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塑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吴秀香 张妍 +2 位作者 孙柳青 唐剑涛 靳俊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23-1027,共5页
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肾血管性高血压(RH)大鼠血管重塑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两肾一夹法建立RH大鼠模型,并设假手术组(对照组,n=7)。术后2周,选取鼠尾动脉收缩压升至130 mmHg以上的大鼠28只为RH大鼠,随机分为4组(... 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肾血管性高血压(RH)大鼠血管重塑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两肾一夹法建立RH大鼠模型,并设假手术组(对照组,n=7)。术后2周,选取鼠尾动脉收缩压升至130 mmHg以上的大鼠28只为RH大鼠,随机分为4组(n=7):RH模型组、GSP低剂量(50 mg.kg-1.d-1)治疗组、GSP高剂量(200 mg.kg-1.d-1)治疗组和卡托普利(30 mg.kg-1.d-1)阳性对照治疗组。治疗6周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胸主动脉中膜厚度(MT)、管腔内径(LD)及MT/LD;Masson三色法观察各组胸主动脉胶原蛋白的含量;ELISA法测定主动脉中血管紧张素II(Ang II)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腹主动脉中TNF-α的蛋白表达。结果:治疗6周后,与对照组相比,RH模型组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MT、MT/LD、主动脉中的胶原含量、AngⅡ和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而LD则降低;与RH模型组相比,GSP能显著降低RH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主动脉MT、MT/LD,减少大鼠主动脉中胶原和AngⅡ含量,减少TNF-α的蛋白表达,使LD增大。高剂量GSP治疗组的作用尤为显著,与卡托普利治疗组的作用相当。结论:GSP不仅能显著降低RH大鼠尾动脉收缩压,而且对血管重塑有明显的逆转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主动脉中AngⅡ的含量和TNF-α的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原花青素 肾血管性高血压 血管重塑 血管紧张素II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吴秀香 郭荣年 +2 位作者 郭瑞珍 唐剑涛 靳俊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3-595,共3页
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肾血管性高血压(RH)大鼠血压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两肾一夹(2K1C)法建立RH大鼠模型,并设假手术组(control,n=8)。术后2周,选取鼠尾动脉收缩压升至130 mmHg以上的大鼠32只为RH大鼠,随... 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肾血管性高血压(RH)大鼠血压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两肾一夹(2K1C)法建立RH大鼠模型,并设假手术组(control,n=8)。术后2周,选取鼠尾动脉收缩压升至130 mmHg以上的大鼠32只为RH大鼠,随机分为4组(n=8):高血压模型组(RH model);GSP低剂量治疗组(low GSP,50 mg·kg-1·d-1);GSP高剂量治疗组(high GSP,200 mg·kg-1·d-1)和卡托普利阳性对照治疗组(captopril,30 mg·kg-1·d-1)。治疗6周后,分别测定大鼠血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腹主动脉中内皮素-1(ET-1)的蛋白表达。结果:治疗6周后,与control组相比,RH model组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明显升高(P<0.01);与RH model组相比,GSP能显著降低RH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MDA含量及主动脉组织中ET-1的蛋白表达(highGSP组),升高大鼠血清中SOD活性、NO含量(high GSP组)和T-AOC。结论:GSP能显著降低RH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强大鼠抗氧化能力,增加NO的产生和释放,降低血管内皮中ET-1的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原花青素 肾血管性高血压 内皮缩血管肽1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心血管重构中的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冯梅 滕文浩 +3 位作者 姜雯雯 向继洲 刘慧 杨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5-631,共7页
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受体型酪氨酸激酶,参与调节多种重要的细胞功能。既往研究表明,EGFR在促进心肌肥大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实验拟观察EGFR是否参与了肾血管性高血压心血管重构。方法本实验采用经典... 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受体型酪氨酸激酶,参与调节多种重要的细胞功能。既往研究表明,EGFR在促进心肌肥大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实验拟观察EGFR是否参与了肾血管性高血压心血管重构。方法本实验采用经典的"两肾一夹"(2K1C)Goldblatt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观察血压、左室心指数和心血管系统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心肌和主动脉EGFR以及磷酸化ERK的表达。结果术后2周,2K1C大鼠收缩压急剧升高;6周后,左室心指数增加,心肌间质胶原纤维增生,胸主动脉内中膜增厚,表明肾血管性高血压诱导了心血管重构。与假手术组相比,2K1C大鼠心肌和主动脉EGFR表达增加,且与收缩压升高的程度相关(P<0.05)。磷酸化ERK 1/2的水平也明显上调。结论 EGFR及下游激酶ERK 1/2参与了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心血管重构,并与高血压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夹(2K1C) 肾血管性高血压 血管重构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MAPK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肾血管性高血压29例诊断方法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管娜 姚勇 +5 位作者 肖慧捷 杨霁云 丁洁 黄建萍 钟旭辉 王芳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肾血管性高血压(RVH)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996年1月至2011年6月确诊的RVH患儿,分析贻误诊治情况,以及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对RVH的诊断价值。结果①29例确诊RVH患儿进入分析,其中男18例,女1... 目的探讨儿童肾血管性高血压(RVH)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996年1月至2011年6月确诊的RVH患儿,分析贻误诊治情况,以及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对RVH的诊断价值。结果①29例确诊RVH患儿进入分析,其中男18例,女11例。起病年龄0.5~15岁,平均年龄(7.0±4.4)岁。从首发症状出现至确诊时间为15d至7年,平均确诊时间11个月。9例(31.0%)患儿起病6个月后确诊,曾分别被误诊为胃肠炎、癫、肾脏和心脏疾病等。3例患儿以头痛伴呕吐起病,补液出现抽搐后发现高血压。首发症状以头痛(10例,34.5%)、呕吐(10例,34.5%)和抽搐(9例,31.0%)多见。起病时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82和127mm Hg。②单侧肾动脉狭窄25例,双侧肾动脉狭窄4例。23例通过肾动脉造影确诊,其中17例单侧肾动脉狭窄患儿中10例超声检查显示双肾长径相差>1.5cm;血管超声对肾动脉狭窄检出率为31.3%(5/16例);CT对肾动脉狭窄检出率为50.0%(3/6例);肾动态显像对肾功能受损检出率为93.8%(15/16例)。通过肾血管超声检查确诊4例,通过肾动脉超声检查及CT检查确诊1例,通过肾动脉超声检查和肾动脉MRA检查确诊1例。③16/18例(88.9%)卧位血浆肾素和血管紧张素水平增高。12/29例(41.4%)存在低钾血症。10/29例(34.5%)确诊为多发性大动脉炎。结论儿童RVH贻误诊断率较高,对于有头痛、呕吐和抽搐者应首先测量血压,尤其在补液治疗前。肾动态显像有助于早期发现患侧肾功能受损,血浆肾素和血管紧张素增高、低钾血症、双肾大小不对称对于诊断具有提示意义,肾血管超声和CT检查敏感度有限,可疑患儿应尽早行肾动脉造影检查。确诊RVH后应尽可能进行病因诊断,尤其应确定是否存在大动脉炎以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血管性高血压 误诊 早期诊断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血管性高血压动物模型建立及指标监测 被引量:16
5
作者 杨宁 胡立斌 +1 位作者 张中中 潘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 评价单侧肾动脉套管结扎法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动物模型的效果。方法 将实验狗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狭窄对照、肾栓塞和肾切除 4组 ,后 3组行单侧肾动脉套管结扎术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使用颈动脉皮鞘法监测血压。通过对血压... 目的 评价单侧肾动脉套管结扎法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动物模型的效果。方法 将实验狗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狭窄对照、肾栓塞和肾切除 4组 ,后 3组行单侧肾动脉套管结扎术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使用颈动脉皮鞘法监测血压。通过对血压、血浆肾素活性、血肌酐和尿素的监测以及肾动脉造影表现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动物模型的建立进行分析、比较和讨论。结果 正常对照组及其它各组狗术前正常血压为 (142 .5± 2 .6 ) / (87.6± 2 .5 )mmHg。肾动脉狭窄术后 6d达到稳定的高水平 ,为(195 .6± 14.7) / (135 .6± 10 .5 )mmHg ,肾动脉狭窄术后狗血压显著高于正常 (P <0 .0 1)。造影示肾动脉平均狭窄程度为 80 %。结论 实验中使用单侧肾动脉套管结扎法可成功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动物模型。该动物模型可模拟人类单侧肾动脉狭窄所致的高血压病变 ,重复性强 ,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血管性高血压 动物实验 动物模型建立 指标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调节TLR4/NF-κB信号通路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重构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强 菅建国 +1 位作者 张娟 陈丽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4-159,共6页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重构的干预机制。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Sham)、模型对照组(RVH)和氯沙坦(LOS)干预组(RVH+LOS),每组各15只。模型对照组和干预组用"双肾双夹"方法构建大鼠肾血...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重构的干预机制。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Sham)、模型对照组(RVH)和氯沙坦(LOS)干预组(RVH+LOS),每组各15只。模型对照组和干预组用"双肾双夹"方法构建大鼠肾血管性高血压(RVH)模型,干预组每天给予氯沙坦(5、10、20 mg∕kg)灌胃治疗,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治疗4周。结束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仪评价心功能;记录大鼠体质量后处死大鼠,取出心脏,分别称量各组大鼠的心脏(HW)、心室(VW)和左心室重量(LVW),并计算左心室/体质量指数(LVW/BW);Masson染色评估各组大鼠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ELISA平行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CRP、TNF-α、IL-1、IL-6、IL-10含量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组织TLR4及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组相比,RVH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显著增加(P<0.05),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和射血分数(EF)显著降低(P<0.05);与RVH组相比,RVH+LOS组LVEDD、LVESD明显降低(P<0.05),LVFS和EF明显升高(P<0.05)。RVH组HW、VW、LVW和LVW/BW均大于Sham组和RVH+LOS组。Masson染色结果显示,RVH组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也明显高于Sham组和RVH+LOS组(P<0.05)。ELISA结果显示,RVH组大鼠血浆中CRP、TNF-α、IL-6含量明显高于Sham组和RVH+LOS组(P<0.05),IL-10含量明显低于Sham组和RVH+LOS组(P<0.05)。RVH组大鼠心肌组织中TLR4及NF-κB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和RVH+LOS组(P<0.05)。结论: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通过激活TLR4/NF-κB通路引起心室增大,心功能受损等左心室重构表现,氯沙坦干预治疗通过抑制TLR4/NF-κB通路明显改善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血管性高血压 左心室重构 氯沙坦 TLR4/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少君 吴恒芳 +2 位作者 陈相健 杨笛 朱铁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89-893,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两肾一夹制备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术后2周将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和黄芪甲苷治疗组[5.0 mg/(kg·d)],以假手术组为正常对照,治疗2周后,观察大鼠...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两肾一夹制备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术后2周将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和黄芪甲苷治疗组[5.0 mg/(kg·d)],以假手术组为正常对照,治疗2周后,观察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的表达。结果:术后2周大鼠收缩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大鼠。手术组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内嵴断裂、消失,基质电子密度降低,肿胀、空泡化明显;黄芪甲苷治疗后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损伤程度明显减轻。手术组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SOD2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大鼠明显降低,黄芪甲苷治疗后恢复至正常大鼠水平。结论:黄芪甲苷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的损伤有保护作用,上调主动脉内皮细胞SOD2表达是其可能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主动脉内皮细胞 线粒体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动脉舒张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潘国聘 张小毅 +2 位作者 李东亮 赵红岗 刘瑞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56-959,共4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及颈总动脉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两肾一夹(2K1C)"法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双肾一夹(2K1C)模型组、2K1C+Na HS(H2S供体)组及PPG(H2S代谢...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及颈总动脉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两肾一夹(2K1C)"法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双肾一夹(2K1C)模型组、2K1C+Na HS(H2S供体)组及PPG(H2S代谢酶抑制剂)组。术前及术后每周测量1次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测定颈总动脉血管形态学指标(血管外周、壁厚、壁厚与外周径的比值),观察颈总动脉的ACh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作用;免疫组化检测颈总动脉一氧化氮合成酶(e NOS)、内皮素-1(ET-1)的表达。结果PPG组及2K1C组大鼠尾动脉血压与sham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2K1C+Na HS组血压明显降低,大鼠颈总动脉壁厚外径比减小,颈总动脉对ACh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效应增强,颈总动脉一氧化氮合成酶(e NOS)含量升高、ET-1含量降低。结论给予外源性的硫化氢供体可降低血压,缓解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形成,其作用可能与改善颈总动脉血管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肾血管性高血压 一夹 内皮依赖性 ENOS E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血管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的差异性 被引量:6
9
作者 于杨 张燕 +5 位作者 陶卉 田晓芬 余永凯 陈世慧 李慧玲 吴群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196-2198,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肾血管性高血压(RVH)与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24 h动态血压情况及规律变化,研究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纳入2005年6月至2015年6月应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观察62例RVH患者的动态血压,并选取年龄、性别、高血压级别与之相匹配... 目的:通过观察肾血管性高血压(RVH)与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24 h动态血压情况及规律变化,研究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纳入2005年6月至2015年6月应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观察62例RVH患者的动态血压,并选取年龄、性别、高血压级别与之相匹配的62例EH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进行比较。结果:(1)RVH组患者24 h、白昼、夜间动态血压平均值均比EH组患者升高(P<0.001);(2)RVH组患者的24 h收缩压负荷、舒张压负荷分别为56.12%和32.67%,而EH组患者则为31.24%和25.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EH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的夜间血压下降率分别为10.23%和13.56%,血压曲线以杓型为主;而RVH组患者下降率为6.21%和8.70%,血压曲线以非杓型为主。结论:RVH患者动态血压均值、脉压和血压负荷均比EH患者明显增加,而昼夜节律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血管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 24 h动态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肾动脉直径与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0
作者 牛建栋 郭玉林 +1 位作者 尚志荣 朱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0-243,共4页
目的探讨副肾动脉(ARA)直径与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肾血管性高血压伴ARA患者及81例存在ARA但无高血压者,采用MSCTA观察ARA的支数、起源及走行。测量ARA直径,分析ARA直径与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关系。结果病例组年龄(30.... 目的探讨副肾动脉(ARA)直径与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肾血管性高血压伴ARA患者及81例存在ARA但无高血压者,采用MSCTA观察ARA的支数、起源及走行。测量ARA直径,分析ARA直径与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关系。结果病例组年龄(30.6±7.5)小于对照组(49.1±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及对照组共检出133支ARA,其中右侧62支(62/133,46.62%),左侧71支(71/133,53.38%)。89支(89/133,66.92%)ARA主要起源于腹主动脉,41支(41/133,30.83%)为早发分支,另有2支(2/133,1.50%)起源于肠系膜下动脉,1支(1/133,0.75%)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109例中,1支型89例(89/109,81.65%),2支型17例(17/109,15.60%),3支型2例(2/109,1.83%),4支型1例(1/109,0.92%)。病例组ARA直径与同侧肾动脉直径比值(0.87±0.11)大于对照组(0.33±0.13),双侧肾动脉直径比值(0.71±0.17)小于对照组(0.94±0.05),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SCTA检查能够清晰显示ARA支数、起源及走行。ARA直径粗大与肾血管性高血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动脉 肾血管性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胡丙素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脑肾ATP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庆平 刘培庆 饶曼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4,共4页
用两肾一夹模型观察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与脑、肾细胞膜ATP酶活力的变化及前胡丙素(PraeruptorinC,Pra-C)对上述变化的影响。两肾一夹术后16周大鼠血压由(14.7±1.3)升至(27.1±1.8)kPa,脑、肾细胞膜Na+、K+-... 用两肾一夹模型观察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与脑、肾细胞膜ATP酶活力的变化及前胡丙素(PraeruptorinC,Pra-C)对上述变化的影响。两肾一夹术后16周大鼠血压由(14.7±1.3)升至(27.1±1.8)kPa,脑、肾细胞膜Na+、K+-ATP酶活力分别下降至(7.3±2.5)和(14.7±1.2)μmol/(mg·h),Ca(2+)-ATP酶活力分别下降至(15.8±2.8)和(16.1±2.3)μmol/(mg·h)。与高血压组相比,Pra-c[20mg/(kg·d)]灌胃9周组在血压降至正常的同时,脑、肾细胞膜Na+、K+-ATP酶活力分别增高至(11.2±1.8)和(21.7±6.2)μmol/(mg·h),Ca+-ATP酶活力分别增高至(19.9±3.2)和(21.9±2.7)μmol/(Mg·h)。提示:肾血管性高血压时伴有脑、肾细胞膜ATP酶活力的下降,Pra-C的有效降压作用与维护脑、肾细胞膜ATP酶活力的正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胡丙素 肾血管性高血压 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心肌重塑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侃 严文华 叶飞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5-116,共2页
关键词 牛磺酸 干预作用 心肌重塑 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心肌纤维化 细胞保护作用 治疗作用 游离氨基酸 可兴奋组织 血管疾病 抗氧自由基 实验研究 心肌细胞 作用机制 肺纤维化 早期阶段 抗纤维化 自稳态 钙浓度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夹形状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远期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曾进胜 黄如训 苏镇培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5-67,共3页
观察不同形状银夹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远期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用内径均为 0 3mm的环形和槽形银夹分别复制双肾双夹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记录两组大鼠在肾动脉狭窄术后 3 0周内的血压水平、自发脑卒中率和心肌梗塞率。... 观察不同形状银夹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远期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用内径均为 0 3mm的环形和槽形银夹分别复制双肾双夹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记录两组大鼠在肾动脉狭窄术后 3 0周内的血压水平、自发脑卒中率和心肌梗塞率。  结果 肾动脉狭窄术后 1~1 4周内 ,两组血压无显著性差异 ,1 4周后环形银夹组血压高于槽形银夹组 ,3 0周内自发脑卒中率和心肌梗塞率也高于槽形银夹组。  结论 用环形银夹复制的双肾双夹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更适用于高血压性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血管性高血压 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脑血流自动调节下限与最低耐受压 被引量:3
14
作者 陶玉倩 黄如训 吴金浪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37-140,共4页
目的 研究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RHRSP)的脑血流 (CBF)自动调节下限及其最低耐受压。  方法 用氢清除法测定RHRSP和正常SD大鼠在不同低血压水平时 ,一侧顶枕交界区皮质和海马的局部CBF(rCBF) ;72小时后计算RHRSP和SD大鼠海马... 目的 研究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RHRSP)的脑血流 (CBF)自动调节下限及其最低耐受压。  方法 用氢清除法测定RHRSP和正常SD大鼠在不同低血压水平时 ,一侧顶枕交界区皮质和海马的局部CBF(rCBF) ;72小时后计算RHRSP和SD大鼠海马CA1 区神经细胞 (CA1 NC)线粒体的体密度 (Vv)、比表面 (δ)、平均体积 ( V)和数密度 (Nv) ,   结果 正常SD大鼠在平均动脉压 (MABP)为 1 0 67kPa、9 3 3kPa和 8kPa时 ,rCBF值无显著减少。在MABP为 1 0 67kPa时 ,RHRSP的rCBF值显著减少 ;超微结构观察发现CA1 NC无明显缺血改变 ,当MABP为 9 3 3kPa时 ,CA1 NC缺血明显 ;细胞形态分析发现 9 3 3kPa组与 1 0 67kPa组比较 ,前者线粒体的Vv和 V显著增大 ,δ和Nv显著减小。  结论 RHRSP的CBF自动调节下限上移至 1 0 67kPa,并与其最低耐受压十分接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血管性高血压 脑血流调节 中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硫酸多糖DPS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英文)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海波 耿美玉 管华诗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3期463-469,共7页
目的 :采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两肾一夹型 )观察海洋硫酸多糖 DPS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方法 :(1)急性降压实验 :DPS分别以 1.56 ,3.13,6 .2 5,12 .50 ,2 5.0 0 mg/ kg剂量单次舌下静脉注射给药 ,给药前后以颈总动脉... 目的 :采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两肾一夹型 )观察海洋硫酸多糖 DPS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方法 :(1)急性降压实验 :DPS分别以 1.56 ,3.13,6 .2 5,12 .50 ,2 5.0 0 mg/ kg剂量单次舌下静脉注射给药 ,给药前后以颈总动脉插管法测定大鼠动脉血压和心率。 (2 )口服预防给药实验 :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造模第二天起 DPS以 12 .50 ,2 5.0 0 ,50 .0 0 mg/ kg口服预防给药五周 ,每日给药一次。于给药前、给药后第三周和第六周分别以尾动脉测压法测定大鼠动脉血压和心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卡托普利 (14mg/ kg)作为口服预防给药实验阳性对照药。结果 :在急性降压实验中 ,DPS能够显著降低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且其降压强度呈剂量依赖性 ,在降压的同时伴有心率减慢。DPS口服预防给药五周 ,能够呈剂量依赖性防止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 ,且 DPS50 .0 0 mg/ kg的降压效果与卡托普利 14mg/ kg相当。结论 :海洋硫酸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硫酸多糖 降压作用 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2
16
作者 侯国欣 李天晓 +2 位作者 韩新巍 皇甫幼田 杨纪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3期254-255,共2页
目的 研究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肾动脉狭窄所致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用Palmaz支架 ,对 10例大动脉炎 ,3例动脉粥样硬化 ,2例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所致肾动脉病变先行PTRA术 ,然后放置支架 ,术后病人均行常... 目的 研究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肾动脉狭窄所致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用Palmaz支架 ,对 10例大动脉炎 ,3例动脉粥样硬化 ,2例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所致肾动脉病变先行PTRA术 ,然后放置支架 ,术后病人均行常规抗凝治疗。结果  15例患者PTRA +支架植入术技术成功率 10 0 % ,近期随访 3~ 2 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PTRA +支架植入术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效果满意 ,创伤小 ,病人痛苦少 ,为肾动脉狭窄所致肾血管性高血压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血管性高血压 介入治疗 经皮腔内动脉成形术 内支架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硫酸多糖DPS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清NO和血浆 Ang II及 ET-1含量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海波 耿美玉 管华诗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9-184,共6页
采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两肾一夹型 )观察海洋硫酸多糖 DPS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 (NO)和血浆中血管紧张素 II(Ang II)及内皮素 - 1(ET- 1)含量的影响。 DPS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造模第二天起分别以 12 .50 ,2 5.0 0... 采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两肾一夹型 )观察海洋硫酸多糖 DPS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 (NO)和血浆中血管紧张素 II(Ang II)及内皮素 - 1(ET- 1)含量的影响。 DPS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造模第二天起分别以 12 .50 ,2 5.0 0 ,50 .0 0 mg/ kg口服预防给药五周 ,每日给药一次。于给药前、给药后第三周和第六周分别测定动脉血压和心率。实验结束前 ,从每只大鼠取血 6 m L ,用试剂盒测定血清中 NO的含量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 Ang II和 ET- 1的含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 (14mg/ kg)作为本实验阳性对照药。结果 :DPS口服预防给药五周 ,可显著增加血清中 NO的含量和降低血浆中 ET- 1的含量 ,且呈剂量依赖性 ;DPS亦能降低血浆中 Ang II的含量 ,但未见剂量依赖性。结论 :海洋硫酸多糖 DPS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体内 NO生成或释放、降低 AngII和 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硫酸多糖 DPS 降压作用 血管紧张素Ⅱ 内皮素-1 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凝血和纤溶活性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冰 曾进胜 +3 位作者 苏镇培 李玲 陈立云 黄如训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 动态观察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RHRSP)血液中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的活性改变。方法 双肾双夹法制作RHRSP模型 ,分别于术后 2、4、6、8、1 0、1 2、1 4周取血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法检测凝血酶原片段 1 + 2 (F1 + 2 )... 目的 动态观察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RHRSP)血液中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的活性改变。方法 双肾双夹法制作RHRSP模型 ,分别于术后 2、4、6、8、1 0、1 2、1 4周取血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法检测凝血酶原片段 1 + 2 (F1 + 2 )和D 二聚体 (D dimer)含量。结果  8周始RHRSP血浆中F1 + 2和D dimer含量逐渐增高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且F1 + 2与D dimer呈正相关 ,F1 + 2和D dimer均与大鼠收缩压密切相关。结论 血液中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活性增高可能是RHRSP出现脑梗死或脑出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大鼠 肾血管性高血压 凝血系统 纤溶系统活性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动态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酮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浆内皮素和脑血管重塑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文娟 秦琴保 +3 位作者 刘春岭 成秋生 潘小平 黄如训 《中国卒中杂志》 2006年第9期615-618,共4页
目的观察麝香酮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血浆内皮素(ET)和脑动脉结构改变的影响。方法雄性RHRSP自术后第9周始分成两组:高血压组(n=12)和麝香酮治疗组(n=12),并以年龄、性别、数量相同的正常假手术组作对照,测量收缩压(SBP... 目的观察麝香酮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血浆内皮素(ET)和脑动脉结构改变的影响。方法雄性RHRSP自术后第9周始分成两组:高血压组(n=12)和麝香酮治疗组(n=12),并以年龄、性别、数量相同的正常假手术组作对照,测量收缩压(SBP)和血浆ET含量,显微镜下观察血管形态改变,计算机图像分析血管外径、中膜厚度、管腔内径、中膜面积和壁腔比。结果12周时麝香酮组的SBP、ET水平比高血压组低(P<0.05)。镜下观察发现麝香酮组血管形态损害比高血压组轻。麝香酮组血管外径、血管内径、管壁厚度均大于高血压组(P<0.05),壁腔比则小于高血压组(P<0.05)。大脑中动脉平滑肌细胞面积较高血压组大,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酮治疗可轻度降低RHRSP的SBP和血浆ET水平,并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其血管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血管性高血压 大鼠 麝香酮 血管重塑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肾组织睾酮受体蛋白及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的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晓村 王颖 +5 位作者 燕树勋 杨国杰 张彦周 于超男 李渊 孙丽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4-618,共5页
目的:探讨睾酮受体(AR)在高血压肾脏损害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3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以"两肾一夹法"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肾组织AR和丝裂素活化蛋... 目的:探讨睾酮受体(AR)在高血压肾脏损害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3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以"两肾一夹法"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肾组织AR和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组织AR与MKP-1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F=31.043、51.681,P<0.001);相关分析发现,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AR蛋白与MKP-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744,P=0.014)。结论:AR蛋白可能参与了高血压肾脏损害的过程,其机制可能与AR和MKP-1信号转导通路偶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血管性高血压 睾酮受体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