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汉坦病毒研究进展——第9届肾综合征出血热、汉坦病毒肺综合征及汉坦病毒国际会议概况 被引量:4
1
作者 姜东伯 孙元杰 +2 位作者 董忱 杜军英 杨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I0001-I0003,共3页
汉坦病毒所导致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威胁我国公众健康的严重问题。据我国疾控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2006—2011年间共有64250例确诊感染HFRS病例,其中死亡762人,死亡率达1.18%,发病... 汉坦病毒所导致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威胁我国公众健康的严重问题。据我国疾控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2006—2011年间共有64250例确诊感染HFRS病例,其中死亡762人,死亡率达1.18%,发病率和死亡率在2010年后持续上升。疫情最严重的8个省分别是黑龙江、陕西、山东、吉林、辽宁、浙江、湖南和河北,其患病人数覆盖总数的80.2%。患病多发生于春季和秋冬交替时,年龄多集中在15~60岁之间,男性患者数量是女性患者的3倍以上,农民罹患风险最严重。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分别是我国汉坦病毒主要的野生宿主和社区宿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综合征 综合征出血热 会议概况 国际 数据显示 FEVER 死亡率 公众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感染性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江振友 温筱芸 +1 位作者 林晨 韦静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9-62,88,共5页
目的 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病毒在血管内皮细胞 (HEC)内的增殖 ,及病毒对HEC产生几种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微量免疫酶斑法检测HFRS病毒A6 9株感染HEC后病毒繁殖动态变化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EC内HFRS病毒抗原。ELISA法检测... 目的 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病毒在血管内皮细胞 (HEC)内的增殖 ,及病毒对HEC产生几种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微量免疫酶斑法检测HFRS病毒A6 9株感染HEC后病毒繁殖动态变化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EC内HFRS病毒抗原。ELISA法检测HFRS病毒感染上清液中TNF -α、IL - 6和IFN - β的含量。 结果 病毒感染后 1d即可在培养上清中用微量免疫酶斑法测出病毒 ,病毒滴度 5d达高峰 ,以后下降。在一定范围内病毒产量随病毒感染复数 (multiplicityofinfection ,M0I)的增加而增高。间接免疫荧光法证明感染的HEC胞浆及胞膜上携带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抗原。电镜和光镜下 ,感染细胞未见明显的形态和结构改变。病毒对HEC产生TNF -α无影响 ;产生IL - 6和IFN - β明显增高。 结论 HFRS病毒可在原始靶细胞HEC内增殖。HFRS病毒感染后所出现的微血管损害可能不是病毒直接损害所致 ,而很可能与间接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人血管内皮细胞感染性 研究 微量免疫酶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中汉坦病毒的检测及其序列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潘蕾 白雪帆 +3 位作者 黄长形 李光玉 杨为松 傅恩清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讨RT -PCR用于HFRS临床标本中病毒基因检测的可行性及陕西西安地区近年主要流行汉坦病毒 (HV)毒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本研究设计并合成了两套分别互补于HVM基因片段和S基因片段的引物 ,建立了检测HFRS患者临...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讨RT -PCR用于HFRS临床标本中病毒基因检测的可行性及陕西西安地区近年主要流行汉坦病毒 (HV)毒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本研究设计并合成了两套分别互补于HVM基因片段和S基因片段的引物 ,建立了检测HFRS患者临床血清标本中HV基因的RT -nestedPCR方法 ,并对扩增的部分HV靶基因进行了测序分析和比较。结果  119份HFRS病人血清 (经临床和IFA确诊 )经用S基因片段引物的RT -nestedPCR检测 ,阳性率分别为 :6 0 .5 % (<1w) ,34.1% (1~ 2w) ,4% (2~ 3w) ,0 % (>3w) ,31份HFRS急性期病人血清用M基因片段引物的RT -nestedPCR检测 ,仅 12份阳性 ,阳性率 40 %。结论 表明S基因片段引物的扩增效果优于M基因片段引物。 6份S基因片段引物扩增产物的测序结果显示 ,陕西西安地区HFRS感染的主要毒株为汉滩型 ,将PCR扩增的 6个靶基因序列与 76 - 118株S基因片段相应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比较 ,同源性为 87.2 %~ 96 .0 % ;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 76 - 118株核衣壳蛋白相应的氨基酸序列比较 ,同源性为 89.0 %~ 96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综合征出血热 聚合酶链式反应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SEO亚型Gou3株S全基因分析的确证 被引量:2
4
作者 姚智慧 董关木 +1 位作者 俞永新 刘文雪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3-25,共3页
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Gou3株的分子基础 ,分析S片段全基因序列 ,以确证该株为SEO亚型毒株。方法 从感染的Vero细胞提取总RNA ,RT -PCR产物纯化后克隆于T载体测序。结果 Gou3株S片段的全基因序列共 173 2个核苷酸 ,最大读码框架从其 4 3... 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Gou3株的分子基础 ,分析S片段全基因序列 ,以确证该株为SEO亚型毒株。方法 从感染的Vero细胞提取总RNA ,RT -PCR产物纯化后克隆于T载体测序。结果 Gou3株S片段的全基因序列共 173 2个核苷酸 ,最大读码框架从其 4 3到 13 3 2 ,共编码 4 2 9个氨基酸。序列同源比较分析表明 ,Gou3株与HTN型 76- 118株同源性为67 7% ,与SEO型为 88.1%~ 88.3 % ,与 3株SEO型毒株S片段相差高达 11.7%~ 11.9%。其氨基酸序列与 76- 118同源性为 82 .6% ,与SEO型为 97.4 %~ 98.4 %。并绘出了种系发生树。结论 Gou3株S片段全基因的序列分析 ,确证了Gou3株为新发现的SEO型病毒的亚型毒株。GenBank注册号为AF2 88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Gou3株 S片段 序列测定 种系发生树 SEO亚型 流行性出血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抗体的自身血凝实验的改良 被引量:1
5
作者 董萍 李友 +2 位作者 聂晶 赵洪礼 董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649-649,652,共2页
HFRS是一种烈性病毒性传染病,早期诊断及治疗对病人的预后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常用的HFRS诊断方法如ELISA,IFAT,尽管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好,但其技术要求和设备要求较高,很难普及到基层医疗单位.我们曾建立了检测HFRS病毒抗体的自身血凝实验... HFRS是一种烈性病毒性传染病,早期诊断及治疗对病人的预后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常用的HFRS诊断方法如ELISA,IFAT,尽管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好,但其技术要求和设备要求较高,很难普及到基层医疗单位.我们曾建立了检测HFRS病毒抗体的自身血凝实验方法 (autologous erythocyte agglutination,AGEN)[1],但该法比较费时,而且需在血凝板上进行.本文对此方法进行了改良,使血凝反应能在玻片上5 min内完成.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出血热 病毒 HFRS 抗体 自身血凝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感染乳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卫立辛 汪美先 +1 位作者 徐志凯 汪力亚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2期5-10,共6页
HFRS病毒陈株100LD_(50)腹腔感染新生乳鼠后24小时,腹腔分别接种24株抗HFRS病毒McAb,观察McAb对感染新生乳鼠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有5株McAb保护率为100%,1株McAb保护率为17%,另有7株McAb可使感染乳鼠的发病死亡时间推迟。取有明显... HFRS病毒陈株100LD_(50)腹腔感染新生乳鼠后24小时,腹腔分别接种24株抗HFRS病毒McAb,观察McAb对感染新生乳鼠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有5株McAb保护率为100%,1株McAb保护率为17%,另有7株McAb可使感染乳鼠的发病死亡时间推迟。取有明显保护作用的5株McAb分别接种感染后不同时间的乳鼠,结果在48小时内接种保护率均达100%;但随接种时间推后,保护率逐渐下降,感染后10天接种几乎无保护作用。此5株McAb保护作用均优于多克隆的免疫血清。应用不同稀释的McAb 3D8进行保护试验,发现保护效果与接种剂量密切相关。采用固定抗体,稀释病毒方法测得McAb 3D8对HFRS病毒陈株感染乳鼠的保护指数为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保护作用 感染乳鼠 单克隆抗体 McAb 抗HFRS病毒 新生乳鼠 保护率 腹腔感染 死亡时间 不同时间 接种时间 免疫血清 保护效果 病毒方法 保护指数 感染后 3D8 多克隆 稀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病毒蛋白和病毒核酸动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朱进 张云 +4 位作者 唐家琪 郭恒彬 吴光华 孙志坚 章莉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9,共4页
为进一步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核蛋白(NP)、胰蛋白(MP)及病毒核酸在HFR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动态变化,揭示HFRSV在患者PBMC中感染、增殖及消亡之规则,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测定18例HFRS患者不同病目的95... 为进一步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核蛋白(NP)、胰蛋白(MP)及病毒核酸在HFR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动态变化,揭示HFRSV在患者PBMC中感染、增殖及消亡之规则,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测定18例HFRS患者不同病目的95份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NP和MP抗原。结果表明:第3病日,即可在患者PBMC中检测到Np师和Mp;第3~5病日,病毒结构蛋白表达较强,6~10日明显变弱,第18病目逐渐消失。逆转录-聚合酶键反应(RT-PCR)检测HRFSV-RAN的研究发现,第3病日至14病日均能检测到病毒的存在。RT-PCR技术对临床的早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个快速敏感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出血热 外周血 单个核细胞 病毒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家猪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占清 俞守义 +10 位作者 聂军 陈清 李志峰 刘运喜 张景兰 徐建江 于晓敏 步秀萍 苏静静 张云 陶开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83-1286,共4页
目的了解家猪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区的流行病学意义,探讨家猪与HFRS发病的关系.方法以HFRS病毒(HFRSv)抗原和抗体为指标,采用反向间接血凝法(RPHA),血凝抑制法(RPHI),酶标葡萄球菌A蛋白(HPR-SPA),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和PCR反应对... 目的了解家猪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区的流行病学意义,探讨家猪与HFRS发病的关系.方法以HFRS病毒(HFRSv)抗原和抗体为指标,采用反向间接血凝法(RPHA),血凝抑制法(RPHI),酶标葡萄球菌A蛋白(HPR-SPA),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和PCR反应对山东部分地区家猪自然感染HFRSV的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家猪心、肝、脾、肺、肾等脏器及血、尿、粪和猪圈内污物检出HFRSv抗原与抗体,脏器抗原阳性率为3.33%~5.00%.而血、尿、粪和圈内的污染物抗原阳性率分别为3.67%、7.04%、2.51%和5.56%,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96%,并从HFRSV抗原阳性的多种标本分离出病毒.人工感染后病毒可随血液波及多个脏器,二次感染乳鼠脑可检出HFRSV抗原.二次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肺、肝、肾等脏器有一过性病理改变;HFRSv可在猪体内增殖,并经多途经排出体外.结论家猪可能是HFRSV的扩散宿主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家猪 病毒感染 综合征出血热 流行病学 宿主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病毒唑+胸腺肽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免疫基础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马士恒 安洪明 +2 位作者 张莉 杨彦改 刘梅云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4-135,131,共3页
关键词 干扰素 病毒 胸腺肽 治疗 综合征出血热 免疫基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对体外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和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磊 盛鹏 朱德钟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23,共3页
目的 为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病毒致病株和非致病汉坦病毒株 (PHV)对血管内皮细胞 (HEC)形态和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化学酶法测定血管内皮细胞总ATP酶、细胞膜Na+-K+-ATP酶、线粒体Mg2 +-ATP酶的变化 ;光镜和电子显微镜对... 目的 为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病毒致病株和非致病汉坦病毒株 (PHV)对血管内皮细胞 (HEC)形态和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化学酶法测定血管内皮细胞总ATP酶、细胞膜Na+-K+-ATP酶、线粒体Mg2 +-ATP酶的变化 ;光镜和电子显微镜对细胞的形态改变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HFRS病毒致病株 (A9)感染早期HEC的 3种酶活性下降不甚明显 ,中晚期下降明显 (P <0 .0 5 ) ,相应的细胞超微结构也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变 ;非致病汉坦病毒株 (PHV)对ATP酶活性及超微结构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HFRS病毒致病株感染后HEC的ATP酶活性下降及超微结构变化可能是HFRS患者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内皮细胞 ATP酶 形态学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人杂交瘤细胞株的无血清培养
11
作者 赵洪礼 聂晶 +4 位作者 范永星 李忠义 张健 韦星呈 张秀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68-68,70,共2页
关键词 综合征出血热 病毒 杂交瘤细胞株 无血清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光敏生物素cDNA探针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12
作者 辛宏 于洋 +3 位作者 蔡龙荣 叶芳耘 昌兴民 王渭芬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81-382,共2页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光敏生物素cDNA探针的制备及初步应用辛宏,于洋,蔡龙荣,叶芳耘,昌兴民,王渭芬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是一单链、分段的负链RNA病毒,基因组由大(L)、中(M)、小(S)3个片段组成,可引...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光敏生物素cDNA探针的制备及初步应用辛宏,于洋,蔡龙荣,叶芳耘,昌兴民,王渭芬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是一单链、分段的负链RNA病毒,基因组由大(L)、中(M)、小(S)3个片段组成,可引起发热、出血、肾损害为主的典型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 出血热病毒 光敏生物素 CDNA探针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特异性抗体的研究
13
作者 徐海峰 崔龙洙 +2 位作者 白雪帆 杨为松 朱德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2-25,共4页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的传染源除黑线姬鼠、褐家鼠、欧洲棕背外,能作为家鼠型或实验动物型HFRS传染源的动物,还有实验大白鼠。近十年来世界各地相继暴发了由实验大鼠引起的HFRS流...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的传染源除黑线姬鼠、褐家鼠、欧洲棕背外,能作为家鼠型或实验动物型HFRS传染源的动物,还有实验大白鼠。近十年来世界各地相继暴发了由实验大鼠引起的HFRS流行,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迫切需要一些快速、简便、敏感、特异的检测手段以用于野生及实验动物的HFRS病毒流行病学监测及检疫,以预防野鼠型、家鼠型及实验室型HFRS的发生。虽然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一直是主要可靠的血清学诊断手段,但由于需用昂贵的仪器,并且判定结果有一定的主观性,降低了它的应用价值。我们建立了三种检测实验大鼠体内HFRS病毒抗体的ELISA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敏感性。 (一)取代试验:1.用相应包被液或稀释液代替反应系统中一种或二种成分,结果均为阴性(见表1)。2.以JEV抗原和抗体,HSV抗原和抗体分别取代HFRS病毒抗原和A35McAb、Mark-1 McAb及免抗HFRS病毒免疫血清r-G。以酶标免抗人IgG取代酶标Mark-l,酶标H7 McAb和PAP复合物,羊抗人IgG取代桥抗免抗大鼠血清,结果均为阴性(见表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出血热 出血热病毒 特异性抗体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南充肾综合征出血热高发区小兽动物带病毒状态的研究
14
作者 郭安荣 卢登明 +1 位作者 金华 赵琼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20-121,共2页
1987年6月至1988年5月,我们对四川南充市郊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高发区定时定点进行了小兽动物带病毒状态的研究。 方法:现场设点分为室内、室外和野外。室内指住室、厨房、畜圈等;室外指阶檐下5m以外,野外指院落外的菜地、稻田、平坝... 1987年6月至1988年5月,我们对四川南充市郊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高发区定时定点进行了小兽动物带病毒状态的研究。 方法:现场设点分为室内、室外和野外。室内指住室、厨房、畜圈等;室外指阶檐下5m以外,野外指院落外的菜地、稻田、平坝和坡地。采用夜间布夹法:室内按15m^2布夹1只,室外10m布夹1只,野外间隔10m布夹。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HFRSV抗原,在无菌条件下剖取鼠肺,置于液氮罐保存,再作冰冻超薄切片。免疫荧光抗体购自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抗76-118株兔血清为四川省防疫站惠赠,效价1∶1024;用76-118株阳性鼠脑抗原片作阳性对照,并设阴性对照。 结果;(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 出血热 病毒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尸检肾组织病毒检测
15
作者 李明升 胡锡琪 +2 位作者 杨守京 刘彦仿 刘秋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研究上海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尸检病例肾脏组织中病毒RNA及抗原的分布及定位。方法:用核酸原位分子杂交方法和细胞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7例HFRS尸检肾组织中病毒。结果:在17例肾组织中15例可检测到病毒... 目的:研究上海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尸检病例肾脏组织中病毒RNA及抗原的分布及定位。方法:用核酸原位分子杂交方法和细胞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7例HFRS尸检肾组织中病毒。结果:在17例肾组织中15例可检测到病毒RNA及抗原,病毒RNA主要位于肾组织血管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部分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病毒抗原主要分布于肾间质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壁中,部分位于肾曲管上皮细胞,以病毒包涵体样颗粒出现。结论:提示出血热病毒具有感染内皮细胞的特性,对宿主细胞有一定的致病作用。发现该病毒RNA与抗原的表达趋于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出血热 汉坦病毒 免疫组织化学 尸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三省6株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生物学性状的研究
16
作者 杨国平 刘延秋 +10 位作者 谢怀江 王忠辉 任清明 刘国平 王峰 赵越 王银屏 于宁 周青阳 杨青 刘江秋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69-72,共4页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我国重点防治的急性传染病,对于流行于不同地区的汉坦病毒(hanatavirus)进行分离和系统地鉴定,可以为HFRS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特别是对流行株血清型及基因型的确定,是研...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我国重点防治的急性传染病,对于流行于不同地区的汉坦病毒(hanatavirus)进行分离和系统地鉴定,可以为HFRS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特别是对流行株血清型及基因型的确定,是研制疫苗和确定防治重点及对策的重要前提,也为研究我国汉坦病毒的遗传和进化特征奠定了基础。研究对6株流行于东北三省的汉坦病毒进行了全面鉴定,其中H8205、H8207株为人源性汉坦病毒,其余均为鼠源性汉坦病毒。研究表明,6株病毒具有病毒型别明确,抗原性较为广谱,免疫原性好,在Vero细胞上适应能力强及病毒滴度高,以及来源及传代历史清楚等特点,适合作为双价HFRS纯化灭活疫苗候选毒株,并且可建立起完善和合格的生产用毒种库,为我国生产以Vero细胞为基质的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纯化灭活疫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VERO细胞 生物学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感染成年裸鼠保护作用的观察
17
作者 薛小平 汪力亚 +3 位作者 娄清林 阎岩 于文强 汪美先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93年第2期65-67,共3页
研究证实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血凝素单克隆抗体(McAb)对野鼠型HFRS病毒人工感染的小白鼠乳鼠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将McAb接种孕鼠后对新生子代乳鼠也可产生被动保护作用。本实验用该McAb对HFRS病毒攻击的成年裸鼠的保护作用进行... 研究证实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血凝素单克隆抗体(McAb)对野鼠型HFRS病毒人工感染的小白鼠乳鼠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将McAb接种孕鼠后对新生子代乳鼠也可产生被动保护作用。本实验用该McAb对HFRS病毒攻击的成年裸鼠的保护作用进行了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 出血热病毒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噬菌体肽文库筛选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优势B细胞结合表位肽
18
作者 王倩 俞守义 王长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75-479,共5页
目的:应用噬菌体展示肽文库筛选鉴定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优势B细胞结合表位肽。方法:以Prote in-A纯化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恢复期血清为筛选配基,对经正常人血清预吸附的噬菌体展示随机12肽文库(或次级肽文库)进行生物亲和淘选;夹心... 目的:应用噬菌体展示肽文库筛选鉴定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优势B细胞结合表位肽。方法:以Prote in-A纯化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恢复期血清为筛选配基,对经正常人血清预吸附的噬菌体展示随机12肽文库(或次级肽文库)进行生物亲和淘选;夹心ELISA、竞争ELISA鉴定所获得克隆的结合特性,并进一步对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ELISA测定显示,通过5轮淘选得到的噬菌体克隆半数以上可与筛选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对45个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分析,根据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可大致分为8组,同源性分析显示,Ⅰ-Ⅶ组序列基序可能为LVXKR、LTXR、IXKP、LXPA、VGA、KX IR、EKXP,其中4组基序在病毒结构蛋白氨基酸序列中发现同源区。结论:获得了一组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优势B细胞表位肽,HFRSV核蛋白可能是诱导高水平抗体的主要免疫原,研究结果为基于表位的基因工程诊断试剂的研制和多肽疫苗的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噬菌体展示肽文库 抗体 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的初步建立
19
作者 许辉 汪美先 +1 位作者 薛采芳 安献禄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2期40-40,共1页
本文在己制备了HFRSV多克隆抗独特型抗体的基础上,又制备了HFRSV的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为HFR马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 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 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杂交瘤细胞系 HFRSV 初步 分泌 多克隆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感染野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传辉 杨明瑞 莫尤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6-18,共3页
捕自湖北的5只草兔(Lepus capensis)和2只华南兔即短耳兔(Lepus sinensis),经肌肉、眼睑双途径人工感染HFRS(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后,其血中在感染后第8天即可查到HFRS IgG抗体,并于16~20天达到高峰;血浆和血白细胞中HFRS抗原分别在感... 捕自湖北的5只草兔(Lepus capensis)和2只华南兔即短耳兔(Lepus sinensis),经肌肉、眼睑双途径人工感染HFRS(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后,其血中在感染后第8天即可查到HFRS IgG抗体,并于16~20天达到高峰;血浆和血白细胞中HFRS抗原分别在感染后第3~7天和6~11天检出;尿和粪便中特异性抗原分别在第7~20天和8~28天检出,但口腔洗漱液中则在感染40天内未检出阳性。用抗原阳性的粪、尿标本接种乳小白鼠,于第一代就发生感染。感染野兔的脾、肾、大肠和小肠可检出特异性抗原,尤以脾和小肠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 出血热病毒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