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组织中核心蛋白聚糖的表达和定位及其与肾间质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成学琴 鲍华英 +1 位作者 陈颖 郭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48-1251,F0004,共5页
目的:观察核心蛋白聚糖在小儿肾脏病肾活检组织中的定位及表达,并探讨其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36例肾脏疾病患儿肾活检病理及临床资料,对其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进行分组,应用免疫组织化... 目的:观察核心蛋白聚糖在小儿肾脏病肾活检组织中的定位及表达,并探讨其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36例肾脏疾病患儿肾活检病理及临床资料,对其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进行分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核心蛋白聚糖和TGF-β1在肾间质内的定位及表达。结果:核心蛋白聚糖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近曲小管表达比远曲小管更为明显,随着肾间质损害程度的加重,核心蛋白聚糖的表达量逐渐增加。TGF-β1的表达亦主要见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在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之间无明显的差异,TGF-β1的表达量也随着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肾间质中,核心蛋白聚糖和TGF-β1两者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核心蛋白聚糖可能作为反映肾间质损害程度的一个标志性蛋白,同时对TGF-β1的表达起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蛋白聚糖 肾间质损害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间质纤维化与整合素连接激酶 被引量:4
2
作者 林智峰 杨晓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5期2442-2444,共3页
近年来肾间质损害在肾小球肾炎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疾病常常伴随小管间质的损伤,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是所有慢性进行性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的共同形态学特点。... 近年来肾间质损害在肾小球肾炎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疾病常常伴随小管间质的损伤,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是所有慢性进行性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的共同形态学特点。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疾病中,RIF可作为预测肾功能恶化的一个十分准确的指标.因而阻止或延缓小管间质纤维化是阻止或逆转进行性肾功能恶化的关键。本文就RIF发生及参与的因素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整合素连接激酶 小管纤维化 慢性脏疾病 功能恶化 小球 肾间质损害 小球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小儿IgA肾病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周利军 徐虹 +3 位作者 方利君 马学玲 张月娥 张秀荣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6-148,154,F005,共5页
目的 探讨HBV感染与IgA肾病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2 .10 - 2 0 0 0 .2期间 35例确诊IgAN患儿的临床表现和亚型分类。以半定量评分判断肾小管损害、肾间质炎症及纤维化程度 ;以ELISA法检测血清HBV感染标志 ;以PAP免疫酶法进行... 目的 探讨HBV感染与IgA肾病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2 .10 - 2 0 0 0 .2期间 35例确诊IgAN患儿的临床表现和亚型分类。以半定量评分判断肾小管损害、肾间质炎症及纤维化程度 ;以ELISA法检测血清HBV感染标志 ;以PAP免疫酶法进行肾组织HBsAg、HBcAg检测 ;以原位分子杂交及HBVDNA HBsAg、HBcAg双标记染色检测肾组织HBVDNA。结果 血清HBV感染阳性 11例 (31.4 % ) ,远高于普通人群的携带率。肾组织HBV抗原阳性共 12例 (30 .6 % )。HBsAg在肾小球的阳性率高于肾小管 ,而HBcAg则在肾小管高于肾小球。各种亚型IgA肾病均可有HBsAg的沉积 ;肾小管的HBcAg阳性率高于肾小球。肾组织中HBVDNA阳性者为 4例 (6 6 .0 % ) ,均为肾小管上皮HBVDNA阳性。小儿IgAN肾组织HBcAg阳性患者其肾小管病变、间质炎症及纤维化程度较阴性者严重且差异显著 (P <0 .0 0 1)。结论 小儿HBV感染与IgA肾病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小儿 IGA 回顾性分析 肾间质损害 拉米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