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肾脏血流动力学的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康利克 刘刚 +3 位作者 王小燕 万里凯 蓝春勇 郑红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11-1212,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对肾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30例MPCNL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3、7、30d肾主动脉、段动脉、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流速及阻力指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肾主动脉血流...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对肾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30例MPCNL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3、7、30d肾主动脉、段动脉、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流速及阻力指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肾主动脉血流最高流速及最低流速术前、术后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阻力指数术前、术后有统计学差异,术后低于术前(P<0.05);肾段动脉血流最高流速及最低流速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术后高于术前(P<0.05),阻力指数术前、术后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肾叶间动脉的血流最高流速、最低流速及阻力指数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术后均高于术前(P<0.05)。结论:MPCNL对肾脏损伤小,能改善患肾的血流灌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监测MPCNL后肾脏血流动力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彩色多普勒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脏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受体基因外显子6 Gln223Arg变异与高血压左心室功能及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楠 李伊林 +1 位作者 成蓓 马丽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功能、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与瘦素受体(LR)基因Gln223Arg变异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高血压组)及对照组52例的LR基因Gln223Arg的变...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功能、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与瘦素受体(LR)基因Gln223Arg变异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高血压组)及对照组52例的LR基因Gln223Arg的变异,对两组的LR基因Gln223Arg的变异进行对照分析。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了高血压组及对照组的左心室功能、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LR基因Gln223Arg变异的不同基因型在高血压组与对照组之间分布频率无显著差异;高血压组的左心室功能、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与LR基因Gln223Arg不同基因型相关,GG基因型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功能、肾脏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变化更为明显(P<0.05或<0.01);对照组的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尤其是阻力指数)与LR基因Gln223Arg不同基因型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功能、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与LR基因Gln223Arg的变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LR基因变异 左心室功能 肾脏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质血症犬的肾脏血流动力学评估
3
作者 谢富强 傅梦竹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8-70,共3页
作为一项非侵入性的检查技术,肾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对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评估,并对肾病监测起到积极作用。但国内对犬相关疾病的多普勒超声研究较少,因此本试验旨在选择临床肾病病例,与肾功能正常犬对比分析其肾血流动力学变化,... 作为一项非侵入性的检查技术,肾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对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评估,并对肾病监测起到积极作用。但国内对犬相关疾病的多普勒超声研究较少,因此本试验旨在选择临床肾病病例,与肾功能正常犬对比分析其肾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不同状态下肾血流动力学多普勒超声评估的意义和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血流动力学 多普勒超声检查 氮质血症 临床肾病 超声研究 叶间动脉 肾脏功能 血流动力学变化 动物房 血流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检测结石梗阻性肾病伴肾周积水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雒大健 宋建军 +2 位作者 罗兵 杨桃 徐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检测结石梗阻性肾病伴肾周积水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价值,为患者肾功能变化的评估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12例结石梗阻性肾病伴肾周积水患者,检测其手术前后超声造影相关指标变...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检测结石梗阻性肾病伴肾周积水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价值,为患者肾功能变化的评估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12例结石梗阻性肾病伴肾周积水患者,检测其手术前后超声造影相关指标变化,并分析其与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的相关性。结果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曲线下面积(AUC)、达峰时间(TTP)、曲线上升支斜率(A)均逐渐降低(P<0.05),峰值强度(PI)、GFR均逐渐升高(P<0.05);患者不同时间点曲线下降支斜率(α)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UC、TTP、A与GFR均呈负相关(P<0.05),PI与GFR呈正相关(P<0.05),α与GFR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超声造影测得结石梗阻性肾病伴肾周积水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与GFR水平具有相关性,通过超声造影实时评估患者肾功能状态有望为临床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结石梗阻性肾病 肾周积水 肾脏血流动力学 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屹 姜学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91-1094,共4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6例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及常规+阿托伐他汀治疗(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前和治疗1、6个月时查诊室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6例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及常规+阿托伐他汀治疗(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前和治疗1、6个月时查诊室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CK)、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治疗前后肾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患者LDL-C水平1个月及6个月时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1);24 h尿蛋白定量1个月时无明显变化,6个月时阿托伐他汀组与对照组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阿托伐他汀组降低更加明显,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血肌酐及eGFR 1个月时无变化,6个月时阿托伐他汀组较治疗前血肌酐有所降低,eGFR有所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后双侧肾动脉(RA)、段动脉(SRA)、叶间动脉(IRA)的收缩期最大流速(PSV)无显著变化,6个月时治疗组各级动脉舒张末期最低流速(EDV)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阻力指数(R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RA的EDV差异特别显著(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有肾脏保护作用,降低肾动脉血管阻力,改善肾血管结构,可能是其肾保护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高血压肾病 肾脏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影剂与造影剂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6
作者 孟晓萍 刘彩云 李亚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68-970,共3页
随着现代医学发展,造影剂(CM)涉及的诊断及治疗手段逐渐增加,其在医学领域的价值不可替代,但CM导致的肾脏损害问题亦日渐凸显出来,造影剂肾病(CIN)是目前医院内发生急性肾衰竭的第3位常见原因,也导致晚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虽发生率... 随着现代医学发展,造影剂(CM)涉及的诊断及治疗手段逐渐增加,其在医学领域的价值不可替代,但CM导致的肾脏损害问题亦日渐凸显出来,造影剂肾病(CIN)是目前医院内发生急性肾衰竭的第3位常见原因,也导致晚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虽发生率不足2%,但其发生后患者的病死率却高达34%。CIN的危险因素是肾髓质缺血,另外细胞凋亡、氧自由基损害、免疫因素、肾小管阻塞和CM对肾小管的毒性作用均以不同方式参与了CIN的病理生理过程。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人群中,由于内皮细胞功能损害这一共同的病理改变使其对CM的反应更加敏锐,更易造成CIN。本文就造影剂与造影剂肾病相关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造影剂肾病 肾脏血流动力学 氧自由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7
作者 徐维 许继元 +2 位作者 李茂琴 卢飞 程书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04-1111,共8页
背景感染性休克患者存在肾脏血液灌注异常,严重时可诱发急性肾损伤(AKI),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可用于评估肾脏血流变化,但有关其在感染性休克患者AKI评估中价值的研究较少。目的通过CDU评价感染性休克患者AKI的发... 背景感染性休克患者存在肾脏血液灌注异常,严重时可诱发急性肾损伤(AKI),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可用于评估肾脏血流变化,但有关其在感染性休克患者AKI评估中价值的研究较少。目的通过CDU评价感染性休克患者AKI的发生情况及其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5例确诊为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并纳入感染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8例并纳入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一般资料。采用CDU检查受试者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肾动脉管腔内径(D)、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比较感染组与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及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根据感染组患者入院72 h内发生AKI与否将其分为AKI组及非AKI组,比较AKI组与非AKI组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AKI的预测价值。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AKI的影响因素。以AKI由轻到重的程度将患者分为AKIⅠ组、AKIⅡ组、AKIⅢ组,比较AKIⅠ组、AKIⅡ组、AKIⅢ组的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与AKI分期的相关性。结果确诊为感染性休克后,于72 h内发生AKI的患者共39例,其中AKIⅠ组19例、AKIⅡ组15例、AKIⅢ组5例。感染组D、Vs、Vd小于对照组,RI、PI大于对照组(P<0.05)。AKI组D、Vs、Vd小于非AKI组,RI、PI大于非AKI组(P<0.05)。D、Vs、Vd、RI、PI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AK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2、0.772、0.708、0.842、0.683,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91 mm、71.19cm/s、17.19 cm/s、0.71、1.50,灵敏度分别为66.67%、94.87%、58.97%、87.18%、56.41%,特异度分别为80.30%、51.52%、77.27%、66.67%、78.7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4.91 mm、Vs≥71.19 cm/s、RI≥0.71为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AKI的影响因素(P<0.05)。与AKIⅢ期患者比较,AKIⅡ期患者的D更大,RI更小(P<0.05);与AKIⅢ期患者比较,AKIⅠ期患者的D、Vs、Vd更大,RI更小(P<0.05);与AKIⅡ期患者比较,AKIⅠ期患者的Vd更大(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KI患者D、Vd与AKI分期呈强负相关,Vs与AKI分期呈弱负相关(rs=-0.421,-0.674,-0.358,P<0.05);RI与AKI分期呈强正相关(rs=0.539,P<0.001);PI与AKI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DU可用于检查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感染性休克患者AKI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相关,并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AKI具有预测价值。未来或可通过检测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来对感染性休克患者AKI发生情况进行诊断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彩色多普勒超声 感染性休克 肾脏血流动力学 急性肾损伤 诊断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效果及对血清FN、PAI-1水平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杜冬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005-2007,共3页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疗效及对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N)、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变化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4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CRF患者79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疗效及对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N)、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变化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4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CRF患者79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肾衰一体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肾衰一体化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补脾益肾活血降浊方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营养评分、炎症因子、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肾功能指标、FN及PAI-1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营养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营养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6、ICAM-1及MCP-1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6、ICAM-1、MCP-1、Scr、BUN、FN及PAI-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动脉内径和肾动脉阻力指数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肾动脉内径和肾动脉阻力指数水平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ICAM-1、MCP-1、FN及PAI-1水平,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和肾脏血流动力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慢性肾衰竭 血清纤维连接蛋白 肾脏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