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噬细胞极化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孙豪杰 刘宪勤 王锁刚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80,共9页
巨噬细胞是先天免疫中重要的免疫细胞,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和极化性。在微环境中各种因子的刺激下可极化为各种表型(主要是M1和M2),从而发挥不同的作用和功能,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的病理生理机制... 巨噬细胞是先天免疫中重要的免疫细胞,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和极化性。在微环境中各种因子的刺激下可极化为各种表型(主要是M1和M2),从而发挥不同的作用和功能,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过度的免疫反应必然会导致组织损伤,M1型巨噬细胞是促炎细胞,参与病原体的清除;而M2型巨噬细胞具有抗炎作用,参与RIRI后肾组织修复和重塑。巨噬细胞表型之间的平衡对于RIRI的结局和治疗十分重要。故本文从巨噬细胞极化角度切入,对巨噬细胞在RIRI中的病理生理机制和最新的治疗方案进行阐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巨噬细胞极化在RIRI中的作用提供参考,为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来改善RIRI的治疗策略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反应 巨噬细胞 干预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β抑制剂通过调节巨噬细胞表型对移植期间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2
作者 李春燕 肖婷 +2 位作者 伍邦翠 陈永 田梅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β(PKCβ)抑制剂是否通过调节巨噬细胞表型来缓解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方法RIRI组大鼠血管夹阻断左肾血供60 min,同时切除右肾。Inhibitor+RIRI组予以PKCβ抑制剂在手术前1 d口服,余下处理同RIRI组。Sham组大鼠...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β(PKCβ)抑制剂是否通过调节巨噬细胞表型来缓解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方法RIRI组大鼠血管夹阻断左肾血供60 min,同时切除右肾。Inhibitor+RIRI组予以PKCβ抑制剂在手术前1 d口服,余下处理同RIRI组。Sham组大鼠开腹后再闭腹。术后24 h处死大鼠,采集血液和左侧肾脏样本。分析肾功能、组织形态以及肾小管损伤标志物KIM-1,肾乳头损伤指标RPA-1、巨噬细胞亚型标志物及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PAS染色显示RIRI组大鼠肾切片有明显肾小管损伤,经PKCβ抑制剂干预后Inhibitor+RIRI组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损伤评分降低(P<0.05)。RIRI组Cr、BUN、KIM-1和RPA-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Sham组及Inhibitor+RIRI组(P<0.05)。与RIRI组相比,经PKCβ抑制剂干预后Inhibitor+RIRI组Cr、BUN、KIM-1和RPA-1表达显著减少(P<0.05)。RIRI组大鼠肾组织中iNOS、IL-12及CD197的表达显著高于Sham组及Inhibitor+RIRI组(P<0.05);与RIRI组相比,经PKCβ抑制剂干预后Inhibitor+RIRI组i NOS、IL-12及CD197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经PKCβ抑制剂干预后Inhibitor+RIRI组Dectin-1、ARG-1和CD163的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RIRI组及Sham组(P<0.05)。结论PKCβ抑制剂可减轻缺血再灌注后肾功能不全、肾小管损伤、肾小管和肾乳头损伤标志物的表达。PKCβ抑制剂抑制M1巨噬细胞并促进巨噬细胞向M2极化,减少促炎并增加抗炎因子的表达促进肾脏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蛋白激酶Cβ抑制剂 炎症因子 M1型巨噬细胞 M2型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血藤总黄酮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赖雯 范路梅 +3 位作者 徐祖清 于晴 靳文鹏 丁兆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0-634,共5页
目的 探讨鸡血藤总黄酮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鸡血藤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40、80、160 mg/kg),连续灌胃给药7 d后,通过夹闭双侧肾蒂法复制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尿素酶... 目的 探讨鸡血藤总黄酮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鸡血藤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40、80、160 mg/kg),连续灌胃给药7 d后,通过夹闭双侧肾蒂法复制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尿素酶-谷氨酸脱氢酶法、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BUN及Scr水平,HE染色法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氧化应激指标及炎症反应指标,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NF-κB p65、Nrf2及HO-1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鸡血藤总黄酮组大鼠血清BUN、Scr水平降低(P<0.05,P<0.01),肾组织病理损伤缓解,血清及肾组织MDA、TNF-α、IL-6水平降低(P<0.05,P<0.01),CAT、SOD活性及IL-10水平升高(P<0.05,P<0.01),肾组织Nrf2、HO-1和细胞浆NF-κB p65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细胞核NF-κB p65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 鸡血藤总黄酮具有保护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该作用与活化Nrf2/HO-1信号通路,阻止NF-κB p65核转位,进而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及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血藤总黄酮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NF-κB p65 Nrf2/HO-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焦亡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浩 郭文文 吕兴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5-279,共5页
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是导致急性肾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探索肾IRI的发生机制及开发减轻肾IRI的有效靶向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细胞焦亡是一种新发现的炎症性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研究... 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是导致急性肾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探索肾IRI的发生机制及开发减轻肾IRI的有效靶向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细胞焦亡是一种新发现的炎症性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研究发现细胞焦亡与肾IRI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文对细胞焦亡在肾IRI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并讨论影响细胞焦亡的相关药物在肾IRI保护作用中的研究新进展,为肾IRI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靶向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7
5
作者 梁钢 黄巨恩 +3 位作者 张肃 廖铏光 许盈 黄仁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GCG)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通过结扎肾动脉 60min后再灌注 ,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给药组于结扎前后分别静脉给予 10mg·kg-1和 40mg·kg-1EGCG。化学法观察大...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GCG)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通过结扎肾动脉 60min后再灌注 ,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给药组于结扎前后分别静脉给予 10mg·kg-1和 40mg·kg-1EGCG。化学法观察大鼠血清肌酐 (Scr)、尿素氮 (Bun)、丙二醛(MDA)含量 ,肾组织内MDA、活性氧 (ROS)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Ca2 + ATP酶活性的变化 ,并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40mg·kg-1的EGCG组可抑制由肾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血清Bun、Scr、MDA含量和组织MDA、ROS含量的变化 ,增强SOD和Ca2 + ATP酶活性 ,减轻肾组织病理改变。结论 EGCG有保护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纱没食子酸酯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抗P-选择素单抗靶向微泡和对比超声评价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少敏 杨莉 +3 位作者 宾建平 吴爵非 郑道文 刘伊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85-988,共4页
目的探讨携带抗小鼠P-选择素单抗的靶向超声微泡(MBp)和对比超声(CEU)评价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行性。方法12只实验小鼠随机均分为2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假手术组(SH组),应用"亲和素-生物素"桥连法构建MBp。所有小鼠分别随机... 目的探讨携带抗小鼠P-选择素单抗的靶向超声微泡(MBp)和对比超声(CEU)评价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行性。方法12只实验小鼠随机均分为2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假手术组(SH组),应用"亲和素-生物素"桥连法构建MBp。所有小鼠分别随机(间隔30min)经静脉弹丸注射给予普通脂质微泡(MB)和MBp,10min后行肾CEU检查,测量肾显影的声强度(VI),最后进行肾组织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第一帧CEU图像显示MBp及MB在IR组缺血再灌注肾分别可见显著及轻度的超声显影,而两者在SH组假手术肾均无明显的超声显影。VI值在IR组MBp较IR组MB及SH组MBp均明显增大(P<0.05);而在IR组MB较SH组MB轻度增大(P<0.0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缺血再灌注肾血管内皮P-选择素表达较假手术肾明显增加。结论应用MBp行CEU检查可有效评价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将可用于评价微血管炎症或相关的血管内皮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超声微泡 对比超声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P-选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通过调节Nrf2/HO-1信号通路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明霞 张恩 +3 位作者 刘芳 张娟红 陆卫红 冷伟(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721-2725,共5页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ICA)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选取40只SD大鼠构建RIRI模型,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ICA组(60 mg/kg)、RIRI组、RIRI+ICA低剂量组(30 mg/kg)和RIRI+ICA高剂量组(60 mg/kg),每组8只。HE染...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ICA)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选取40只SD大鼠构建RIRI模型,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ICA组(60 mg/kg)、RIRI组、RIRI+ICA低剂量组(30 mg/kg)和RIRI+ICA高剂量组(60 mg/kg),每组8只。HE染色检测肾组织病理损伤;检测血清中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以评估肾功能;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检测氧化应激水平(SOD和MDA水平);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ICA剂量依赖性地改善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肾组织损伤和肾功能紊乱,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ICA通过激活Nrf2/HO-1/NQO1信号通路改善大鼠RIRI。结论:ICA剂量依赖性地通过激活Nrf2/HO-1/NQO1信号通路改善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大鼠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NRF2 HO-1 Q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大鼠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夏康 李家兵 +1 位作者 吴建伟 吴小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大鼠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近交系雄性SD大鼠同基因原位肾移植模型。共设4个实验组,假手术组,移植缺血再灌注组,丹红注射液预防组,丹红注射液治疗组。检测术后24 h...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大鼠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近交系雄性SD大鼠同基因原位肾移植模型。共设4个实验组,假手术组,移植缺血再灌注组,丹红注射液预防组,丹红注射液治疗组。检测术后24 h各组大鼠的移植肾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肌酐(Serum creatinine,Cr)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CAM-1表达,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损伤的病理改变,并进行Paller氏评分。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移植缺血再灌注组肾小管细胞ICAM-1阳性表达增强(P<0.01),Paller氏评分增加(P<0.01),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和坏死程度严重,ICAM-1表达量与肾小管评分呈正相关(P<0.01);与移植缺血再灌注组及治疗组比较,丹红预处理组肾小管细胞ICAM-1阳性表达下降(P<0.01),Paller氏评分降低(P<0.01),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和坏死程度较轻。结论:丹红注射液可能通过下调ICAM-1表达,减轻炎症反应对移植肾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缺血再灌注 丹红注射液 细胞间粘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青素对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ECM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周海涛 曹建民 +4 位作者 郭娴 龚平 冯玮 王灿 万子一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71-1877,1904,共8页
本文对虾青素对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组织炎症因子及ECM表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72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C组,n=12)、一般训练组(M组,n=12)、过度训练组(OM组,n=24)和虾青素+过度训练组(AM组,n=24)。实验中... 本文对虾青素对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组织炎症因子及ECM表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72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C组,n=12)、一般训练组(M组,n=12)、过度训练组(OM组,n=24)和虾青素+过度训练组(AM组,n=24)。实验中对大鼠以20 mg/(kg·d)虾青素灌胃56 d,并进行递增负荷游泳训练。末次训练24 h后观察肾小球ECM沉积情况并测试血清尿素氮、肌酐及肾组织炎症因子蛋白和基因表达、TGF-β1基因表达等生化指标。结果显示,8周的训练导致大鼠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ECM沉积加强,肾功能损伤。肾小球ECM沉积,C、M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OM组较C、M组显著增加(P<0.01);A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OM组和AM组显著高于C组(P<0.01),A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肾组织TNF-α、IL-1β、IL-6和IL-18蛋白表达,OM组和AM组显著高于C组(P<0.05或P<0.01),A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肾组织TNF-αmRNA、IL-1βmRNA、IL-6 mRNA和IL-18 mRNA表达,OM、AM组显著高于C组(P<0.01),A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肾组织TGF-β1mRNA表达,AM组(P<0.05)和OM组(P<0.01)显著高于C组,A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从而说明补充虾青素可以有效地抑制肾组织中炎症因子表达从而减轻过度训练诱导的运动性肾脏缺血再灌注发生时肾脏组织TGF-β1的表达,维护ECM的动态平衡,延缓或避免对肾脏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因子 TGF-Β1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新灵 雷钟 +4 位作者 杜靖 贾小艳 田炜 张健 张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09-814,共6页
目的肾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组织有损伤,而右美托咪定是一种具有抗交感、镇静和镇痛等作用的新型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文中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肾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组织有损伤,而右美托咪定是一种具有抗交感、镇静和镇痛等作用的新型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文中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8):假手术组(仅游离双侧肾蒂,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切除右肾、结扎左肾动脉120min再灌注3 h)、右美托咪定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用右美托咪定25、50、100μg/kg+肾缺血120 min-再灌注3 h)。5组均于恢复灌注3 h时经下腔静脉采血5 m L,检测血清肌酐(creatinine,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浓度,并取肾组织和心肌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酶联免疫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α,TNF-α)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肾单位结构正常;肾缺血再灌注组肾小球内大量红细胞渗出,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管腔内可见大量坏死脱落细胞;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肾小球内红细胞渗出,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管腔内可见少量坏死脱落细胞;右美托咪定中剂量组部分肾小球内可见红细胞渗出,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管腔内可见少量坏死脱落细胞;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部分肾小球内红细胞渗出,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管腔内偶见坏死脱落细胞。假手术组心肌细胞排列整齐,结构正常,染色质分布均匀,细胞质染色均匀;肾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细胞水肿显著、空泡样变性,可见局灶凝固性坏死,大量炎性细胞的浸润,偶见成片出血;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心肌细胞水肿、空泡样变性,可见局灶凝固性坏死,局灶可见大量炎性细胞的浸润;右美托咪定中剂量组心肌细胞水肿,小灶区凝固性坏死,少许炎性细胞的浸润;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心肌细胞水肿、少许炎性细胞的浸润。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右美托咪定低、中、高剂量组血清中Cr、BUN浓度和肾组织、心肌组织中TNF-α、IL-10浓度均升高(P<0.05)。缺血再灌注组,右美托咪定低、中、高剂量组血清中Cr浓度[(167.11±18.81、135.46±9.80、114.29±12.50、100.15±8.81)μmol/L]、BUN浓度[(13.42±1.25、11.73±1.15、10.27±0.78、9.28±0.52)mmol/L]及大鼠肾组织TNF-α浓度[(578.45±30.59、530.76±20.59、482.23±27.12、423.14±21.16)ng/L]和心肌组织中TNF-α浓度[(565.00±37.66、517.82±36.89、469.99±32.43、407.41±23.77)ng/L]表达均逐渐下降,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鼠肾组织IL-10浓度[(97.40±14.96、117.32±13.85、147.83±27.38、168.08±22.58)ng/L]和心肌组织IL-10浓度[(105.20±3.62、124.39±14.27、165.71±31.62、202.31±20.19)ng/L]逐渐升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组织的损伤,且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与抑制炎症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肾缺血再灌注 心肌组织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组织中炎症因子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周海涛 曹建民 +2 位作者 米生权 张静 李浩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87-1694,共8页
本文以姜黄素对过度训练所致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脏病理改变,炎症因子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为目的进行了研究。72只7周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一般训练组(M)、过度训练组(OM)和姜黄素+过度训练组(COM)... 本文以姜黄素对过度训练所致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脏病理改变,炎症因子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为目的进行了研究。72只7周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一般训练组(M)、过度训练组(OM)和姜黄素+过度训练组(COM)。实验中OM、COM组进行8周递增负荷游泳训练,COM组大鼠以200 mg/kg/d、5 m L/kg姜黄素灌胃56 d,其他组给予等体积0. 5%的羧甲基纤维素纳灌胃。末次训练24 h后处死大鼠,光镜和电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改变;测定血清肌酐、尿素氮;肾组织IL-1β、TNF-α、IL-6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显示:8周的递增负荷游泳训练后,光镜下C、M组大鼠肾组织结构正常; OM组出现组织病理学改变; COM组较OM组明显减轻。Paller评分,OM组显著高于C组,COM组显著低于OM组。电镜下C组结构正常; M组结构出现轻微改变; OM组结构改变明显; COM组较M组病变程度明显减轻。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OM组显著高于C组,COM组显著低于OM组。OM组肾组织IL-1β、TNF-α、IL-6蛋白表达显著高于C组,COM组显著低于OM组; OM组肾组织IL-1β、TNF-α和IL-6 mRNA表达上调显著高于C组,COM组显著低于OM组。血清睾酮/皮质酮比值,OM组显著低于C组。从而说明8周的游泳训练导致大鼠出现过度训练及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发生病理改变。姜黄素可以延缓过度训练的发生与发展,通过抑制炎性因子的蛋白和基因表达,预防和延缓过度训练导致的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与发展,有效地改善了大鼠肾脏功能,缓解组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过度训练 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小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霍展样 牛桂萍 刘晓丽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30-233,共4页
目的 :探讨川芎嗪 (LT)对小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夹闭右肾肾蒂阻断血流 30min,然后放开动脉夹再灌注 0 .2 5、1、2 4h ,造成小鼠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 ,于手术前分别腹腔注射川芎嗪 1 0 0mg·kg- 1和等量生理盐... 目的 :探讨川芎嗪 (LT)对小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夹闭右肾肾蒂阻断血流 30min,然后放开动脉夹再灌注 0 .2 5、1、2 4h ,造成小鼠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 ,于手术前分别腹腔注射川芎嗪 1 0 0mg·kg- 1和等量生理盐水。化学法观察小鼠血清肌酐 (Scr)、尿素氮 (Bun)、丙二醛 (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肾组织MDA含量和SOD ,并观察肾组织WBC滞留数、肾小管计分等病理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 ,川芎嗪使肾缺血再灌注 1、2 4h小鼠肾组织MDA含量、肾小管计分明显降低 ,血、肾中SOD活性增强 ,使肾缺血再灌注 2 4h血中Scr、Bun、MDA含量、肾中WBC滞留数明显降低。结论 :川芎嗪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肾缺血再灌注 抗氧化 WBC粘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戴晓明 吴慧平 +1 位作者 蒋凤荣 陈亮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380-381,共2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实验性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大鼠肾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上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肾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含量及肾组...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实验性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大鼠肾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上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肾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含量及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参附组MDA、SOD、GSH-Px与再灌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NO含量与缺血组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与再灌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肾组织病变较再灌组减轻。结论参附注射液具有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包括对cNOS来源的NO活性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缺血再灌注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参附注射液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芙蓉叶有效组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符诗聪 罗仕华 +1 位作者 周玲珠 张凤华 《广西科学》 CAS 2004年第2期131-133,共3页
为了探讨木芙蓉叶有效组分 (MFR)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采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 ,木芙蓉叶有效组分灌胃给药 ,观察血清尿素氮 (BUN)、肌酐 (Scr)及肾组织病理变化 ,并检测白细胞介素 - 1(IL- 1 )的含量。结果再灌注 2 4 h... 为了探讨木芙蓉叶有效组分 (MFR)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采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 ,木芙蓉叶有效组分灌胃给药 ,观察血清尿素氮 (BUN)、肌酐 (Scr)及肾组织病理变化 ,并检测白细胞介素 - 1(IL- 1 )的含量。结果再灌注 2 4 h后 ,治疗组血 BUN及 Scr明显降低 (P <0 .0 5 ) ;治疗组血液 IL- 1含量与非治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且治疗组肾组织病理损伤较非治疗组明显减轻。木芙蓉叶有效组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其原因可能与抑制 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组分 木芙蓉叶 肾缺血再灌注 血清尿素氮 肌酐 白细胞介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水煎剂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小管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宜方 桂定坤 +1 位作者 陈建国 黄建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6期1293-1295,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水煎剂(AE)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小管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及IR+不同剂量(0.5、1.0、2.0g/kg)AE预处理组(每组8只),夹闭双侧肾动脉45min再灌注6h后采... 目的:探讨黄芪水煎剂(AE)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小管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及IR+不同剂量(0.5、1.0、2.0g/kg)AE预处理组(每组8只),夹闭双侧肾动脉45min再灌注6h后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肾小管细胞凋亡,荧光试剂盒检测肾组织Caspase 3活性;实时定量PCR法检测Bcl-2、Bax mRAN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凋亡细胞数、Caspase 3活性及Bax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而Bcl-2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AE预处理组凋亡细胞数、Caspase 3活性及Bax mRNA表达均明显减少,而Bcl-2mRAN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AE能显著抑制IR大鼠肾小管细胞凋亡,机制可能与其调节Bcl-2、Bax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Bax/Bcl-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荆娇 马海玲 +3 位作者 闫文升 张永忠 张玉清 焦宗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74-2277,共4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组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随机将36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肾缺血再灌注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12只。后2组用夹闭双侧肾动脉的方法复制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辛伐他汀组在造模前给予辛伐他汀(20 ...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组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随机将36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肾缺血再灌注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12只。后2组用夹闭双侧肾动脉的方法复制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辛伐他汀组在造模前给予辛伐他汀(20 mg·kg^(-1)·d^(-1))灌胃,持续2周。用生化检查检测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缺血再灌注组SCr、BUN和心肌MDA含量均升高(P<0.05),心肌LDH和CK活性增强(P<0.05),心肌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辛伐他汀组SCr、BUN和心肌MDA的含量降低(P<0.05),心肌LDH和CK活性明显减弱(P<0.05),而心肌SOD活性增强(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Bcl-2与Bax的蛋白表达水平在肾缺血再灌注组增多(P<0.05);与缺血组相比,Bax表达在辛伐他汀组明显降低,而Bcl-2表达增加(P<0.05)。结论:辛伐他汀对肾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肌有保护作用,保护机制可能与辛伐他汀可以消除自由基、升高Bcl-2蛋白表达和降低Bax蛋白表达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肾缺血再灌注大鼠中的表达及ICG-001阻断对慢性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健 刘畅 +1 位作者 陈松 闵亚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85-1088,共4页
目的观察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肾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中不同时间的表达及ICG-001阻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慢性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IRI 7 d组、IRI 14 d组及ICG+IRI组。假手术组不夹闭左... 目的观察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肾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中不同时间的表达及ICG-001阻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慢性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IRI 7 d组、IRI 14 d组及ICG+IRI组。假手术组不夹闭左侧肾动脉;IRI 7 d组、IRI 14 d组及ICG+IRI组用无创血管夹夹闭左侧肾动脉,35 min后去除血管夹;ICG+IRI组于术后第2天开始腹腔注射ICG-001。检测4组大鼠肾功能,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β-链蛋白(β-catenin)、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观察β-catenin表达部位,生化染色测胶原含量,Masson染色观察病理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IRI 7 d组Fibronectin、α-SMA、胶原含量无明显增高,病理无明显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而IRI 14 d组Fibronectin、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则明显增高,胶原含量增多,肾功能减退,病理显示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与假手术组相比,IRI 7 d组β-catenin表达增高,IRI 14 d组较IRI 7 d组增高更显著。与IRI 14 d组相比,ICG+IRI组β-catenin、Fibronectin、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胶原含量减少,肾功能好转,病理显示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减轻。结论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IRI术后7 d已激活,早于肾间质纤维化出现;ICG-001阻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所致慢性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G-001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肾缺血再灌注 慢性间质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HIF-2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燕 詹琼慧 +3 位作者 陈珏 郑蓓洁 徐欢 何振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00-1803,1808,共5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Sev)预处理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以及与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表达的关系。方法将野生型小鼠和HIF-2α基因敲除(HIF-2α^(-/-))小鼠分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Sev预处理+缺血... 目的探讨七氟醚(Sev)预处理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以及与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表达的关系。方法将野生型小鼠和HIF-2α基因敲除(HIF-2α^(-/-))小鼠分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Sev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Sev+I/R组)。术后取血检测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的水平,取肾组织检测肾组织的病理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组织HIF-2α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R组野生型小鼠和HIF-2α^(-/-)小鼠的BUN和SCr水平显著升高(P<0.001)。Sev+I/R组中,野生型小鼠的BUN和SCr水平显著低于HIF-2α^(-/-)小鼠(P<0.001)。所有小鼠的I/R组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存在较严重的急性肾损伤病理特征,但Sev+I/R组野生型小鼠呈现较轻微的病理损伤,并且该组的肾HIF-2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I/R组。而Sev+I/R组HIF-2α^(-/-)小鼠的肾病理损伤相对于I/R组并未减轻。结论 Sev预处理可以保护肾缺血再灌注下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肾组织HIF-2α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肾缺血再灌注 缺氧诱导因子-2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叶间动脉舒缩功能及Cx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冀伟 王卫民 +6 位作者 常越辰 王洋 张亮 马克涛 司军强 李丽 李应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9-486,共8页
目的研究雌激素(estrogen,E2)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叶间动脉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E2干预组,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24h检... 目的研究雌激素(estrogen,E2)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叶间动脉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E2干预组,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24h检测肾功能变化;肾组织切片HE染色行Paller评分,量化肾损害程度。运用压力肌动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肾叶间动脉的舒缩功能。免疫荧光技术、q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各组大鼠肾叶间动脉Cx43表达的差异。结果 E2能明显降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中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能显著改善肾组织损害程度。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叶间动脉收缩率(24.80±3.70)%,给予E2干预后肾叶间动脉收缩率为(41.60±3.50)%,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2干预组肾叶间动脉上Cx4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P<0.01)。结论 E2能够下调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叶间动脉平滑肌细胞Cx43蛋白的表达,抑制缝隙连接(GJ)功能,从而降低血管紧张度,促进血管舒张,有效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叶间动脉 缝隙连接 Cx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益中药对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脏炎症因子及ECM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孟君 曹建民 +1 位作者 郭娴 周海涛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8-73,共6页
观察补益中药对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脏炎症因子及ECM表达的影响。方法:75只7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C组,12只)、一般训练组(M组,12只)、过度训练组(OM组,24只)和补益中药+过度训练组(TM组,24只),M、OM、TM... 观察补益中药对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脏炎症因子及ECM表达的影响。方法:75只7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C组,12只)、一般训练组(M组,12只)、过度训练组(OM组,24只)和补益中药+过度训练组(TM组,24只),M、OM、TM组进行8周56天的游泳训练。采用专业灌胃器每天灌胃1次,TM组灌胃采用黄芪、红景天、丹参、苦参等组成的复合中药制剂,剂量为1 g·kg-1,体积为5 m L·kg-1,其他各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末次训练后24 h,采用PAS染色观察肾小球ECM沉积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TNF-α、IL-1β、IL-6、IL-18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肾组织TNF-αm RNA、IL-1βm RNA、IL-6 m RNA、IL-18 m RNA、TGF-β1 m RNA表达。结果:1)8周实验后,肾小球ECM沉积,C、M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OM组较C、M组显著增加(P<0.01);T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2)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水平,OM组和TM组显著高于C组(P<0.01),T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肾组织TNF-α、IL-1β、IL-6和IL-18蛋白表达,OM组和TM组显著高于C组(P<0.01),T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肾组织TNF-αm RNA、IL-1βm RNA、IL-6 m RNA和IL-18 m RNA表达,OM、TM组显著高于C组(P<0.01),T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肾组织TGF-β1m RNA表达,TM组(P<0.05)和OM组(P<0.01)显著高于C组,T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结论:8周过度训练致大鼠发生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同时ECM沉积加强。补充补益中药可通过抑制肾脏组织TNF-α、IL-1β、IL-6、IL-18的表达进而减轻了过度训练诱导肾脏缺血再灌注发生时肾脏组织TGF-β1的表达,抑制ECM的合成和(或)促进ECM的降解及组织病理学改变,延缓或避免过度训练导致的运动性缺血再灌注对肾脏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益中药 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因子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