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6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健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淋巴结肿大经验和用药特色
1
作者 周巧 刘健 +1 位作者 齐亚军 胡月迪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1期2119-2123,共5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合并淋巴结肿大(lymphadenopathy,LAP)临床很常见,提示SLE疾病活动。刘健教授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淋巴结肿大进行治疗,认为脾肾亏虚是SLE的关键病机,病理关键是热毒炽盛,痰瘀阻络。临...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合并淋巴结肿大(lymphadenopathy,LAP)临床很常见,提示SLE疾病活动。刘健教授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淋巴结肿大进行治疗,认为脾肾亏虚是SLE的关键病机,病理关键是热毒炽盛,痰瘀阻络。临床治疗尤注重健脾益气,培后天之本,并根据疾病的演变配合滋阴、清热、化瘀、解毒之法,标本兼治,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淋巴结肿大 名医经验 刘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针刀联合中药治疗小儿慢性扁桃体肿大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王娟 汪玉洁 王蓓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9期106-109,155,共5页
目的观察使用小针刀联合中药治疗小儿慢性扁桃体肿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柳州市妇幼保健院门诊收治的符合入组条件的9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小针刀联合中药组(n=30)、小针刀组(n=30)、中药组... 目的观察使用小针刀联合中药治疗小儿慢性扁桃体肿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柳州市妇幼保健院门诊收治的符合入组条件的9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小针刀联合中药组(n=30)、小针刀组(n=30)、中药组(n=30),分别采取小针刀联合中药治疗、小针刀治疗、中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扁桃体缩小程度及1年内复发例数。结果小针刀联合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6.67%,小针刀组为76.67%,中药组为70.00%,小针刀联合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小针刀组和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针刀联合中药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小针刀联合中药组治疗后扁桃体炎发作的例数也减少。结论小针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扁桃体肿大较单纯小针刀或中药治疗在改善患儿症状积分,缩小扁桃体,减少扁桃体炎发作方面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肿大 小针刀 中药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的儿童结节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林敏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结节病(Childhood Sarcoidosis)的临床特点、诊治、鉴别诊断及预后,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知。方法分析1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2022年7月收治的一名以单个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的儿童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 目的探讨儿童结节病(Childhood Sarcoidosis)的临床特点、诊治、鉴别诊断及预后,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知。方法分析1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2022年7月收治的一名以单个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的儿童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9岁男性患者,以发现右侧腋窝肿物伴疼痛就医,初诊为“急性淋巴结炎”,经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反复,后经淋巴结活检提示为非干酪性肉芽肿,最终诊断“淋巴结结节病”,予行基线病情评估及对症处理后好转出院,被建议长期随访。结论儿童结节病临床少见,以单淋巴结受累为首发表现的病例更是罕见,临床上往往忽略对该病的鉴别,因而延误病情,需提高对该病的认知,确诊后进行多系统评估,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病 儿童 淋巴结肿大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淋巴结肿大18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秋鹏 王四玲 范广明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10期1425-1425,共1页
关键词 颈部淋巴结肿大 病理分析 临床 肿大淋巴结 免疫应答 抗原刺激 免疫作用 检查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肝脾肿大、贫血
5
作者 马成海 王乐纯 +2 位作者 李红芸 冯霞 杜丽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肿大 肿大 贫血 儿童 实验室检查 诊断 治疗 高雪氏病 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热、黄疸、肝脾肿大
6
作者 宫立众 黄毅雄 +3 位作者 赵德峰 李莉 黄友章 沈建良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116-117,共2页
病历摘要患者男,18岁。因发热、黄疸16个月于2010年11月19日入院。患者于2009年7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2℃,热型无明显规律,并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皮肤巩膜黄染。2009年10月19日到当地医院就诊,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考虑自... 病历摘要患者男,18岁。因发热、黄疸16个月于2010年11月19日入院。患者于2009年7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2℃,热型无明显规律,并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皮肤巩膜黄染。2009年10月19日到当地医院就诊,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考虑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炎化)、胆囊炎等给予多种保肝药物+抗生素+激素(强的松20 mg/d)治疗50 d出院。出院后仍有发热,体温波动在38℃左右,肝脏进行性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肝脾肿大 黄疸 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病 肝脏进行性肿大 2009年 体温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对表浅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附77例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厚勤 刘学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97-198,共2页
目的 :探讨B超对表浅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 38例癌肿及 39例炎性感染所引起表浅淋巴结肿大者行B超检查。结果 :发现癌性淋巴结肿大 ,其形态趋向于圆形或偏心呈水滴状 ,内部回声类似囊肿或回声不均质。炎... 目的 :探讨B超对表浅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 38例癌肿及 39例炎性感染所引起表浅淋巴结肿大者行B超检查。结果 :发现癌性淋巴结肿大 ,其形态趋向于圆形或偏心呈水滴状 ,内部回声类似囊肿或回声不均质。炎性淋巴结肿大 ,其形态仍呈椭圆形 ,周围呈低回声 ,中央呈强回声。结论 :B超能对浅表淋巴结肿大作出准确判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浅林巴结肿大 超声诊断 B型超声波 癌性淋巴结肿大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恶性淋巴结肿大的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静 原韶玲 +3 位作者 苗润琴 薛改琴 吴琳 李飞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4期215-216,251,共3页
目的:用高频彩色普勒超声观察颈部恶性肿大淋巴结的形状、大小、短长径之比(S/L)、内部回声及血流信号,并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经病理证实的颈部恶性肿大淋巴结200例,并以70例良性肿大淋巴结对照。结果:恶性... 目的:用高频彩色普勒超声观察颈部恶性肿大淋巴结的形状、大小、短长径之比(S/L)、内部回声及血流信号,并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经病理证实的颈部恶性肿大淋巴结200例,并以70例良性肿大淋巴结对照。结果:恶性肿大淋巴结即恶性原发性肿大淋巴结(PELN)及转移性肿大淋巴结(MELN)多为类圆形,S/L>0.5,回声均减低。二者内部血流信号丰富度不同,PELN多为Ⅱ-Ⅲ级,MELN多为Ⅰ-Ⅱ级(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收缩期最高流速、舒张期最低流速及阻力指数在二者鉴别中无显著差异(P>0.05)。良性肿大淋巴结多扁园形回声较高,内部血流信号甚少,多为0-Ⅰ级,S/L<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肿大 高频超声 彩色多普勒 淋巴结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图像中肿大淋巴结肺癌转移分类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刘露 刘宛予 +4 位作者 楚春雨 吴军 周洋 张红霞 鲍劼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476-2482,共7页
为解决肺癌N分期中胸部CT难于对肿大淋巴结是否癌转移进行评价的问题,寻求能够有效表示淋巴结病理特性的图像特征,实现对肿大淋巴结癌转移快速准确地判别。该文采取交互式分割从CT图像中提取出肿大淋巴结;直接计算淋巴结的多分辨率直方... 为解决肺癌N分期中胸部CT难于对肿大淋巴结是否癌转移进行评价的问题,寻求能够有效表示淋巴结病理特性的图像特征,实现对肿大淋巴结癌转移快速准确地判别。该文采取交互式分割从CT图像中提取出肿大淋巴结;直接计算淋巴结的多分辨率直方图得到200维空间信息特征样本集;利用具有处理高维数据集优势的支持向量机(SVM)构造分类器;用测试集对经训练的SVM分类器进行测试以评价分类性能。经96例病例实验结果表明:100个淋巴结图像的200维特征计算用时1.91s,SVM分类器训练测试用时1.36s,敏感性76%,特异性64%,准确度70%,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下面积(AUC)0.6525。高维图像空间信息特征能够有效表示淋巴结特性;没有考虑医学征象进行肿大淋巴结癌转移定性诊断的准确度就达到了70%,同时分类速度比传统纹理算法提高了约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N分期 CT图像 肿大淋巴结 多分辨率直方图 支持向量机(S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腹腔镜重度以上脾肿大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强 刘振 +3 位作者 卢欣 蔡敬铭 谭盛强 潘光栋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9-172,共4页
摘要: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重度以上脾肿大切除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技巧和可行性。方法对2009年3月~2012年11月在该科住院的33例门静脉高压症致重度以上脾肿大患者应用超声刀及血管闭合切割系(Ligasure),在完... 摘要: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重度以上脾肿大切除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技巧和可行性。方法对2009年3月~2012年11月在该科住院的33例门静脉高压症致重度以上脾肿大患者应用超声刀及血管闭合切割系(Ligasure),在完全腹腔镜行重度以上脾切除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结果30例完成腹腔镜手术(其中28例应用二级脾蒂离断法处理脾蒂),3例因术中大出血中转开腹。30例完全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45~320min,平均200mill;术中失血量150~1200mL,平均450mL;门静脉血栓形成6例,术后发生少量腹水(〈300mL)S例,轻度胰瘘(〈10mL/d)4例,少量胸腔积液(〈300mL)3例。膈下脓肿1例。术后住院时间7—16d,平均8d。33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8个月(4~24个月),无再出血及死亡病例。结论完全腹腔镜重度以上脾肿大切除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微创伤、有效、安全,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腹腔镜脾切除术 门奇静脉断流术 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细胞肿大虹彩病毒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吴成龙 孔晓瑜 史成银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3期70-74,共5页
鱼类细胞肿大虹彩病毒病在东亚和东南亚的真鲷、石斑鱼、大菱鲆、大黄鱼、鳜鱼等多种养殖鱼类中的频繁流行,致使感染鱼类出现大面积死亡,已成为危害养殖鱼类最严重的病毒病之一。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鱼类细胞肿大虹彩病毒病的研究现状,重... 鱼类细胞肿大虹彩病毒病在东亚和东南亚的真鲷、石斑鱼、大菱鲆、大黄鱼、鳜鱼等多种养殖鱼类中的频繁流行,致使感染鱼类出现大面积死亡,已成为危害养殖鱼类最严重的病毒病之一。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鱼类细胞肿大虹彩病毒病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该类疾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学、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病毒的传播途径、致病机制以及病毒的免疫防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当前鱼类细胞肿大虹彩病毒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肿大病毒 虹彩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纵隔淋巴结肿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然 石建奎 张洪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纵隔淋巴结肿大的CT表现及特征。方法对62例经手术、淋巴结活检和临床治疗证实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行CT分析。所有患者行胸部CT检查,其中40例同时做了增强CT检查。结果 62例中转移性淋巴结肿大22例,结核13例,恶性淋巴瘤11... 目的探讨和分析纵隔淋巴结肿大的CT表现及特征。方法对62例经手术、淋巴结活检和临床治疗证实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行CT分析。所有患者行胸部CT检查,其中40例同时做了增强CT检查。结果 62例中转移性淋巴结肿大22例,结核13例,恶性淋巴瘤11例,结节病15例,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胸部CT平扫在62例中均能发现纵隔淋巴结增大的部位、数目、大小和形态。转移性淋巴结肿大多数与淋巴引流区分布有关且多无明显强化,结核性淋巴结肿大多数与引流区分布无明显相关,强化不明显或稍有强化,淋巴瘤引起的淋巴结增大多伴有融合,部分轻中度强化结节病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强化明显。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是诊断纵隔淋巴结大小的首选方法,对纵隔淋巴结肿大具有重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 淋巴结肿大 螺旋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桐姬小蜂虫瘿密度与刺桐受害肿大程度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邓晓韶 李其章 +3 位作者 曾玲 梁广文 梁治宇 陆永跃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17,共3页
采用采样测定的方法,研究了金脉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 var. orientalis(L.)Merr.上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s erythrinae Kim虫瘿密度与受害部位肿大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刺桐姬小蜂危害后刺桐受害部位明显肿大,叶柄、枝条断面面积... 采用采样测定的方法,研究了金脉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 var. orientalis(L.)Merr.上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s erythrinae Kim虫瘿密度与受害部位肿大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刺桐姬小蜂危害后刺桐受害部位明显肿大,叶柄、枝条断面面积可增大到5~9倍;刺桐不同受害部位的肿大程度与虫瘿密度之间存在明确关系,建立了描述叶片上虫瘿总体积或枝条、叶柄肿大面积与虫瘿密度之间关系的幂方程;随着虫瘿密度增大,单个虫瘿对器官肿大程度的贡献越来越小,两者间关系也可用幂方程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桐姬小蜂 虫瘿 密度 肿大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证型与颈淋巴结肿大关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汪耀 王德鉴 +3 位作者 李宇萍 王仕贞 贝美莲 张尚宏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0年第4期35-37,共3页
作者对387名未经放疗、化疗的鼻咽癌病例进行分型归组,然后就各型与颈淋巴结肿大的有无及大小的关系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在387名病例中,未见颈淋巴结肿大者,以淤血型和火毒型的出现率较高(P<0.05);若颈淋巴结直径小于3cm,各型间差... 作者对387名未经放疗、化疗的鼻咽癌病例进行分型归组,然后就各型与颈淋巴结肿大的有无及大小的关系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在387名病例中,未见颈淋巴结肿大者,以淤血型和火毒型的出现率较高(P<0.05);若颈淋巴结直径小于3cm,各型间差别不大(P>0.05);若直径大于3cm,以痰浊类证型的出现率较高,与淤血类证型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因此,作者认为:颈淋巴结肿大的有无及大小似可视为鼻咽癌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辨证 颈淋巴结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对腹部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红杰 丛树国 +2 位作者 滕东时 李旭光 王莉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0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对腹部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2例腹部淋巴结肿大患者分别进行超声和磁共振检查,以最终诊断为标准比较上述两种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超声检查转移性淋巴结准确率95.35%,原发性淋巴瘤准确率100.00%,炎性淋巴结肿大准确... 目的探讨超声对腹部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2例腹部淋巴结肿大患者分别进行超声和磁共振检查,以最终诊断为标准比较上述两种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超声检查转移性淋巴结准确率95.35%,原发性淋巴瘤准确率100.00%,炎性淋巴结肿大准确率95.24%,淋巴结结核准确率100.00%,总准确率为95.83%。磁共振检查转移性淋巴结准确率79.07%,原发性淋巴瘤准确率80.00%,炎性淋巴结肿大准确率80.95%,淋巴结结核准确率100.00%,总准确率为80.56%。超声检查准确率高于磁共振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04,P=0.0045<0.05)。结论超声检查可综合反应腹部淋巴结多重信息,有利于不同疾病导致腹部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淋巴结肿大 腹部 良恶性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进行性肝脾肿大为主要症状的POEMS综合征1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丽君 于立杰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17-717,共1页
关键词 肿大 脾大 POEMS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性脾肿大无外周血细胞减少31例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吕云福 李新秋 +3 位作者 宫晓光 王保春 邱庆安 黄伟炜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8期669-671,共3页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性脾肿大无外周血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门静脉高压性脾肿大336例的临床资料和术中探查的情况。结果:其中31例(9.2%)均有门静脉高压性脾肿大、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和上消化道出血病史及腹...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性脾肿大无外周血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门静脉高压性脾肿大336例的临床资料和术中探查的情况。结果:其中31例(9.2%)均有门静脉高压性脾肿大、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和上消化道出血病史及腹水,但无外周血细胞减少。25例获随访,平均WBC、RBC、PLT、Hb术前与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极度增生活跃占84%(21/25)、并可见到幼红细胞,增生活跃和明显增生活跃各占8%(2/25),均经手术治疗,术中测量自由门静脉压力平均33.4cmH2O,脾脏大小平均为23.1cm×16.5cm×9.4cm。结论:外周血细胞减少是门静脉高压性脾肿大的并发症,而不是其必然表现。对无外周血细胞减少的脾肿大治疗,是否需要切除脾脏值得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肿大 血细胞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衰患者伴肝脏肿大时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纪求尚 王树春 刘建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15-16,共2页
检测24例重度心衰(NYHAⅢ~Ⅳ)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内皮素(ET)浓度,发现前者明显高于后者(102.4±26.3pg/ml,55.5±17.4pg/ml,P<0.001)。心衰病人伴肝大者(n=11)较无肝大者(n=13)血浆ET浓度显著降低(82.8±13.6pg... 检测24例重度心衰(NYHAⅢ~Ⅳ)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内皮素(ET)浓度,发现前者明显高于后者(102.4±26.3pg/ml,55.5±17.4pg/ml,P<0.001)。心衰病人伴肝大者(n=11)较无肝大者(n=13)血浆ET浓度显著降低(82.8±13.6pg/ml,121.5±21.1pg/ml,P<0.001)。其机制可能是钠水潴留致ET浓度稀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内皮素 充血性心力衰竭 肿大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经皮穿刺活检术诊断颈部肿大淋巴结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9
作者 罗婷婷 贾保霞 +1 位作者 周富强 刘滨月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7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经皮穿刺活检术(PNCB)对颈部肿大淋巴结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2的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超声检查、PNCB病理诊断。观察并记录进针数、成功率及PNCB取材效果。将手术切除淋巴结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经皮穿刺活检术(PNCB)对颈部肿大淋巴结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2的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超声检查、PNCB病理诊断。观察并记录进针数、成功率及PNCB取材效果。将手术切除淋巴结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得出常规超声检查、PNCB病理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率。结果 102例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穿刺406针,379例适合病理学检查,穿刺成功率为93.3%,穿刺优良率为83.0%。30例为颈部淋巴结结核,4例为增生淋巴结,14例恶性淋巴瘤,54例转移或浸润癌。PNCB病理诊断中,除将1例转移癌诊断为增生淋巴结外,其余均与术后病理学诊断一致。PNCB敏感度为98.6%,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97.1%,准确率为99.0%,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童意义(P<0.05)。结论采用PNCB诊断颈部肿大淋巴结,操作简便,安全性较高,且可显著提高标本满意率以及病理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淋巴结经皮穿刺活检术 颈部肿大淋巴结 针吸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的宫颈癌长期误诊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春华 马廷行 朱栋元 《临床误诊误治》 2007年第6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淋巴结肿大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