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李静 黎莉 +2 位作者 安丰双 张运 李晶晶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6期418-420,共3页
目的 研究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I(s TNFRI)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超声诊断仪将 82例中老年患者分为斑块形成组与无斑块组 ,分析两组 s TNFRI水平变化及与多种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斑块形成... 目的 研究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I(s TNFRI)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超声诊断仪将 82例中老年患者分为斑块形成组与无斑块组 ,分析两组 s TNFRI水平变化及与多种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斑块形成组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及脑梗死的发生率较无斑块组显著增高 ,斑块形成组s TNFRI水平显著高于无斑块组 ,s TNFRI升高组比正常组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IMT)显著增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 s TNFRI水平与年龄相关。结论  s TNFRI水平与颈动脉 IMT相关。降低血清 s TNFRI浓度 ,抑制炎症反应不仅可能阻止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而且对于预防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NSF-1、sTNFR-Ⅰ与胎膜早破的关系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2
作者 张举 李川 +1 位作者 吴金雨 王颖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96-901,共6页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SPE)患者血清摄食抑制因子-1(NSF-1)、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sTNFR-Ⅰ)与胎膜早破(PROM)的关系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的SPE患者84例...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SPE)患者血清摄食抑制因子-1(NSF-1)、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sTNFR-Ⅰ)与胎膜早破(PROM)的关系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的SPE患者84例作为研究组,根据有无PROM将患者分为PROM组以及未PROM组,并进一步根据孕妇妊娠结局分为妊娠良好组和妊娠不良组。另选取同期产检并分娩的84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PE患者发生PROM及PROM患者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SF-1、sTNFR-Ⅰ对SPE患者发生PROM及PROM患者妊娠不良结局的评估和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NSF-1、sTNFR-Ⅰ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ROM组血清NSF-1、sTNFR-Ⅰ水平高于未PROM组(P<0.05)。NSF-1、sTNFR-Ⅰ为影响SPE患者发生PROM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NSF-1、sTNFR-Ⅰ联合评估SPE患者发生PROM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7,二者联合优于单独检测(Z=2.601,Z=2.585,P<0.05)。妊娠不良组血清NSF-1、sTNFR-Ⅰ水平高于妊娠良好组(P<0.05)。NSF-1、sTNFR-Ⅰ均为影响PROM患者妊娠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NSF-1、sTNFR-Ⅰ二者联合预测PROM患者妊娠不良结局的AUC为0.908,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Z=2.534,Z=2.556,P<0.05)。结论SPE患者血清NSF-1、sTNFR-Ⅰ水平显著升高,二者升高时会增加PROM和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子痫前期 摄食抑制因子-1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 胎膜早破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对大鼠颈动脉体球细胞胞内钙的影响
3
作者 范娟 彭正午 +3 位作者 郭玲 徐学红 王曦 王百忍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3-507,共5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Ⅰ型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type Ⅰ,TNFR-Ⅰ)在大鼠颈动脉体(carotid body,CB)中的表达,以及TNF-α对CB球细胞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检测TNFR-Ⅰ在...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Ⅰ型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type Ⅰ,TNFR-Ⅰ)在大鼠颈动脉体(carotid body,CB)中的表达,以及TNF-α对CB球细胞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检测TNFR-Ⅰ在大鼠CB中的表达,用钙成像技术检测TNF-α对大鼠CB球细胞[Ca2+]i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NFR-Ⅰ阳性条带出现在55kD处,与其分子量一致。免疫荧光双重染色结果显示,TNFR-Ⅰ强烈表达在大鼠CB球细胞中。钙成像结果显示,外源性给予TNF-α可引起球细胞[Ca2+]i迅速升高。结论:大鼠CB球细胞表达TNFR-Ⅰ,可以感受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的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 肿瘤坏死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钙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滩病毒受体与细胞因子TNFRⅠ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稳定转染细胞系的建立
4
作者 叶伟 白露 +6 位作者 于蒙蒙 于澜 张亮 吴兴安 张芳琳 徐志凯 白文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3070-3073,共4页
为构建带有荧光标签的汉滩病毒受体整合素β3与细胞因子TNFRⅠ的稳定转染细胞系,构建目的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β3和pIRES2-DsRed-TNFRⅠ(EC),并转染CHO细胞,直接荧光观察报告基因和荧光定量RT-PCR检测目的基因mRNA表达。结... 为构建带有荧光标签的汉滩病毒受体整合素β3与细胞因子TNFRⅠ的稳定转染细胞系,构建目的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β3和pIRES2-DsRed-TNFRⅠ(EC),并转染CHO细胞,直接荧光观察报告基因和荧光定量RT-PCR检测目的基因mRNA表达。结果转染重组质粒pIRES2-EGFP-β3的细胞可检测到荧光报告基因和目的基因β3 mRNA的表达,转染pIRES2-DsRed-TNFRⅠ(EC)的细胞可检测到荧光报告基因和目的基因TNFRⅠ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成功地构建了真核表达整合素β3与TNFRⅠ的稳定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滩病毒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 整合素Β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可溶性TNFRⅠ-GFP融合蛋白重组体的构建、表达和特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范玮 李卓娅 +2 位作者 龚非力 姜晓丹 冯玮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 构建并表达 hs TNFR (hum an soluble tum or necrosis factorreceptor ) - GFP(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 p ET2 8a融合蛋白 ,用以检测跨膜型 TNF- α(m TNF- α)。方法 用 PCR从 GFP- p KEN重组质粒中扩增 GFP的 c D-NA... 目的 构建并表达 hs TNFR (hum an soluble tum or necrosis factorreceptor ) - GFP(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 p ET2 8a融合蛋白 ,用以检测跨膜型 TNF- α(m TNF- α)。方法 用 PCR从 GFP- p KEN重组质粒中扩增 GFP的 c D-NA,将其插入 hs TNFR - p ET2 8a重组质粒中 hs TNFR 基因片段的下游 ,获得 hs TNFR - GFP- p ET2 8a重组体。转化大肠杆菌 BL- 2 1,用 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 ,经镍金属螯合层析柱纯化。用 MTT法检测重组融合蛋白对 s TNF- α细胞毒效应的抑制活性 ,并用重组融合蛋白直接对转染 TNF基因细胞表面的 m TNF- α进行定性检测。结果  hs TNFR -GFP重组融合蛋白可明显抑制 s TNF- α细胞毒效应 ,且呈剂量依赖性 ;该融合蛋白不但可与 NIH3T3细胞膜上鼠源性m TNF- α结合 ,而且也可与转基因 NIH3T3细胞表面人 m TNF- α结合。结论  hs TNFR - GFP重组融合蛋白具有 TN-FR的生物学活性 ,同时保留 GFP的发光特性 ,可用来检测细胞表达 m 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膜型肿瘤坏死因子α 绿色荧光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 重组融合蛋白 基因工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质粒PcDNA3.1/sTNFRⅠ在小鼠体内表达的初步研究
6
作者 徐琛蓉 章锦才 +1 位作者 赵川江 张蕴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1-223,共3页
目的检测构建的PcDNA3.1/sTNFRⅠ真核表达载体在小鼠体内能否有效表达目的产物,为探索利用该载体基因治疗TNFα介导的炎性疾病奠定一定的实验基础。方法将PcDNA3.1/sTNFRⅠ载体直接注入小鼠胫前肌,ELISA法检测肌肉匀浆中的sTNFRⅠ表达... 目的检测构建的PcDNA3.1/sTNFRⅠ真核表达载体在小鼠体内能否有效表达目的产物,为探索利用该载体基因治疗TNFα介导的炎性疾病奠定一定的实验基础。方法将PcDNA3.1/sTNFRⅠ载体直接注入小鼠胫前肌,ELISA法检测肌肉匀浆中的sTNFRⅠ表达。结果在注射后7d与10d,PcDNA3.1/sTNFRⅠ注射组小鼠肌肉匀浆中sTNFRⅠ表达的量均显著高于PcDNA3.1注射组(P<0.01),注射后第10天sTNFRⅠ表达量高于第7天sTNFRⅠ表达量(P<0.01)。结论采用直接注射法将PcDNA3.1/sTNFRⅠ载体转移入肌肉内可以使目的基因得到一定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重组质粒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