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被引量:106
1
作者 黄如训 曾进胜 +3 位作者 苏镇培 陈颖贤 潘勇辉 黎锦如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57-260,共4页
用内径为0.30mm的银夹钳夹双侧肾动脉,复制出一种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其血压峰值高且稳定在26.7kPa以上,并发生与人类高血压病类似的脑动脉损害:细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透明变性和微动脉瘤形成等,在此基础上,0.56的大鼠自... 用内径为0.30mm的银夹钳夹双侧肾动脉,复制出一种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其血压峰值高且稳定在26.7kPa以上,并发生与人类高血压病类似的脑动脉损害:细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透明变性和微动脉瘤形成等,在此基础上,0.56的大鼠自发产生各种类型的脑卒中: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混合性脑卒中。本文还着重将这种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与易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作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性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中ET_1和CGRP的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海霞 王丽萍 王靖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737-739,共3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血浆内皮素(ET1)在高血压病中的作用。方法选用正常血压大鼠42只,随机分对照组、手术组、假手术组,分别观察血压值、CGRP及ET1值。结果手术组与正常组比较血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假手术组...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血浆内皮素(ET1)在高血压病中的作用。方法选用正常血压大鼠42只,随机分对照组、手术组、假手术组,分别观察血压值、CGRP及ET1值。结果手术组与正常组比较血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假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手术组与对照组比较CGRP显著升高(P<0.01);假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GRP未见升高(P>0.05)。手术组与对照组比较ET1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CGRP在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保护作用。ET1与CGRP是心血管系统中的一对拮抗因子,与CGRP的作用相反,ET1有较强的缩血管作用,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血管性高血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肾双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重要靶器官ACE2表达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兰芳 李峰 +2 位作者 朱炳阳 廖端芳 陈临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04-907,共4页
目的:本实验观察在肾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大鼠重要靶器官脑、心肌、肾、主动脉组织中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2(ACE2)的表达变化情况,探讨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ACE2的变化规律,为防治高血压提供新的研究作用靶点。方法:建立双肾双夹... 目的:本实验观察在肾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大鼠重要靶器官脑、心肌、肾、主动脉组织中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2(ACE2)的表达变化情况,探讨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ACE2的变化规律,为防治高血压提供新的研究作用靶点。方法:建立双肾双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动物模型,用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研究在高血压发生发展过程中重要靶器官组织中ACE2的表达。结果:2周末高血压组血压明显升高,4周末高血压组心脏体重比明显升高,高血压组重要靶器官心、脑、肾、主动脉中ACE2的表达随高血压的时程发展明显减少。结论:双肾双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重要靶器官组织中ACE2表达减少,提示ACE2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并与高血压靶器官的损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高血压 血管性 肽基二肽酶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心血管重构中的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冯梅 滕文浩 +3 位作者 姜雯雯 向继洲 刘慧 杨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5-631,共7页
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受体型酪氨酸激酶,参与调节多种重要的细胞功能。既往研究表明,EGFR在促进心肌肥大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实验拟观察EGFR是否参与了肾血管性高血压心血管重构。方法本实验采用经典... 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受体型酪氨酸激酶,参与调节多种重要的细胞功能。既往研究表明,EGFR在促进心肌肥大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实验拟观察EGFR是否参与了肾血管性高血压心血管重构。方法本实验采用经典的"两肾一夹"(2K1C)Goldblatt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观察血压、左室心指数和心血管系统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心肌和主动脉EGFR以及磷酸化ERK的表达。结果术后2周,2K1C大鼠收缩压急剧升高;6周后,左室心指数增加,心肌间质胶原纤维增生,胸主动脉内中膜增厚,表明肾血管性高血压诱导了心血管重构。与假手术组相比,2K1C大鼠心肌和主动脉EGFR表达增加,且与收缩压升高的程度相关(P<0.05)。磷酸化ERK 1/2的水平也明显上调。结论 EGFR及下游激酶ERK 1/2参与了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心血管重构,并与高血压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夹(2K1C) 血管性高血压 血管重构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MAPK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血管性高血压动物模型建立及指标监测 被引量:16
5
作者 杨宁 胡立斌 +1 位作者 张中中 潘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 评价单侧肾动脉套管结扎法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动物模型的效果。方法 将实验狗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狭窄对照、肾栓塞和肾切除 4组 ,后 3组行单侧肾动脉套管结扎术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使用颈动脉皮鞘法监测血压。通过对血压... 目的 评价单侧肾动脉套管结扎法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动物模型的效果。方法 将实验狗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狭窄对照、肾栓塞和肾切除 4组 ,后 3组行单侧肾动脉套管结扎术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使用颈动脉皮鞘法监测血压。通过对血压、血浆肾素活性、血肌酐和尿素的监测以及肾动脉造影表现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动物模型的建立进行分析、比较和讨论。结果 正常对照组及其它各组狗术前正常血压为 (142 .5± 2 .6 ) / (87.6± 2 .5 )mmHg。肾动脉狭窄术后 6d达到稳定的高水平 ,为(195 .6± 14.7) / (135 .6± 10 .5 )mmHg ,肾动脉狭窄术后狗血压显著高于正常 (P <0 .0 1)。造影示肾动脉平均狭窄程度为 80 %。结论 实验中使用单侧肾动脉套管结扎法可成功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动物模型。该动物模型可模拟人类单侧肾动脉狭窄所致的高血压病变 ,重复性强 ,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高血压 动物实验 动物模型建立 指标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鸡蛋粉对肾血管性高血压(RVH)大鼠降压效果研究
6
作者 马宏伟 王琢 王向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2期153-157,共5页
[目的]利用胰酶将鸡蛋进行酶解,酶解产物进行产品工艺优化,考察降压功效,得到状态良好且功效显著的产品。通过考察单次给药(24 h)及长期给药(21 d)降压趋势来选择一个适当的血压监测时间点,减少对血压值测定准确性的潜在影响,并考察蛋... [目的]利用胰酶将鸡蛋进行酶解,酶解产物进行产品工艺优化,考察降压功效,得到状态良好且功效显著的产品。通过考察单次给药(24 h)及长期给药(21 d)降压趋势来选择一个适当的血压监测时间点,减少对血压值测定准确性的潜在影响,并考察蛋黄脱脂与蛋清灭活工艺对体内降压的影响。[方法]对水解物及优化后产品进行风味、流动性及溶解性等项目考察。对肾血管性高血压(RVH)大鼠给予全蛋酶解冻干粉(E-H)、脱脂蛋黄与灭活蛋清混合酶解冻干粉(DEY-IEW-H)2种药物,考察单次给药24 h内以及连续给药21 d各组血压变化趋势,以及通过连续给药21 d试验结果,分析蛋黄脱脂与蛋清灭活对降压功效的影响。[结果]DEY-IEW-H的溶解性、流动性改善明显,综合评价最佳。给药后24 h内,大鼠血压先下降再回升至起点,在6 h下降程度最为显著。在单次给药24 h内及连续给药21 d期间,DEY-IEW-H组血压始终低于E-H组,且系统给药21 d内,未脱脂蛋黄与灭活蛋清混合酶解冻干粉(EY-IEW-H)组与E-H组降压趋势及程度无差异,但均无DEY-IEW-H组降压显著。[结论]DEY-IEW-H的降压效果及产品状态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酶解物 降压 血管性高血压(rvh)大鼠模型 脱脂 灭活 监测血压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少君 吴恒芳 +2 位作者 陈相健 杨笛 朱铁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89-893,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两肾一夹制备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术后2周将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和黄芪甲苷治疗组[5.0 mg/(kg·d)],以假手术组为正常对照,治疗2周后,观察大鼠...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两肾一夹制备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术后2周将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和黄芪甲苷治疗组[5.0 mg/(kg·d)],以假手术组为正常对照,治疗2周后,观察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的表达。结果:术后2周大鼠收缩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大鼠。手术组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内嵴断裂、消失,基质电子密度降低,肿胀、空泡化明显;黄芪甲苷治疗后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损伤程度明显减轻。手术组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SOD2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大鼠明显降低,黄芪甲苷治疗后恢复至正常大鼠水平。结论:黄芪甲苷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的损伤有保护作用,上调主动脉内皮细胞SOD2表达是其可能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主动脉内皮细胞 线粒体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血管性高血压鼠局部脑梗塞体积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方燕南 苏镇培 +1 位作者 黄如训 陈燕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22-223,共2页
肾血管性高血压鼠局部脑梗塞体积的动态观察方燕南,苏镇培,黄如训,陈燕奎以往有许多关于局部脑梗塞某一时刻的梗塞体积的动物实验报告,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有关局部脑梗塞体积的连续性动态观察报告。因此,我们选择双肾双夹肾血管性... 肾血管性高血压鼠局部脑梗塞体积的动态观察方燕南,苏镇培,黄如训,陈燕奎以往有许多关于局部脑梗塞某一时刻的梗塞体积的动物实验报告,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有关局部脑梗塞体积的连续性动态观察报告。因此,我们选择双肾双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在其持续高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高血压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肾双夹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的制作与术后管理 被引量:21
9
作者 杨志华 盛文利 +2 位作者 侯清华 李锐 黄如训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 探讨双肾双夹制作大鼠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的制作方法和术后大鼠的观测与护理。方法 选用体重80~12 0g的封闭群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15 0只,制作双肾双银夹的肾性高血压动物模型,术后观察10周,计算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目的 探讨双肾双夹制作大鼠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的制作方法和术后大鼠的观测与护理。方法 选用体重80~12 0g的封闭群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15 0只,制作双肾双银夹的肾性高血压动物模型,术后观察10周,计算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监测血压水平,对自发脑卒中大鼠进行大脑病理检查。结果 双肾双银夹制作高血压动物模型,1个月后高血压的发生率为10 0 % ,术后出血、感染是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2例(2 15 0 ,1 33% )死于术后大出血,3例(3 15 0 ,2 0 % )死于麻醉过度,3例(3 15 0 ,2 0 % )死于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5例(5 15 0 ,3 33% )死于肾功能衰竭,2例(2 15 0 ,1 33% )死因不明,2例(2 15 0 ,1 33% )发生自发性脑卒中,脑片检查证实分别为基底节区出血。结论 熟练的手术操作是模型制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模型 血管性 术后管理 自发性脑卒中 基底节区出血 动物模型 封闭群雄性 高血压 术后大出血 功能衰竭 降低死亡率 观察和护理 制作方法 术后观察 血压水平 病理检查 术后出血 严重感染 死因不明 模型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硫酸多糖DPS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英文)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海波 耿美玉 管华诗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3期463-469,共7页
目的 :采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两肾一夹型 )观察海洋硫酸多糖 DPS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方法 :(1)急性降压实验 :DPS分别以 1.56 ,3.13,6 .2 5,12 .50 ,2 5.0 0 mg/ kg剂量单次舌下静脉注射给药 ,给药前后以颈总动脉... 目的 :采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两肾一夹型 )观察海洋硫酸多糖 DPS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方法 :(1)急性降压实验 :DPS分别以 1.56 ,3.13,6 .2 5,12 .50 ,2 5.0 0 mg/ kg剂量单次舌下静脉注射给药 ,给药前后以颈总动脉插管法测定大鼠动脉血压和心率。 (2 )口服预防给药实验 :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造模第二天起 DPS以 12 .50 ,2 5.0 0 ,50 .0 0 mg/ kg口服预防给药五周 ,每日给药一次。于给药前、给药后第三周和第六周分别以尾动脉测压法测定大鼠动脉血压和心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卡托普利 (14mg/ kg)作为口服预防给药实验阳性对照药。结果 :在急性降压实验中 ,DPS能够显著降低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且其降压强度呈剂量依赖性 ,在降压的同时伴有心率减慢。DPS口服预防给药五周 ,能够呈剂量依赖性防止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 ,且 DPS50 .0 0 mg/ kg的降压效果与卡托普利 14mg/ kg相当。结论 :海洋硫酸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硫酸多糖 降压作用 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酮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浆内皮素和脑血管重塑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文娟 秦琴保 +3 位作者 刘春岭 成秋生 潘小平 黄如训 《中国卒中杂志》 2006年第9期615-618,共4页
目的观察麝香酮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血浆内皮素(ET)和脑动脉结构改变的影响。方法雄性RHRSP自术后第9周始分成两组:高血压组(n=12)和麝香酮治疗组(n=12),并以年龄、性别、数量相同的正常假手术组作对照,测量收缩压(SBP... 目的观察麝香酮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血浆内皮素(ET)和脑动脉结构改变的影响。方法雄性RHRSP自术后第9周始分成两组:高血压组(n=12)和麝香酮治疗组(n=12),并以年龄、性别、数量相同的正常假手术组作对照,测量收缩压(SBP)和血浆ET含量,显微镜下观察血管形态改变,计算机图像分析血管外径、中膜厚度、管腔内径、中膜面积和壁腔比。结果12周时麝香酮组的SBP、ET水平比高血压组低(P<0.05)。镜下观察发现麝香酮组血管形态损害比高血压组轻。麝香酮组血管外径、血管内径、管壁厚度均大于高血压组(P<0.05),壁腔比则小于高血压组(P<0.05)。大脑中动脉平滑肌细胞面积较高血压组大,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酮治疗可轻度降低RHRSP的SBP和血浆ET水平,并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其血管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高血压 大鼠 麝香酮 血管重塑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硫酸多糖DPS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清NO和血浆 Ang II及 ET-1含量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海波 耿美玉 管华诗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9-184,共6页
采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两肾一夹型 )观察海洋硫酸多糖 DPS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 (NO)和血浆中血管紧张素 II(Ang II)及内皮素 - 1(ET- 1)含量的影响。 DPS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造模第二天起分别以 12 .50 ,2 5.0 0... 采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两肾一夹型 )观察海洋硫酸多糖 DPS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 (NO)和血浆中血管紧张素 II(Ang II)及内皮素 - 1(ET- 1)含量的影响。 DPS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造模第二天起分别以 12 .50 ,2 5.0 0 ,50 .0 0 mg/ kg口服预防给药五周 ,每日给药一次。于给药前、给药后第三周和第六周分别测定动脉血压和心率。实验结束前 ,从每只大鼠取血 6 m L ,用试剂盒测定血清中 NO的含量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 Ang II和 ET- 1的含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 (14mg/ kg)作为本实验阳性对照药。结果 :DPS口服预防给药五周 ,可显著增加血清中 NO的含量和降低血浆中 ET- 1的含量 ,且呈剂量依赖性 ;DPS亦能降低血浆中 Ang II的含量 ,但未见剂量依赖性。结论 :海洋硫酸多糖 DPS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体内 NO生成或释放、降低 AngII和 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硫酸多糖 DPS 降压作用 血管紧张素Ⅱ 内皮素-1 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肾组织睾酮受体蛋白及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的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晓村 王颖 +5 位作者 燕树勋 杨国杰 张彦周 于超男 李渊 孙丽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4-618,共5页
目的:探讨睾酮受体(AR)在高血压肾脏损害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3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以"两肾一夹法"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肾组织AR和丝裂素活化蛋... 目的:探讨睾酮受体(AR)在高血压肾脏损害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3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以"两肾一夹法"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肾组织AR和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组织AR与MKP-1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F=31.043、51.681,P<0.001);相关分析发现,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AR蛋白与MKP-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744,P=0.014)。结论:AR蛋白可能参与了高血压肾脏损害的过程,其机制可能与AR和MKP-1信号转导通路偶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高血压 睾酮受体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凝血和纤溶活性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冰 曾进胜 +3 位作者 苏镇培 李玲 陈立云 黄如训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 动态观察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RHRSP)血液中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的活性改变。方法 双肾双夹法制作RHRSP模型 ,分别于术后 2、4、6、8、1 0、1 2、1 4周取血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法检测凝血酶原片段 1 + 2 (F1 + 2 )... 目的 动态观察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RHRSP)血液中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的活性改变。方法 双肾双夹法制作RHRSP模型 ,分别于术后 2、4、6、8、1 0、1 2、1 4周取血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法检测凝血酶原片段 1 + 2 (F1 + 2 )和D 二聚体 (D dimer)含量。结果  8周始RHRSP血浆中F1 + 2和D dimer含量逐渐增高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且F1 + 2与D dimer呈正相关 ,F1 + 2和D dimer均与大鼠收缩压密切相关。结论 血液中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活性增高可能是RHRSP出现脑梗死或脑出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大鼠 血管性高血压 凝血系统 纤溶系统活性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动态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颖 袁洪 张梦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48-348,共1页
关键词 17β—雌二醇 血管性高血压 大鼠 心肌肥厚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血管性高血压鼠与自发性高血压鼠血压的动态对比 被引量:3
16
作者 彭英 黄如训 +2 位作者 王映红 徐雪英 陈燕套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14-115,共2页
通过狭窄双侧肾动脉复制出SD和Wistar两个种属大鼠的肾血曹性高血压模型并与同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血压进行动态对比。结果表明,两个种属的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都能产生类似SHR长期稳定的高血压,RH... 通过狭窄双侧肾动脉复制出SD和Wistar两个种属大鼠的肾血曹性高血压模型并与同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血压进行动态对比。结果表明,两个种属的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都能产生类似SHR长期稳定的高血压,RHR仍是研究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理想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性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在AT2-R介导的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肾脏保护功能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吕慈 何凤慈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41-944,共4页
目的研究在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病理条件下氯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ngiotensin Ⅱtype-2 receptors,AT2-R)介导的大鼠肾脏保护功能中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采用Goldblatt方法复制2肾1夹实验性肾血管性高血压... 目的研究在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病理条件下氯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ngiotensin Ⅱtype-2 receptors,AT2-R)介导的大鼠肾脏保护功能中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采用Goldblatt方法复制2肾1夹实验性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分为假手术组和手术组,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的氯沙坦处理。用药6周后检测肾脏功能,观察肾脏AT2-R表达,测定血浆和肾脏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的含量变化。结果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非缺血肾脏AT2-R表达上调(P<0.05),氯沙坦不仅可升高血浆和肾脏中的AngⅡ含量(P<0.05,P<0.05),还可促进高血压大鼠的尿钠排泄,保护肾脏功能,并且对肾脏AT2-R的表达有上调作用(P<0.05)。结论氯沙坦通过上调肾脏的AT2-R,介导促尿钠排泄效应,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肾脏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II-2受体 血管性高血压 氯沙坦 脏功能 SD大鼠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及雌激素水平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管组织ACE_1-AngⅡ-ATR轴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阿瓦古丽.达吾提 刘丹 +5 位作者 阿迪拉.迪力夏提 阿布来提.阿布力孜 阿地力江.萨吾提 艾再提.克日木 阿迪力.阿不都热合曼 邬利娅.伊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59-863,共5页
目的探讨性别及雌激素水平对肾血管性高血压(RVH)大鼠血管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ACE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受体(ATR)轴的影响。方法45只SPF级SD大鼠制备两肾一夹(2K1C) RVH动物模型,分为雌性手术组(2K1C-F)、雄性手术组(... 目的探讨性别及雌激素水平对肾血管性高血压(RVH)大鼠血管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ACE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受体(ATR)轴的影响。方法45只SPF级SD大鼠制备两肾一夹(2K1C) RVH动物模型,分为雌性手术组(2K1C-F)、雄性手术组(2K1C-M)、雌性去势组(2K1C-OVX)。常规喂养32周,测量血压;取血,检测血清中雌二醇的浓度,血浆中AngⅡ的浓度;检测血管组织中ACE1、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_1R)和2型受体(AT_2R)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2K1C-F组的收缩压明显高于2K1C-M组和2K1C-OVX组(P <0. 05)。2K1C-F组的AngⅡ的含量明显低于2K1C-M组和2K1C-OVX组(P<0. 01)。与2K1C-F组相比,2K1C-M组ACE1、AT_1R、AT_2R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 <0. 05),2K1C-OVX组ACE1、AT_1bR的mRNA表达明显上调(P <0. 05),AT_2R的mRNA表达明显下调(P <0. 05);与2K1C-M组比较,2K1COVX组ACE1、AT_1bR、AT_2R mRNA的表达,以及ACE1、AT_2R的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 <0. 05)。结论血管组织中ACE1、AngⅡ、AT_1aR、AT_1bR的mRNA及蛋白表达存在性别及雌激素差异性,雌激素可降低ACE1-AngⅡ-AT_1R轴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血管性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血管紧张素受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性高血压大鼠实验模型制作改进 被引量:24
19
作者 傅继华 陈宇飞 张琪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83-384,共2页
肾性高血压大鼠实验模型制作改进傅继华,陈宇飞,张琪(中国药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南京210009)肾性高血压实验模型是研究高血压及降压药物常用的实验手段,其制作方法中以狭窄肾动脉形成肾血管性高血压为最常用,且常以大鼠为... 肾性高血压大鼠实验模型制作改进傅继华,陈宇飞,张琪(中国药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南京210009)肾性高血压实验模型是研究高血压及降压药物常用的实验手段,其制作方法中以狭窄肾动脉形成肾血管性高血压为最常用,且常以大鼠为实验动物。但由于大鼠肾动脉较细,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血压 大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肾一夹大鼠高血压模型肾组织可溶性表氧化物水解酶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潘月娟 陶中飞 +4 位作者 王倩 陆敏 管又飞 朱毅 王悦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20-826,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可溶性表氧化物水解酶(soluble epoxide hydrolase,sEH)在肾血管性高血压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采用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模型,雄性SD大鼠分为两组,假手术(sham)组(n=8)和两肾一夹(two kidney one clip,2K1C)组(n=8)... 目的:初步探讨可溶性表氧化物水解酶(soluble epoxide hydrolase,sEH)在肾血管性高血压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采用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模型,雄性SD大鼠分为两组,假手术(sham)组(n=8)和两肾一夹(two kidney one clip,2K1C)组(n=8),术前及术后每10天测定大鼠血压并收集24 h尿液,观察40 d,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钠、肌酐及尿蛋白,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和肾组织内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检测肾组织的sEH、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表达情况,六铵银染色观察肾形态学变化。结果:2K1C组大鼠术后10d血压(124.04±6.79)mmHg(1 mmHg=0.133kPa),比sham组(106.70±7.71)mmHg显著升高,P<0.001;术后30 d尿蛋白排泄量(292.33±20.53)mg/d,显著高于同期sham组(206.81±37.61)mg/d,P=0.005,这种差异并一直持续到观察结束;术后40 d,2K1C组与sham组比较的具体值为:肾素活性在血浆为(132.90±31.22)vs.(50.00±13.66)ng/(L.h),P=0.03,在钳夹(左)肾组织为(324.90±56.66)vs.(128.40±36.88)ng/(g.h),P=0.01,右肾为(345.10±42.68)vs.(103.00±19.87)ng/(g.h),P<0.001;AngⅡ浓度在血浆为(10 470.00±1 760.00)vs.(4 810.00±1 164.00)ng/L,P=0.02,在钳夹(左)肾组织为(2 094.00±372.20)vs.(735.90±154.40)ng/g,P=0.005,右肾(1 774.00±206.60)vs.(648.10±217.90)ng/g,P=0.002;Western blotting示肾皮质sEH表达量(sEH/β-actin)左肾为(1.73±0.12)vs.(0.33±0.08),P<0.001,右肾为(0.70±0.05)vs.(0.43±0.09),P=0.04;肾皮质内PPARγ的表达量(PPARγ/β-actin)左肾为(0.89±0.11)vs.(0.17±0.05),P=0.002,右肾为(0.56±0.07)vs.(0.27±0.07),P=0.0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量分析2K1C皮质光密度高于sham组,sham组和2K1C组髓质的平均光密度都分别高于皮质。肾病理显示钳夹肾出现局灶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萎缩,对侧肾出现代偿性肾小球肥大和肾小管扩张。结论:sEH可能在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以及PPAR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性 环氧水解酶类 模型 动物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