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0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生肺转移的肾脏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姜忠敏 丁姗姗 +3 位作者 郑末 张立东 王守峰 刘晓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2-353,共2页
患者女性,60岁,因体检时发现左肾上极肿物入院。患者无血尿、尿频、尿急、尿痛及肾区绞痛等症状,也无任何体征。B超及CT检查均提示左肾实性占位,肾癌可能性大。遂在全麻下行左肾根治性切除术。
关键词 孤立纤维肿瘤 肺转移 肾脏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MRI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进跃 王岩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肾脏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SFT的MRI资料,均行MRI平扫及增强。结果:左肾7例,右肾5例,其中6例位于肾门压迫肾盂,4例位于肾被膜下突入肾周脂肪囊,2例位于肾实质内。平扫T1WI... 目的:探讨肾脏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SFT的MRI资料,均行MRI平扫及增强。结果:左肾7例,右肾5例,其中6例位于肾门压迫肾盂,4例位于肾被膜下突入肾周脂肪囊,2例位于肾实质内。平扫T1WI均呈低信号,反相位信号无减低;抑脂T2WI8例呈稍高信号伴线状、管状低信号,4例呈高低混杂信号,以低信号为主;DWI呈不均匀高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肾皮质期8例呈不均匀中度强化,4例轻度强化;髓质期强化程度均较皮质期升高,呈中度至明显强化,其中8例皮质期线状无强化区域呈中度强化;肾盂肾盏期所有病灶均持续强化,呈高信号,边界清晰。结论:SFT病理学基础决定其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MR平扫信号及强化方式与SFT细胞的密集程度及排列方式、胶原纤维及供血血管多寡、有无玻璃样变或黏液变密切相关,MRI检查是诊断SFT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纤维肿瘤 肿瘤 MRI 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并发肾盂积水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3
作者 惠鹏祥 杨潇 +7 位作者 王旭 张明 范海涛 于汇康 王寅春 赵群 汤高文 李然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93-1598,共6页
目的:分析肾脏SFT并发肾盂积水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肾脏SFT并发肾盂积水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和术后病理结果等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肾脏SFT并发肾盂积水患... 目的:分析肾脏SFT并发肾盂积水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肾脏SFT并发肾盂积水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和术后病理结果等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肾脏SFT并发肾盂积水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30岁男性患者因体检发现左侧肾肿物并发肾盂积水3 d入院。腹部超声提示左侧肾肿物和左侧肾盂积水,集合系统光点分离2.2 cm;进一步行CT检查显示左肾占位性病变并发肾盂积水,考虑肾透明细胞癌可能。初步诊断为左侧肾恶性肿瘤,术前准备后行经腹左侧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镜下见细胞丰富区和细胞稀疏区交替进行,梭形细胞呈无结构性排列。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 (STAT6)(+)、CD34 (+)、Vimentin (+)、CD99 (部分+)],确诊为肾脏SFT。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切口甲级愈合,无并发症出院。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全腹CT检查未见局部复发和转移的异常表现,术后3个月电话随访患者无不适症状。结论:肾脏SFT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且容易误诊为其他肿瘤;确诊主要依赖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结果,目前手术治疗仍是肾脏SFT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纤维肿瘤 肾脏 肾盂积水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 血管外皮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部复发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
4
作者 贾港杰 曹璋 +5 位作者 杨勇 李建卫 王文龙 李俊霏 刘璇 左金华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4,共3页
孤立性纤维性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罕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好发于胸膜,发生于颞部者极其罕见。本文报告1例发生于颞部复发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并复习文献。
关键词 孤立纤维肿瘤 病理学特征 复发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松果体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影像学表现
5
作者 王玫茜 杨延辉 +2 位作者 朴月善 赵志莲 卢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3-684,共2页
患者女,59岁,体检发现松果体区占位1年,头晕、恶心伴双下肢乏力2个月;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颅脑CT:松果体区2.7cm×2.1cm类圆形稍高密度占位,内见点状钙化(图1A)。颅脑MRI:松果体区2.7cm×2.1cm×... 患者女,59岁,体检发现松果体区占位1年,头晕、恶心伴双下肢乏力2个月;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颅脑CT:松果体区2.7cm×2.1cm类圆形稍高密度占位,内见点状钙化(图1A)。颅脑MRI:松果体区2.7cm×2.1cm×2.2cm类圆形占位呈T1WI等信号(图1B)、T2WI低信号(图1C)、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attenuatedinversionrecovery,FLAIR)等-低信号(图1D)、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稍低信号;包绕大脑大静脉及双侧大脑内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腺 孤立纤维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通过SDF-1/CXCR4通路介导胰腺导管腺癌中髓源性抑制细胞的迁移
6
作者 张冰冰 胡豪 +3 位作者 石渝川 刘雪霏 祝峙 张晶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8-846,共9页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调节CD13高表达的中性粒细胞样髓源性抑制细胞(CD13hi-nMDSC)迁移的机制,为PDAC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和潜在分子靶标。方法从5例PDAC患者的胰腺癌组织中分离纯化CAF,用细胞免疫...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调节CD13高表达的中性粒细胞样髓源性抑制细胞(CD13hi-nMDSC)迁移的机制,为PDAC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和潜在分子靶标。方法从5例PDAC患者的胰腺癌组织中分离纯化CAF,用细胞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鉴定CAF表型和纯度,用qPCR、ELISA技术检测CAF中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用Transwell系统构建CAF条件培养基及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迁移系统,观察MDSC的迁移情况,研究上述细胞因子参与调节MDSC迁移的具体作用机制。结果分离的原代CAF表达活化标志物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对照人包皮成纤维细胞(HFF)不表达FAP和α-SMA。qPCR结果显示CAF中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mRNA的表达高于HFF;CAF培养上清中IL-6、MCP-1、SDF-1的含量均高于HFF培养上清(均P<0.01),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与HFF条件培养基和普通培养基(RPMI 1640)相比,CAF条件培养基能招募更多的总MDSC和CD13hi-nMDSC(均P<0.01);在培养体系中单独加入SDF-1重组蛋白可以诱导总MDSC和CD13hi-nMDSC的迁移,并且加入SDF-1中和抗体或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阻断抗体后能够减少CAF条件培养基诱导的CD13hi-nMDSC迁移(均P<0.01);虽然单独加入MCP-1也可以诱导总MDSC和CD13hi-nMDSC的迁移,但CD13hi-nMDSC迁移的数量明显少于SDF-1实验组;IL-6重组蛋白不能引起总MDSC和CD13hi-nMDSC的迁移。结论CAF可通过SDF-1/CXCR4通路介导PDAC中总MDSC及CD13hi-nMDSC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肿瘤微环境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髓源抑制细胞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膀胱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7
作者 郑博文 张昊 +1 位作者 姜元军 郁晓婷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37-1141,共5页
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膀胱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以期提高该病的诊疗水平。患者因尿频、尿急行泌尿系超声检查,发现膀胱内巨大占位性病变,结合影像学和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膀胱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 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膀胱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以期提高该病的诊疗水平。患者因尿频、尿急行泌尿系超声检查,发现膀胱内巨大占位性病变,结合影像学和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膀胱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术后定期随访5年,疾病未复发。原发性膀胱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确诊方法主要依靠病理检查,因其发病率极低,目前治疗方法尚未达成共识。鉴于该病预后良好,可考虑相对保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孤立纤维肿瘤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原发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3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1
8
作者 林玲 范钦和 黄波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2-674,共3页
目的探讨肾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tumor,S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3例罕见的肾SFT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学形态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原发于肾脏的SFT临床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缺乏... 目的探讨肾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tumor,S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3例罕见的肾SFT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学形态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原发于肾脏的SFT临床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缺乏特征性表现,镜下细胞形态基本为长梭形,部分为卵圆形或上皮样细胞。其主要特点为含丰富的胶原纤维和形成多量瘢痕。免疫组化染色示瘤细胞CD34和CD99均(+),BCL-2(±)。结论发生于肾脏的SFT较为罕见,因缺乏特异性的术前诊断依据而极易误诊,确诊需依赖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孤立纤维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原发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丁永玲 周晓明 +2 位作者 王艳芬 李家驭 刘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49-751,共3页
关键词 肿瘤 孤立纤维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孤立性纤维肿瘤1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平金良 徐炜 +2 位作者 杜志奋 沈亮 白直成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941-941,共1页
患者女,47岁,左腰部持续性酸痛1个月,伴反复恶心.肉眼血尿伴排尿困难,无尿频、尿急、尿痛.专科检查:左肾区轻度叩击痛.CT示:左肾大块低密度影,考虑肾癌.2006年1月10日入院后行左肾切除术.术后1年余情况良好.
关键词 肾脏 孤立纤维肿瘤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原发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洁 程敬亮 +1 位作者 张勇 谢珊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7-317,共1页
患者女,46岁,因"体检发现左肾占位1天"入院。1天前外院腹部CT发现左肾占位,伴腰部钝痛、叩击痛,无血尿、发热、乏力。入院后体格检查示左肾区无隆起,无压痛,有叩击痛。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腹部MRI:左侧肾窦内见较大不规则团块状... 患者女,46岁,因"体检发现左肾占位1天"入院。1天前外院腹部CT发现左肾占位,伴腰部钝痛、叩击痛,无血尿、发热、乏力。入院后体格检查示左肾区无隆起,无压痛,有叩击痛。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腹部MRI:左侧肾窦内见较大不规则团块状长T1长T2信号(图1A),大小约6.6cm×5.7cm×6.0cm,DWI上弥散受限呈明显高信号(图1B),病灶边界尚清,边缘及内部见多发短T2血管影(图1A);病灶突向前下方,下缘约平L2椎体下缘水平,增强后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图1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纤维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炎性纤维性息肉合并早癌1例
12
作者 于国丽 薛景丽 +1 位作者 姜贝贝 王振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275,共3页
胃炎性纤维性息肉(inflammatory fibroid polyp,IFP)属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可发生于胃肠道任何部位,以胃部多见,可伴有PDGFRA突变。IFP合并早癌较为罕见,本文结合文献报道1例IFP合并早癌,探讨其临床病理学、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点以... 胃炎性纤维性息肉(inflammatory fibroid polyp,IFP)属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可发生于胃肠道任何部位,以胃部多见,可伴有PDGFRA突变。IFP合并早癌较为罕见,本文结合文献报道1例IFP合并早癌,探讨其临床病理学、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点以及两者伴发的可能机制,旨在提高临床和病理医师对其认识水平,避免漏诊和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早癌 纤维息肉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 被引量:25
13
作者 谢文全 郭德玉 +6 位作者 阎晓初 孙慧勤 冯俊明 章容 辛榕 于冬梅 柳凤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801-1804,共4页
目的分析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收集孤立性纤维性肿瘤8例,对其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资料进行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本组病例女性5例,男性3例,年龄31~62岁,平均45.3岁。发生部位包括纵隔... 目的分析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收集孤立性纤维性肿瘤8例,对其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资料进行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本组病例女性5例,男性3例,年龄31~62岁,平均45.3岁。发生部位包括纵隔、鼻腔、腮腺、口腔、眼眶等。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肿块及其引起的压迫症状。主要病理学改变:肿瘤直径1.5~25.0cm,大部分边界清楚,表面包膜完整;镜下瘤细胞呈梭形、短梭形,细胞质红染,核圆形、卵圆形,无异型性,核分裂象少见,细胞排列呈束状、编制状、漩涡状、席纹状或不规则状,可见大量胶原纤维,瘤细胞可分布于其间,间质部分玻璃样及黏液变性,散在炎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结果:vimentin阳性8例,CD34阳性7例,bcl-2阳性6例,CD99阳性7例,SMA阳性4例,S-100阳性1例。结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位。大多数是良性梭形细胞肿瘤,结合临床特点和病理镜下表现以及免疫组化能做出准确诊断,少数有低度恶性可能,表现为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其组织学构像并不能完全精确的预测其预后,患者术后的定期随访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纤维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CD34 BCL-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黄海建 曲利娟 +1 位作者 郑智勇 余英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24-727,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malignant solitary fibroustumor,MSFT)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发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报道4例罕见的MSFT,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女性2例,男性2例,年龄22岁~63岁,中位年龄42.5岁。发... 目的探讨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malignant solitary fibroustumor,MSFT)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发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报道4例罕见的MSFT,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女性2例,男性2例,年龄22岁~63岁,中位年龄42.5岁。发生部位:中枢神经系统2例,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和恶心等;胸腔2例,无明显症状,体检发现。肿块直径3~14cm,平均8.5cm。镜检:低倍镜下肿瘤细胞分布疏密不均。密集区肿瘤细胞丰富,呈束状、漩涡状或不规则状排列,可见血管外皮瘤样结构;瘤细胞梭形、短梭形,核染色质粗且不均匀,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4个/10HPF),局灶出血坏死。疏松区细胞稀少,纤维化伴黏液变性。免疫表型:肿瘤细胞Bcl-2、CD99、vimentin弥漫阳性;CD34、MSA、α-SMA、h-caldesmon局灶阳性,Ki-67增殖指数25%~50%;EMA、CD117、GFAP和S-100阴性。结论 MSFT非常罕见,确诊主要依赖病理形态学和免疫表型,需与滑膜肉瘤、脑膜瘤、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纤维肉瘤等相鉴别。MSFT的预后不佳,易复发和转移,手术完整切除后,应注意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孤立纤维肿瘤 临床病理学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8
15
作者 赵大华 田东 +2 位作者 吴淑华 朱玉红 吕增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0-463,共4页
目的探讨肾脏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和预后。方法报道1例肾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男性,56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乏力、出汗、心慌、气短1年,以低血糖原因待查入院。CT示左... 目的探讨肾脏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和预后。方法报道1例肾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男性,56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乏力、出汗、心慌、气短1年,以低血糖原因待查入院。CT示左肾上方及左肾前下方见3个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与肾分界不清,大小分别为9cm×8cm×7cm、7cm×7cm×7cm和4cm×4cm×4cm。增强后边缘轻度强化,中心不均匀强化。临床、CT检查考虑为左肾癌。行左肾癌根治术。眼观:左肾上、下极分别见一肿块,切面灰白色,部分区见有坏死,与肾界限不清。镜检:肿瘤由短梭形或卵圆形细胞组成,排列成束状、旋涡状或不规则状。部分区域血管丰富,细胞密集呈血管外皮瘤样结构;部分区域细胞稀疏伴纤维化、黏液变性。肿瘤超过60%的区域内(尤其是肾下极肿块)瘤细胞丰富密集,有异型性,核分裂象多见(>4个/10HPF),边缘呈浸润性生长,部分区可见出血坏死。免疫表型:肿瘤细胞vimentin、CD34弥漫阳性,CD99、bcl-2阳性,Ki-67增殖指数>20%。病理诊断:左肾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低度恶性)。术后随访24个月情况良好。结论肾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非常罕见,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并应与肾的其他梭形细胞肿瘤进行鉴别。治疗以手术完全切除为主,并注意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孤立纤维肿瘤 临床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腔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12
16
作者 高杰 汪欣 +2 位作者 尹洪芳 姜勇 蔡云龙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60-964,共5页
目的:探讨盆腔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2年2月间手术治疗的9例盆腔SF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7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56岁,经体检发现者6例,有症状者3例,CT检查... 目的:探讨盆腔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2年2月间手术治疗的9例盆腔SF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7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56岁,经体检发现者6例,有症状者3例,CT检查显示肿瘤内部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无特异性表现。9例患者均行肿瘤切除术,其中5例行脏器联合切除。组织病理检查见瘤细胞呈梭形、短梭形及圆形,核分裂相少见。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CD34、CD99、Bcl-2、Vimentin阳性率为100%,对诊断有明确意义。患者的中位随访期为34个月,1例术后34个月死亡,余8例无复发。结论:盆腔SFT的确诊需要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手术完整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方法,多需联合脏器切除,多数患者的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纤维 盆腔肿瘤 诊断 外科手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临床病理观察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文静 张江宇 +2 位作者 赖日权 张佳立 吴坤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6-399,共4页
目的探讨外阴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外阴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进行组织学观察,行EnVision两步法免疫组化CD34、bcl-2、CD99、vimentin、CKpan、HMB-45、α-SMA、CD117、S-100蛋白、ER、PR、K... 目的探讨外阴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外阴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进行组织学观察,行EnVision两步法免疫组化CD34、bcl-2、CD99、vimentin、CKpan、HMB-45、α-SMA、CD117、S-100蛋白、ER、PR、Ki-67染色及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62岁。发现右侧外阴肿物4年余。眼观:肿瘤呈结节状,大小6 cm×5 cm×3 cm,切面灰白、实性,质韧。镜检:肿瘤由交替性分布的富于细胞和稀疏细胞区组成,梭形细胞呈束状、旋涡状或不规则状排列,部分与胶原纤维混杂,部分呈血管外皮瘤样结构。上皮样细胞有的围绕血管周围。细胞间细条索状、粗绳索样或疤痕样胶原纤维不规则性或石棉样的胶原物质沉积。瘤细胞CD34、bcl-2、CD99、vimentin均为阳性,CKpan、HMB-45、α-SMA、CD117、S-100蛋白、ER、PR均为阴性,Ki-67增殖指数<1%。结论外阴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罕见,应与该部位相似形态的病变和血管外皮瘤样的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纤维肿瘤 外阴肿瘤 梭形细胞型肿瘤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被引量:18
18
作者 刘光 丁华野 +1 位作者 皋岚湘 曾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45-446,共2页
关键词 孤立纤维肿瘤 CD34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2
19
作者 丁永玲 黄彩虹 +2 位作者 周洁 朱忠信 李家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1-594,共4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7例SFT病例进行大体观察、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En V ision二步法标记,观察V im、CD34、CD99、bc l-2 Des、SMA、HMB...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7例SFT病例进行大体观察、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En V ision二步法标记,观察V im、CD34、CD99、bc l-2 Des、SMA、HMBE-1、CK、S-100蛋白在SFT组织中的表达。结果7例SFT分别发生于胸腔、腹腔、纵隔、眼眶及胸壁软组织,临床表现为肿块压迫所致的症状,肿块1.5 cm×1.5 cm×1 cm^20 cm×20 cm×18 cm,光镜下肿瘤细胞由长梭形细胞构成束状、编织状排列,间质内有多少不一的胶原纤维,无特殊的组织构型及形态的多样性为其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CD34、V im、CD99均为弥漫强阳性,bc l-2 5例阳性,Des、SMA、HMBE-1、CK、S-100蛋白阴性。结论SFT是一组形态多样、无特殊组织构型及有多少不一胶原纤维的梭形细胞肿瘤,其特殊的免疫表型,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但SFT的确诊必须结合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共同完成。SFT的生物学行为取决于其组织学形态和肿块的大小及生长方式,完全切除肿块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纤维肿瘤 病理组织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李长平 范钦和 +1 位作者 王亚茹 李百周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 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S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组织来源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 3例SFT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 ,并用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CD34、Des、actin(HHF35 )、CD6 8、S 10 0蛋白的表达。结果 肿瘤光镜下表现为大量梭形类似成... 目的 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S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组织来源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 3例SFT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 ,并用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CD34、Des、actin(HHF35 )、CD6 8、S 10 0蛋白的表达。结果 肿瘤光镜下表现为大量梭形类似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呈束状、编织状、席纹状排列 ,有丰富的胶原纤维和多量瘢痕形成。免疫表型 :CD34( )、actin(+)、CD6 8(+)、S 10 0蛋白 (± )、Des(- )。随访 3~ 12个月 ,均未复发。结论 本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均为良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纤维肿瘤 临床病理分析 S-100蛋白 CD34 CD68 SFT 临床病理学特征 结论 排列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