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甘遂甘草散治疗食管癌疗效的验证》一文的看法
1
作者 吕仲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1981年第1期60-60,共1页
肿瘤附刊编辑组:你刊1980年第3期刊登的王增慧所写《甘遂甘草散治疗食管癌疗效的验证》一文,读后认为有些不当之处:1.文中报道服药对象为“已不宜手术或放疗晚期食管癌”,从内容看,所谓晚期只是指严重吞咽困难,而没有其他指标,这是不当... 肿瘤附刊编辑组:你刊1980年第3期刊登的王增慧所写《甘遂甘草散治疗食管癌疗效的验证》一文,读后认为有些不当之处:1.文中报道服药对象为“已不宜手术或放疗晚期食管癌”,从内容看,所谓晚期只是指严重吞咽困难,而没有其他指标,这是不当的,同现在诊断早、中、晚期食管癌自有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食管 甘遂 肿手花根 大戟属 甘草 补气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反甘遂及其分子复合物 被引量:22
2
作者 陈希琛 《中成药》 CAS 1984年第5期41-41,共1页
甘草反甘遂是中药十八反之一,本文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一、甘草酸反甘遂:文献记载,甘草中合甘草酸6~14%,为计算方便起见,以含甘草酸10%计算。1.甘草酸液(10mg生药)和甘遂水煎液((10mg生药)分别腹腔注射时,对小鼠均未见致死作用,当它们... 甘草反甘遂是中药十八反之一,本文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一、甘草酸反甘遂:文献记载,甘草中合甘草酸6~14%,为计算方便起见,以含甘草酸10%计算。1.甘草酸液(10mg生药)和甘遂水煎液((10mg生药)分别腹腔注射时,对小鼠均未见致死作用,当它们混合后给药时,也未见毒性明显增加。2.甘遂的无水乙醇提取液,毒性极强,当剂量为5mg生药时(0.25g/kg),死亡数为2/10,当以甘草10mg和甘遂5mg(生药)混合给药时,毒性更强。3.甘草酸和甘遂的醇溶性甾萜能形成分子复合物(见下文所述),当它们以甘草1vmg和甘遂5mg(生药)混合制成复合物时,其毒性与相同生药比但临用混合相比,未见显著差异,当将该分子复合物的剂量降低一半时,毒性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遂 甘草酸 生药 溶出 毒性 肿手花根 大戟属 毒力 补气药 甘草 分子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水制甘遂与中药十八反 被引量:4
3
作者 高晓山 《中成药》 CAS 1981年第4期24-25,共2页
据文献记载,甘草水制甘遂的使用至少已超过240年,若以《炮炙论》算起则超过1500年。甘草与甘遂相反见于十八反,但考察历代方书,十八反并非绝对的配伍禁忌。至于现代实验,也只提出:甘草量大于甘遂时,才有可能呈现毒性增强。而且各类用甘... 据文献记载,甘草水制甘遂的使用至少已超过240年,若以《炮炙论》算起则超过1500年。甘草与甘遂相反见于十八反,但考察历代方书,十八反并非绝对的配伍禁忌。至于现代实验,也只提出:甘草量大于甘遂时,才有可能呈现毒性增强。而且各类用甘草水制甘遂的方法,甘草用量都不大可能超过甘遂。甘草水制甘遂的炮制方法,或含这种炮制甘遂的成药,既然已经长期、广泛应用,所以在没有充分的科学研究之前,这些经验仍应得到尊重,十八反理论尚不能否定这种炮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遂 炮制方法 肿手花根 大戟属 甘草水 中药十八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陷胸汤浅探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务一 《中成药》 CAS 1984年第1期28-28,共1页
大陷胸汤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下篇》,方由大黄、芒硝、甘遂三味药组成,现代医家将该方应用于多种急腹症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本文介绍了方源、方解、煎服方法以及现代临床应用。
关键词 大陷胸汤 急腹症 急腹痛 肿手花根 大戟属 甘遂 煎服方法 现代医家 急性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肥大证治体会
5
作者 贾美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1987年第7期37-37,42,共2页
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的一种常见病,属中医癃闭、癥积范畴。《素问·五常政大论》谓:“其病癃闭,邪伤肾也”。肾阳式微,无力运精,败精瘀浊壅阻成癥,以癃闭为主要症状。笔者对本症的治疗,采取调和阴阳。
关键词 前列腺肥大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疾病 抽薪饮 代抵当丸 熟大黄 生麦芽 少腹胀满 甘遂 肿手花根 大戟属 证候 张景岳 常服 军服 天花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控涎丸配合中的甘遂炮制
6
作者 钱振尧 《中成药》 CAS 1981年第4期26-26,共1页
据甘遂与甘草同制的实验证明:甘遂与甘草配伍后,能使甘遂的毒性增强,程度与甘草的用量有关。我们考证三因控涎丹的溯源,方中的甘遂并无用甘草炮制的规定,制剂中的药材炮制,应从适应症的主洽需要考虑,为此本品配合中的甘遂用甘草炮制,是... 据甘遂与甘草同制的实验证明:甘遂与甘草配伍后,能使甘遂的毒性增强,程度与甘草的用量有关。我们考证三因控涎丹的溯源,方中的甘遂并无用甘草炮制的规定,制剂中的药材炮制,应从适应症的主洽需要考虑,为此本品配合中的甘遂用甘草炮制,是值得研究的,建议改用醋制,以保证用药安全和疗效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遂 控涎丹 上海 肿手花根 大戟属 妙应丸 控涎丸 补气药 甘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的探讨
7
作者 陈昌钧 《中国兽医杂志》 CAS 1979年第4期29-33,共5页
中药“十八反”作为中医和中兽医药物的配伍法则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神农本草经》一书就指出:“勿用相反者”。
关键词 “十八反” 甘草 大戟 《神农本草经》 相畏 补气药 下马仙 十九畏 大戟属 甘遂 肿手花根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