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p185^(erbB2)单抗的制备及其生物学活性 被引量:2
1
作者 韩梅 姜北海 +1 位作者 吴健 寿成超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 :制备抗 p185 erbB2 单克隆抗体 ,并研究其对表达 p185 erbB2 肿瘤细胞的结合及生长抑制作用。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方法 :用NIH3T3 erbB2细胞免疫BALB/c小鼠 ,制备抗p185 erbB2 单克隆抗体。经ELISA、免疫沉淀、Westernblot及免... 目的 :制备抗 p185 erbB2 单克隆抗体 ,并研究其对表达 p185 erbB2 肿瘤细胞的结合及生长抑制作用。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方法 :用NIH3T3 erbB2细胞免疫BALB/c小鼠 ,制备抗p185 erbB2 单克隆抗体。经ELISA、免疫沉淀、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检测单抗的结合特异性。并用MTT比色法检测所获抗体对表达 p185 erbB2 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经筛选获得 1株对表达 p185 erbB2 细胞反应阳性 ,不表达 p185 erbB2 细胞反应阴性的单克隆抗体1H3 ;免疫沉淀、Westernblot均表明 1H3可与p185 erbB2 分子特异性结合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1H3对c erbB2阳性的乳癌组织呈特异性着染 ;MTT比色法检测表明 1H3对不同的 p185 erbB2 阳性肿瘤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作用。结论 :单克隆抗体 1H3能与p185 erbB2 特异结合 ,并可不同程度地抑制NIH3T3 erbB2或SKBR3细胞的生长 ,除可应用于临床对 p185 erbB2 的检测外 ,尚具有肿瘤生物治疗的潜在应用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85^erbB2 抗体 单克隆/生物合成 抗体 肿瘤/生物合成 肿瘤细胞 培养的/药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L蛋白参与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郝睿 苏力德 +3 位作者 邵一鸣 部娜 马丽亚 那仁满都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1-551,共11页
PML蛋白作为一种肿瘤抑制因子,在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绝大多数APL患者的典型特征是细胞内PML基因和RARα基因发生融合,该融合基因所表达的PML-RARα融合蛋白是APL发病的主要原因。三氧化二... PML蛋白作为一种肿瘤抑制因子,在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绝大多数APL患者的典型特征是细胞内PML基因和RARα基因发生融合,该融合基因所表达的PML-RARα融合蛋白是APL发病的主要原因。三氧化二砷作为临床治疗APL的一线药物,通过直接作用于PML-RARα融合蛋白的PML部分,诱导相关蛋白多聚化,并招募多种功能蛋白,促进PML核小体重构,使PML-RARα蛋白发生小泛素修饰蛋白(SUMO)化和泛素化,最终经蛋白酶体途径降解,达到治疗APL的目的。PML蛋白发生点突变会导致APL复发及三氧化二砷耐药。本文阐述了PML蛋白的结构和功能、PMLRARα融合蛋白诱导APL发病的机制、PML蛋白参与三氧化二砷治疗APL的分子机制以及PML蛋白发生突变导致APL患者发生三氧化二砷耐药的现象,以期为目前治疗方案的优化及针对耐药患者有效治疗手段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药物疗法 砷剂/治疗应用 肿瘤蛋白质类/生物合成 小泛素相关修饰蛋白质类/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yD88非依赖性信号通路在枸杞多糖抑制糖尿病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中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婷婷 王凌霄 +2 位作者 杨晓辉 姚智卿 蔡慧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对髓样分化因子88(My D88)非依赖性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枸杞多糖影响TNF-α生成的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链脲菌素诱导My D88基因敲除小鼠形成2型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对髓样分化因子88(My D88)非依赖性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枸杞多糖影响TNF-α生成的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链脲菌素诱导My D88基因敲除小鼠形成2型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枸杞多糖组,另取8只小鼠作为健康对照组。干预三个月后,采用实时定量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TRAM、TRIF、TRAF6、RIP1和TNF-α基因和蛋白表达,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TNF-α水平。结果:枸杞多糖抑制了糖尿病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Tram、Trif、Traf6和Tnf-α的基因表达,激活了Rip1基因(均P<0.05),但对TRAM、TRIF、TRAF6、RIP1和TNF-α蛋白表达和血清TNF-α水平无影响(均P>0.05)。结论:枸杞多糖可能不能通过My D88非依赖性信号通路抑制TNF-α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样分化因子88/生理学 信号传导 肿瘤坏死因子α/生物合成 多糖类/药理学 枸杞/化学 糖尿病 2型 疾病模型 动物 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抑制剂GSK126对前列腺癌细胞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林伟仁 陈亚天 +2 位作者 曾玲晖 应荣彪 朱锋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6-363,共8页
目的:探究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 EZH2)抑制剂GSK126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磺酰罗丹明B实验考察GSK126对PC-3和DU145细胞增殖的影响,以Annexin V/PI双染法考察GSK126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以Transw... 目的:探究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 EZH2)抑制剂GSK126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磺酰罗丹明B实验考察GSK126对PC-3和DU145细胞增殖的影响,以Annexin V/PI双染法考察GSK126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以Transwell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观察GSK126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以荧光定量PCR检测GSK126对肿瘤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相关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GSK126仅在50.0μmol/L的高浓度剂量时能有效抑制PC-3和DU145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经GSK126小、中、大剂量(5.0、20.0、50.0μmol/L)处理后,PC-3细胞划痕间距分别为(247.2±24.4)μm、(347.2±19.2)μm、(410.5±18.1)μm,与对照组(171.3±17.8)μ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每视野下侵袭的PC-3细胞数对照组为322.0±17.9,而经GSK126小、中、大剂量处理后分别为198.3±15.4、82.7±6.2、30.2±4.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GSK126处理前列腺癌细胞后,与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相关的E-cadherin基因mRNA表达量上升,N-cadherin、Vimentin基因mRNA表达量下降,但Snail、Fibronectin、VEGF-A基因的mRNA表达无变化。同时,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提示,E-cadherin 的蛋白表达量增加,而 VEGF-A 蛋白表达量无明显改变。DU145细胞上述实验结果相似。结论:GSK126能有效抑制PC-3细胞和DU145细胞迁移和侵袭,其机制与抑制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相关。 GSK126可作为潜在的前列腺癌临床治疗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肿瘤抑制/药物作用 前列腺肿瘤/药物疗法 肿瘤蛋白质类/生物合成 蛋白甲基转移酶类 细胞运动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系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