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身免疫疾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33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谭毅刚 邝浩斌 +3 位作者 傅红梅 李春燕 赵小冰 薛丽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8-383,共6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33例应用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5例,...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33例应用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5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32岁,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及气管镜特征、病理特点、治疗及转归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常见临床表现为咳嗽(26/33)、咳痰(23/33)、发热(17/33)。发病多见于肺结核(32/33)、支气管结核(15/33)、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结核(11/33)。结核菌双侧全肺播散(21/33),结核菌肺内组织(支气管、纵隔肺门淋巴结、胸膜)播散(19/33),肺外结核(18/33),肺结核伴肺内组织或肺外结核(26/33)。血CD4+T淋巴细胞检测正常(23/33),血IGRA检测阳性(27/33)。肺部影像学粟粒性结节(8/33)。淋巴结组织病理为不典型肉芽肿结节。抗结核治疗疗程8~32个月。死亡1例。结论自身免疫疾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患者以双肺病灶多见,易播散到肺内组织及全身多个器官,免疫功能下降,多需延长治疗疗程,经综合治疗多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剂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 结核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质量壳寡糖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盲肠微生物数量及脾脏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孟晓 王纪亭 +3 位作者 万文菊 王红卫 刘含亮 孙敏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90-1599,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低分子质量(1 000 u)壳寡糖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盲肠微生物数量以及脾脏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体重和产蛋率相近的58周龄海兰褐壳蛋...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低分子质量(1 000 u)壳寡糖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盲肠微生物数量以及脾脏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体重和产蛋率相近的58周龄海兰褐壳蛋鸡6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600、900 mg/kg壳寡糖的试验饲粮。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42 d。结果表明:1)添加300、600和900 mg/kg壳寡糖组的产蛋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4.52%(P<0.05)、2.99%(P>0.05)和4.08%(P>0.05)。2)试验第3、6周末,添加600和900 mg/kg壳寡糖组的鸡蛋哈夫单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6.87%、6.69%和6.47%、6.60%(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600、900 mg/kg壳寡糖显著降低了血清葡萄糖、胆固醇含量和谷草转氨酶活性(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600、900 mg/kg壳寡糖显著提高了盲肠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显著降低了盲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数量(P<0.05)。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300、600 mg/kg壳寡糖显著提高了脾脏IL-2 m RNA表达水平(P<0.05),饲粮添加600 mg/kg壳寡糖显著提高了脾脏TNF-αm RNA表达水平(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壳寡糖,提高了蛋鸡的产蛋率和哈夫单位,调节了肠道微生物菌群,增强了蛋鸡的免疫力,适宜壳寡糖添加水平为6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壳寡糖 生产性能 肠道微生物菌群 白细胞介素-2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对谷氨酰胺调控大鼠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周济宏 李幼生 +3 位作者 解伟光 曹亚澄 韩勇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0期884-887,共4页
目的:研究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谷氨酰胺(G ln)调控大鼠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完全肠道外营养(TPN)组,TPN+G ln组和TPN+G ln+TNF-α组。每组各10只大鼠,三组大鼠均行72 h TPN。TPN... 目的:研究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谷氨酰胺(G ln)调控大鼠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完全肠道外营养(TPN)组,TPN+G ln组和TPN+G ln+TNF-α组。每组各10只大鼠,三组大鼠均行72 h TPN。TPN+G ln组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提供的G ln剂量为0.3g/(kg.d),共72 h。TPN+G ln+TNF-α组在实验结束前24 h持续静脉滴注TNF-α,速度为5μg/(kg.h),并加入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用法同TPN+G ln组)。三组所供营养液氮(N)量、热量均等。所有大鼠均在取材前30 m in一次性静脉注射[L1-5N]亮氨酸,剂量为1.0mmol/kg。分别测定血浆中TNF-α浓度、血浆及组织中G ln浓度,并测定骨骼肌组织的蛋白质合成率。结果:血浆及骨骼肌组织中G ln浓度,TPN组低于TPN+G ln组,两组均低于TPN+G ln+TNF-α组;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率TPN组最低,TPN+G ln组最高。以上各组之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TNF可升高血浆及骨骼肌组织中G ln的浓度;G ln能促进骨骼肌蛋白质合成;而G ln这种促骨骼肌蛋白质合成作用可被TNF-α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蛋白质合成 稳定性核素 [L-^15N]亮氨酸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衍生物3a的制备及纯化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梁华 焦炳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24-327,共4页
目的:制备符合临床应用标准的高纯度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衍生物3a(rh-TNFαD3a)。方法:高效表达rh-TNFαD3a的E.coli工程菌经过超声破碎、硫酸铵分段盐析、SephacrylS-200层析,得到电泳... 目的:制备符合临床应用标准的高纯度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衍生物3a(rh-TNFαD3a)。方法:高效表达rh-TNFαD3a的E.coli工程菌经过超声破碎、硫酸铵分段盐析、SephacrylS-200层析,得到电泳纯rh-TNFαD3a,其比活性为1.88×108IU/mg。进一步超滤浓缩,DEAESephadexA-50纯化,比活性达2×108IU/mg。结果:纯度>98.2%,回收率约为65%,内毒素<2Eu·(106IU)-1·ml-1。结论:建立了适宜的rh-TNFαD3a纯化方法,连续三批原料和制剂通过国家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定,符合WHO有关基因工程产品临床用药标准,为过渡到临床验证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生物 纯化 制备 rh-TNFαD3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衍生物3a突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缪为民 陈建鹤 +3 位作者 王梁华 周丙荣 娄永华 焦炳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09-312,共4页
目的:对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衍生物3a(rh-TNFαD3a)突变区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方法:通过PCR扩增,获得5'端含rh-TNFαD3a突变区的半分子。用融合蛋白表达系统对该半分子进行大肠杆菌表达。表达产物经亲... 目的:对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衍生物3a(rh-TNFαD3a)突变区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方法:通过PCR扩增,获得5'端含rh-TNFαD3a突变区的半分子。用融合蛋白表达系统对该半分子进行大肠杆菌表达。表达产物经亲和层析法纯化,用Ⅹa因子酶切,去除载体多肽,然后进行N末端20个氨基酸顺序分析。结果和结论:氨基酸序列符合预想突变序列,即发生下列氨基酸替换:80位Ile→Ser,90位Lys→His,92位Asn→V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生物 突变 氨基酸 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及其生物学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郭萍 谢立信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308-1312,共5页
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 is a type II transmembrane protein in TNF family. TRAIL influences a variety of immunological functions including cellular activation, proliferation and death, upon interat... 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 is a type II transmembrane protein in TNF family. TRAIL influences a variety of immunological functions including cellular activation, proliferation and death, upon interation with a corresponding super family of receptors.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new views on the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TRA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凋亡 配体 生物学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肿瘤坏死因子α组合突变体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卢芳 刘惠 +1 位作者 罗锐 陈常庆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7,15,共4页
目的研究hTNFα的结构与功能。方法比较了野生型 hTNFα与其单突变体 R2K-、 N30S-、 R32W-和L157F-hTNFα及两种组合突变体R32W-L157F-hTNFα和R2K-N30S-R32W-L157... 目的研究hTNFα的结构与功能。方法比较了野生型 hTNFα与其单突变体 R2K-、 N30S-、 R32W-和L157F-hTNFα及两种组合突变体R32W-L157F-hTNFα和R2K-N30S-R32W-L157F-hTNFα的细胞毒活性、受体结合能力,以及动物体内毒性。结果发现两种组合突变体基本保持了与野生型相当的对人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但对小鼠L929细胞的活性明显下降;两种组合突变体与hTR75的结合能力的下降程度要大于 hTR55 ;小鼠体内毒性测定实验表明,两种组合突变体的毒性显著降低,其中双突变体的LD50为野生型的300倍左右,而四突变体对小鼠的体内毒性比野生型下降了700倍以上;四突变体对恒河猴的体内毒性也比野生型hTNFα明显降低。结论获得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TNF-α四突变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组织突变体 生物学特性 细胞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a衍生物3a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娄永华 焦炳华 +3 位作者 周丙荣 王梁华 余伟民 朱玉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 :寻找具有更强抗肿瘤活性和 (或 )较低毒副作用的 TNFα突变蛋白。 方法 :应用巨引物二轮 PCR技术对rh- TNFα的第 80、90和 92位氨基酸编码的密码子进行定点突变 ,经过 DNA序列测定证实 DNA突变准确后 ,将突变基因的c DNA插入 p B... 目的 :寻找具有更强抗肿瘤活性和 (或 )较低毒副作用的 TNFα突变蛋白。 方法 :应用巨引物二轮 PCR技术对rh- TNFα的第 80、90和 92位氨基酸编码的密码子进行定点突变 ,经过 DNA序列测定证实 DNA突变准确后 ,将突变基因的c DNA插入 p BL载体 ,转化大肠杆菌 DH5α,获得表达 rh- TNFα- D3a的工程菌。 结果 :经巨引物二轮 PCR获得表达 TNFα突变蛋白的基因突变 ,经序列测定结果与设计一致 ,重组蛋白表达量占细菌总蛋白 18.0 % ,大部分为可溶性 ,占 rh- TNFα- D3a总量的 6 0 %以上。重组蛋白经纯化 ,纯度 >98%。 rh- TNFα- D3a对 L 92 9细胞表现出较高的细胞毒性 ,比活性大于 5× 10 8IU / mg。与野生型的 rh- TNFα相比 ,rh- TNFα- D3a的毒性降低为野生型的 1/ 10 ,同时其保留了 TNFα的抗肿瘤活性。 结论 :rh- TNF-αD3a是一个毒性较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突变 聚合酶链反应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生物3a 克隆 rh-TNF α-D3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对谷氨酰胺促大鼠小肠蛋白质合成的影响及途径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济宏 李幼生 +3 位作者 洪志坚 胡心宝 解伟光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44-1249,共6页
目的谷氨酰胺(glutamine,Gln)需经过载体转运至细胞内才能被利用,感染状态下Gln疗效不佳。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是感染中重要的调节因子,故研究TNF-α与Gln促蛋白质合成及其与Gln载体之间的关系对揭示感染状态下... 目的谷氨酰胺(glutamine,Gln)需经过载体转运至细胞内才能被利用,感染状态下Gln疗效不佳。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是感染中重要的调节因子,故研究TNF-α与Gln促蛋白质合成及其与Gln载体之间的关系对揭示感染状态下Gln代谢途径、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研究TNF-α对Gln促大鼠小肠蛋白质合成及其对细胞膜Gln载体ASCT2mRNA、蛋白表达的影响,揭示TNF-α影响Gln促蛋白质合成的途径。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按单纯随机法分3组:对照组、Gln组和TNF-α组。所有大鼠均行3 d全肠外静脉营养。对照组仅给予普通全肠外营养;Gln组给予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的肠外营养,Gln剂量为0.3 g/(kg·d),计72 h;TNF-α组给予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的肠外营养,并在第3天持续24h静脉滴注TNF-α,速度5μg/(kg·h)。所有大鼠均在取材前0.5h一次性静脉注射[L-15N]亮氨酸,剂量1.0 mmol/kg。实验结束时分别测定血浆TNF-α、Gln浓度、小肠Gln浓度、蛋白质合成率、ASCT2载体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TNF-α组血浆TNF-α浓度显著高于其他2组;TNF-α组血浆及小肠中Gln浓度最高;Gln组和TNF-α组小肠中蛋白质合成率均高于对照组,且Gln组最高;以上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ASCT2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1)。Gln组ASCT2的蛋白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结论 TNF-α能够升高大鼠血浆及小肠中Gln的浓度,抑制Gln的促蛋白质合成作用,其途径是TNF-α抑制氨基酸载体的转运功能,Gln不能顺利进入细胞,导致组织蛋白质合成下降,这种抑制发生在翻译及以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GLN 全肠外营养 蛋白质合成 Gln载体 ASCT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培 苏兆亮 +1 位作者 王胜军 许化溪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05-1208,共4页
目的获取小鼠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GITR)氨基酸序列,并预测其结构和功能。方法利用网络平台及相关生物学软件对小鼠GITR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小鼠GITR氨基酸序列与人等其他物种具有56%的同源性,... 目的获取小鼠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GITR)氨基酸序列,并预测其结构和功能。方法利用网络平台及相关生物学软件对小鼠GITR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小鼠GITR氨基酸序列与人等其他物种具有56%的同源性,具有信号肽、胞外区、跨膜区及胞内区等结构;小鼠GITR蛋白胞外区位于第22-153号氨基酸序列区间;可能含有4个N-糖基化位点、4个丝氨酸磷酸化位点、1个苏氨酸磷酸化位点以及1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结论小鼠GITR氨基酸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表达该蛋白及其相关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 氨基酸 生物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对谷氨酰胺调控大鼠肝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济宏 李幼生 +3 位作者 曹亚澄 朱明芳 韩勇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6年第4期197-199,202,共4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谷氨酰胺(G ln)调控大鼠肝蛋白质合成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TPN)组;B(TPN+G ln)组;C(TPN+G ln+TNFα-)组,均行72 h全肠外营养。B组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其中G ln剂量为0.3 g/(kg....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谷氨酰胺(G ln)调控大鼠肝蛋白质合成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TPN)组;B(TPN+G ln)组;C(TPN+G ln+TNFα-)组,均行72 h全肠外营养。B组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其中G ln剂量为0.3 g/(kg.d),计72 h。C组在B组的基础上于实验结束前24 h持续静脉滴注TNFα-,速度为5μg/(kg.h)。所有大鼠均在实验结束前0.5 h,一次性静脉注射L-15N亮氨酸1.0 mmol/kg。实验结束时,分别测定血浆中TNFα-浓度,血浆及组织中G ln浓度,并测定肝组织的蛋白质合成率。结果:B组血浆及肝组织中G ln浓度高于A组,但两组均低于C组;B组肝蛋白质合成率高于A组,C组低于B组。结论:TNFα-能升高血浆及肝组织中G ln的浓度;G ln能促进肝蛋白质合成;而G ln这种促肝蛋白质合成作用可被TNFα-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蛋白质合成 稳定同位素 L-^15N亮氨酸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对谷氨酰胺促大鼠组织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济宏 李幼生 +1 位作者 曹亚澄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8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谷氨酰胺(Gln)促大鼠组织蛋白质合成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TPN(对照)组、Gln组和TNF-α组。所有大鼠均行3 d的TPN。对照组仅给予普通TPN液;Gln组在PN液中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Gln剂量为0...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谷氨酰胺(Gln)促大鼠组织蛋白质合成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TPN(对照)组、Gln组和TNF-α组。所有大鼠均行3 d的TPN。对照组仅给予普通TPN液;Gln组在PN液中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Gln剂量为0.3 g/(kg.d),共72 h;TNF-α组与Gln组相同,并在第3天持续24 h静脉滴注5μg/(kg.d)的TNF-α。所有大鼠均在取材前30 min,一次性静脉注射1.0 mmol/kg的L-15N亮氨酸。实验结束时,分别测定血浆TNF-α、Gln浓度及骨骼肌、小肠、肝组织的Gln浓度和蛋白质合成率。结果:TNF-α组血浆TNF和Gln浓度以及骨骼肌、小肠、肝组织Gln浓度,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Gln组和TNF-α组骨骼肌、小肠、肝组织中蛋白质合成率均高于对照组,Gln组最高。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Gln能促进组织蛋白质合成,TNF可抑制感染状态下Gln的促蛋白质合成作用。Gln和TNF均能使血浆及组织中Gln浓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肠外营养 谷氨酰胺 肿瘤坏死因子 稳定性核素 蛋白质合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研究人肿瘤坏死因子α衍生物a(hTNF α Da)的变性过程
13
作者 戴林森 林丽珠 +6 位作者 王力平 吴泰琉 李昌本 赵寿元 徐静 斐劳霞飞 吴厚铭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8-11,共4页
用Bruker公司的AM-600和MSL-300核磁共振波谱仪分别做了天然态和在不同浓度尿素作用下人肿瘤坏死因子α衍生物a(hTNFαDa)的质子核磁共振实验。发现在尿素的作用下,hTNFαDa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当尿... 用Bruker公司的AM-600和MSL-300核磁共振波谱仪分别做了天然态和在不同浓度尿素作用下人肿瘤坏死因子α衍生物a(hTNFαDa)的质子核磁共振实验。发现在尿素的作用下,hTNFαDa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当尿素浓度增加到4~6mol/L时,hTNFαDa逐渐解聚为单体和无规线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生物 NMR 变性 hTNFα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肽pd20与肿瘤坏死因子α融合蛋白的纯化及生物学活性鉴定
14
作者 呼圣娟 姜荣兴 +2 位作者 师红利 沈皓 谢华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58-1361,1365,共5页
背景多肽pd20是具有胃癌肝转移导向性的新多肽分子,为研究其是否具有携带抗癌药物或抑癌基因靶向性治疗胃癌肝转移的作用,本研究将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行基因融合,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对重组融合蛋白进行诱导表达。目的将pd20-T... 背景多肽pd20是具有胃癌肝转移导向性的新多肽分子,为研究其是否具有携带抗癌药物或抑癌基因靶向性治疗胃癌肝转移的作用,本研究将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行基因融合,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对重组融合蛋白进行诱导表达。目的将pd20-TNF-α融合蛋白进行蛋白纯化,并对纯化后蛋白进行鉴定和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用Ni-NTA柱法纯化pd20-TNF-α融合蛋白并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采用L929细胞毒法进行pd20-TNF-α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检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融合蛋白作用于胃癌肝高转移潜能细胞XGC9811-L的早期凋亡率,此实验分为5组:pd20-TNF-α100.00、25.00、6.25 U/ml分别为A、B、C组,不加融合蛋白的为D组,流式细胞凋亡的KB组为E组;细胞侵袭实验观察融合蛋白对胃癌肝高转移潜能细胞XGC9811-L转移能力的影响,此实验分为4组:pd20-TNF-α组、TNF-α组、XGC9811-L组和对照肽组。结果通过Ni-NTA柱纯化,在咪唑浓度为200 mmol/L时获得纯化的目标pd20-TNF-α融合蛋白,蛋白纯度可达92%;纯化后的蛋白具有与抗TNF-α单抗结合的能力。L929细胞毒法显示:pd20-TNF-α融合蛋白对L929细胞有明显的杀伤力,杀伤活性可达7.6×106U/ml。凋亡实验显示:A^E 5组细胞早期凋亡率间有差异〔(9.04±0.08)%、(6.96±1.21)%、(5.99±0.02)%、(0.73±0.02)%、(0.01±0.00)%;F=2.57,P<0.05〕。细胞侵袭实验显示:pd20-TNF-α组、TNF-α组、XGC9811-L组、对照肽组单位时间内的穿膜细胞数有差异〔(26.5±5.9)、(36.0±3.2)、(63.5±5.0)、(64.0±6.8)个;F=49.87,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纯化了pd20-TNF-α融合蛋白,并证实该蛋白有明显的生物学活性,具有促进胃癌细胞早期凋亡和抑制胃癌细胞侵袭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蛋白质类 pd20 肿瘤坏死因子α 纯化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a衍生物3a研究的综合报告
15
作者 焦炳华 娄永华 +2 位作者 王梁华 朱玉平 周丙荣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 :将采用点突变技术获取的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衍生物 3a(rh- TNFα- D3a)研究开发为临床新药。方法 :与野生型 TNFα比较 ,采用动物体内抑瘤试验测定其 ED50 ;急性毒性试验测定 L D50 ;长期毒性试验测定安全剂量并观察毒性反应发... 目的 :将采用点突变技术获取的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衍生物 3a(rh- TNFα- D3a)研究开发为临床新药。方法 :与野生型 TNFα比较 ,采用动物体内抑瘤试验测定其 ED50 ;急性毒性试验测定 L D50 ;长期毒性试验测定安全剂量并观察毒性反应发生的程度 ; 期临床试验观察人体可耐受的安全剂量 ; - 期临床试验观察其对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rh- TNFα-D3a体内抑瘤的 ED50 为其野生型的 2 / 3;L D50 为野生型的 11倍 ;恒河猴长期毒性的安全剂量为日本同类产品 PT0 5 0的 6 4倍 ; 期临床试验表明 ,≤ 2× 10 6 IU/ (m2· d)× 7d为人体可耐受的安全剂量 ,本品与野生型药物比较 ,其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及反应程度远远降低 ; - 期临床试验表明 ,胸腔内注射对恶性胸水 ,静脉途径对多种实体瘤包括恶性淋巴瘤、乳腺癌、恶性黑素瘤和肾癌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结论 :研制新一代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临床试验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生物3a rh-TNFα-D3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肿瘤坏死因子-α原核表达及生物活性鉴定
16
作者 王黎霞 王彩霞 +3 位作者 张建军 阮文科 徐赓 安健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9,共4页
为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功能,从鸡盲肠扁桃体克隆TNF-α的CDs保守区全序列,与pGEX-6p-1载体连接构建原核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M109,IPTG诱导蛋白表达,经包涵体洗涤、溶解、复性、亲和柱层析获得纯化的融合蛋白,经Western-b... 为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功能,从鸡盲肠扁桃体克隆TNF-α的CDs保守区全序列,与pGEX-6p-1载体连接构建原核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M109,IPTG诱导蛋白表达,经包涵体洗涤、溶解、复性、亲和柱层析获得纯化的融合蛋白,经Western-blot鉴定为鸡TNF-α融合蛋白;用CEF/VSV法和MTT法检测表明,该融合蛋白的抗病毒活性为1.2×26 U/mg,在5-6稀释度下能显著促进淋巴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原核表达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律宾蛤仔脂多糖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α VpLITAF基因克隆及其对微生物侵染的应答研究
17
作者 张林宝 孙伟 +5 位作者 宁璇璇 蔡文贵 张喆 陈海刚 马胜伟 贾晓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95-901,共7页
脂多糖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α(LITAF)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在调节LPS诱导炎症因子TNF-α的表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采用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s)结合cDNA末端快速克隆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 脂多糖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α(LITAF)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在调节LPS诱导炎症因子TNF-α的表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采用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s)结合cDNA末端快速克隆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获得了菲律宾蛤仔LITAF基因cDNA全长(VpLITAF),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VpLITAF的组织分布以及鳗弧菌、藤黄微球菌刺激下的时序表达特征。VpLITAF基因序列包含393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30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14.39kD,理论等电点7.47。序列分析表明,VpLITAF具有高度保守的LITAF结构域,与其它贝类LITAF具有高度同源性,并在系统进化树中与海洋软体动物LITAF聚为一簇。VpLITAF基因主要表达于蛤仔肝胰腺,肌肉中的表达量则相对较低。鳗弧菌和藤黄微球菌刺激在某些时段可显著诱导VpLITAF基因的表达水平,最高可达对照组表达量的3.5倍,且鳗弧菌对VpLITAF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明显强于藤黄微球菌。以上结果表明,VpLITAF在菲律宾蛤仔的固有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脂多糖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α 生物侵染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衍生物3a(rh-TNFαD3a)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临床研究
18
作者 余新民 徐农 +4 位作者 范云 黄建瑾 张沂平 朱利明 马胜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2-144,共3页
天然肿瘤坏死因子(natural tumor necrosis factor,nTNF)是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细胞素.由于nTNF的用量大和毒性作用强,其在临床的应用受到限制[1],因此国内外学者均广泛应用基因或蛋白工程技术对天然肿瘤坏死因子(nTNF)进... 天然肿瘤坏死因子(natural tumor necrosis factor,nTNF)是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细胞素.由于nTNF的用量大和毒性作用强,其在临床的应用受到限制[1],因此国内外学者均广泛应用基因或蛋白工程技术对天然肿瘤坏死因子(nTNF)进行改造构以期降低其毒副作用,增加临床疗效.第二军医大学应用蛋白质工程技术改造nTNF制成的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衍生物3a(rhTNFαD3a)为具有高活性,低毒性的基因工程TNF.根据国家卫生部(98)制申体第09号文件批示,由天津市肿瘤医院临床药理基地组织对常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rh-TNFαD3a进行Ⅲ期临床观察.现将我们3家医院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生物3a rh-TNFαD3a 联合化疗 药物治疗 晚期恶性肿瘤 毒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与其衍生物A的毒性比较
19
作者 黎信英 赵志芳 褚云鸿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比较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衍生物A(rhTNFαDa)与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的毒性。方法急性毒性试验和长期毒性试验。结果急性毒性试验结果:rhTNFαDa和rhTNFα的小鼠LD50分别为0.67... 目的比较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衍生物A(rhTNFαDa)与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的毒性。方法急性毒性试验和长期毒性试验。结果急性毒性试验结果:rhTNFαDa和rhTNFα的小鼠LD50分别为0.67×109和39×106IU/m2。长期毒性试验结果:rhTNFαDa的毒性作用性质与rhTNFα相似,毒性作用广泛,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雄性生殖系统、肾脏均有损害,连续注射且会引起恶病质。rhTNFαDa中剂量组(53×106IU/m2)的毒性作用程度与rhTNFα(5.3×106IU/m2)相当或略低。结论改构后的rhTNFαDa的毒性作用性质与rhTNFα相似,但毒性作用程度与rhTNFα相比却下降了1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生物 毒性 rhTNFαD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克隆表达及其抗瘤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沈倍奋 黎燕 +3 位作者 赵恩锋 赵薇薇 王文香 汲言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2-26,共5页
本文根据已发表的肿瘤坏死因子(TNF)氨基酸序列和核苷酸序列,用大肠杆菌偏性密码人工合成全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表达量占总菌体蛋白的22~33%,均为可溶性TNF·菌体裂解液经抗TNF 单抗亲和柱纯化后得到SDS—PAGE 上分子量为17KD... 本文根据已发表的肿瘤坏死因子(TNF)氨基酸序列和核苷酸序列,用大肠杆菌偏性密码人工合成全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表达量占总菌体蛋白的22~33%,均为可溶性TNF·菌体裂解液经抗TNF 单抗亲和柱纯化后得到SDS—PAGE 上分子量为17KD 的单带蛋白,比活性1~4×10~7u/mg。体外细胞毒试验表明:部分人肿瘤细胞系例如HL-60、Molt-4、OVCAR-3等对TNF 很敏感;部分肿瘤细胞例如KG_1、H7402等对TNF 呈中等敏感;也有部分肿瘤细胞对TNF 不敏感。从白血病患者周血来的原代白血病细胞对TNF 也呈现不同敏感性。TNF 与各种化疗药物,如阿霉素(AD)、更生霉素(KSM)等,或某些细胞因子,如γ-干扰素(IFN-γ)等联合应用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协同作用。裸鼠移植瘤模型上也观察到不论瘤内局部注射还是腹腔注射,均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如果TNF 与化疗药物合用则抑瘤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生物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