共4页
目的 :探讨抑肽酶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抗体对大鼠肝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雄性SD大鼠 1 2 0只 ,分为正常对照、缺血 再灌注 ,TNF α抗体处理和抑肽酶 +TNF α抗体处理四组 ,在肝缺血 6 0min及再灌注 1、3、6和 1 2... 目的 :探讨抑肽酶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抗体对大鼠肝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雄性SD大鼠 1 2 0只 ,分为正常对照、缺血 再灌注 ,TNF α抗体处理和抑肽酶 +TNF α抗体处理四组 ,在肝缺血 6 0min及再灌注 1、3、6和 1 2h后 ,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丙二醛 (MDA)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 结果 :肝缺血 再灌注后 ,肝瘀血明显 ,血浆ALT和MDA含量均显著增高 ;肝缺血 再灌注用抑肽酶 +TNF α抗体处理后 ,血清ALT和MDA含量明显降低 ,肝组织瘀血减轻。 结论 :抑肽酶联合TNF α抗体可以抑制大鼠肝缺血 再灌注所致的炎症反应 ,对肝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肽 肿瘤坏死因子-A 缺血-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大鼠平滑肌细胞Syndecan-4蛋白及磷酸化p44/4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罗烨 欧阳平 +1 位作者 赖文岩 许顶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2-725,共4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离体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Syndecan-4蛋白及p44/4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20 ng/ml TNF-α、20μmol/L姜黄素、20 ng/ml TNF-α联合20μmol/L姜黄素作用于...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离体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Syndecan-4蛋白及p44/4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20 ng/ml TNF-α、20μmol/L姜黄素、20 ng/ml TNF-α联合20μmol/L姜黄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24 h,MTS/PMS法检测VSMCs的增殖状态,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测定VSMCs中Syndecan-4蛋白及磷酸化p44/42MAPK的表达。结果(1)统计分析表明,与对照组比较,TNF-α能显著刺激大鼠VSMCs的增殖(P<0.01),单独应用姜黄素对大鼠VSMCs增殖无显著作用(P>0.05)。与TNF-α组比较,姜黄素能显著抑制TNF-α所诱导的大鼠VSMCs的增殖(P<0.01);(2)统计分析表明,与对照组比较,TNF-α组能显著刺激大鼠VSMCs中Syndecan-4蛋白及磷酸化p44/42MAPK的表达(P<0.01),TNF-α的这一作用能被姜黄素所抑制(P<0.01),单独应用姜黄素对大鼠VSMCs中Syndecan-4蛋白及磷酸化p44/42MAPK的表达无显著作用(P>0.05)。结论一定剂量的姜黄素可显著抑制TNF-α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Syndecan-4蛋白及磷酸化p44/42MAPK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肿瘤坏死因子 血管平滑肌细胞 SYNDECAN-4 p44/4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肿瘤坏死因子-α在老龄肺纤维化大鼠血清中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光兰 陈平 +5 位作者 欧阳暾 以敏 梁劲松 罗清 文礼 王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7-569,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老龄大鼠和成年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模型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探索老年肺纤维化发病率升高的可能机制。方法:大鼠气管内灌注博来霉素(模型组)或生理盐水(对照组),... 目的:对比观察老龄大鼠和成年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模型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探索老年肺纤维化发病率升高的可能机制。方法:大鼠气管内灌注博来霉素(模型组)或生理盐水(对照组),于第7、14、21、28天分别处死5只,测定血清中TGF-β1、TNF-α的浓度;测定肺组织匀浆中羟脯氨酸(HYP)的浓度;通过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的变化。结果:各时间点模型组大鼠肺组织HYP含量、血清中TGF-β1、TNF-α的浓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成年和老龄模型组第7天至第28天肺组织HYP含量、血清中TGF-β1、TNF-α水平逐渐升高,但是成年模型组第21、28天与同组第14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老龄模型组在第21天和第28天时仍明显继续升高,且与同组第14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气管内灌注博来霉素后老龄大鼠HYP、TGF-β1、TNF-α的浓度长时间及高水平表达,是肺纤维化随年龄增加的分子基础,也是老年人肺纤维化发病率升高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肿瘤坏死因子Α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肿瘤坏死因子-α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燕 冼苏 +3 位作者 苏珂 龙艳 林枫 胡永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1-44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单纯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各30例)空腹TGFβ1、TNFα水平,30例健康献...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单纯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各30例)空腹TGFβ1、TNFα水平,30例健康献血者作正常对照。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及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TGFβ1、TNFα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和正常对照(P<0.05或P<0.01),且随病情进展逐渐升高;单纯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相关及回归分析显示TGFβ1、TNFα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呈正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GFβ1、TNFα是影响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TGFβ1、TNFα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蜕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雪莲 吴钦兰 +1 位作者 李学文 侯菊燕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6-587,共2页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质金属蛋白-9 自然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