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内皮细胞标志物1在卵巢癌诊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鲍会静 徐晨(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49-352,共4页
卵巢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由于其发病隐蔽且缺乏有效检测手段,确诊时一般已处于中晚期,因此提高卵巢癌早期诊断率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及生存率。肿瘤内皮细胞标志物1(tumor endothelial marker 1... 卵巢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由于其发病隐蔽且缺乏有效检测手段,确诊时一般已处于中晚期,因此提高卵巢癌早期诊断率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及生存率。肿瘤内皮细胞标志物1(tumor endothelial marker 1,TEM1)是一种新近发现的卵巢癌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其表达于卵巢癌细胞表面,而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或仅极低表达。该特点使TEM1成为极具潜能的卵巢癌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应用TEM1的特异性抗体结合影像学、基因工程学等技术,无论在卵巢癌影像以及治疗方面都显示出了极好的抗肿瘤效果。同时大量基于靶向TEM1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本文综述TEM1的发现、结构、组织表达以及其在卵巢癌诊断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卵巢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内皮细胞标志物1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抗原 肿瘤 卵巢肿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2
作者 欧阳俊 刘林芳 +4 位作者 石大友 查亚云 唐秋燕 廖立潇 曾灵芝 《天津药学》 2025年第1期48-50,54,共4页
目的探究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4年7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结肠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卡培他滨辅... 目的探究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4年7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结肠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卡培他滨辅助化疗,观察组联合奥沙利铂辅助化疗,两组均以21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ORR)(74.29%)、疾病控制率(DCR)(94.29%)均较对照组(51.43%、77.14%)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59.62±4.27)%、CD4^(+)(41.39±5.76)%均较对照组高,CD8^(+)(21.05±1.79)%较对照组低,癌胚抗原(CEA)(12.33±1.16)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41.05±3.17)pg/L、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51.25±3.22)U/mL、糖类抗原(CA)125(28.14±1.77)kU/L、CA199(24.22±2.16)kU/L均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结肠癌术后患者予以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辅助化疗可有效调节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T淋巴细胞亚群 肿瘤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对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疾病控制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穆艳艳 张敬伟 +1 位作者 袁小笋 徐赟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65-68,98,共5页
目的 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免疫治疗对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NSCLC)患者疾病控制、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NSNSCLC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各50例。单一组患者给予免疫治疗(纳武利尤单抗),联合... 目的 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免疫治疗对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NSCLC)患者疾病控制、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NSNSCLC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各50例。单一组患者给予免疫治疗(纳武利尤单抗),联合组患者给予贝伐珠单抗联合免疫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控制情况,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50(CA50)、糖类抗原125(CA125)]、血清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水平、卡氏评分(KPS)、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L)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高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EA、CA50、CA125、VEGF、TGF-β_(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患者低于单一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KPS、FACT-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患者高于单一组(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NSCLC患者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免疫治疗,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良好,且可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鳞非小细胞肺癌 贝伐珠单抗 肿瘤标志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创伤应激反应、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范俊利 雷彩鹏 陈强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7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应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三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和观察组(单... 目的探讨分析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应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三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和观察组(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各48例,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1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短(P<0.05);术后观察组皮质醇(Cor)、醛固酮(ALD)、肾上腺素(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及细胞角质蛋白21-1片段(Cyfra21-1)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治疗中采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有确切效果,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应激反应程度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镜 肺癌根治术 非小细胞肺癌 创伤应激反应 肿瘤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落细胞学与肿瘤标志物检测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
5
作者 王健 刘圣勋 任金来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9期136-139,共4页
目的研究脱落细胞学与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诊断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3年3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及45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胸... 目的研究脱落细胞学与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诊断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3年3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及45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胸腔积液中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表达水平;分析各指标单项检测及与脱落细胞学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评价。结果脱落细胞检查阳性率为65.6%。CEA、NSE、CYFRA21-1水平在恶性胸腔积液组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落细胞形态学检查联合CEA、NSE、CYFRA21-1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90.6%,准确度为83.1%,高于CEA、NSE、CYFRA21-1单项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漏诊率为9.3%,低于CEA、NSE、CYFRA21-1单项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误诊率与CEA、NSE、CYFRA21-1单项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脱落细胞学检查是鉴别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细胞形态学与胸腔积液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鉴别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减少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落细胞 肿瘤标志 恶性胸腔积液 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HIF-1α、VEGF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奚蕾 沈伟生 曹向明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40例NSCLC患者为观察组,来本院体检的40名健康正常人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HIF-...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40例NSCLC患者为观察组,来本院体检的40名健康正常人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HIF-1α、VEGF水平;检测观察组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水平。评价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30%,治疗后NSCLC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率为32.5%。对照组血清HIF-1α、VEGF水平均明显低于观察组,经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IF-1α、VEG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经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EA、NSE、SC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经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血清HIF-1α水平与VEG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CEA、NSE、SCC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NSCLC患者化疗后血清HIF-1α、VEGF水平明显升高,血液学肿瘤标志物相关指标明显下降,且以上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1Α 肿瘤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CT同机断层融合显像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在NSCLC骨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张东乐 王爱民 李伟杰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5年第1期47-49,88,共4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成像复合系统(SPECT/CT)同机断层融合显像联合肿瘤标志物水平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NSCLC患者120例,均行SPECT/CT同机断层融合显像检查,并经术...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成像复合系统(SPECT/CT)同机断层融合显像联合肿瘤标志物水平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NSCLC患者120例,均行SPECT/CT同机断层融合显像检查,并经术后病理或穿刺活检结果证实是否发生骨转移,分别纳入转移组和未转移组。比较两组血清相关肿瘤标志物水平[糖链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可溶性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比较SPECT/CT同机断层融合显像结果与病理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检测方式对骨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NSCLC患者120例诊断未发生骨转移71例,发生骨转移49例;转移组血清CA125、CEA、CYFRA21-1水平高于未转移组(P<0.05);SPECT/CT同机断层融合显像诊断灵敏度为81.63%(40/49)、特异度为88.73%(63/71)、准确率为85.83%(103/120);ROC结果显示,SPECT/CT同机断层融合显像及血清CA125、CEA、CYFRA21-1水平联合诊断骨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0(95%CI:0.869~0.969),最佳诊断敏感度为87.76%,特异度为88.73%。结论SPECT/CT同机断层融合显像及血清CA125、CEA、CYFRA21-1检测联合应用对NSCLC骨转移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骨转移的有效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CT 断层融合显像 血清肿瘤标志 非小细胞肺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网明目颗粒提取物对缺氧/高糖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蒿长英 陈明霞 +6 位作者 郭平 马文斌 吕海波 杜佩佩 甄林娜 刘晔 连增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8期50-54,共5页
目的观察糖网明目颗粒提取物对缺氧/高糖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Co Cl2和高浓度葡萄糖干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复制缺氧和高糖模型,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半定量RT-PCR检测炎症... 目的观察糖网明目颗粒提取物对缺氧/高糖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Co Cl2和高浓度葡萄糖干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复制缺氧和高糖模型,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半定量RT-PCR检测炎症相关基因表达,ELISA检测炎症相关蛋白表达。结果缺氧和高糖均能促进EA.hy926细胞增殖,显著上调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α(IL-1α)基因和蛋白表达(P<0.05)。药物干预后,细胞增殖能力降低,TNF-α、IL-1α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糖网明目颗粒提取物可能通过调控缺氧/高糖状态下内皮细胞TNF-α、IL-1α等炎症相关因子的m RNA和蛋白表达从而达到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网明目颗粒提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介素-1Α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组织异黏蛋白、转酮醇酶样基因1表达量与肿瘤标志物含量的相关性及对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沈敏 周茂林 姜义道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8年第6期289-292,共4页
目的研究异黏蛋白(Metadherin,MTDH)、转酮醇酶样基因1(transketolase Like Protein 1,TKTL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相关肿瘤标志物及癌细胞增殖活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科治疗的70例确诊为喉鳞状细胞癌(简... 目的研究异黏蛋白(Metadherin,MTDH)、转酮醇酶样基因1(transketolase Like Protein 1,TKTL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相关肿瘤标志物及癌细胞增殖活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科治疗的70例确诊为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癌组)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70例同期于我院诊断为声带息肉患者为对照组,测定癌组织和息肉组织中MTDH、TKTL1的阳性表达率及MTDH、TKTL1的mRNA表达量,检测两组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related antigen,SCCAg)、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含量,检测组织中癌基因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3)、原癌基因c-myc的mRNA含量,采用Pearson法检测MTDH、TKTL1与血清SCCAg、CEA、CA199及STAT3、c-myc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喉癌组织中MTDH与TKTL1阳性率分别为58.57%、64.29%,均高于对照组的20%、12.86%(P均<0.01)。喉癌组MTDH与TKTL1的mRNA表达量分别为1.78±0.45、1.97±0.6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19±0.03、0.21±0.07(P均<0.01);喉癌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SCCAg、CEA、CA199水平分别为6.75±2.74、9.36±2.73、31.54±10.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4±0.83、3.21±1.36、12.42±4.13(P均<0.01);喉癌组织中的STAT3、c-myc mRNA表达量分别为2.36±0.75、1.99±0.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67±0.12、0.71±0.15(P均<0.01)。M T DH、T KT L1表达量与血清SCCAg、CEA、CA199含量及STAT3、c-myc均呈正相关。结论 MTDH、TKTL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加,与癌症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与肿瘤标志物、促癌基因的表达呈正相关,有促进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 细胞增殖 肿瘤标志 异黏蛋白 转酮醇酶样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与临床特征和全身炎症标志物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
10
作者 李延科 孟祥瑞 +2 位作者 邢思远 宗上纲 王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779-789,共11页
目的构建一个列线图模型来评估食管癌(EC)患者根治性手术(RS)后的生存率,并通过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来评估循环肿瘤细胞(CTC)、全身炎症标志物和预后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方法测定RS后采集的500例EC患者血液中CTC计数,计算系统免疫炎症指... 目的构建一个列线图模型来评估食管癌(EC)患者根治性手术(RS)后的生存率,并通过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来评估循环肿瘤细胞(CTC)、全身炎症标志物和预后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方法测定RS后采集的500例EC患者血液中CTC计数,计算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的比值(NLPR)、全身炎症聚集指数(AISI)和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分析临床数据与这些指标的相关性。评估CTC计数和全身炎症标志物对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预测价值。结果CTC与临床特征(新辅助治疗、术前合并症、病理分级、脉管侵犯、神经侵犯和肿瘤大小)和炎症标志物(SII、NLPR、SIRI、AISI)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新辅助治疗(P=0.031)、术前合并症(P=0.028)、治疗方式(P<0.001)、病理分级(P=0.006)、脉管侵犯(P=0.012)、神经侵犯(P=0.012)、SII(P<0.001)、NLPR(P=0.008)、AISI(P<0.001)、CTC(P<0.001)为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T分期(P=0.036)、N分期(P=0.002)和脉管侵犯(P<0.001)与PFS有相关性。RCS图显示CTC、SII、NLPR、SIRI和AISI与预后呈非线性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CTC、SII、NLPR、SIRI和AISI值较低的患者OS和PFS较长(P<0.05)。结论CTC、SII、NLPR和AISI可能是EC患者行RS的临床预后的有力指标,结合这些因素的列线图和RCS有助于临床实践中患者预后的个体化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循环肿瘤细胞 炎症标志 总生存期 无进展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洪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3期6-10,共5页
目的 探讨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采取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44例晚期NSCLC患者,以随机数表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2例。对照组患者予化疗治疗,研... 目的 探讨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采取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44例晚期NSCLC患者,以随机数表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2例。对照组患者予化疗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化疗基础上再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近期客观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生存质量。结果 研究组客观缓解率为59.09%、疾病控制率为95.45%,对照组分别为27.27%、72.73%。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客观缓解率与疾病控制率均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CEA(28.24±2.91)ng/ml、CA125(41.56±4.33)U/ml、CYFRA21-1(18.39±1.62)μg/L、NSE(15.39±1.61)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37.67±3.88)ng/ml、(60.62±6.17)U/ml、(25.21±2.60)μg/L、(20.19±2.62)ng/ml(P<0.05)。治疗后,研究组CD3^(+)(45.82±3.95)%、CD4^(+)(34.62±3.11)%、CD4^(+)/CD8^(+)(1.04±0.12)均大于对照组的(37.17±2.89)%、(28.68±2.48)%、(0.91±0.10), CD8^(+)(22.38±2.31)%小于对照组的(27.62±2.82)%(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91%,与对照组的50.00%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84.82±8.62)分大于对照组的(73.59±7.84)分(P<0.05)。结论 对晚期NSCLC患者采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疗效可靠,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并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生存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雷利珠单抗 化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血清肿瘤标志 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辅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和安全性分析
12
作者 李焕焕 聂志勇 +3 位作者 吴涛 袁冬冬 张悦姗 刘文会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67-269,293,共4页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辅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8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顺铂注射液化疗方案)和研究组...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辅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8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顺铂注射液化疗方案)和研究组(43例,给予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辅助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顺铂注射液治疗)。21 d为1个化疗周期,于治疗3个周期后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将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65.12%),比对照组(41.86%)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治疗组的血清糖类抗原125、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研究组更为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治疗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其中研究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卡瑞利珠单抗辅助治疗药物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中,有助于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的提高,降低血清CA125、CEA、CYFRA21-1等指标水平,提升生活质量,且不会使不良反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瑞利珠单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标志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他塞与顺铂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13
作者 沙鸥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5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探讨多西他塞与顺铂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金乡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接收的6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治疗方式差异设为常规组(给予手术治疗,33例)、试验组(给予... 目的:观察探讨多西他塞与顺铂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金乡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接收的6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治疗方式差异设为常规组(给予手术治疗,33例)、试验组(给予多西他赛+顺铂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33例)。对比两组的疾病控制率、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A21-1)、糖类抗原199(CA199)、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水平、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疾病控制率96.97%,比常规组75.76%高(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CA125、CA21-1、CA199、SCC、CEA水平均比常规组低(P<0.05)。与常规组相比,试验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均更高(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较小(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多西他塞与顺铂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能进一步提高疾病控制率,下调肿瘤标志物的表达,延长患者生存期,且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未显著增加,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多西他赛 顺铂 新辅助化疗 手术 肿瘤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14
作者 谢霞 李俊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4期67-70,共4页
目的:采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观察其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指标、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4年6月在广饶县人民医院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化疗... 目的:采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观察其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指标、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4年6月在广饶县人民医院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化疗)和研究组(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每组各42例,比较两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指标、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经治疗,研究组血清癌胚抗原、鳞癌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研究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研究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瑞利珠单抗与化疗联合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疗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还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瑞利珠单抗 化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血清肿瘤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L1抑制剂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对转移性膀胱癌患者疗效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影响
15
作者 张新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4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对转移性膀胱癌患者疗效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转移性膀胱癌患者60例,采取信封随机分组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0...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对转移性膀胱癌患者疗效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转移性膀胱癌患者60例,采取信封随机分组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化疗方案治疗),联合组(30例,采用PD-L1抑制剂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ORR和DCR分别为60.00%、76.67%,均高于对照组33.33%、50.00%(P<0.05)。治疗后,联合组bFGF、VEGF、CYFRA21-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L1抑制剂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膀胱癌能提高肿瘤控制率,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膀胱癌 程序性死亡配体1抑制剂 靶向治疗 化疗 血清肿瘤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安罗替尼联合吉西他滨+顺铂对晚期NSCLC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16
作者 刘勇 叶亮 邵小霞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2785-2787,共3页
目的:观察盐酸安罗替尼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 目的:观察盐酸安罗替尼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GP方案治疗,研究组采用盐酸安罗替尼联合GP方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与肿瘤标志物的水平。结果:研究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升,研究组的CD4^(+)、CD4^(+)/CD8^(+)较治疗前明显提升,CD8^(+)显著下降,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癌胚抗原(CEA)、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均显著降低,研究组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盐酸安罗替尼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NSCLC患者疗效更好,能更有效的调节机体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肿瘤标志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盐酸安罗替尼 吉西他滨+顺铂 T淋巴细胞亚群 肿瘤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学联合肿瘤标志物鉴别非典型良恶性胸水198例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煜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4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细胞学联合肿瘤标志物鉴别非典型良恶性胸水。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经胸水细胞学检测,提示有非典型细胞的胸水患者198例,经明确诊断后分为良性胸水病例102例,恶性胸水病例96例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两组病例进行肿瘤标... 目的探讨细胞学联合肿瘤标志物鉴别非典型良恶性胸水。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经胸水细胞学检测,提示有非典型细胞的胸水患者198例,经明确诊断后分为良性胸水病例102例,恶性胸水病例96例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两组病例进行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CA-153检测,统计并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学联合肿瘤标志物能够及时的对良恶性胸水进行鉴别,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学联合肿瘤标志 鉴别 非典型良恶性胸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迪注射液联合DP化疗方案对NSCLC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18
作者 杨静 陈璐 +2 位作者 刘燕子 祝金冉 王胜根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7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结合多西他赛+顺铂(DP)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96例NSCLC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艾迪联合DP组和DP组各48例,并比较两组的疗效...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结合多西他赛+顺铂(DP)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96例NSCLC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艾迪联合DP组和DP组各48例,并比较两组的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艾迪联合DP组有效率41.67%,明显高于DP组(22.92%)(P<0.05)。治疗后,艾迪联合DP组和DP组的CEA和CYFRA21-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而艾迪联合DP组的降低幅度显著低于DP组(P<0.05)。此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艾迪注射剂和DP化疗的联合治疗对NSCLC疗效显著,有助于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迪注射液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标志 多西他赛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患者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Musashi-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9
作者 周虹 钱金锋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8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患者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Musashi-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食管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入院后,分别采集其食管鳞癌组织、癌旁黏膜增生组织及正常... 目的:探讨并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患者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Musashi-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食管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入院后,分别采集其食管鳞癌组织、癌旁黏膜增生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比较这三类组织中CD133和Musashi-1的阳性表达率,并比较不同病理分期的食管鳞癌患者食管鳞癌组织中CD133和Musashi-1的阳性表达率。结果:这68例患者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CD133和Musashi-1的阳性表达率均低于其癌旁黏膜增生组织和食管鳞癌组织中CD133和Musashi-1的阳性表达率,P<0.05。在这68例患者中,Ⅳ期食管鳞癌患者食管鳞癌组织中CD133和Musashi-1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Ⅰ期、Ⅱ期和Ⅲ期食管鳞癌患者,P<0.05;Ⅲ期食管鳞癌患者食管鳞癌组织中CD133和Musashi-1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Ⅰ期、Ⅱ期食管鳞癌患者,P<0.05;Ⅱ期食管鳞癌患者食管鳞癌组织中CD133和Musashi-1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Ⅰ期食管鳞癌患者,P<0.05。结论:食管鳞癌患者癌旁黏膜增生组织和食管鳞癌组织中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和Musashi-1的阳性表达率较高,且此病患者食管鳞癌组织中CD133和Musashi-1的阳性表达率与其肿瘤的病理分期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肿瘤细胞标志 CD133 MUSASHI-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醇提取物对内皮细胞VCAM-1、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开云 杨亚安 +1 位作者 王旻晨 杨刚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8-98,共1页
关键词 内皮细胞 丹参 VCAM-1 醇提取 ICAM-1 表达 保护作用 文献 理论依据 重要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