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5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血清胃饥饿素、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水平及与预后不良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巴成磊 杜金龙 +2 位作者 纪强 丁相龙 孙刚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探究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血清胃饥饿素(Ghrelin)、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水平及与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青岛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25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即为脊髓损伤组,... 目的探究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血清胃饥饿素(Ghrelin)、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水平及与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青岛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25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即为脊髓损伤组,根据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分为完全性脊髓损伤组(n=42)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组(n=83)。同期选取单纯脊柱骨折患者118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hrelin和CTRP3水平。Pearson法分析血清Ghrelin、CTRP3表达水平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Ghrelin、CTRP3联合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脊髓损伤组血清Ghrelin和CTRP3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组和完全性脊髓损伤组Ghrelin、CTRP3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组相比,完全性脊髓损伤组Ghrelin、CTRP3水平显著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血清中的Ghrelin水平和CTRP3水平呈正相关(r=0.429,P<0.001)。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的Ghrelin和CTRP3水平显著降低(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Ghrelin、CTRP3联合评估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预后的AUC高于各指标单独评估的AUC值(P<0.001)。结论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血清中Ghrelin和CTRP3呈低表达,两者与脊髓损伤严重程度相关,可以作为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潜在的预后评估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胃饥饿素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7在心血管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
2
作者 李定微 钱帅伟 李春艳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32,共7页
心血管代谢性疾病(cardiometabolic disease,CMD)是指代谢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单一或者同时发生、可相互影响的病理改变,是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总称。包括肥胖、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等。脂肪因子在CMD的发生发... 心血管代谢性疾病(cardiometabolic disease,CMD)是指代谢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单一或者同时发生、可相互影响的病理改变,是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总称。包括肥胖、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等。脂肪因子在CM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性作用。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7(complement C1q TNF-related protein 7,CTRP7)是新近发现的脂肪因子,与肥胖、糖尿病及冠心病等CMD密切相关。本文围绕CTRP7生物学特性,综述其在CMD(包括肥胖、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如多种途径调控糖脂代谢、降低胰岛素敏感性、促进炎症反应和增加氧化应激等,以期为CTRP7作为CMD的治疗靶标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7 心血管代谢性疾病 冠心病 代谢综合征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5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心肌纤维化蛋白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勇 李占虎 +4 位作者 靳博伟 李原 张宏博 苏亚坤 闫小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3365-3371,共7页
背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及心肌纤维化影响患者预后。应用无创血清学指标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心肌纤维化有助于ACS患者早期危险分层及治疗管理。目的探讨ACS患者血清补体C1q/肿瘤... 背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及心肌纤维化影响患者预后。应用无创血清学指标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心肌纤维化有助于ACS患者早期危险分层及治疗管理。目的探讨ACS患者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5(CTRP5)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心肌纤维化相关蛋白指标的关系,为临床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心肌纤维化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在衡水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阻塞性狭窄的ACS患者184例,另选取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阻塞性狭窄的100例ACS患者作为对照。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血清CTRP5、Ⅰ型前胶原(PCⅠ)、Ⅲ型前胶原(PCⅢ)。将阻塞性狭窄的ACS患者按照临床诊断标准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n=67)、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n=57)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n=61);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n=42)、双支病变组(n=69)和三支病变组(n=73)。根据SYNTAXⅡ评分标准分为低危组(n=77)、中危组(n=73)和高危组(n=34)。根据PCⅠ中位数分为低PCⅠ水平组(n=95)和高PCⅠ水平组(n=89),依据PCⅢ中位数分为低PCⅢ水平组(n=93)、高PCⅢ水平组(n=9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TRP5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ACS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空腹血糖(FBG)、超敏肌钙蛋白I、血清CTRP5、超敏C反应蛋白(hs-CRP)、PCⅠ、PCⅢ水平高于对照患者(P<0.05)。NSTEMI组、STEMI组患者血清CTRP5、hs-CRP高于UA组(P<0.05)。三支病变组患者血清CTRP5、PCⅠ、PCⅢ、hs-CRP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P<0.05)。高危组患者血清CTRP5、PCⅠ、PCⅢ、hs-CRP水平高于低危组、中危组(P<0.05)。高PCⅠ水平组血清CTRP、hs-CRP水平高于低PCⅠ水平组(P<0.05)。高PCⅢ水平组血清CTRP、hs-CRP水平高于低PCⅢ水平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BG、hs-CRP和CTRP5升高是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CTRP5、hs-CRP、FBG预测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6(95%CI=0.678~0.794)、0.687(95%CI=0.625~0.748)、0.649(95%CI=0.585~0.713)。结论血清CTRP5水平对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且CTRP5水平升高与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可能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症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对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后促炎因子的影响
4
作者 吴戈 郑嵘炅 +2 位作者 潘珂君 韩丹 鲁晓擘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71-1476,共6页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观察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沉默和过表达后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α、IL-1β、IL-6、IL-8的表达,探索TRAF6对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感染后促炎因子的影响,为KSHV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使...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观察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沉默和过表达后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α、IL-1β、IL-6、IL-8的表达,探索TRAF6对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感染后促炎因子的影响,为KSHV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使用KSHV(+)iSLK细胞系建立沉默和过表达TRAF6模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转染水平。细胞培养48、72 h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促炎因子的表达,并比较TRAF6沉默及过表达后促炎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TRAF6沉默(siTRAF6)和TRAF6过表达(TRAF6-OE)细胞模型。ELISA结果显示,TRAF6沉默后促炎因子IL-1α、IL-1β、IL-6、IL-8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TRAF6过表达后IL-1α、IL-1β、IL-6、IL-8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IL-6、IL-8变化幅度较大,说明TRAF6对促炎因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提示其在KSHV感染后促炎作用的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TRAF6对促炎因子有一定抑制作用,有望作为新的潜在靶点抑制卡波西肉瘤病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 卡波西肉瘤 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 KSHV 促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病毒性肺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4、甲壳质酶蛋白40、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变化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5
作者 梁银 田恬 +2 位作者 赵红 景芳丽 杜池龙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4-579,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肺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4(TNFSF14)、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变化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病毒性肺炎患...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肺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4(TNFSF14)、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变化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病毒性肺炎患儿120例(观察组)。另选取这一时期在该院体检健康儿童8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SF14、YKL-40、sIL-2R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NFSF14、YKL-40、sIL-2R对病毒性肺炎患儿临床预后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TNFSF14、YKL-40、sIL-2R水平分别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血清TNFSF14、YKL-40、sIL-2R水平分别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TNFSF14、YKL-40、sIL-2R水平分别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NFSF14、YKL-40、sIL-2R分别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的评分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示:血清TNFSF14、YKL-40、sIL-2R联合检测预测患儿不良预后的AUC为0.921(95%CI:0.867~0.984,P<0.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05和0.8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APACHEⅡ评分(95%CI:1.001~3.268,P=0.005)及血清CRP(95%CI:1.755~6.143,P=0.001)、TNFSF14(95%CI:1.427~5.619,P=0.001)、YKL-40(95%CI:1.109~3.525,P<0.001)、sIL-2R(95%CI:1.265~4.173,P=0.002)是病毒性肺炎患儿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TNFSF14、YKL-40、sIL-2R水平变化与病毒性肺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也是影响患儿不良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且对评估患儿的临床结局有较高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肺炎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4 甲壳质酶蛋白40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1q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4(CTRP4)降低子痫前期大鼠滋养层细胞的caspase-1和IL-1β水平 被引量:9
6
作者 段利利 刘子冬 +4 位作者 王林 马斌芳 范忆冰 徐莹 郭芬芬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41-1445,1452,共6页
目的探讨C1q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4(CTRP4)对子痫前期大鼠胎盘滋养层细胞的影响。方法构建子痫前期大鼠模型,采集正常孕鼠和模型大鼠胎盘滋养层组织,运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TRP4、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caspase-1 mRN... 目的探讨C1q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4(CTRP4)对子痫前期大鼠胎盘滋养层细胞的影响。方法构建子痫前期大鼠模型,采集正常孕鼠和模型大鼠胎盘滋养层组织,运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TRP4、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caspase-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离培养正常孕鼠和模型鼠滋养层细胞,在不同时间点,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碘化丙啶和caspase-1双阳性(PI+caspase-1+)细胞(pyroptosis),运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IL-1β和caspase-1表达水平;在模型大鼠滋养层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5、5、15、25、50)ng/m L CTRP4重组蛋白或(10、20)ng/m L CTRP4蛋白中和抗体,处理72 h后检测pyroptosis细胞数目和caspase-1、IL-1β水平。结果子痫前期大鼠胎盘滋养层组织caspase-1、IL-1β表达增强,CTRP4表达水平下调;CTRP4重组蛋白处理体外培养的大鼠滋养层细胞可显著减少PI+caspase-1+细胞数量并降低caspase-1、IL-1β水平,而CTRP4蛋白中和抗体处理显著增加PI+caspase-1+细胞数量并增强炎症反应。结论 CTRP4可显著抑制caspase-1/IL-1β炎症调节通路的活性,并抑制子娴前期大鼠胎盘滋养层细胞的pyropt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家族4(CTRP4) 先兆子痫 滋养层细胞 CASPASE-1 PYROPTOSIS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6(CTRP6)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林 刘子冬 +2 位作者 段利利 马斌芳 孙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64-1668,共5页
目的探讨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6(CTRP6)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ELISA分别检测卵巢癌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血清,SKOV3、3AO和HO8910上皮性卵巢癌细胞与IOSE80正常卵巢上皮细胞培养上清中CTRP6的水平;采用人CTRP6重组蛋... 目的探讨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6(CTRP6)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ELISA分别检测卵巢癌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血清,SKOV3、3AO和HO8910上皮性卵巢癌细胞与IOSE80正常卵巢上皮细胞培养上清中CTRP6的水平;采用人CTRP6重组蛋白处理高转移性卵巢癌HO8910细胞,ELISA检测HO8910细胞白细胞介素8(IL-8)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分泌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TM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采用CTRP6小干扰RNA(CTRP6 siRNA)或CTRP6抗体处理HO8910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CTRP6在卵巢癌患者血清和上皮性卵巢癌细胞培养上清中水平降低;CTRP6重组蛋白处理HO8910细胞48 h后,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利用siRNA抑制CTRP6表达后,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显著增强;CTRP6抗体处理后,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亦显著增强。结论 CTRP6在卵巢癌患者血清和上皮性卵巢癌细胞上清中水平降低;CTRP6可阻断IL-8/VEGF通路从而抑制上皮性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6(CTRP6) 白细胞介素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格列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贾丽艳 曹小会 +2 位作者 胡艳云 白玉 王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606-609,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采用利格列汀治疗对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采用利格列汀治疗,连续治疗...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采用利格列汀治疗对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采用利格列汀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肾功能[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or)、血肌酐(SCr)]、糖脂代谢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UAER、24 hUpor、Scr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HbA1c、FPG、TC、TG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MCP-1、sTNFR1、hs-CRP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采用利格列汀治疗可改善糖脂代谢水平和肾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MCP-1、sTNFR1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利格列汀 二甲双胍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联合二甲双胍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贾丽艳 胡艳云 +2 位作者 曹小会 陈婕 王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9期1724-1727,共4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二甲双胍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1,sTNFR1)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接诊的16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二甲双胍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1,sTNFR1)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接诊的16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厄贝沙坦组以及联合用药组。二甲双胍组患者给予口服二甲双胍治疗,厄贝沙坦组给予厄贝沙坦组口服,联合用药组给予二甲双胍和厄贝沙坦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sTNFR1、高敏C反应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糖代谢指标、蛋白尿以及血肌酐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sTNFR1、sICAM-1、hs-CRP、MCP-1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联合用药组sTNFR1、sICAM-1、hs-CRP、MCP-1水平均低于二甲双胍组和厄贝沙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且联合用药组低于二甲双胍组和厄贝沙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24h尿蛋白定量、尿清蛋白排泄率以及血肌酐低于二甲双胍组以及厄贝沙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二甲双胍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血清sTNFR1、MCP-1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糖代谢水平和减轻蛋白尿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厄贝沙坦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二甲双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基因的克隆及其与绿色荧光蛋白的融合表达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毓雯 朱传龙 +1 位作者 宁琴 罗小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24-27,I0009,共5页
目的:构建小鼠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然后在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表达,为TNFR1的基因干预研究提供简便的判定手段。方法:从小鼠肝组织提取总RNA,RT-PCR扩增出TNFR1基因的cDN... 目的:构建小鼠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然后在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表达,为TNFR1的基因干预研究提供简便的判定手段。方法:从小鼠肝组织提取总RNA,RT-PCR扩增出TNFR1基因的cDNA片段,将目的片段克隆至pMD18-T载体。酶切和测序鉴定,然后将目的片段酶切回收后插到GFP表达载体pEGFP-N2中GFP基因序列的上游,构建TNFR1-EGFP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TNFR1,将该重组质粒转染到CHO细胞后24—48h,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NFR1的表达情况。同时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表达情况。结果:扩增出了长约1360bp的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酶切和测序鉴定无误;将pMD-TNFR1中TNFR1基因亚克隆至pEGFP-N2载体,酶切鉴定无误;重组质粒pEGFP-TNFR1转染CHO细胞后,免疫组化染色可见细胞有阳性棕染,同时荧光显微镜下也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小鼠TNFR1-EGFP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重组质粒可在CHO细胞中表达出TNFR1-EGFP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的TNFR1基因干扰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 绿色荧光蛋白 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6(CTRP6)介导庆大霉素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嵘 杨晓霞 +4 位作者 于艳 周美兰 田秀娟 冯世栋 王汉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58-1461,共4页
目的探讨抗炎细胞因子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6(CTRP6)在庆大霉素所致急性肾损伤(AKI)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和3个实验组。模型组和实验组皮下注射庆大霉素400 mg/(kg·d),连续注射2 d,建立庆大霉素中毒性AK... 目的探讨抗炎细胞因子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6(CTRP6)在庆大霉素所致急性肾损伤(AKI)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和3个实验组。模型组和实验组皮下注射庆大霉素400 mg/(kg·d),连续注射2 d,建立庆大霉素中毒性AKI动物模型;3个实验组大鼠在注射庆大霉素前2 d,分别给予(0.5、5、50)mg/kg的CTRP6腺病毒表达载体。苦味酸比色法检测肌酐(Cr)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尿素氮(BUN)含量,ELISA检测血清CTRP6的水平以及肾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中CTRP6、NOD样受体家族含pyrin结构域蛋白3(NLRP3)和caspase-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AKI指标血清BUN和Cr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的分泌量以及NLRP3和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大鼠血清BUN和Cr水平降低,IL-1β和TNF-α的分泌减少,NLRP3和caspase-1的表达水平下降。随着注射CTRP6腺病毒表达载体注射剂量的增加,抑制效果逐渐增强。结论 CTRP6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减弱庆大霉素所致的大鼠急性肾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6(CTRP6) 急性肾损伤 NOD样受体家族含pyrin结构域蛋白3(NLRP3) 庆大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重症斑块状银屑病1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曹蕾 杨莉佳 +2 位作者 王磊 陶诗沁 胡燕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80-381,共2页
1病历摘要患者男,38岁。30年前无明显诱因头皮出现红斑,伴有鳞屑,外院诊断“银屑病”,予相关治疗(具体药物不详)。近十余年来红斑增多,渐延及全身,期间在我院及外院多次治疗,使用过复方甘草酸什、甲氨蝶呤、阿维A、适今可等药... 1病历摘要患者男,38岁。30年前无明显诱因头皮出现红斑,伴有鳞屑,外院诊断“银屑病”,予相关治疗(具体药物不详)。近十余年来红斑增多,渐延及全身,期间在我院及外院多次治疗,使用过复方甘草酸什、甲氨蝶呤、阿维A、适今可等药物,起初皮损及症状控制尚可,经长期治疗出现肝酶异常,血压、血脂升高,皮疹加重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斑块状 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梁伟 田书雅 +1 位作者 苏征佳 杨晖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omplement C1q 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protein 1,CTRP1)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老年... 目的探讨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omplement C1q 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protein 1,CTRP1)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35例,根据是否合并微量白蛋白尿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组112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微量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 123例。所有患者测量血压、空腹血糖、血脂、尿白蛋白肌酐比(urinary protein creatinine ratio,UACR)等,采用ELISA法测定CTRP1以及相关代谢脂肪因子水平。结果微量白蛋白尿组CTRP1、TNF-α、UACR水平明显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组[(15. 63±2. 17)μg/L vs (9. 73±1. 99)μg/L,(74. 38±25. 60) ng/L vs (59. 72±17. 34) ng/L,(2. 45±0. 76) mg/mmol vs (2. 19±0. 88) mg/mmol,P <0. 01],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原发性高血压组[(4. 26±0. 77) mg/L vs (7. 46±1. 67) mg/L,P <0. 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RP1、TNF-α、脂联素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因素(OR=0. 058,95%CI:0. 003~0. 174,P=0. 014; OR=1. 012,95%CI:1. 001~1. 025,P=0. 006; OR=0. 664,95%CI:0. 530~0. 833,P=0. 000)。结论CTRP1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及其肾脏亚临床损害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C1Q 肿瘤坏死因子Α 蛋白尿 脂联素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培 苏兆亮 +1 位作者 王胜军 许化溪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05-1208,共4页
目的获取小鼠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GITR)氨基酸序列,并预测其结构和功能。方法利用网络平台及相关生物学软件对小鼠GITR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小鼠GITR氨基酸序列与人等其他物种具有56%的同源性,... 目的获取小鼠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GITR)氨基酸序列,并预测其结构和功能。方法利用网络平台及相关生物学软件对小鼠GITR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小鼠GITR氨基酸序列与人等其他物种具有56%的同源性,具有信号肽、胞外区、跨膜区及胞内区等结构;小鼠GITR蛋白胞外区位于第22-153号氨基酸序列区间;可能含有4个N-糖基化位点、4个丝氨酸磷酸化位点、1个苏氨酸磷酸化位点以及1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结论小鼠GITR氨基酸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表达该蛋白及其相关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 氨基酸 生物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补体蛋白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莲花 赵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6-668,共3页
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脂肪因子在调节胰岛素敏感性、调节葡萄糖及脂肪酸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知脂肪因子有脂联素、免疫补体蛋白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C1q/TNF-related protein,CTRP)、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脂肪酶、白细... 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脂肪因子在调节胰岛素敏感性、调节葡萄糖及脂肪酸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知脂肪因子有脂联素、免疫补体蛋白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C1q/TNF-related protein,CTRP)、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脂肪酶、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脂质运载蛋白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趋化素、血管紧张素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系统蛋白质类 补体C1Q 肿瘤坏死因子Α 脂联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诱导大鼠小胶质细胞脂多糖受体CD14和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的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葛继晖 索爱琴 +5 位作者 许予明 李玮 朱良付 张杰文 成巧梅 苗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24-927,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β淀粉样蛋白(Aβ1-42)诱导大鼠小胶质细胞脂多糖受体CD14和肿瘤坏死因子-α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小胶质细胞株复苏培养后分为2组:Aβ1-42组和抗CD14加Aβ1-42组。抗CD14加Aβ1-42组使用抗CD14抗体拮抗CD14的表达,...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β淀粉样蛋白(Aβ1-42)诱导大鼠小胶质细胞脂多糖受体CD14和肿瘤坏死因子-α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小胶质细胞株复苏培养后分为2组:Aβ1-42组和抗CD14加Aβ1-42组。抗CD14加Aβ1-42组使用抗CD14抗体拮抗CD14的表达,再分别用不同浓度的Aβ1-42(0、62.5nmol/L、125nmol/L、250nmol/L)进行干预,2组均在Aβ1-42干预2h后用RT-PCR法检测CD14及TNF-αmRNA表达的量。结果:不同浓度的Aβ1-42干预小胶质细胞2h后,62.5nmol/L与0nmol/LAβ1-42组CD14mRNA的表达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Aβ1-42浓度为125nmol/L和250nmol/L时,CD14mRNA的表达逐渐增加(P<0.05)。使用CD14抗体后,抗CD14加Aβ1-42组中CD14mRNA的表达与Aβ1-42组比降低(P<0.05)。Aβ1-42组TNF-αmRNA的表达随Aβ1-42的浓度增加而增加(P<0.05),与Aβ1-42组相比,抗CD14加Aβ1-42组中TNF-αmRNA的表达在Aβ1-42浓度为125nmol/L开始明显受到抑制(P<0.05)。结论:Aβ1-42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可通过脂多糖受体CD14使TNF-αmRNA的表达增加,且与Aβ1-42的作用浓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 小胶质细胞 脂多糖受体CD14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清和肺组织补体成分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水平及其与血流动力学和右心室肥厚的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闫莉 高海祥 +4 位作者 张爱丽 许金伟 付倩 苏艳 李海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7期187-190,共4页
目的观察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清和肺组织补体成分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1q/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protein 9,CTRP9)水平,及其与血流动力学和右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将50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观察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清和肺组织补体成分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1q/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protein 9,CTRP9)水平,及其与血流动力学和右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将50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和分流组,每组各25只,分流组大鼠制作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模型。比较两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肺动脉平均压(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mPAP)、右心室平均压(mean right ventricular pressure,mRVP)]、右心室肥厚指数(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dex,RVHI)、CTRP9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结果分流组大鼠mPAP、mRVP、RVHI、血清NO水平、血清和肺组织CTRP9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清和肺组织CTRP9水平与其mPAP、mRVP、RVHI、血清NO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结论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清和肺组织中存在CTRP9高表达,CTRP9可能参与了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 补体成分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 一氧化氮 血流动力学 右心室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力和剪应力应答蛋白1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的新调控因子
18
作者 廖志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2-418,共7页
离心力和剪应力应答基因1(responsive to centrifugal force and shear stress gene 1,RECS1)被剔除的小鼠易患囊性内侧坏死和动脉扩张症,伴随着血管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水平的增强.本室前期研究发现,稳定表达RECS1的小鼠成纤维细... 离心力和剪应力应答基因1(responsive to centrifugal force and shear stress gene 1,RECS1)被剔除的小鼠易患囊性内侧坏死和动脉扩张症,伴随着血管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水平的增强.本室前期研究发现,稳定表达RECS1的小鼠成纤维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激动性抗体的敏感性被明显弱化,显示RECS1参与肿瘤坏死因子信号的调控.本文研究了RECS1对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1,TNFR1)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RECS1结合TNFR1,并抑制过量表达TNFR1诱导的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化.缺失突变研究发现,RECS1分子上有NPLY和SPEDY两个模体是其抑制TNFR1信号所必需的.免疫共沉淀实验发现,NPLY是RECS1与TNFR1结合所必需的.而SPEDY的缺失不影响RECS1与TNFR1的结合.另外,免疫共染色实验显示,RECS1与TNFR1共定位于细胞内核体.这些实验结果进一步揭示了RECS1负调控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信号进而参与调控血管发育与重塑的生物功能及可能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力和剪应力应答基因1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 核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水平对糖尿病肾病代谢参数的影响及其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安超 卢艳敏 +1 位作者 张颖 杨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6期3303-3310,共8页
背景糖尿病肾病(DN)是2型糖尿病(T2DM)严重并发症之一,一些证据表明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可能在DN中发挥作用,但目前关于CTRP3与DN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探讨血清CTRP3水平对DN及其代谢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 背景糖尿病肾病(DN)是2型糖尿病(T2DM)严重并发症之一,一些证据表明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可能在DN中发挥作用,但目前关于CTRP3与DN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探讨血清CTRP3水平对DN及其代谢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54例(T2DM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55例(DN组),并选取55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三组均进行代谢参数检测,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CTRP3、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联素(APN)水平,比较三组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相关性检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各组CTRP3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TRP3对DN的诊断价值。结果 T2DM组、DN组IL-6、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DN组IL-6水平高于T2DM组(P<0.05);T2DM组、DN组APN、CTRP3水平低于对照组,DN组CTRP3水平低于T2DM组(P<0.05);女性CTRP3水平高于男性,正常体质量者CTRP3水平高于超重/肥胖者(P<0.05)。多项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RP3水平与T2DM[OR=0.804,95%CI(0.731,0.883),P<0.001]和DN[OR=0.730,95%CI(0.654,0.814),P<0.001]的风险之间存在着独立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对照组中,CTRP3与胰岛素(r=-0.415)、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r=-0.438)呈负相关(P<0.05);在T2DM组和DN组中,CTRP3与胰岛素(r=-0.312、-0.407)、HOMA-IR(r=-0.327、-0.436)、糖化血红蛋白(Hb A1c)(r=-0.286、-0.287)、IL-6(r=-0.342、-0.386)和TNF-α(r=-0.359、-0.365)呈负相关,但与肾小球滤过率(e GFR)(r=0.274、0.428)、APN(r=0.436、0.273)呈正相关(P<0.05);在DN组中,CTRP3与肌酐(Cr)(r=-0.389)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DM组中HOMA-IR[β=-64.330,95%CI(-92.067,-9.537)]、APN[β=9.210,95%CI(4.510,16.627)],DN组的HOMA-IR[β=-62.773,95%CI(-122.250,-13.348)]、e GFR[β=0.953,95%CI(0.327,2.442)]是CTRP3的影响因素(P<0.05)。CTRP3诊断DN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1[95%CI(0.820,0.943)],灵敏度为76.36%,特异度为90.91%。结论 CTRP3在T2DM和DN患者中明显降低,并与T2DM和DN的风险之间存在着独立的相关性。CTRP3诊断DN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在DN的发病机制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作为DN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 脂肪因子 炎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早期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及预测价值:一项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张丽倩 郭艳巍 +2 位作者 许倩 杨珽 毛淑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249-2254,共6页
背景妊娠期糖尿病(GDM)以胰岛素抵抗为特征,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可能参与了GDM的发生、发展过程,但妊娠早期血清CTRP3与GDM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如何,相关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探讨妊娠早期血清CTRP3... 背景妊娠期糖尿病(GDM)以胰岛素抵抗为特征,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可能参与了GDM的发生、发展过程,但妊娠早期血清CTRP3与GDM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如何,相关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探讨妊娠早期血清CTRP3对GDM的影响及预测价值,为GDM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前瞻性连续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门诊正规产检的妊娠早期女性为研究对象。收集孕妇的一般资料,妊娠6~14周时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_(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清CTRP3。妊娠24~28周时采用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进行GDM筛查,分为GDM组和糖耐量正常(NGT)组。结果共纳入妊娠早期妇女393例,最终纳入分析368例,其中81例妊娠24~28周时诊断为GDM,GDM的发病率为22.0%。GDM组的年龄大于NGT组,妊娠前体质指数(BMI)、FPG、FINS、HbA_(1c)及TG均高于NGT组(P<0.05)。GDM组血清CTRP3低于NGT组〔0.5280(0.4613,0.6340)μg/L与0.6048(0.5108,0.6660)μg/L,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TRP3是GDM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aOR=0.101,95%CI(0.010,0.997),P≤0.05〕。血清CTRP3预测GDM的截断值是0.5242μg/L,灵敏度为49.38%,特异度为72.1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622〔95%CI(0.571,0.672)〕;联合预测模型(CTRP3联合年龄、妊娠前BMI、FPG及HbA_(1c))预测GDM的截断值是0.3150,灵敏度为69.14%,特异度为89.20%,AUC为0.841〔95%CI(0.799,0.877)〕。联合预测模型预测GDM的AUC大于血清CTRP3的AUC(Z=5.634,P<0.001)。结论妊娠早期母体血清CTRP3升高可降低GDM的发生风险,是GDM的独立预测因子,与母体特征及代谢指标联合对GDM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 体质指数 葡糖耐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