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灌流联合序贯透析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曹小会 贾丽艳 胡艳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23-25,29,共4页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序贯透析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施以单纯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序贯透析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施以单纯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血液灌流联合序贯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治疗12周后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氧化因子指标及代谢指标等相关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代谢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各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与序贯透析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帮助患者机体氧化应激状态显著缓解,血糖水平控制效果理想,患者肾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且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水平明显降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液灌流 序贯透析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对白介素Ⅰ、肿瘤坏死因子α清除的影响
2
作者 刘恩波 宋艳玲 李振海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3期189-191,共3页
【目的】了解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清除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符合多器官(其中一个器官是肾脏)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诊断,未应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 【目的】了解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清除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符合多器官(其中一个器官是肾脏)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诊断,未应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 CVVH 治疗,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 CVVH 前后血 IL-1β、TNF-α的变化及12h、24h 滤液中 IL-1β、TNF-α浓度。【结果】CVVH 前后 IL-1β无变化,12h、24h 滤过液中未测出 IL-1β;CVVH 对 IL-1β既不能滤过,也不能吸附,对IL-1β清除无影响(P>0.05)。血 TNF-α在 CVVH 前后有变化(P<0.01)。【结论】对 MODS 的病人应用 CVVH 治疗,可清除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始动介质 TNF-α,并通过稳定内环境,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及平衡,进而达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率的目的。IL-1β无变化可能与滤器的膜材料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白细胞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丁琼 张守柱 +1 位作者 阚明 吴永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9-561,共3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方法测定40例1年以上透析充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前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肌酐(...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方法测定40例1年以上透析充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前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肌酐(Scr)、血尿酸(UA)、血糖(Glu)、血浆白蛋白(ALB)、血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应用超声测定颈动脉中层厚度(MT)及有无颈动脉斑块形成。结果IMT增厚和(或)有斑块形成组Hcy、hsCRP、TNF-α明显高于非增厚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在收缩压、脉压、血TC、TG、血糖、血尿酸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Hcy、hsCRP、TNF-α的升高可以作为MH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C反应蛋白 肾透析 半胱氨酸/血液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孙洁 凌斌 +3 位作者 李冰沁 顾云帆 刘萍 陈晓雷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0-451,共2页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动态检测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亚低温治疗及常规治疗后血TNF-α变化与正常人群的比较,于治疗前后30天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急性...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动态检测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亚低温治疗及常规治疗后血TNF-α变化与正常人群的比较,于治疗前后30天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TNF-α较正常组明显升高,而亚低温治疗可明显降低其血TNF-α水平,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论 亚低温治疗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TNF-α水平,从而减轻TNF所引起的继发性脑损伤,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急性脑梗死 血液 肿瘤坏死因子 检测 急性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8和肿瘤坏死因子α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陈兴年 刘奇栋 +2 位作者 王泓 叶志坚 吴妹英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44-347,共4页
目的 研究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检测对于诊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意义。 方法 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在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诊断为初治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71例(活动性肺结核组... 目的 研究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检测对于诊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意义。 方法 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在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诊断为初治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71例(活动性肺结核组)和既往明确诊断为肺结核,经过正规方案抗结核完成治疗后,同期门诊随访复查的陈旧性肺结核患者21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IL-6、IL-8和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应用SSP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呈非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和上下四分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活动性肺结核组和对照组血清中TNF-α中位数分别为11.5 pg/ml和8.8 pg/ml,四分位数间距(P25,P75)分别为(9.6 pg/ml,14.7 pg/ml)和(7.6 pg/ml,11.2 pg/ml),两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69.5,P〈0.001)。(2)活动性肺结核组和对照组血清中IL-6中位数分别为7.8 pg/ml和2.0 pg/ml,四分位数间距(P25,P75)分别为(3.1 pg/ml,15.9 pg/ml)和(1.5 pg/ml,5.4 pg/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89.5,P=0.001)。(3)活动性肺结核组和对照组血清中IL-8中位数分别为8 pg/ml和8 pg/ml,四分位数间距(P25,P75)分别为(5 pg/ml,15 pg/ml)和(6.5 pg/ml,13 pg/m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731.5,P=0.896)。 结论 血清TNF-α和IL-6水平在活动性肺结核的发展过程中变化较大;检测患者的TNF-α和IL-6分泌水平或许有助于判断疾病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血液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及诱导痰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黄希芬 裴文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3037-3039,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及诱导痰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监测30例COPD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3、6、12、24个月血清和诱导痰中TNF-α的动态变化,同时记录圣.乔治问卷(...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及诱导痰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监测30例COPD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3、6、12、24个月血清和诱导痰中TNF-α的动态变化,同时记录圣.乔治问卷(SGRQ)评分。结果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3、6、12、24个月血清及诱导痰TNF-α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3、6、12、24个月SGRQ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TNF-α与SGRQ评分呈正相关(P<0.05);诱导痰中TNF-α与SGRQ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COPD患者病情与血清及诱导痰中TNF-α具有相关性,TNF-α水平反映COPD气道炎症的变化过程。TNF-α可作为COPD患者病情预测及指导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吴丽娥 陈金 +6 位作者 和姬苓 孙刚 闫春华 耿红 郭霞 乌兰 贾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6-147,共2页
动物实验发现,缺血脑组织恢复血液再灌注后,部分动物脑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反而加重的现象称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TNF-α是较早释放的具有多种生物效应的重要炎性细胞因子,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依据血清... 动物实验发现,缺血脑组织恢复血液再灌注后,部分动物脑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反而加重的现象称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TNF-α是较早释放的具有多种生物效应的重要炎性细胞因子,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依据血清中TNF-α变化规律使用TNF-α单克隆抗体,观察TNF-α抗体是否能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以期找到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单克隆抗体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大鼠 TNF-α抗体 炎性细胞因子 动物实验 血液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戴丽君 罗绍凯 +1 位作者 陈永雄 洪文德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01-203,共3页
采用敏感的白细胞介素6(IL6)依赖细胞株KD83增殖实验检测6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IL6活性,同时用ELISA法测定相应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发现AL患者血清IL6和TNF水平明显高于... 采用敏感的白细胞介素6(IL6)依赖细胞株KD83增殖实验检测6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IL6活性,同时用ELISA法测定相应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发现AL患者血清IL6和TN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并与白血病的分型有关。动态观察46例AL患者,发现疗效不同IL6和TNF的水平及变化情况也不同。本研究提示,IL6和TNF可能参与了AL的发病过程,测定AL患者血清IL6和TNF水平可能对病情监测和疗效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肿瘤坏死因子的造血调控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梁燕清 伍曼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0期1182-1183,共2页
关键词 Α-肿瘤坏死因子 造血调控作用 生命科学 血液系统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关节腔内注射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治疗血友病性关节病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春锦 华宝来 夏炳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02-205,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关节腔内注射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治疗血友病性关节病(HA)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接受超声引导下穿刺关节腔注射益赛普的HA患者,对比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血友病关节健康评分(HJ...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关节腔内注射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治疗血友病性关节病(HA)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接受超声引导下穿刺关节腔注射益赛普的HA患者,对比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血友病关节健康评分(HJHS)、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超声所示目标关节增生滑膜厚度、血流信号、Melchiorre及中国早期血友病性关节病超声检测(HEAD-US-C)评分,评估其治疗价值。结果对32例均成功完成超声引导下穿刺关节腔及腔内注射益赛普,共对18例膝关节、7例肘关节及7例踝关节进行治疗。术后未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治疗后1个月,目标关节HJHS、VAS、Melchiorre评分、HEAD-US-C评分及增生滑膜最大厚度、平均厚度、血流信号均低于治疗前(P均<0.01)。结论超声引导下关节腔内注射益赛普治疗HA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凝集障碍 遗传性 关节疾病 肿瘤坏死因子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血液及脑脊液相关炎性因子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1
作者 唐玲 陈莉芬 余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液及脑脊液中相关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神经内科收治的PD患者50例为PD组,同期选择5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分别抽取血液和脑脊液,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TNF...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液及脑脊液中相关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神经内科收治的PD患者50例为PD组,同期选择5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分别抽取血液和脑脊液,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TNF-α、IFN-γ水平变化。结果 PD组患者血清IL-1β[(19.35±7.91)mg/L vs(1.99±2.81)mg/L]、IL-6[(279.58±68.51)mg/L vs(25.43±18.29)mg/L]、TNF-α[(376.81±79.28)mg/L vs(159.53±121.57)mg/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脑脊液中上述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不同病程和严重程度患者IL-1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患者血液中炎性因子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和进展,炎性因子水平与病情及病程并无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血液 脑脊髓液 白细胞介素类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与血液透析
12
作者 季曙明 季大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3年第2期177-179,共3页
白介素(IL)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是由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它们不仅对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具有重要调节功能,而且在血液透析(血透)患者的炎症发生、发热以及某些并发症的病理变化方面起重要的作用。尽管血透技术发... 白介素(IL)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是由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它们不仅对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具有重要调节功能,而且在血液透析(血透)患者的炎症发生、发热以及某些并发症的病理变化方面起重要的作用。尽管血透技术发展很快,但国内有关IL-1和TNF在长期血透患者中的研究少有报道。本文将重点介绍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血液透析 长期血透 肿瘤坏死因子 巨噬细胞 免疫活性细胞 抗内毒素 透析液 内源性致热原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滤过联合灌流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肺损伤患者血清TNF-α及血管内皮细胞RhoA磷酸化修饰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郑倩 杜晓刚 +3 位作者 陈雪梅 李正荣 龚颖 何俊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38-744,共7页
目的探讨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HF+HP)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肺损伤患者血清中TNF-α的清除作用及对内皮细胞中RhoA的188位丝氨酸磷酸化修饰(p-RhoA)的影响。方法选取35例SAP患者纳入实验研究,其中SAP继发急性肺损伤(ALI)/急性... 目的探讨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HF+HP)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肺损伤患者血清中TNF-α的清除作用及对内皮细胞中RhoA的188位丝氨酸磷酸化修饰(p-RhoA)的影响。方法选取35例SAP患者纳入实验研究,其中SAP继发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8例,未继发ALI/ARDS 7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20例。全部SAP患者收入中心ICU治疗,其中9例SAP继发ARDS患者给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HP治疗(HF+HP组)。应用ELISA法检测不同程度肺损伤的SAP患者血清中TNF-α水平的变化,以及采用HF+HP治疗的9例SAP继发ARDS患者治疗不同时间点血清中TNF-α的浓度。体外实验采用HF+HP治疗不同时间点患者的血清分别刺激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并以重组人TNF-α刺激细胞作为阳性对照,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各组HUVECs中p-RhoA与总RhoA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p-RhoA在细胞内的分布。结果与未继发ALI/ARDS患者比较,SAP继发ALI/ARDS的患者血清中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尤以继发ARDS的患者升高最为明显(约为正常对照组的7倍)。采用HF+HP治疗的9例SAP继发ARDS患者治疗6h后,血清中TNF-α水平与HF+HP治疗前比较开始下降,至治疗20h下降最为明显,接近正常组水平;HF+HP治疗后,SAP继发ARDS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HCO3-水平、氧合指数(PaO2/FiO2)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表明,HF+HP治疗后SAP继发ARDS患者血清诱导的HUVECs中p-RhoA水平逐渐升高(P<0.05),但各组RhoA总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HUVEsC中,p-Rho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各组变化趋势与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SAP继发ALI/ARDS患者血循环中存在高水平的TNF-α。HF+HP治疗可有效地清除SAP继发ALI/ARDS患者血液中大量生成的TNF-α,并抑制RhoA的活化,从而起到降低内皮细胞高通透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 血液灌流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肺损伤 内皮细胞 RHOA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IL-8、TNF-α与支气管哮喘血液流变性异常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凤 冯学斌 +2 位作者 于小玲 董晓青 贾云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6-146,共1页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病人血液流变性异常与血清IL - 6、IL - 8、TNF -α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急性期和缓解期中、重度哮喘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血清IL - 6、IL - 8、TNF -α水平变化 ,并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哮喘病人急性期全血表现...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病人血液流变性异常与血清IL - 6、IL - 8、TNF -α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急性期和缓解期中、重度哮喘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血清IL - 6、IL - 8、TNF -α水平变化 ,并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哮喘病人急性期全血表现粘度 (WBV)、血浆粘度 ( ηp)、红细胞聚集指数 (PAI)均明显高于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 ,氧释放系数 (OD)则明显低于缓解期 ;缓解期 ηp、RAI、OD值恢复至正常水平 ,但WBV仍高于正常水平。哮喘急性期血清IL - 6、TNF -α均显著高于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水平 ,缓解期二者下降至正常水平 ;急性期和缓解期血清IL - 8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急性期和缓解期血清IL - 8、TNF -α与WBV呈正相关。结论 :中、重度哮喘病人存在严重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和细胞因子失调。IL - 8、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血液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容量血液滤过对MODS猪肺TNF-α和IL-8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冰 方国恩 +2 位作者 唐亮 杜成辉 邱秀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91-794,共4页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猪肺组织TNF-α、IL-8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雄性家猪25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9)、滤过组(n=10)、对照组(n=6),前二组采用二次打击法建立MODS模型,滤过组采用HVHF治...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猪肺组织TNF-α、IL-8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雄性家猪25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9)、滤过组(n=10)、对照组(n=6),前二组采用二次打击法建立MODS模型,滤过组采用HVHF治疗3d,对照组不作处理。测定各器官功能相关指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定量法检测肺组织TNF-α、IL-8mRNA表达水平。结果:滤过组滤过后各器官功能有关指标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器官衰竭发生率、动物病死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20.0%vs88.9%,20.0%vs77.8%,P<0.05);滤过组TNF-αmRNA、IL-8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0.1042±0.0158)vs(0.1235±0.0188),P<0.01;(0.1458+0.0199)vs(0.1991±0.0519),P<0.05]。结论:HVHF早期应用可以降低创伤引起的肺组织TNF-α和IL-8mRNA表达,表达水平与肺损伤的程度和肺衰竭发生率相关;同时可减少肺损伤,减少肺衰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高容量血液滤过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大孔树脂Amberlite XAD-7血液灌流对大鼠内毒素休克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国华 张训 侯凡凡 《解放军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6-88,共3页
观察了活性炭、大孔树脂AmberliteXAD-7血液灌流对大鼠内毒素休克的防治作用。表明:活性炭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浆内毒素(LPS)、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P<0.01),而对肿瘤坏死因子(TNF)的降低作用... 观察了活性炭、大孔树脂AmberliteXAD-7血液灌流对大鼠内毒素休克的防治作用。表明:活性炭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浆内毒素(LPS)、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P<0.01),而对肿瘤坏死因子(TNF)的降低作用不明显。AmberliteXAD-7灌流组LPS、IL-1水平与假灌流组比较无显著差异,TNF水平明显低于假灌流组(P<0.05)。在开始灌流后3h,两个治疗组的收缩压均较假灌流组明显改善(P<0.05)。并且活性炭、树脂血液灌流组存活时间与假灌流组比有显著差异(P<0.05)。LPS攻击后6h,活杀大鼠进行病理检查,两个治疗组肺、肠、肾、肝等脏器损害较轻。由此提示,通过体外血液灌流清除循环中致病递质可能是治疗内毒素休克的另一有价值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内毒素 血液灌流 休克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外周血T辅助细胞1/2细胞因子水平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姜丽娇 卢美萍 +3 位作者 郭莉 吴建强 邹丽霞 徐益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1-286,共6页
目的:分析非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患儿外周血T辅助细胞1/2(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特点,了解相关病理机制,以期为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5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活动期非SOJIA患儿4... 目的:分析非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患儿外周血T辅助细胞1/2(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特点,了解相关病理机制,以期为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5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活动期非SOJIA患儿41例(非SOJIA组,n=41)的临床资料,其中多关节炎型11例,少关节炎型10例,附着点炎型2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儿血清IL-2、IL-4、IL-6、IL.10、TNF-α和γ干扰素水平,并与同期85例活动期SOJIA患儿及202名健康体检儿童(正常对照组,n=202)比较,同时分析非SOJIA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非SOJIA组患儿血清IL-2、IL-6、γ干扰素升高(2.9pg/mL与2.6pg/mL,9.9pg/mL与6.4pg/mL,6.3pg/mL与5.1pg/mL,均P〈0.05),而TNF—α、IL-10降低(2.7pg/mL与3.9pg/mL,2.9pg/mL与7.1pg/mL,均P〈0.01);与SOJIA组比较,非SOJIA组IL-6、IL-10降低(9.9pg/mL与33.5pg/mL,2.9pg/mL与4.1pg/mL,均P〈0.01),IL-4、1干扰素升高(3.1pg/mL与2.3pg/mL,6.3pg/mL与4.4pg/mL,均P〈0.05)。同时非SOJIA组附着点炎型、多关节炎型患儿血清IL-6水平高于少关节炎型(12.7pg/mL、11.0pg/mL与4.2pg/mL,均P〈0.05);附着点炎型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与超敏CRP呈正相关。结论:非SOJIA患儿Th1/Th2细胞因子失衡且Th1细胞占优势,血清IL-6可能参与非SOJIA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幼年型类风湿/病理生理学 Th1细胞/免疫学 Th2细胞/免疫学 干扰素Ⅱ型/血液 细胞因子/血液 肿瘤坏死因子α/血液 白细胞介素类/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血液稀释后家兔脑组织TNF-α生成量的变化
18
作者 郑艇 郑春英 +2 位作者 吴晓丹 郑晓春 陈彦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9-440,共2页
目的 监测深度血液稀释后家兔脑组织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生成量的变化.方法 健康成年家兔18只,体重2~2.5 kg,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6只.A、B两组以6%羟乙基淀粉(200/0.5)行血液稀释,目标血细胞比容(Hct)分别为A组12%、B... 目的 监测深度血液稀释后家兔脑组织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生成量的变化.方法 健康成年家兔18只,体重2~2.5 kg,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6只.A、B两组以6%羟乙基淀粉(200/0.5)行血液稀释,目标血细胞比容(Hct)分别为A组12%、B组18%,C组不进行血液稀释.麻醉下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维持体温37℃左右.左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以备采取血样;右股动脉穿刺置管以备抽取血液样本及监测动脉压.股动脉放血,同时A组、B组股静脉输注等量6%羟乙基淀粉行等容性血液稀释(ANH)至目标Hct约30 min.于动脉、静脉穿刺置管后20 min(T0)、ANH后2 h(T1)、4 h(T2)、8 h(T3)时,记录SBP、DBP、MAP、CVP和HR;分别采集静脉血样各0.4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脑组织TNF-α生成量.结果 与T0时比较,A组T1~T3、B组T2、T3动、静脉血TNF-α浓度升高(P〈0.05);各时点C组脑组织TNF-α生成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常温下ANH目标Hct为18%及12%均不能维持脑氧供需平衡,可导致脑缺氧性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稀释 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和透析液对脂肪细胞凋亡的影响
19
作者 蔡伶伶 郭黎莉 +4 位作者 朱小娟 高丰厚 谭龙益 潘瑜 金惠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30-1534,共5页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血清及其与常规透析液(CD)或高纯透析液(HPD)联合干预对脂肪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集20例HD患者(CD和HPD治疗各10例)血样并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以HD患者血清(HDPS...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血清及其与常规透析液(CD)或高纯透析液(HPD)联合干预对脂肪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集20例HD患者(CD和HPD治疗各10例)血样并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以HD患者血清(HDPS组)、HD患者血清联合CD(HDPS+CD组)和HD患者血清联合HPD(HDPS+HPD组)对经体外诱导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进行干预,48 h后收集细胞。Hoechst 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Annexin-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PCR检测CD和HPD中细菌DNA片段表达。结果 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与HPD治疗HD患者比较,CD治疗HD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在HDPS组和HDPS+CD组,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呈典型凋亡形态学改变的细胞增多,两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HDPS+HPD组(P<0.05)。PCR检测显示,CD和HPD中细菌DNA表达分别为902.79±60.57和454.87±32.2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PS可诱导3T3-L1脂肪细胞凋亡,可能与患者血清TNF-α水平升高有关。与HD患者血清联合CD干预比较,联合HPD干预诱导的脂肪细胞凋亡率较低且HPD中细菌DNA表达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T3-L1脂肪细胞 细胞凋亡 肿瘤坏死因子Α 常规血液透析液 高纯透析液 细菌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因子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吴克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26-130,共5页
对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颇多,不同的白血病细胞可有不同的抑制因子。本文仅讨论研究得最多的3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我们实验室的工作表明:不少白血病细胞可以有... 对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颇多,不同的白血病细胞可有不同的抑制因子。本文仅讨论研究得最多的3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我们实验室的工作表明:不少白血病细胞可以有上述抑制因子mRNA的高表达,甚至有自身抑制活性的自分泌,亦即可能形成增殖的自身负调节环,因而引起研究者很大兴趣,对它们的研究经久不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细胞 增殖抑制因子 启动子 肿瘤坏死因子 细胞因子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TGF-β1 转基因 白血病抑制因子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