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联合临床指标和MR征象的列线图预测肝细胞癌肿瘤包绕型血管
1
作者
孟存忠
赵帆
盛玉武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2,共5页
目的 构建联合临床指标和MRI征象的列线图预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肿瘤包绕型血管(vessels encapsulating tumor clusters,VETC)。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13例手术病理证实为HC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时间顺序,...
目的 构建联合临床指标和MRI征象的列线图预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肿瘤包绕型血管(vessels encapsulating tumor clusters,VETC)。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13例手术病理证实为HC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时间顺序,按7∶3的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比较两组临床、病理及影像特征的差异。对训练集的临床指标及影像特征采用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确定VET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预测VETC的列线图,并在验证集中验证列线图的预测效能。结果 训练集纳入148例,验证集65例,两组临床、病理及影像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训练集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400 ng/mL、肿瘤更大、肿瘤多发、肿瘤边缘不光整及出现肿瘤内动脉是预测VETC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以上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C指数分别为0.825和0.817。结论 临床指标及MRI征象构建的列线图在预测VETC时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且能直观显示VETC的发生概率,可帮助临床制订个性化治疗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肿瘤包绕型血管
临床指标
磁共振成像
影像征象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肝细胞癌中肿瘤包绕型血管模式在临床预后评价中的意义
2
作者
肖锋
肖静文
+2 位作者
张海燕
马秦榕
顾春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0-643,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中肿瘤包绕型血管(vessels encapsulating tumor clusters,VETC)模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预后意义。方法收集315例肝细胞癌石蜡样本,应用CD34、CD31免疫组化染色标记肝细胞癌组织血管生长模式。根据染色结果分为两...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中肿瘤包绕型血管(vessels encapsulating tumor clusters,VETC)模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预后意义。方法收集315例肝细胞癌石蜡样本,应用CD34、CD31免疫组化染色标记肝细胞癌组织血管生长模式。根据染色结果分为两种不同的血管模式:具有离散血管腔的毛细血管型模式和具有窦隙状血管腔并形成蛛网状血管网、血管内皮完全包绕肿瘤细胞簇的VETC模式。分析VETC模式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预后意义。结果42.5%(134/315)肝细胞癌组织中出现VETC模式。将VETC占比≥20%的肿瘤面积定义为VETC+型肝细胞癌,315例中VETC+型肝细胞癌占19.4%(61/315)。45.9%(28/61)VETC+型肝细胞癌中可见粗梁型组织学结构。VETC+型肝细胞癌与肿瘤最大径>3 cm(P=0.011)、高α-甲胎蛋白(AFP)水平(P=0.022)、组织学分化差(P=0.002)、存在粗梁型组织学结构(P=0.009)和有微血管侵犯(P<0.001)等相关。VETC+型肝细胞癌患者中位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和中位无瘤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时间分别为20、13个月,VETC-型肝细胞癌患者中位OS、DFS时间分别为59、40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VETC模式是评估肝细胞癌患者OS和DFS的独立风险因子(OS:HR=1.490,P=0.039;DFS:HR=1.476,P=0.044)。结论VETC是肝细胞癌常见的血管生长模式,评价该模式有助于预测肝细胞癌的复发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肿瘤包绕型血管
粗梁
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磁共振弥散成像参数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模式的价值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千娟
龙莉玲
+2 位作者
李晨晖
谢金桓
张会婷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7-584,共8页
目的:评估术前磁共振检查中使用两种非高斯弥散模型衍生的定量参数以及常规的表观弥散系数(ADC)预测肝细胞癌(HCC)肿瘤包绕型血管(VETC)及微血管侵犯(MVI)联合表型方面的潜力。方法:前瞻性搜集105例HCC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两周内进行...
目的:评估术前磁共振检查中使用两种非高斯弥散模型衍生的定量参数以及常规的表观弥散系数(ADC)预测肝细胞癌(HCC)肿瘤包绕型血管(VETC)及微血管侵犯(MVI)联合表型方面的潜力。方法:前瞻性搜集105例HCC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两周内进行常规序列及多个b值(0~3000 s/mm^(2))的DWI检查。通过弥散后处理技术获得体素内非相干运动(IVIM)模型、弥散峰度成像(DKI)模型的衍生定量参数及常规的ADC值,分别由2位放射科医生测量整个病灶的所有弥散参数的平均值。由2位病理科医师联合VETC和MVI结果对HCC组织的微血管模式进行分类,将其分为3个不同的VETC/MVI(VM)组。比较不同VM分组间各个定量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定量参数的诊断效能,并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组AUC值的差异。结果:IVIM-Dstar值、DKI-K值在不同VM分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VM-组的IVIM-Dstar值、DKI-K值低于VM±和V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不同VM分组间的DKI-K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VIM-Dstar及DKI-K值鉴别不同VM分组的AUC值分别为0.756、0.863、0.630及0.653、0.802、0.673;IVIM-Dstar值及DKI-K值组成的联合模型鉴别不同VM分组的AUC值分别为0.769、0.896和0.702(P<0.05)。Delong检验结果表明,IVIM-Dstar、DKI-K以及两者组成的联合模型在鉴别不同VM分组的效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非高斯弥散模型定量参数在术前预测HCC的VETC及MVI联合表型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肿瘤包绕型血管
微
血管
侵犯
磁共振成像
非高斯弥散模
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联合临床指标和MR征象的列线图预测肝细胞癌肿瘤包绕型血管
1
作者
孟存忠
赵帆
盛玉武
机构
武威市人民医院CT/MRI科
出处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2,共5页
文摘
目的 构建联合临床指标和MRI征象的列线图预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肿瘤包绕型血管(vessels encapsulating tumor clusters,VETC)。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13例手术病理证实为HC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时间顺序,按7∶3的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比较两组临床、病理及影像特征的差异。对训练集的临床指标及影像特征采用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确定VET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预测VETC的列线图,并在验证集中验证列线图的预测效能。结果 训练集纳入148例,验证集65例,两组临床、病理及影像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训练集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400 ng/mL、肿瘤更大、肿瘤多发、肿瘤边缘不光整及出现肿瘤内动脉是预测VETC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以上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C指数分别为0.825和0.817。结论 临床指标及MRI征象构建的列线图在预测VETC时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且能直观显示VETC的发生概率,可帮助临床制订个性化治疗的方案。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肿瘤包绕型血管
临床指标
磁共振成像
影像征象
列线图
Keyword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vessels encapsulating tumor clusters
clinical biomark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maging feature
nomogram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肝细胞癌中肿瘤包绕型血管模式在临床预后评价中的意义
2
作者
肖锋
肖静文
张海燕
马秦榕
顾春燕
机构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病理科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0-643,共4页
基金
南通市市级科技计划项目(MSZ21037、JC22022025)
南通市卫健委科研项目(MB2020031、MS2022069)。
文摘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中肿瘤包绕型血管(vessels encapsulating tumor clusters,VETC)模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预后意义。方法收集315例肝细胞癌石蜡样本,应用CD34、CD31免疫组化染色标记肝细胞癌组织血管生长模式。根据染色结果分为两种不同的血管模式:具有离散血管腔的毛细血管型模式和具有窦隙状血管腔并形成蛛网状血管网、血管内皮完全包绕肿瘤细胞簇的VETC模式。分析VETC模式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预后意义。结果42.5%(134/315)肝细胞癌组织中出现VETC模式。将VETC占比≥20%的肿瘤面积定义为VETC+型肝细胞癌,315例中VETC+型肝细胞癌占19.4%(61/315)。45.9%(28/61)VETC+型肝细胞癌中可见粗梁型组织学结构。VETC+型肝细胞癌与肿瘤最大径>3 cm(P=0.011)、高α-甲胎蛋白(AFP)水平(P=0.022)、组织学分化差(P=0.002)、存在粗梁型组织学结构(P=0.009)和有微血管侵犯(P<0.001)等相关。VETC+型肝细胞癌患者中位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和中位无瘤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时间分别为20、13个月,VETC-型肝细胞癌患者中位OS、DFS时间分别为59、40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VETC模式是评估肝细胞癌患者OS和DFS的独立风险因子(OS:HR=1.490,P=0.039;DFS:HR=1.476,P=0.044)。结论VETC是肝细胞癌常见的血管生长模式,评价该模式有助于预测肝细胞癌的复发和预后。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肿瘤包绕型血管
粗梁
型
预后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磁共振弥散成像参数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模式的价值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千娟
龙莉玲
李晨晖
谢金桓
张会婷
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西门子医疗系统有限公司磁共振事业部
出处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7-58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2060310)。
文摘
目的:评估术前磁共振检查中使用两种非高斯弥散模型衍生的定量参数以及常规的表观弥散系数(ADC)预测肝细胞癌(HCC)肿瘤包绕型血管(VETC)及微血管侵犯(MVI)联合表型方面的潜力。方法:前瞻性搜集105例HCC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两周内进行常规序列及多个b值(0~3000 s/mm^(2))的DWI检查。通过弥散后处理技术获得体素内非相干运动(IVIM)模型、弥散峰度成像(DKI)模型的衍生定量参数及常规的ADC值,分别由2位放射科医生测量整个病灶的所有弥散参数的平均值。由2位病理科医师联合VETC和MVI结果对HCC组织的微血管模式进行分类,将其分为3个不同的VETC/MVI(VM)组。比较不同VM分组间各个定量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定量参数的诊断效能,并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组AUC值的差异。结果:IVIM-Dstar值、DKI-K值在不同VM分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VM-组的IVIM-Dstar值、DKI-K值低于VM±和V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不同VM分组间的DKI-K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VIM-Dstar及DKI-K值鉴别不同VM分组的AUC值分别为0.756、0.863、0.630及0.653、0.802、0.673;IVIM-Dstar值及DKI-K值组成的联合模型鉴别不同VM分组的AUC值分别为0.769、0.896和0.702(P<0.05)。Delong检验结果表明,IVIM-Dstar、DKI-K以及两者组成的联合模型在鉴别不同VM分组的效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非高斯弥散模型定量参数在术前预测HCC的VETC及MVI联合表型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肿瘤包绕型血管
微
血管
侵犯
磁共振成像
非高斯弥散模
型
Keyword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umor encapsulated blood vessels
Microvascular infiltra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Non-Gaussian diffusion model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联合临床指标和MR征象的列线图预测肝细胞癌肿瘤包绕型血管
孟存忠
赵帆
盛玉武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肝细胞癌中肿瘤包绕型血管模式在临床预后评价中的意义
肖锋
肖静文
张海燕
马秦榕
顾春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磁共振弥散成像参数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模式的价值
陈千娟
龙莉玲
李晨晖
谢金桓
张会婷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