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对《甘遂甘草散治疗食管癌疗效的验证》一文的看法
- 1
-
-
作者
吕仲虹
-
机构
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
-
出处
《中国肿瘤临床》
CAS
1981年第1期60-60,共1页
-
文摘
肿瘤附刊编辑组:你刊1980年第3期刊登的王增慧所写《甘遂甘草散治疗食管癌疗效的验证》一文,读后认为有些不当之处:1.文中报道服药对象为“已不宜手术或放疗晚期食管癌”,从内容看,所谓晚期只是指严重吞咽困难,而没有其他指标,这是不当的,同现在诊断早、中、晚期食管癌自有客观指标。
-
关键词
食管癌
食管肿瘤
甘遂
肿手花根
大戟属
甘草
补气药
疗效
-
分类号
R73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甘草反甘遂及其分子复合物
被引量:22
- 2
-
-
作者
陈希琛
-
机构
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
-
出处
《中成药》
CAS
1984年第5期41-41,共1页
-
文摘
甘草反甘遂是中药十八反之一,本文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一、甘草酸反甘遂:文献记载,甘草中合甘草酸6~14%,为计算方便起见,以含甘草酸10%计算。1.甘草酸液(10mg生药)和甘遂水煎液((10mg生药)分别腹腔注射时,对小鼠均未见致死作用,当它们混合后给药时,也未见毒性明显增加。2.甘遂的无水乙醇提取液,毒性极强,当剂量为5mg生药时(0.25g/kg),死亡数为2/10,当以甘草10mg和甘遂5mg(生药)混合给药时,毒性更强。3.甘草酸和甘遂的醇溶性甾萜能形成分子复合物(见下文所述),当它们以甘草1vmg和甘遂5mg(生药)混合制成复合物时,其毒性与相同生药比但临用混合相比,未见显著差异,当将该分子复合物的剂量降低一半时,毒性也下降。
-
关键词
甘遂
甘草酸
生药
溶出
毒性
肿手花根
大戟属
毒力
补气药
甘草
分子复合物
-
分类号
R28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甘草水制甘遂与中药十八反
被引量:4
- 3
-
-
作者
高晓山
-
机构
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
出处
《中成药》
CAS
1981年第4期24-25,共2页
-
文摘
据文献记载,甘草水制甘遂的使用至少已超过240年,若以《炮炙论》算起则超过1500年。甘草与甘遂相反见于十八反,但考察历代方书,十八反并非绝对的配伍禁忌。至于现代实验,也只提出:甘草量大于甘遂时,才有可能呈现毒性增强。而且各类用甘草水制甘遂的方法,甘草用量都不大可能超过甘遂。甘草水制甘遂的炮制方法,或含这种炮制甘遂的成药,既然已经长期、广泛应用,所以在没有充分的科学研究之前,这些经验仍应得到尊重,十八反理论尚不能否定这种炮制方法。
-
关键词
甘遂
炮制方法
肿手花根
大戟属
甘草水
中药十八反
-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大陷胸汤浅探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张务一
-
机构
山西省候马中药厂
-
出处
《中成药》
CAS
1984年第1期28-28,共1页
-
文摘
大陷胸汤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下篇》,方由大黄、芒硝、甘遂三味药组成,现代医家将该方应用于多种急腹症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本文介绍了方源、方解、煎服方法以及现代临床应用。
-
关键词
大陷胸汤
急腹症
急腹痛
肿手花根
大戟属
甘遂
煎服方法
现代医家
急性胰腺炎
-
分类号
R28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前列腺肥大证治体会
- 5
-
-
作者
贾美华
-
机构
江苏省靖江县中医院
-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1987年第7期37-37,42,共2页
-
文摘
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的一种常见病,属中医癃闭、癥积范畴。《素问·五常政大论》谓:“其病癃闭,邪伤肾也”。肾阳式微,无力运精,败精瘀浊壅阻成癥,以癃闭为主要症状。笔者对本症的治疗,采取调和阴阳。
-
关键词
前列腺肥大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疾病
抽薪饮
代抵当丸
熟大黄
生麦芽
少腹胀满
甘遂
肿手花根
大戟属
证候
张景岳
常服
军服
天花粉
-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谈谈控涎丸配合中的甘遂炮制
- 6
-
-
作者
钱振尧
-
机构
上海中药制药三厂
-
出处
《中成药》
CAS
1981年第4期26-26,共1页
-
文摘
据甘遂与甘草同制的实验证明:甘遂与甘草配伍后,能使甘遂的毒性增强,程度与甘草的用量有关。我们考证三因控涎丹的溯源,方中的甘遂并无用甘草炮制的规定,制剂中的药材炮制,应从适应症的主洽需要考虑,为此本品配合中的甘遂用甘草炮制,是值得研究的,建议改用醋制,以保证用药安全和疗效的发挥。
-
关键词
甘遂
控涎丹
上海
肿手花根
大戟属
妙应丸
控涎丸
补气药
甘草
-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的探讨
- 7
-
-
作者
陈昌钧
-
机构
四川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四川绵阳农学院
江油县农林局畜牧兽医股
江油县畜牧兽医学会
-
出处
《中国兽医杂志》
CAS
1979年第4期29-33,共5页
-
文摘
中药“十八反”作为中医和中兽医药物的配伍法则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神农本草经》一书就指出:“勿用相反者”。
-
关键词
“十八反”
甘草
大戟
《神农本草经》
相畏
补气药
下马仙
十九畏
大戟属
甘遂
肿手花根
中药
-
分类号
R28
[医药卫生—中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