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8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vanced Science|仿生纳米药物逆转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改善铜死亡/化学动力学治疗触发肿瘤免疫治疗
1
作者 金鑫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2-432,共1页
铜过载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治疗方案。细胞内过量的铜离子不仅可以与铁氧还蛋白-1(FDX1)结合导致肿瘤细胞蛋白质毒性应激进而触发“Cuproptosis”(铜死亡),还可以通过类芬顿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OH)起到化学动力学治疗的作用。目前,... 铜过载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治疗方案。细胞内过量的铜离子不仅可以与铁氧还蛋白-1(FDX1)结合导致肿瘤细胞蛋白质毒性应激进而触发“Cuproptosis”(铜死亡),还可以通过类芬顿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OH)起到化学动力学治疗的作用。目前,已有数以百计的研究证实了由铜过载引起的铜死亡/化学动力学治疗样抗肿瘤活性。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研究均表明触发铜死亡/化学动力学治疗后可以诱导细胞的免疫原性死亡,并最终激活肿瘤免疫反应。然而,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存在通常会降低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免疫疗法的治疗效果。基于此,铜死亡/化学动力学治疗联合逆转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治疗 免疫抑制环境 化学动力学 肿瘤治疗方案 免疫疗法 纳米药物 免疫细胞 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对肿瘤免疫微环境及免疫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燕 胡泽楠(综述) 姜雷(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07-412,共6页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乳酸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免疫治疗效果调控以及细胞代谢调节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尽管免疫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大部分患者仍无法从中获益,这可能与肿瘤免疫微环境(tumor ...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乳酸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免疫治疗效果调控以及细胞代谢调节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尽管免疫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大部分患者仍无法从中获益,这可能与肿瘤免疫微环境(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TIME)密切相关。乳酸作为肿瘤免疫反应中的关键代谢物,其在TIME中的积累会显著影响免疫细胞功能,最终促进肿瘤生长和免疫逃逸。靶向乳酸代谢及其相关通路为克服免疫疗法耐药提供了新策略。本文就乳酸对TIME和免疫治疗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克服肿瘤免疫治疗耐药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肿瘤免疫环境 免疫治疗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W结构域E3泛素连接酶1调控卵巢癌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浸润
3
作者 郭晓娟 杜瑞娟 +4 位作者 陈丽平 郭克磊 周彪 卞华 韩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63-1073,共11页
目的探讨WW结构域E3泛素连接酶1(WWP1)表达与卵巢癌肿瘤微环境(TME)免疫浸润调控的关系。方法从TCGA获取卵巢癌患者数据,以中位值为截断值分为WWP1高表达和低表达组。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WWP1表达与卵巢癌预后关系;TISCH2比较WWP1在卵巢... 目的探讨WW结构域E3泛素连接酶1(WWP1)表达与卵巢癌肿瘤微环境(TME)免疫浸润调控的关系。方法从TCGA获取卵巢癌患者数据,以中位值为截断值分为WWP1高表达和低表达组。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WWP1表达与卵巢癌预后关系;TISCH2比较WWP1在卵巢癌转移和化疗后TME不同免疫细胞亚型的差异;TIMER分析WWP1表达对TME免疫细胞浸润和体细胞拷贝数变异的影响;TIGER分析WWP1表达与卵巢癌不同免疫细胞亚型演化的关系;深度学习模型分析TCGA病理染色图像,确定WWP1对卵巢癌患者TME的影响;WWP1高表达前后的SKOV3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比较差异基因并进行免疫浸润验证分析;在SKOV3和SKOV3/DDP裸鼠肿瘤组织中采用多色免疫荧光比较分析免疫标志物差异。结果WWP1高表达卵巢癌患者的整体生存率低于WWP1低表达患者(P=0.0012)。高表达WWP1、Stage IV等与卵巢癌不良预后相关(P<0.05)。卵巢癌转移或化疗后,TME中恶性肿瘤细胞、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WWP1表达比例亦明显增高(P<0.05)。WWP1表达与TME中促肿瘤免疫抑制性细胞正相关(r=0.1323~0.3955,P<0.05),与抑制肿瘤的免疫浸润细胞负相关(r=-0.1949~-0.1333,P<0.05)。CD8^(+)T细胞浸润水平与WWP1的深度缺失和染色体水平缺失有关,中性粒细胞浸润水平与WWP1高度扩增有关(P<0.05)。随着WWP1表达升高,TME中CD8^(+)、NK T细胞比例逐渐减少,髓样细胞和B细胞逐渐演化为不同细胞亚型。TCGA患者病理标本HE染色、高表达WWP1的SKOV3细胞转录组测序和裸鼠肿瘤组织多色免疫荧光分析确认了与生信分析相似的TME免疫细胞浸润结果。结论WWP1可能是卵巢癌的一个预后预测因子和潜在的TME免疫调控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WW结构域E3泛素连接酶1 免疫浸润 肿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D2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4
作者 蔡文畅 刘雨齐 +6 位作者 王涵 王鹤霖 王振江 肖梓屾 马士远 安丽萍 刘艳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8-391,共14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探讨蛋白激酶D2(PRKD2)在膀胱癌(BLCA)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表达对BLCA患者预后的影响,阐明PRKD2在BLC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从UCSC癌症基因组数据库下载9例正常膀胱样本、19例BLCA癌旁样本和407例BLCA肿瘤样本...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探讨蛋白激酶D2(PRKD2)在膀胱癌(BLCA)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表达对BLCA患者预后的影响,阐明PRKD2在BLC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从UCSC癌症基因组数据库下载9例正常膀胱样本、19例BLCA癌旁样本和407例BLCA肿瘤样本的数据。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PRKD2 mRNA在BLCA肿瘤组织与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利用人类蛋白数据库(HPA)进行蛋白组学的验证。使用R软件的DESeq2包对PRKD2低表达组和PRKD2高表达组BLCA样本进行差异表达基因(DEGs)筛选及鉴定,使用ggplot2包绘制PRKD2的共表达热图,利用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对DEGs进行GO功能注释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使用基因富集分析(GSEA)获得DEGs明显富集的基因集。根据PRKD2的表达水平将BLCA样本分为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使用GSVA包分析BLCA患者PRKD2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之间相关性。使用survival包和survminer包进一步分析PRKD2与BLCA患者预后的关系。使用cBioPortal数据库对BLCA组织的PRKD2基因突变情况进行分析。收集膀胱炎、膀胱息肉和BLCA组织,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BLCA及对照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F(IL-17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RKD2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高表达,BLCA组织中PRKD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膀胱组织明显升高(P<0.05)。对PRKD2单基因差异分析共得到1058个DEGs,其中上调DEGs 29个,下调DEGs 1029个。GO功能注释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DEGs主要富集于涉及感官知觉的化学刺激、卡哈尔体和内肽酶抑制剂活性等生物学过程(BP)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通路和年轻人的成熟型糖尿病通路。GSEA分析,DEGs主要富集于Notch信号通路、维甲酸诱导基因I(RIG-I)样受体信号通路、胞质DNA筛选通路、碱基切除修复信号通路、自然杀伤(NK)细胞介导细胞毒性信号通路和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过程。免疫浸润分析,PRKD2的表达与活化的树突状细胞(aDC)、NK细胞中的CD56dim亚群(NK CD56dim cells)和中央记忆型T细胞(Tcm)等5种细胞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巨噬细胞、效应记忆T细胞(Tem)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呈负相关关系(P<0.05)。临床特征亚组分析,年龄超过70岁以及发生淋巴管侵袭的BLCA患者PRKD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RKD2 mRNA表达水平较高的BLCA患者总生存期(OS)、疾病特异性生存期(DSS)和无进展间隔期(PFI)明显长于PRKD2mRNA表达水平较低者(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生远处转移、主要治疗结果和临床病理分期是影响BLCA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基因突变分析,9%的患者出现PRKD2基因突变,包括错义突变、基因扩增、mRNA低表达、mRNA高表达以及多位点突变。免疫组织化学法,与膀胱炎组织比较,BLCA组织中IL-17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BLCA组织中PRKD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RKD2具有上调IL-17F蛋白表达水平的效应,PRKD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BLCA患者预后不良的潜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蛋白激酶D2 肿瘤免疫环境 预后标志物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菌群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免疫微环境和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5
作者 董文博 余浩洋 +3 位作者 朱逸凡 张指舰 李文扬 孔德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6,共5页
微生物群可以被人类免疫系统识别并引起特定的免疫反应,通过复杂的调控机制参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肿瘤微环境涉及到肿瘤周围细胞外基质、免疫细胞、肿瘤相关的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等,其中免疫细胞代表的肿瘤免疫微环境影响癌症的进展... 微生物群可以被人类免疫系统识别并引起特定的免疫反应,通过复杂的调控机制参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肿瘤微环境涉及到肿瘤周围细胞外基质、免疫细胞、肿瘤相关的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等,其中免疫细胞代表的肿瘤免疫微环境影响癌症的进展和治疗,而肿瘤免疫微环境与肿瘤微生物群密切相关。呼吸道菌群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型和分期有一定相关性。本文深入阐述了呼吸道菌群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对先天免疫细胞和特异性免疫细胞的作用机制,并探讨了其在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中的作用,以期为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呼吸道菌群 肿瘤免疫环境 先天免疫 特异性免疫 肿瘤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元气-阴火”失衡探析肿瘤免疫微环境失稳态及中医调控策略
6
作者 王墉 孙颖 +1 位作者 邹毅 刘寨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27-1036,共10页
肿瘤是一种复杂性疾病,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失稳态是肿瘤发生与进展的重要因素。基于中医学阴火理论,认为“元气-阴火”失衡与TIME失稳态和肿瘤免疫分型转变存在潜在关联。脾胃内伤、元气不足致使阴火内生是TIME失稳态的始动因素;脾胃... 肿瘤是一种复杂性疾病,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失稳态是肿瘤发生与进展的重要因素。基于中医学阴火理论,认为“元气-阴火”失衡与TIME失稳态和肿瘤免疫分型转变存在潜在关联。脾胃内伤、元气不足致使阴火内生是TIME失稳态的始动因素;脾胃运化失常、升降失司是促使阴火上冲,加剧TIME组分紊乱的核心病机;阴火及其病理产物最终介导肿瘤免疫分型转化。并提出了“履端于始”“承而制之”“生而化之”的治疗策略,为肿瘤相关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环境 阴火理论 元气 李东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艾飞蜜膏对MFC胃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7
作者 管玉龙 耿若愚 +3 位作者 马冲 赵耀 胡君萍 米仁沙·牙库甫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6-984,共9页
目的研究小艾飞蜜膏对MFC胃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5-FU组(25 mg/kg)和小艾飞蜜膏低、高剂量组(1.35、2.70 g/kg),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MFC胃癌皮下荷瘤小... 目的研究小艾飞蜜膏对MFC胃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5-FU组(25 mg/kg)和小艾飞蜜膏低、高剂量组(1.35、2.70 g/kg),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MFC胃癌皮下荷瘤小鼠模型,连续给药9 d。给药结束后采集样本,计算抑瘤率和脏器系数;HE染色法观察肿瘤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IL-2、IL-1β、TGF-β1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组织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转录组测序技术检测肿瘤组织差异表达基因;Cytoscape 3.10.2软件筛选关键基因;qPCR验证关键基因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小艾飞蜜膏高剂量组小鼠肿瘤质量、脾脏和肾脏指数降低(P<0.05),肿瘤组织坏死区域增多;小艾飞蜜膏各剂量组小鼠血清IL-2水平升高(P<0.05,P<0.01),IFN-γ、IL-1β、TGF-β1水平降低(P<0.05,P<0.01),脾脏组织CD4^(+)T细胞比例、CD4^(+)/CD8^(+)T细胞比值升高(P<0.05,P<0.01),CD8+T细胞、Treg细胞、Th17细胞比例均降低(P<0.05,P<0.01)。转录组测序筛选得到差异表达基因共110个,Cytoscape 3.10.2软件筛选得到Adgre1、Serpinb2、Cxcr1、Cxcr2、DLL4、Serpina1b、Mcpt4、Tnfsf15、IL13ra2、Pdpn这10个关键基因。关键基因mRNA表达与转录组测序趋势相同,与模型组比较,小艾飞蜜膏高剂量组肿瘤组织Adgre1、Serpinb2、Cxcr1、Cxcr2、DLL4、Serpina1b、Mcpt4、Tnfsf15、IL13ra2、Pdpn mRNA表达均降低(P<0.05,P<0.01)。结论小艾飞蜜膏对MFC胃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有抑制作用,其抗肿瘤机制可能与提高荷瘤小鼠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艾飞蜜膏 胃癌 肿瘤生长 免疫环境 T淋巴细胞 转录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连接蛋白额外结构域B(FN-EDB)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及其靶向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8
作者 蔡军雨 李霞 +2 位作者 冯健男 李慧 王晶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47-1655,1664,共10页
肿瘤细胞与肿瘤微环境(TME)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是肿瘤发展和转移的重要推动因素。近年调控TME以逆转肿瘤进程作为治疗策略备受关注。为精准评估肿瘤患者治疗效果并协助临床方案决策,急需准确有效的TME标志物与相关预测模型。纤维连接... 肿瘤细胞与肿瘤微环境(TME)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是肿瘤发展和转移的重要推动因素。近年调控TME以逆转肿瘤进程作为治疗策略备受关注。为精准评估肿瘤患者治疗效果并协助临床方案决策,急需准确有效的TME标志物与相关预测模型。纤维连接蛋白是一种具有多个结构域的细胞外基质(ECM)蛋白,在生理和病理过程扮演关键角色。其中,纤维连接蛋白额外结构域B(FN-EDB)在调控ECM与细胞间相互作用中具有重要功能。在活跃的组织重塑过程中,尤其在血管生成中,FN-EDB表达上调。研究显示,FN-EDB还参与调控肿瘤发生的多个关键环节,包括促进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影响免疫逃逸机制发展、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以及导致化疗耐药性产生等。因此,将FN-EDB作为潜在的肿瘤治疗靶点开发相关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临床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FN-EDB在TME中的作用以及针对该靶点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旨在为肿瘤治疗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环境 纤维连接蛋白额外结构域B 细胞外基质 靶向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肿瘤炎性-代谢-免疫微环境探讨胃肠肿瘤从湿邪论治的作用机制
9
作者 唐迎港 齐同飞 +4 位作者 安桂琳 何兰 蒋益兰 王其美 何迎春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6-473,共8页
肿瘤微环境主要包括炎性微环境、代谢微环境、免疫微环境,并互为影响,构成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影响肿瘤生成、进展和转移。多项中医证候临床研究发现湿邪广泛参与到胃肠癌前病变、肿瘤生成及转移的过程中。且湿邪引发胃肠肿瘤炎性、代... 肿瘤微环境主要包括炎性微环境、代谢微环境、免疫微环境,并互为影响,构成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影响肿瘤生成、进展和转移。多项中医证候临床研究发现湿邪广泛参与到胃肠癌前病变、肿瘤生成及转移的过程中。且湿邪引发胃肠肿瘤炎性、代谢、免疫微环境紊乱,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基于湿邪理论,提出湿夹毒并除调节肿瘤炎性微环境,益气温阳、行气化湿调节肿瘤代谢微环境,健脾扶正祛湿改善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来治疗胃肠肿瘤。以上,从湿邪论治的角度出发重塑胃肠肿瘤微环境,可以为肿瘤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着重点,也为祛湿剂中药复方治疗肿瘤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邪 炎性环境 代谢环境 免疫环境 胃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联合载药微泡改善肿瘤微环境增强免疫疗效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徐世瑾 张巧钰 +1 位作者 徐俏(综述) 刘芸(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96,共5页
近年来,免疫疗法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显示出巨大潜力,然而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通常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特征,因此仅有部分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超声联合载药微泡技术能够利用其介导的空化和声孔效应,通过直接杀伤肿... 近年来,免疫疗法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显示出巨大潜力,然而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通常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特征,因此仅有部分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超声联合载药微泡技术能够利用其介导的空化和声孔效应,通过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坏死和凋亡;促进肿瘤抗原呈递,增强机体对肿瘤抗原识别;调节TME免疫抑制状态,重塑免疫微环境;调控血管正常化,降低肿瘤间质液压;同时促进目的药物或基因在肿瘤组织中渗透等多重免疫机制来增强免疫疗效。本文就低强度超声联合载药微泡改善TME、提高肿瘤免疫疗效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肿瘤环境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低氧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并抑制结直肠癌皮下肿瘤生长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思洁 王猛 +3 位作者 高源 杨芳 胡绍凡 缪洪明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50,共13页
目的探究高原低氧环境对结直肠癌体内生长及肿瘤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雄性6周龄BALB/C与C57BL/6小鼠(体质量18~20 g)各自分为2组,分别置于低压氧仓(10%氧气,海拔约5600 m,高原低氧组)和SPF级动物实验中心(21%O_(2),海拔... 目的探究高原低氧环境对结直肠癌体内生长及肿瘤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雄性6周龄BALB/C与C57BL/6小鼠(体质量18~20 g)各自分为2组,分别置于低压氧仓(10%氧气,海拔约5600 m,高原低氧组)和SPF级动物实验中心(21%O_(2),海拔约300 m,平原常氧组)饲养,C57BL/6小鼠每组8只,BALB/C小鼠每组7只。对C57BL/6小鼠皮下接种MC38、对BALB/C小鼠皮下接种CT26以构建结直肠癌皮下肿瘤模型。观察C57BL/6与BALB/C小鼠肿瘤大小并统计肿瘤质量。收集C57BL/6小鼠的肿瘤、外周血以及脾脏中的免疫细胞,流式细胞术对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IFN-γ^(+)T淋巴细胞以及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进行检测,分析这些免疫细胞在平原常氧和高原低氧环境下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平原常氧组C57BL/6与BALB/C小鼠相比,高原低氧组2种小鼠皮下肿瘤生长都被显著抑制(0.17 vs 0.09 g,1.38 vs 0.51 g,P<0.01)与平原常氧组C57BL/6小鼠相比,高原低氧组C57BL/6小鼠肿瘤微环境中的M2巨噬细胞比例显著降低(22.13%vs 15.90%,P<0.05);MDSC比例减少(2.06%vs 1.05%,P<0.01),其中单核性MDSC(M-MDSC:Ly6C^(+))亚群比例显著降低(60.97%vs 41.13%,P<0.01),而粒性MDSC(PMN-MDSC:Ly6G^(+))比例无显著差异(10.97%vs 9.70%,P>0.05);CD8^(+)T细胞比例显著升高(41.25%vs 51.18%,P<0.01),CD4^(+)T细胞比例降低(48.70%vs 41.93%,P<0.05);IFN-γ^(+)T、IFN-γ^(+)CD4^(+)T、IFN-γ^(+)CD8^(+)T细胞比例均显著增高(28.58%vs 59.65%,23.33%vs 53.65%,36.9%vs 66.48%,P<0.01);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和M1巨噬细胞比例都降低(84.98%vs 78.43%,5.86%vs 4.01%,P<0.01),MDSC及PMN-MDSC(Ly6G^(+))比例增高(4.47%vs 16.43%,36.56%vs 62.97%,P<0.01);脾脏中CD8^(+)T淋巴细胞比例和IFN-γ^(+)CD8^(+)T淋巴细胞比例都显著降低(33.05%vs 27.68%,5.13%vs 1.58%,P<0.01)。结论高原低氧可以增强肿瘤微环境内免疫应答并抑制结直肠癌皮下肿瘤的生长,但却抑制全身性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低氧 肿瘤环境 结直肠癌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与头颈部鳞癌肿瘤免疫微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张凌楠 周思远 +1 位作者 刘晓燕 王晶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3-411,共9页
目前,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的致病因素中,除了公认的吸烟和过量饮酒之外,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持续感染日益受到关注,并已被视为一种新兴的独立致病要素。HPV相... 目前,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的致病因素中,除了公认的吸烟和过量饮酒之外,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持续感染日益受到关注,并已被视为一种新兴的独立致病要素。HPV相关的HNSCC不仅具有预后良好的独特临床特点,而且其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紧密互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话题。HPV及其诱发的肿瘤免疫微环境在HNSCC的发病、进展、治疗及转归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综述HPV阳性HNSCC的免疫逃逸机制,探讨HPV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以及其与宿主适应性免疫之间的相互作用。另外,本文将分析特异性免疫反应在改善HPV相关HNSCC预后方面的潜在价值,并评估免疫分析在预后预测中的潜在应用。此外,我们将针对性地讨论HPV相关HNSCC的新兴免疫治疗方法和策略,以期促进针对HPV靶点的肿瘤免疫治疗在HNSCC,特别是免疫反应活跃的口咽鳞状细胞癌中的临床应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肿瘤免疫环境 免疫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硫氨酸代谢重塑肿瘤代谢-免疫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黄瑶 陈真 吴红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0-286,共7页
肿瘤代谢重编程与免疫逃逸协同促进肿瘤进展,其中甲硫氨酸(methionine,Met)代谢通过表观遗传调控和免疫微环境重塑发挥关键作用。本文系统总结了Met代谢异常导致肿瘤细胞“甲硫氨酸成瘾”及维持恶性表型的机制,并阐述其对免疫系统的多... 肿瘤代谢重编程与免疫逃逸协同促进肿瘤进展,其中甲硫氨酸(methionine,Met)代谢通过表观遗传调控和免疫微环境重塑发挥关键作用。本文系统总结了Met代谢异常导致肿瘤细胞“甲硫氨酸成瘾”及维持恶性表型的机制,并阐述其对免疫系统的多重调控:诱导T细胞耗竭、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抑制NK细胞活性及增强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功能。同时,探讨靶向Met代谢治疗策略,包括甲硫氨酸限制性饮食、代谢酶(MAT2A、NNMT)抑制剂及表观遗传靶点(PRMT5抑制剂),为开发Met靶向疗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硫氨酸代谢 T细胞耗竭 肿瘤细胞 代谢-免疫环境 甲硫氨酸限制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影像组学的肝内胆管癌肿瘤免疫微环境相关指标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田佳璇 马佳美 +1 位作者 李晓萌 殷小平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3-176,201,共5页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约占原发性肝癌的10%~20%,其发病率逐年攀升。肿瘤免疫微环境(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TIME)中关键性免疫指标的动态变化显著影响ICC预后。由于现有检测手段的局限性和滞后性,...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约占原发性肝癌的10%~20%,其发病率逐年攀升。肿瘤免疫微环境(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TIME)中关键性免疫指标的动态变化显著影响ICC预后。由于现有检测手段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引入影像组学技术可无创性预测并及时监测TIME免疫指标,了解其瘤内瘤周信息提升ICC精准诊疗。影像组学基于机器学习高通量提取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病理、基因及免疫等领域的多种参数构建免疫指标预测模型,用于ICC风险分层、预后评估和开发新型免疫疗法等。目前模型预测指标较为单一,模型泛化能力尚需提升;未来深度融合影像基因组学和空间转录组学等其他组学研究,开发多模态融合模型,构建多中心、标准化数据库推进临床转化研究。本文归纳基于影像组学量化TIME相关免疫指标并探索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为ICC的临床诊疗方案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癌 肿瘤免疫环境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有抗癌疗法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重塑机制及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杨元祯 张朝阳 +7 位作者 苗诗雨 王佳琦 鲁珊珊 骆雨 高菲菲 赵佳玥 王饴如 徐枝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2-377,共6页
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中的组成成分及其分子信息交换过程决定了抗肿瘤免疫趋势,近年来不少研究开始围绕TIME对既往肿瘤治疗策略展开评估。本文将系统总结TIME的组成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现有癌症治疗方案对TIME重塑作用,以期为开发新... 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中的组成成分及其分子信息交换过程决定了抗肿瘤免疫趋势,近年来不少研究开始围绕TIME对既往肿瘤治疗策略展开评估。本文将系统总结TIME的组成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现有癌症治疗方案对TIME重塑作用,以期为开发新颖的免疫联合治疗方案使TIME向抗肿瘤模式转变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环境(time) 免疫疗法 抑瘤 免疫细胞浸润 T细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M111B基因在卵巢癌肿瘤免疫微环境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婉莹 韦芳 张莉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1-266,共6页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位居妇科肿瘤之首。肿瘤免疫微环境由肿瘤微环境内的免疫成分组成,这些成分与肿瘤的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卵巢癌是免疫“冷肿瘤”,因为它能产生免疫抑制性的肿瘤免疫微环境。由于卵...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位居妇科肿瘤之首。肿瘤免疫微环境由肿瘤微环境内的免疫成分组成,这些成分与肿瘤的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卵巢癌是免疫“冷肿瘤”,因为它能产生免疫抑制性的肿瘤免疫微环境。由于卵巢癌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特点,免疫治疗对卵巢癌的疗效有限。具有序列相似性111的家族成员B(family with sequence similarity 111 member B,FAM111B)蛋白的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肿瘤免疫微环境有关,也与卵巢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的表达有关。该文就FAM111B对卵巢癌肿瘤免疫微环境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FAM111B 肿瘤免疫环境 PD-L1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543/SNTB1轴调控结直肠癌免疫微环境
17
作者 张敏 李敏 +3 位作者 肖猛 陈才 郑小菊 雷雨广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484-1493,共10页
目的探讨miR-543/互养蛋白β1(syntrophin beta 1,SNTB1)轴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的临床意义及其对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收集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基因型组织表达(Genotype-Tissue Expressio... 目的探讨miR-543/互养蛋白β1(syntrophin beta 1,SNTB1)轴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的临床意义及其对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收集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基因型组织表达(Genotype-Tissue Expression,GTEx)、人类蛋白质图谱(Human Protein Atlas,HPA)等公开数据对CRC组织中SNTB1的表达进行分析,并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及相关性分析评估SNTB1在CRC患者中的预后价值及其与免疫微环境的关系。在线数据库结合CRC细胞HT-29荧光活性实验检测miR-543与SNTB1的靶向关系。CRC细胞HT-29经过相应处理后(转染si-SNTB1、miR-543 mimics或/和SNTB1过表达质粒)与CD8^(+)T细胞构建体外共培养体系,分别采用RT-qPCR、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ELISA以及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实验检测miR-543、SNTB1的表达以及CD8^(+)T细胞的活性及细胞毒性。结果对公共数据库的分析显示SNTB1在CRC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01);相较于SNTB1低表达组,SNTB1高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P<0.05)。SNTB1高表达与CRC肿瘤微环境免疫评分以及CD8^(+)T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浸润呈负相关关系(P<0.05),且在HT-29细胞中敲减SNTB1可增强CD8^(+)T细胞的杀伤力(P<0.01)。在线数据库结合细胞实验证实了miR-543和SNTB1的靶向结合关系,同时miR-543在CRC中表达降低(P<0.001)。转染miR-543 mimic可抑制HT-29细胞中SNTB1的表达(P<0.001),而过表达SNTB1可逆转miR-543 mimic对CD8^(+)T细胞体外杀伤能力的促进效应(P<0.05)。结论miR-543可通过与SNTB1的靶向结合促进CD8^(+)T细胞的活化并增强其对HT-29细胞的杀伤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543 结直肠癌 互养蛋白β1 肿瘤免疫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中血管生成相关免疫基因预后模型的构建和肿瘤微环境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吕微 王佳丽 +2 位作者 刘天旭 王郁 刘丽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3-814,共12页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卵巢癌中与血管生成相关的免疫基因(ARIG),探讨其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并说明不同预后患者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的潜在差异,为卵巢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靶点。方法:分别从TCGA和GEO数据库下载卵巢癌的转录...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卵巢癌中与血管生成相关的免疫基因(ARIG),探讨其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并说明不同预后患者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的潜在差异,为卵巢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靶点。方法:分别从TCGA和GEO数据库下载卵巢癌的转录组数据和生存数据。利用R软件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鉴定血管生成相关基因与免疫相关基因之间的相关性,筛选出差异表达的ARIG。通过Lasso回归分析构建预后模型,通过Cox分析临床特征和风险评分,将样本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通过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肿瘤免疫功能障碍和排斥(TIDE)分析预后风险模型与免疫浸润、免疫治疗反应的相关性。最后,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手术的卵巢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输卵管组织85对,通过qPCR和WB法验证五个差异表达的ARIG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初步探索其在卵巢癌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结果:通过生信分析筛选出142个差异表达的ARIG,通过Lasso和Cox回归分析,得到5个基因作为预后基因(PTGER3、SCTR、IGHG1、HSPA8、IGF2),构建了预后风险模型,高风险组患者的预后更差;此外,不同风险评分的患者在免疫细胞浸润和免疫治疗反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通过qPCR和WB法验证这5个基因在卵巢癌组织中均为高表达(均P<0.01),其中HSPA8表达量最高,且高表达HSPA8与卵巢癌患者FIGO分期晚、组织分级差、淋巴结转移及腹膜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细胞功能实验证实,HSPA8可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P<0.01)。结论:差异表达的5种ARIG能有效预测卵巢癌患者的预后,并且与免疫细胞浸润和免疫治疗疗效有关,初步证实其在卵巢中发挥促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血管生成 免疫治疗 预后 肿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与评价不同免疫微环境小鼠肝癌模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仲雨洁 戴宇阳 +7 位作者 伏世杰 郑康炼 朱超凡 曹广 徐亮 牛传鑫 樊晓雨 王晓东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0-266,共7页
目的 构建不同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小鼠肝癌模型,观察其TIME差异。方法 分别以H22及hepa1-6同源肝癌细胞系构建C57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记为H22组与hepa1-6组,每组8只),评价其TIME差异,以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定量分析其中T细胞、CD4+T细胞... 目的 构建不同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小鼠肝癌模型,观察其TIME差异。方法 分别以H22及hepa1-6同源肝癌细胞系构建C57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记为H22组与hepa1-6组,每组8只),评价其TIME差异,以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定量分析其中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调节性T细胞及B细胞浸润的差异;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与肿瘤实质内免疫细胞亚群组成;基于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解析肿瘤组织基因表达谱特征,结合基因本体论(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数据库(KEGG)进行免疫相关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H22组呈冷肿瘤、hepa1-6组呈热肿瘤TIME特征。H22组肿瘤组织中的T细胞、CD4+T细胞及CD8+T细胞数均少于,而外周血中的T细胞、CD4+T细胞及CD8+T细胞占比均高于hepa1-6组(P均<0.05)。相比H22组,hepa1-6组肿瘤组织上调基因在肿瘤免疫激活相关信号通路中显著富集。结论 H22与hepa1-6小鼠肝癌模型分别呈现冷、热肿瘤TIME特征,前者肿瘤组织中的免疫细胞数量显著低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实验性 小鼠 肿瘤环境 免疫疗法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Ⅳ干预低糖介导的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仕文 邵晓寒 +5 位作者 张雪 朱欣怡 韩晶晶 崔梦婷 刘芳 范方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01-1211,共11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Ⅳ(astragaloside Ⅳ,As-Ⅳ)干预低糖介导的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方法:采用MTT实验检测As-Ⅳ在体外低糖微环境下对CD4+T细胞增殖率;采用ELISA实验和qPCR实验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Ⅳ(astragaloside Ⅳ,As-Ⅳ)干预低糖介导的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方法:采用MTT实验检测As-Ⅳ在体外低糖微环境下对CD4+T细胞增殖率;采用ELISA实验和qPCR实验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CD40L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D4+T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糖酵解关键酶[糖激酶(HK)、磷酸果糖激酶1(PFK1)、丙酮酸激酶(PK)]、AKT/mTOR信号和AKT/GSK3β信号通路活性的表达;采用分子对接和加入AKT抑制剂实验进行验证;采用B16-PKM2-OE建立低糖肿瘤微环境动物模型进行验证。结果:MTT结果显示,As-Ⅳ能够促进低糖微环境下CD4+T细胞的增殖(P<0.05);ELISA实验和qPCR实验检测结果显示,As-Ⅳ可以提高肿瘤组织中IL-2、IFN-γ、CD40L水平,降低TGF-β1的水平(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As-Ⅳ能够促进CD4+T细胞细胞膜表面Glut-1蛋白表达,同时呈浓度依赖性上调糖酵解关键酶表达,激活AKT/mTOR信号和AKT/GSK-3β信号;分子对接技术和加入AKT抑制剂实验结果提示As-Ⅳ激活AKT/mTOR信号和AKT/GSK-3β信号;动物实验结果显示As-Ⅳ通过激活低糖微环境下CD4+T细胞增殖与活化发挥抗肿瘤作用。结论:As-Ⅳ通过激活AKT/Glut信号促进低糖微环境下CD4+T细胞增殖与活化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黄芪甲苷Ⅳ 低糖肿瘤环境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