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段江锋 王健阁 +2 位作者 乾孝园 孙嘉豪 张雪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paravertebral block,PVB)与全身麻醉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中的麻醉效果。方法2023年1月~2024年3月我院行284例经皮肾镜碎石术,其中椎旁阻滞麻醉78例(PVB组)、全身麻醉...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paravertebral block,PVB)与全身麻醉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中的麻醉效果。方法2023年1月~2024年3月我院行284例经皮肾镜碎石术,其中椎旁阻滞麻醉78例(PVB组)、全身麻醉206例(全麻组),经倾向性评分匹配,2组各61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输液量、术后血红蛋白变化、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等。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稳定,术中均未出现明显心动过缓、呼吸抑制、低血压等麻醉并发症。2组手术开始前心率(heart rate,HR)[(66.5±10.4)次/min vs.(77.5±11.7)次/min,t=-5.471,P=0.000]、手术结束时HR[(60.5±8.4)次/min vs.(71.0±12.3)次/min,t=-5.472,P=0.000],手术开始前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97.2±11.9)mm Hg vs.(103.1±12.3)mm Hg,t=-2.694,P=0.008]、手术结束时MAP[(85.2±8.8)mm Hg vs.(94.3±11.6)mm Hg,t=-4.892,P=0.000],手术开始前SpO_(2)[(99.0±1.1)%vs.(99.6±0.6)%,t=-3.347,P=0.001]、手术结束时SpO_(2)[(99.2±1.1)%vs.(99.8±0.4)%,t=-4.122,P=0.000]差异有显著性,但均在正常范围内。PVB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全麻组[55.0(41.5,75.5)min vs.95.0(65.0,130.0)min,Z=-5.173,P=0.000]。PVB组术后血红蛋白变化[5(2,11)g/L vs.8(4,11)g/L,Z=-2.099,P=0.036]、术后疼痛VAS评分[1(1,1)分vs.1(1,2)分,Z=-3.342,P=0.001]、术后住院时间[3(2,3)d vs.4(3,6)d,Z=-6.016,P=0.000]、住院费用[(14499.4±2141.0)元vs.(19634.2±3846.8)元,t=-9.109,P=0.000]显著低于/短于全麻组。2组术中输液量[600(600,600)ml vs.600(600,1100)ml,Z=-1.800,P=0.072]、术后排气时间[1(1,1)d vs.1(1,1)d,Z=-1.045,P=0.296]、一期结石清除率[88.5%(54/61)vs.82.0%(50/61),χ^(2)=1.043,P=0.307]差异无显著性。PV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全麻组[6.6%(4/61)vs.19.7%(12/61),χ^(2)=4.604,P=0.032]。结论超声引导下PVB能维持PCNL术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经皮肾镜取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逆行插管联合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2
作者 杨光远 孙晓松 +2 位作者 乾孝园 梁复超 秦凌辉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3072-3077,共6页
目的评估非逆行插管联合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NR-ST-PCNL)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0月至2025年6月湖北文理学院附属襄阳市中心医院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合并一定肾积水(肾盂分离度>10 mm)的上尿路结石... 目的评估非逆行插管联合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NR-ST-PCNL)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0月至2025年6月湖北文理学院附属襄阳市中心医院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合并一定肾积水(肾盂分离度>10 mm)的上尿路结石患者213例,入选病例分为两组。A组(非逆行插管)109例,B组(逆行插管)104例。主要观察终点为术后并发症。次要观察终点为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A组在术后并发症[7.3%(8/109)vs.18.3%(19/104),P=0.017]、手术时间[51.00(37.00,65.00)min vs.71.50(55.00,90.75)min,P<0.001]、术后VAS评分[1.00(0.00,1.00)vs.1.00(0.00,2.00),P=0.008]、术后住院时间[3.00(2.00,3.00)d vs.4.00(4.00,4.00)d,P<0.001]、住院费用[17028.00(15178.05,17934.50)元vs.20653.00(19176.25,22630.00),P<0.001]低于B组。两组在结石清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肾盂分离度>10 mm的上尿路结石患者,由经验丰富的术者实施NR-ST-PCNL,在结石清除率与传统术式相当的前提下,可降低并发症风险、缩短手术与住院时间并减少医疗支出,是一种安全高效的临床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逆行插管 部分无管化 经皮肾镜取石术 盂分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超微经皮肾镜及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2~3 cm肾下盏结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世先 杨水法 +8 位作者 杨恩明 潘东山 黄旭锋 王俊龙 王飞 洪德时 杨乐乐 李康 林杰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91,共6页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flexible ureteroscope,FURS)碎石术、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super-mini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SMP)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2~3 cm肾下盏结石的...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flexible ureteroscope,FURS)碎石术、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super-mini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SMP)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2~3 cm肾下盏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9月我院209例2~3 cm肾下盏结石的临床资料,其中FURS组65例,采用奥林巴斯电子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SMP组62例,采用SMP进行碎石取石;MPCNL组82例,采用MPCNL。比较3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stone-free rate,SFR)、手术时间、术后即刻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发热、住院费用。结果3组手术时间、术后即刻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一次性SFR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MPCNL组一次性SFR(89.0%,73/82)显著高于FURS组(72.3%,47/65)(P=0.009);MPCNL组手术时间(38.8±7.6)min,明显短于FURS组(52.3±7.2)min与SMP组(47.5±7.8)min(P=0.000,0.001)。FURS组术后即刻血红蛋白下降(1.5±0.5)g/L,显著少于SMP组(5.0±1.6)g/L和MPCNL组(6.3±1.8)g/L(均P=0.000);FURS组住院时间(2.2±0.5)d,明显短于SMP组(3.5±0.8)d与MPCNL组(5.3±1.4)d(均P=0.000);FURS组住院费用(22543.4±1600.4)元,明显少于SMP组(26837.7±2003.9)元与MPCNL组(26784.4±2086.9)元(均P=0.000),SMP组与MPCNL组差异无显著性(P=0.869)。3组术后发热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462,P=0.794)。结论FURS、SMP与MPCNL均是处理2~3 cm肾下盏结石的有效方法。FURS术中出血最少、住院时间最短、住院费用最少,但一次性SFR最低、手术时间最长。MPCNL手术时间最短,一次性SFR最高,但术中出血最多,住院时间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软 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 下盏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卧分腿位与传统俯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孙炜斌 哈木拉提·吐送 +6 位作者 阿衣丁·西热牙孜旦 阿斯木江·阿不拉 乃比江·毛拉库尔班 斯迪克江·尼亚孜 高新 夏韩 宋光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97,共6页
目的探讨俯卧分腿位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7月~2022年7月我科79例上尿路结石行PCNL,根据手术体位分为俯卧分腿位组35例,传统俯卧位组44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与... 目的探讨俯卧分腿位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7月~2022年7月我科79例上尿路结石行PCNL,根据手术体位分为俯卧分腿位组35例,传统俯卧位组44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与术前血红蛋白变化、术后并发症、一期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俯卧分腿位组手术时间(69.6±20.7)min,明显短于传统俯卧位组[(90.5±35.3)min,t=-3.280,P=0.002],一期结石清除率97.1%(34/35),明显高于传统俯卧位组79.5%(35/44)(χ^(2)=3.984,P=0.037)。俯卧分腿位组术后感染1例,发热3例,出血1例;传统俯卧位组术后发热4例,出血2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000,P=1.000)。2组手术出血量、工作通道、血红蛋白变化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分腿位行PCNL能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一期结石清除率,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结石 输尿管结石 俯卧分腿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与标准经皮肾镜取石术比较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郑昌建 钟强 +5 位作者 赵春雷 朴勇一 莫君甫 周渝 章国亮 姜庆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具有的优势。方法:搜集国内外有关微创与标准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 目的:系统评价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具有的优势。方法:搜集国内外有关微创与标准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并追查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使用统计软件RevMan 5.0完成Meta分析。结果:经筛选最后纳入5篇文献资料进行Meta分析,共726例,与试验组比较,对照组患者:①结石清除率明显提高(95%CI[1.00-1.21],P=0.04);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95%CI[0.40-0.79],P=0.000 9)。结论:现有证据证明,MPCNL在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较标准PCNL具有明显优势。本文因纳入文献和样本量有限,建议进行大样本、长期随访的高质量临床试验,为MPCNL的临床应用提供更佳的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经皮肾镜取石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重症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策略 被引量:33
6
作者 孔祥波 张赟 +3 位作者 张茁 张刚 马天武 张慕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07-809,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重症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如何防治经皮肾镜手术后的重症感染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40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分别对患者是否有梗阻、手术时间、术前是否合并尿路感染,结石大小、年... 目的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重症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如何防治经皮肾镜手术后的重症感染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40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分别对患者是否有梗阻、手术时间、术前是否合并尿路感染,结石大小、年龄结构以及术中灌注液压力等情况与术后并发重症感染发生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发热(大于38℃)67例,占15.2%,脓毒败血症2例。有急性梗阻、术前已有尿路感染、手术时间长、灌注压力高、结石大、感染性结石的患者术后并发重症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而年龄、性别等因素对并发重症感染的发生率无显著影响。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热比较常见,有可能并发重症感染,术前应预防应用广谱抗生素,术中规范操作,尽可能低灌注压灌洗,控制手术时间,术后保持引流管通畅等是预防术后发热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结石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应用解剖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41
7
作者 冯钢 苏泽轩 +3 位作者 李逊 吴保忠 杨帝宽 张勇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2-434,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X线照片和B超定位引导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的手术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术前将病人模拟手术体位,作X线下结石照片定位与B超下肾穿刺点和穿刺方向及深度定位的方法,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对15... 目的:探讨术前X线照片和B超定位引导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的手术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术前将病人模拟手术体位,作X线下结石照片定位与B超下肾穿刺点和穿刺方向及深度定位的方法,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对158例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结果:158例结石患者中153例手术获成功,5例失败;无1例中转开放性手术。120例肾结石,结石总取净率88.3%,肾盂梗阻解除率100%。49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总取净率100%。无术中输血病例。结论:在熟练掌握肾脏解剖的基础上,使用术前X线照片和B超定位方法,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安全可行,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解剖学 术前定位 微创 经皮肾镜取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技术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应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单中心初步经验 被引量:23
8
作者 谌诚 张博 +8 位作者 韩文科 林健 王刚 张晓春 宋毅 赵峥 张中元 金杰 虞巍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71-1075,共5页
目的:评估超声造影引导肾穿刺建立工作通道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有效性。方法:该回顾性研究纳入20例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诊断为肾结石的患者,患者的人口学基线数据、临床特点、手术治疗以及术后情况来自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综合病例数据... 目的:评估超声造影引导肾穿刺建立工作通道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有效性。方法:该回顾性研究纳入20例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诊断为肾结石的患者,患者的人口学基线数据、临床特点、手术治疗以及术后情况来自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综合病例数据库。全身麻醉后在超声造影技术实时监控下由同一泌尿外科医师进行经皮肾穿刺,再利用钬激光或气压弹道进行碎石,记录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结石特征以及手术过程,最后,利用统计学分析方法评价超声造影引导经皮肾穿刺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20例患者均在超声造影引导下成功行肾穿刺建立工作通道,并完成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所有患者均成功穿刺入肾集合系统并建立良好的工作通道,仅1例患者接受了二次肾穿刺,并且所有患者均为通过肾中盏穿刺。中位穿刺时间3.9 min(四分位数:2.9~4.6 min),而中位手术时间是112 min(四分位数:98.5~134.5 min)。术后48 h的泌尿系平片(kidney ureter bladder,KUB)显示初步结石清除率为95.0%(19/20),而中位血红蛋白下降水平为10 g/L(四分位数:5.5~14.5 g/L)。2位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发热,并且对抗生素反应良好,除此之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对于处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手术学习曲线中的泌尿外科医师,使用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超声造影引导经皮肾穿刺建立工作通道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该技术使肾穿刺过程更加可视化且简单化,可获得相比于普通超声更为清晰的高质量图像。经皮肾镜取石术初学者可能从该项技术中获益从而缩短学习曲线,但是这需要进一步的前瞻性对比研究加以明确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经皮穿刺 结石 超声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9
作者 刘余庆 卢剑 +2 位作者 郝一昌 肖春雷 马潞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单侧一期MPCNL治...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单侧一期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173例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SIRS将患者分为2组,比较2组预后因素的差异,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预后因素与术后发生SIRS的相关性。结果本组173例MPCNL手术均获成功,其中26例(15.0%)术后发生SIRS。与非SIRS组相比,SIRS组的结石负荷[(409.3±49.3)mm^2 vs.(370.7±77.7)mm^2,P=0.015]和术中灌注速度[(206.4±33.7)ml/min vs.(182.6±34.9)ml/min,P=0.002]均较高。合并糖尿病者MPCNL术后SIRS的发生率为30.0%(9/30),无糖尿病者为11.9%(1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术后SIRS发生相关的预后因素包括:糖尿病史(OR=2.998,95%CI 1.023~8.779,P=0.045),结石负荷≥400 mm^2(OR=3.038,95%CI 1.111~8.303,P=0.030),灌注速度≥200 ml/min(OR=4.969,95%CI 1.869~13.209,P=0.001)。结论糖尿病史、较高结石负荷以及较高的术中灌注速度,是一期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SIRS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尿石症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A.LIN、S.T.O.N.E.评分系统与腔道泌尿外科协会临床研究办公室列线图对预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结石清除率及围手术期情况的对比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星 彭畔新 +4 位作者 何宇辉 丁振山 王建峰 谭一伟 周晓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2-500,共9页
目的评估和对比SHA.LIN评分系统、S.T.O.N.E.评分系统与腔道泌尿外科协会临床研究办公室(CROES)列线图在预测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结石清除率及围手术期情况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在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于中日友好医院泌尿外... 目的评估和对比SHA.LIN评分系统、S.T.O.N.E.评分系统与腔道泌尿外科协会临床研究办公室(CROES)列线图在预测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结石清除率及围手术期情况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在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于中日友好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行PCNL的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数据。收集患者的一般状况、病史情况、结石特征、术中及围手术期情况等。利用术前CT影像,根据SHA.LIN、S.T.O.N.E.评分系统与CROES列线图的标准进行结石评分。术后结石清除状态根据术后1个月的腹部平片进行评估。分析3种结石评分系统与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估计出血量、住院天数、血红蛋白下降量等临床数据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3种评分系统的预测准确性。结果 90例患者结石清除率为72.2%(65/90),33例(36.7%)出现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103.1±39.6)min,估计出血量平均(46.1±53.0)ml,总住院天数平均(15.3±5.2)d,术后住院天数平均(8.5±3.4)d,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16.1±10.2)g/L。结石清除组和残留组的SHA.LIN评分分别为8.23和10.36分,S.T.O.N.E.评分分别为7.05和8.16分,CROES列线图分别为188.50和143.8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3项评分均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相关性(P均>0.05)。SHA.LIN评分与估计失血量(P=0.028)、手术时间(P=0.006)、术后住院天数(P=0.001)、血红蛋白下降量(P=0.014)相关;S.T.O.N.E.评分与估计失血量(P=0.047)、手术时间(P=0.012)、术后住院天数(P=0.005)、血红蛋白下降量(P=0.011)相关;CROES列线图与估计失血量(P=0.045)、手术时间(P=0.040)、血红蛋白下降量(P=0.013)相关。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中,SHA.LIN评分(OR=2.491)、S.T.O.N.E.评分(OR=3.030)及CROES列线图(OR=0.973)均与结石清除状态相关。SHA.LIN、S.T.O.N.E.评分及CROES列线图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8(95%CI=0.711~0.905)、0.748(95%CI=0.632~0.864)和0.770(95%CI=0.664~0.877)。SHA.LIN评分与S.T.O.N.E.评分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CROES与另外两种评分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HA.LIN评分、S.T.O.N.E.评分及CROES列线图均能有效预测PCNL术后清石率,SHA.LIN评分对术后清石率的预测能力比S.T.O.N.E.评分更强。但是3项评分均不能预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分级 预后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不同口径多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 被引量:58
11
作者 俞蔚文 张大宏 +6 位作者 何翔 章越龙 茅夏娃 毛祖杰 王旭亮 廖国栋 水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9期820-823,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微通道及标准通道进行多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1月~2013年2月,采用联合微通道及标准通道进行多通道PCNL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121例... 目的探讨联合微通道及标准通道进行多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1月~2013年2月,采用联合微通道及标准通道进行多通道PCNL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121例。包括鹿角形肾结石73例,肾多发结石48例。合并脓肾31例。结果121例共建立281个通道。其中一期单通道36例,双通道70例,三通道15例;二期手术56例,其中49例新建通道60个。手术时间34~127min,平均72min。结石总清除率90.9%(110/121)。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联合不同口径多通道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安全有效,清石率高,并发症低,住院周期短,可作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道 经皮肾镜取石术 复杂性.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疗效分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何大鹏 谢习颂 +5 位作者 王忠 唐宏 辜福贤 王咸钟 唐仕明 曹安贵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507-509,51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疗效的对比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6例有手术指征的肾结石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及其患者对手术术式的选择意愿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肾窦内肾盂切...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疗效的对比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6例有手术指征的肾结石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及其患者对手术术式的选择意愿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两组患者术前Cr、βMG、eGFR、R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分别为(102.38±18.34)μmol/L、(83.23±32.25)mL/min/1.73m2、(3.13±1.42)ng/L、(64.42±33.42)mg/L,研究组分别为(103.68±17.59)μmol/L、(84.17±30.65)mL/min/1.73m2、(3.15±1.38)ng/L、(62.82±32.15)mg/L,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指标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清除率、残留率对照组分别为84.21%(32/38)、15.79%(6/38),研究组分别为89.47%(34/38)、10.53%(4/3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无1例发生损失周围脏器情况,对照组术后2例患者出血量达到400mL以上,给予输血治疗,7例患者发生术后高热(对照组5例,研究组2例),后证实存在感染,经过合理抗感染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较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使用安全,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盂切开石术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向下经上盏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在复杂性肾结石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3
作者 杜建平 刘亮程 +5 位作者 黄贵闽 曹贵华 杜丹 杜友怀 敖敏 王开翔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53-855,共3页
目的探讨斜向下经上盏入路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处理复杂性肾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带有穿刺架的B超引导下,于第11肋间采用穿刺针斜向下角度穿刺并建立经肾上盏的通道,行MPCNL治疗45例复杂... 目的探讨斜向下经上盏入路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处理复杂性肾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带有穿刺架的B超引导下,于第11肋间采用穿刺针斜向下角度穿刺并建立经肾上盏的通道,行MPCNL治疗45例复杂性肾结石。结果 42例一次性经肾上盏穿刺成功。上盏穿刺单通道取石40例,上盏并中盏或下盏穿刺通道取石5例。手术时间45~120 min,平均72 min。无胸膜、结肠损伤,无大出血、感染性休克、明显胸腹痛等,3例术后出现发热,经抗感染、对症治疗后好转。37例无结石残留者术后5~8 d拔除肾造瘘管,平均5. 3 d;术后住院6~9 d,平均6. 5 d;术后一次性结石清除率82. 2%(37/45)。8例残余肾结石包括马蹄肾结石1例,后位结肠肾结石1例,鹿角形肾结石3例,多发肾结石3例,其中二次MPCNL清除结石4例,体外震波碎石排净结石2例,2例放弃进一步治疗。32例随访3~12个月,平均8. 5月,无结石复发,无肾造瘘口漏尿和感染,无继发性大出血。结论斜向下经上盏M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并发症少,取石效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经皮肾镜取石术 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通道辅助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肾铸型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马涛 杨文增 +2 位作者 王全胜 魏若晶 古德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84-1385,共2页
关键词 结石 铸型 经皮肾镜取石术 标准通道 微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监测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尿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5
作者 鄢俊安 付卫华 +3 位作者 李前伟 姚基伟 王永权 李为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748-1751,共4页
目的动态监测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术后尿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探讨PCT对尿脓毒症早期诊断及判断尿脓毒症严重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 目的动态监测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术后尿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探讨PCT对尿脓毒症早期诊断及判断尿脓毒症严重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17例上尿路结石行PCNL手术取石的患者资料,包括男性517例,女性400例,年龄(50.6±15.4)岁。动态监测围手术期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清PCT水平和WBC计数变化。PCNL术后尿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应用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评估。比较术后不同严重程度感染的患者血清PCT和WBC计数的差异,评价血清PCT和WBC计数对PCNL术后尿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917例患者行一期PCNL手术取石,术后31例患者出现单纯发热,107例患者发生尿脓毒症,余779例患者无感染症状,设作对照组。尿脓毒症患者中,34例诊断为严重尿脓毒症,7例出现脓毒症性休克。根据SOFA评分将不同严重程度的尿脓毒症患者分为3组,其中得分0~8分83例、9~16分16例、17~24分8例。对照组、单纯发热组、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性休克组以及SOFA评分各组间PCT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单纯发热组、脓毒症组间血清WBC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严重脓毒症组与脓毒症性休克组间以及SOFA评分为9~16分和17~24分的2组间血清WBC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比WBC计数对PCNL术后尿脓毒症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以及更低的阴性似然比。结论患者血清PCT水平与PCNL术后感染严重程度有良好的相关性,动态监测血清PCT水平变化对PCNL术后早期诊断尿脓毒症的发生以及准确判断尿脓毒症病程进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尿脓毒症 降钙素原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动脉损伤造影表现及栓塞治疗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本胜 熊壮 +4 位作者 张国兵 朱赤 张德志 汪名权 宋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2-44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肾动脉损伤肾动脉造影表现及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SRAE)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PCNL术后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肉眼血尿患者共22例,均经肾动脉造影证实为肾动脉损伤,并接受SRAE术治疗,栓...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肾动脉损伤肾动脉造影表现及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SRAE)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PCNL术后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肉眼血尿患者共22例,均经肾动脉造影证实为肾动脉损伤,并接受SRAE术治疗,栓塞材料为微弹簧圈。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 22例患者中DSA造影表现为肾动脉假性动脉瘤(RAP)14例(63.6%),肾动静脉瘘(RAVF)5例(22.7%),RAP伴发RAVF 3例(13.6%)。SRAE术后肾动脉造影显示病变均达到完全栓塞,所有患者活动性出血停止,技术成功率及有效止血率均为100%。术后随访3个月,22例患者均未见血尿复发及严重并发症。20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栓塞综合征。结论 RAP、RAVF是PCNL术后肾动脉损伤的主要类型,采用微弹簧圈行SRAE可作为经保守治疗无效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动脉造影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分析 被引量:24
17
作者 王大伟 鲁军 +6 位作者 夏术阶 张琦 朱江 凡杰 孙晓文 李慧峰 张定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1015-1016,1019,共3页
目的评价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2月~2007年10月,应用微创经皮肾造瘘,输尿管镜直视下气压弹道或钬激光碎石治疗168例175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结果168例均为Ⅰ期碎石、取石,手术时间35~65min... 目的评价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2月~2007年10月,应用微创经皮肾造瘘,输尿管镜直视下气压弹道或钬激光碎石治疗168例175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结果168例均为Ⅰ期碎石、取石,手术时间35~65min,平均45min,结石清除率为100%。术后住院时间4~9d,平均6d。术后发热12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32例随访3~24个月,平均14个月,无输尿管狭窄及结石残留、复发。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损伤小,并发症少,结石清除率高,尤其适用于结石较大、肉芽包裹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上段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肋间通路经皮肾镜取石术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6
18
作者 许清泉 黄晓波 +6 位作者 马凯 张在先 陈亮 于路平 朱积川 王晓峰 那彦群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8期728-73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肋间通路经皮肾镜取石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6年5月~2008年6月由一个手术小组完成110例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62例采用肋间通路(第12肋上)经皮肾镜取石术(肋间通路组),48例采用肋下通路(肋缘下)经皮肾镜取石...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肋间通路经皮肾镜取石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6年5月~2008年6月由一个手术小组完成110例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62例采用肋间通路(第12肋上)经皮肾镜取石术(肋间通路组),48例采用肋下通路(肋缘下)经皮肾镜取石术(肋下通路组)。术前肋间通路组和肋下通路组分别有45例和36例行CT结石三维重建。结果肋间通路组结石取净率为72.6%(45/62),肋下通路组结石取净率为60.4%(29/48),2组结石取净率无统计学差异(χ2=1.818,P=0.178)。肋间通路组手术时间(78.6±5.1)min显著短于肋下通路组(102.4±7.1)min(t=-20.454,P=0.000)。肋间通路组及肋下通路组各有1例需要输血,肋间通路组有1例发生气胸,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肋间通路经皮肾镜取石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肋间通路 肋下通路 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结石残留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6
19
作者 钟东亮 郑少斌 +1 位作者 单炽昌 刘冠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809-2811,共3页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取石术结石残留的原因,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683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一期经皮肾镜取石后结石残留情况,共93例患者结石残留,需进一步处理,对结石残留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93例患者中,58...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取石术结石残留的原因,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683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一期经皮肾镜取石后结石残留情况,共93例患者结石残留,需进一步处理,对结石残留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93例患者中,58例患者因鹿角形结石或多发肾结石,或肾盂肾盏结构复杂,或结石体积大数量多,手术时间长,或需增加通道,拟二期手术继续处理;19例患者因术中出血,视野欠清而中止手术;3例患者有>5 mm的结石下移至输尿管中下段;4例患者术中出现尿源性脓毒血症先兆需中止手术;9例患者因术中未用C臂检查结石情况致结石残留。其中,鹿角形肾结石结石清除率为59.6%(87/146),多发肾结石的结石清除率为83.3%(115/138),单发肾盂或肾盏结石的清除率为96.4%(190/197),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清除率为98.4%(187/190),肾盏憩室结石的清除率为91.6%(11/12)。结论:结石负荷重(鹿角形肾结石、多发肾结石)、肾脏集合系统复杂、术中出血、术中出现尿源性脓毒血症先兆、结石移位、术中未用X线复查结石是否残余是经皮肾镜取石结石残留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残石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被引量:20
20
作者 曾晓春 崔维奇 +4 位作者 王茜 赵红 龙翔 刘伟鹏 傅平浪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9-141,共3页
目的总结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经验,并探讨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医院自2006年10月以来采用B超引导穿刺行MPCNL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共15... 目的总结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经验,并探讨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医院自2006年10月以来采用B超引导穿刺行MPCNL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共159例患者,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9例患者经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均获得较好疗效。结论 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是安全有效的,较传统X线定位手术定位更准确,免除X线辐射,操作简便,在临床应用中有较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超声波 经皮肾镜取石术 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